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使用说明_第1页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使用说明_第2页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使用说明_第3页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使用说明_第4页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使用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模板绝密!请勿外传!一、油藏地质特征1.1油藏目标地层,构造特征目标地层:研究区延长组沉积时,随着湖盆的侵入,沉积特征以及演化规律总体与盆地内其它地区相似,沉积了一套灰绿色、灰色中厚层粉细砂岩、粉沙岩和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地层,下部长10-长8以河流中、粗砂岩沉积为主,中部长7-长4+5均为一套湖泊一三角洲为主砂泥互层沉积,上部长3-长1为河流相砂泥岩沉积。沉积物北粗南细,地层北薄南厚。岩性呈韵律变化,并发育多期旋回性,这些变化在区域上有较强的可对比性,依据延长组中凝灰岩、页岩、炭质泥岩或煤线等标志及其在测井曲线上的变化特征将延长组自上而下细分为十个油层组。构造特征:盘古梁长6油

2、藏分布于陕北斜坡带,区内构造简单,主要为西倾单斜背景上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一系列由东向西倾没的低幅鼻状隆起,鼻状隆起轴线近于东西向,宽度近5km。东西向构造与南北向砂体相配合,形成了良好的鼻隆背斜型圈闭,有利于油气的聚集。1.2油藏储层物性长6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各类孔隙,岩芯观察裂缝不发育,因此其储集类型为孔隙型储层。盘古梁地区取芯井少,因此储层物性分析的样品并不多,根据收集的新3井、新平10井、ZJ2井、ZJ11井和ZJ30井的资料,长4+5油层中的858块岩心孔隙度最大为17.47%,最小为1.00%,平均孔隙度为12.05%,从孔隙度的分布直方图上,大部分样品的孔隙度分布范围在10%14

3、%之间;渗透率最大为18110-3m2,最低为0.004910-3m2,平均为0.12510-3m2,渗透率直方图上大部分样品则分布在0.1 110-3m2之间,根据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开发储层分类标准,长4+5油层属于低孔特低渗范畴。从盘古梁油田油层常规岩芯分析得到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图上可以看出,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满足指数变化关系,并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即孔隙度越高的岩心,其渗透率的值也越大。1.3储层流体性质1.3.1原油性质从盘古梁长6油藏原油性质表上可以看出,原油粘度地层条件下为2.09cp,在地面原油粘度为7.18cp,属于低粘度,地层原油密度为0.76g/cm3,地面原油密

4、度为0.8578g/cm3,体积系数为1.211,饱和压力为7.0Mp,溶解气油比为66.8sm3/t,地面天然气比重为1.1836,根据2008年原油物性监测,盘古梁长6油藏原油凝固点为24.56,凝固点较低。1.3.2地层水性质根据2008年流体动态物性监测报告水分析部分,统计19口井的的各项水质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氯根含量为19222.99mg/l,平均总矿化度为34137.54mg/l,矿化度较高,平均总硬度为11982.65 mg/l,平均PH值为7.34,水型只有一口井显示为NaHCO3型,大多数为CaCL2型,所以本区水型为CaCL2型。1.4储层渗流特性及敏感性研究储层岩石

5、敏感性的目的在于了解储层在注水开发中可能发生伤害的类型及程度,以防止和减小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特征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储层岩石渗透率下降是储层受到伤害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用岩样进行静态的鉴定和岩样的流动实验直接测量渗透率变化来了解储层岩石的各种潜在伤害因素及伤害程度。1.4.1储层岩石的速敏性速敏性是指因流动速度变化引起地层中微粒运移而堵塞喉道,造成渗透率下降的现象根据长6油藏储层的6块样品的速敏试验结果看,所有样品均表现为弱速敏,综合分析认为长6储层为弱速敏,说明长6储层颗粒相对较稳定。这对后期的强化注水是比较有利的。1.4.2储层岩石的水敏性水敏性是指当与储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

