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六尺巷遗址的历史渊源、文化精髓及现实意义_第1页
试析六尺巷遗址的历史渊源、文化精髓及现实意义_第2页
试析六尺巷遗址的历史渊源、文化精髓及现实意义_第3页
试析六尺巷遗址的历史渊源、文化精髓及现实意义_第4页
试析六尺巷遗址的历史渊源、文化精髓及现实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析六尺巷遗址的历史渊源、文化精髓及现实意义 摘要六尺巷遗址位于安微省铜城市城区,是铜城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六尺巷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清朝宰相张英尊重乡邻、为平息争端而让出的一条便捷通道,是一处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的遗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六尺巷的故事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关键词六尺巷遗址;文化精髓;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9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18-03 安徽桐城,春秋称“桐国”,西汉为“桐乡”,唐至德二年(757)建立县制,1996年撤县设市,延续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悠久历史。这里人杰地灵、文风昌盛,为江

2、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又因清代以“文以载道”为宗旨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发源于此,所以,桐城一直有着“文都”的美誉。丰厚的历史文化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桐城市内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随处可见。在众多的文物遗存当中,六尺巷遗址可谓闻名遐迩,它是桐城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属国家3A旅游风景区,已被载入中国风景名胜辞典。 一、六尺巷遗址的历史渊源 (一)桐城“父子双宰相” 张文端公即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代名臣,文学家,今安徽桐城人。清军入关后,沿袭明朝官制,废除宰相之职,分设六部 :刑、工、户、兵、礼、吏部,以加强皇权。而张英曾任礼部侍

3、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清代的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位高权重为国之重臣,因此,桐城人习惯将张英称之为“老宰相”。其子张廷玉(16721755),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设军机处后,其规章制度均由他拟定。乾隆时又深得皇帝信任,加太保衔。为官于康、雍、乾三代,共50年。明史的编成,就是他任总裁时的成果。人们习惯称他为“小宰相”,父子二人合称“父子双宰相”。 六尺巷遗址说的就是老宰相张英的故事。 (二)六尺巷遗址的由来 六尺巷遗址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城区