6、入储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从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水敏性的强弱除受粘土矿物含量的影响外,还与岩石的孔渗特性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储层的渗透率越低,则其水敏性越强.根据上表中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共计4块样品中,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水敏,柳137岩样水敏指数为0.035,水敏强度为无水敏,表明盘古梁地区长6储层无水敏。1.4.3储层岩石的盐敏性盐敏性是指不同矿化度的外来水与黏土矿物相互作用对储集层渗透能力的影响程度。盐度主要影响储集层中的黏土矿物,当流体流经含黏土微粒或胶结物的多孔介质且流速不变时,随着含盐量减少,黏土膨胀引起渗透率下降。盐敏性分析即寻找刚刚引起地层伤害的矿化度,即临界

7、矿化度。盐敏性采用临界矿化度来评价。盘古梁长6段储层有4个样品做了盐敏试验分析,其中有3个样品表现出有弱盐敏,1个样品无盐敏。综合分析认为盘古梁长6段储层为弱盐敏。1.4.4储层岩石的酸敏性酸敏性伤害是指酸液进入储层与岩石或原油接触后发生有害反应,产生凝胶及沉淀或岩石骨架解体而产生颗粒分散运移,堵塞或缩小孔喉半径,使油层渗透率降低、渗流能力下降的现象。流动酸敏试验表明,盘古梁地区长6储层7块样品中4块储层得到了改善,其它三块样品酸敏程度表现为两块弱酸敏和一块无酸敏,因此,盘古梁长6储层可以采用酸化等措施来改善储层的渗透性。1.5油藏开发历程1.5.1研究区生产现状盘古梁区1999年投入开发试验

8、,2001年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注水开发。本区共发育长611、长612、长621+2、长623、长63五个油砂体,其中长612、长621+2油砂体是区内的主力开发层系,动用程度分别达到了77.9%、98.8%,并且在油藏中东部长612、长621+2叠合区实现了分层系开发。截至2007年底探明含油面积73.6km2,探明地质储量4706104t,目前已经全部动用。盘古梁区自2001年大规模注水开发以来,通过对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的执行,以及一系列实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各项指标均处于同类型油藏开发的前列,油藏开发形势不断好转。2008年盘古梁长6继续执行分区域的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同时加大了对油藏注水

9、剖面的调整力度,油藏两项递减保持较低水平,注水开发形势稳定。1.5.2油藏开发形式a油藏两项递减保持较低水平,分区域开发形势稳定;b平面上地层能量整体上升,主、侧向压差逐步缩小;c注入水开始向低渗透层段推进,油藏水驱状况稳定。二、储层特征物性及评价2.1基本理论储层的物性特征主要指储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孔隙度影响油气储集的数量。油气产量的高低则直接由渗透率决定。渗透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征岩石特性的参数。主要是用它度量地层传送流体的能力,它控制着地层中流体的流速和运动方向。储层的物性特征除了储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还有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和泥质含量。一般说来泥质含量越高,含油饱和度越低,储层物性越差。

10、计算方法用加权平均值方法计算(如某小层的平均渗透率=)。2.2数据统计及评价全部小层数据汇总及评价结果小层孔隙度(%)渗透率K(10-3m2)含油饱和度SO(%)评价c61-112.121763.54.90035C61-212.398684.51.81296C62-1+211.148633.56.85292C62-310.741.3843.2长611.736353.54.55157三、储层层间非均质计算3.1基本理论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藏开发效果和开采程度的极为重要的储层特性。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采取的许多措施,如分层注水、轮采、选择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生产压差、堵水调剖以及压裂改造、人工改变流体渗流

11、特性等,都与储层非均质性有关。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方案很多,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对非均质性的分类也有所不同。裘亦楠既考虑非均质性的规模,也考虑开发生产的实际,将碎屑岩的储层非均质性分为两大类:宏观非均质性(层内、层间、平面) ,微观非均质性(孔隙) ,并对碎屑岩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吴胜和、刘泽容、郑浚茂等提出用渗透率、夹层频数、连通系数、储层密度、孔隙度级差、均质系数和隔层厚度等参数表征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对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油藏的驱油效率和最终采收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研究: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及平面非均质性。3.2层间非均质

12、特征3.2.1基础理论层间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纵向上砂体间的物性差异及分布特征,包括层系的旋回性、砂体间的渗透率非均质性及隔层分布,它主要受沉积相的控制。大量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层间非均质性对油水界面的差异及油水系统的分布构成重要的影响,并最终控制着砂体的油气充满度。层间非均质性也是造成层间矛盾的根本因素,是注水油田开发中最为突出的矛盾。通过层间非均质性研究,调整开发层系和调整注水剖面是缓解层间矛盾、提高采收率的主要途径。对层间非均质性的描述包括各种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砂体在剖面上交互出现的规律性,以及作为渗流屏障(隔层)的泥岩等非渗透层的发育和分布规律。这里主要通过层间隔层及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性来进

13、行研究。在评价层间非均质性时,往往也引入岩石物性参数,主要运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渗透率级差三种参数。(1)渗透率变异系数(Vk) Vk 式中:为渗透率平均值,10-3m2;n为统计的单砂体数;ki为第i个单砂体的渗透率值,10-3m2。Vk越大,非均质性越强,一般地Vk0.7非均质性较强。层间非均质性是指在砂体组内各砂体之间的差异,主要受到沉积相的控制,属层系规模的储层描述。(2)突进系数(Tk) Tk= 式中:为渗透率最大值,10-3m2。一般地Tk3时,表示非均质性较强。(3)渗透率级差(Jk) Jk= 式中:kmin 为渗透率最小值,10-3m2。 一般地,Jk越大,非均质性越强

14、。 特低渗油藏非均质性评价标准非均质性评价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强0.31.454中等0.20.31.251.452.54弱0.31.252.53.2.2数据汇总及评价井号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值评价值评价值评价P34-330.强1.强2.弱P34-340.中等1.强3.中等P34-350.中等1.强2.弱P35-330.强1.强3.中等P35-340.中等1.强2.弱P35-350.强1.强4.中等P36-330.弱1.中等1.5弱P36-341.强3.强66.2强P36-350.强1.强4.中等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弱中等强弱中等强弱中等强1350184413.3储层层内

15、非均质性3.3.1基础理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单砂体规模内垂向上的储层性质变化,主要受控于砂体粒度和沉积构造的垂向演化,可以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和渗透率级差等指标来定量描述。一般来说,粒度越粗,分选磨圆越好,则储层的渗透率越好;水平层理导致渗透性较弱,而波状层理和斜层理有利于渗透。层内非均质性主要评价单砂体内夹层分布特征及垂向上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它是控制和影响单单砂体垂向上注入水波及体积和层内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是指砂体内渗透率的垂向变化程度,主要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级差等指标来评价,计算公式与层间非均质性相同,但符号物理意义不同。式中:为层内所有样

16、品渗透率平均值,(10-3m2);n为层内样品的个数;ki为层内某样品的渗透率值,(10-3m2); 为层内最大渗透率(10-3m2),一般以单砂体内渗透率最高的相对均质层段的渗透率值表示;k min为层内最小渗透率值(10-3m2),一般以单砂体内渗透率最低的相对均质层段的渗透率值表示。3.3.2数据汇总井号层号解释结论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值评价值评价值评价P34-3367油层0.中等1.弱4.强68油层0.弱1.弱2.中等69油层72油层74油层75油层76油层77油层78油层0.弱1.中等3.中等79油层0.中等1.强4.强80油层0.中等1.强2.中等P34-3462油层0.弱1.弱1

17、.弱64油层0.中等1.中等3.中等65油层66油层67油层69油层72油层73油层74油层0.中等1.中等3.中等74油层0.强1.强4.强75油层0.强1.强4.强P34-3557油层0.弱1.中等2.弱59油层61油层62油层63油层64油层0.强1.中等2.弱65油层0.中等1.强2.中等66油层0.强1.强2.中等67油层0.中等1.强4.强68油层0.强1.强3.中等68油层0.强1.强3.知道69油层0.强1.强3.中等P35-332油层0.强1.强3.中等3油层0.弱1.中等4.强3油层0.弱1.中等3.中等4油层5油层7油层10油层12油层13油层14油层0.中等1.弱3.中

18、等18油水同层0.中等1.中等2.中等P35-3473油层0.中等1.中等1.弱74油层0.中等1.中等3.中等75油层0.强1.中等2.弱76油层77油层79油层80油层81油层82油层0.中等1.强2.弱83油层0.弱1.中等3.中等84油层0.强1.弱4.强85油层0.强1.强3.中等P35-3550油层0.强2.强4.强51油层52油层53油层55油层56油层57油层58油层61油层62油层0.强2.强3.中等63油层0.弱1.中等3.中等64油层0.强1.中等3.中等65油层0.弱1.弱2.弱66油层0.中等1.中等2.中等P36-3358油层0.中等1.中等3.中等59油层61油层

19、62油层64油层0.弱1.弱2.弱65油层0.弱1.弱1.弱66油层0.强2.强4.强P36-3464油层0.中等1.强3.中等66油层0.中等1.中等4.强68油层69油层71油层73油层74油层75油层76油层77油层0.强1.弱3.中等78油层0.弱1.中等2.弱78油层0.中等1.弱1.弱79油层0.弱1.弱1.弱P36-3541油层0.弱1.弱2.弱44油层0.弱1.中等3.中等46油层0.中等1.强2.弱47油水同层0.中等1.弱1.弱48含油水层49含油水层0.强1.中等3.中等50含油水层0.弱1.中等4.强51含油水层0.中等1.中等2.中等油组 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渗透率

20、级差弱中等强弱中等强弱中等强C62162017132218152711从表和图中可以看出,统计的53个砂体中,突进系数有22个砂体表现为中等,渗透率级差则有27个砂体表现为中等,而渗透率变异系数则有20个砂体表现为中等,从这三个参数上看都占了较大的比例。结合三个参数,同时由图,盘古梁长6油藏层内渗透率的非均质特征总体特征表现为中等偏强。四、储量计算及评价4.1储量计算方法4.1.1容积法虽然盘古梁井区整体投入开发的时间不长,采用菱形反九点法井网部署,井网系统比较规则和完善,通过本次油藏描述研究,小层和单砂体的对比基本可靠,因此储量计算仍以开发单元为基础,以单砂体为计算单元,采用容积法计算石油地

21、质储量。容积法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油藏含油面积(km2); o原油密度(g/cm3);0.86 孔隙度,小数; Boi原始地层体积系数,小数;1.211 Soi原始地层油平均油饱和度,小数; H地层平均有效厚度(m); N地质储量(104t)。4.1.2具体内容 在构造落实的基础上,以小层(单砂体)为单元绘制单砂体平面分布图及顶界微构造图。 根据盘古梁长6油藏是由岩性控制的特点,在砂岩厚度等值线图上绘制含油砂体平面分布图,并根据结合生产动态情况,确定油层有效厚度。 结合砂体微构造图绘制油藏的平面分布图。以含油单砂体为单位分别进行储量复算。4.1.3储量参数的选择及确定平均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

22、:由储层物性评价部分提供各小层平均孔隙度和平均含油饱和度的值。含油面积:某一小层所有井都有油层(测井解释结果为油层和油水层),可外延半个井距确定含油面积(井组面积,参考图件比例尺计算),如果某一层并非所有井都有油层,则含油面积=井组面积*含油层井数/总井数。有效厚度:同属于某一小层的所有井总有效厚度/总井数。测井解释结论为油层或油水层,厚度取垂厚。4.2评价结果小层含油面积(Km2)有效厚度(m)单储系数地质储量(104t)储量丰度(104t/ Km2)评价c61-10.8.4.22.8579240.27353小型储量,低丰度C61-20.8513515.164444.58.8982969.1

23、8223小型储量,低丰度C62-1+20.8513519.886674.76.2076989.51394小型储量,低丰度C62-30.4.933.1.16.24386小型储量,特低丰度长6合计0.8513541.205884.546159.5005187.3506小型储量,中丰度五、采收率计算5.1概念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油田的采收率与驱动类型密切相关,即使同一驱动类型,采收率的变化范围也比较大,说明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是很多的。另外,预测油田原始可采储量的不同方法的使用阶段和条件是不同的,盘古梁长6油藏处于开发早期,本次的采收率计算主要采用经验公式法,统计公式法。5.1.1经验公式法在油田开发的早

24、期评价阶段,相关经验公式是确定采收率的简便方法,是利用油藏地质参数和开发资料来评价钻探阶段或开发初期可采储量,目前相关经验公式多达十几种,应用该法必须了解各经验公式所依据的油藏地质和开发特征以及参数的确定方法和适用范围,根据盘古梁油田的现状,本次采用以下4种经验公式:(1)经验公式一:美国阿尔普斯或API公式(1967年) 式中:ER采收率,(f);孔隙度,(f);Swi原始含水饱和度,f;Boi原始地层原油体积系数;K平均渗透率,10-3m2;wi原始地层压力下地层水粘度,mPa.s;oi原始地层压力下地层原油粘度,mPa.s;Pi原始地层压力,MPa;Pa油田废弃压力,MPa;盘古梁井区长

25、6油层的根据阿尔普斯经验公式计算可得最终采收率为19.50%。(2)经验公式二:(陈元千1985年) 式中:K平均渗透率,10-3m2;0地层原油粘度,mPa.s;盘古梁井区长6油层的平均渗透率为3.62410-3m2,原油粘度为2.12mPas,通过上式计算得到水驱采收率为23.04%。(3)经验公式三:油气专业储量委员会(1987年),适合于水驱控制储量大于25%的水驱砂岩油藏。 (9-3)式中:ER采收率,(f);孔隙度,(f);K平均渗透率,10-3m2;0原始地层压力下地层原油粘度,mPa.s;Pi原始地层压力,MPa;f井网密度,公顷/井;N地质储量,万吨;Nw油藏静态水驱动用储量

26、,万吨。通过上式计算盘古梁井区的水驱采收率为27.80%。(4)经验公式四:俞启泰相关经验公式(1989年),适合于水驱砂岩油藏。式中:ER采收率(f),;h油层平均有效厚度,m;k平均渗透率,10-3mm2;f井网密度,公顷/井T油层温度,;Vk渗透率变异系数;mR油水粘度比,无因次;f孔隙度,(f)。5.1.2统计方法从我国许多油田的生产实践也都说明,井距缩小,采收率有明显提高。关于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根据144个油田或开发单元的实际资料,将流(K/)划分为5个区间,分别回归出5个区间原油水驱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见表9-8。盘古梁井区长6油层流度为1.73410

27、-3m2/mPa.s,属于第五类,由此计算出采收率公式如下:盘39-34井区都是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井网密度11.9410-2km2/口。通过以上采收率公式和井网密度可计算得采收率为11.95%。5.2计算结果盘29-34井区分区采收率计算结果采收率(%)阿尔普斯陈元千储委会俞启泰平均值27.6323.2531.7428.8027.855六、井组产量递减规律分析6.1基础理论经验统计方法是研究油藏动态规律,以调整和完善油田开发方案的一种方法。油气田开发的实际经验表明,何时进入递减阶段,主要取决于油、气藏的储集类型,驱动类型、稳产阶段的采出程度,以及开发调整(细分层系、打加密井)和强化开采工艺技

28、术的效果等。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对于水驱开发的油田来说,大约采出油田可采储量的60%左右,就有可能进入产量递减阶段。产量递减的类型一般有指数递减,调和递减,双曲递减。6.2分析结果6.2.1单井日产油量分析6.2.2井组月产油量变化曲线图6.2.3井组半年产油量变化曲线图6.2.4产量递减分析半年半年产油Inq累计产油递减期递减期产量Inq累计产油161088.6108161088.6108244348.10542244348.105423417281471443901818615538378.22452538378.22452635938.26045635938.26045730698.29114730698.29114821147.31228821147.31228923327.335601022237.357831122107.379931219367.399291316687.415976.2.5井组产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6.2.6井组产量与累积产量的变化关系6.3分析结论递减类型为指数递减。七、完成注水开发效果评价7.1基础理论甲型水驱特征曲线是前苏联. 1959年首先提出的,其表达式为:式中:Wp累积产水量,104m3;Np累积产油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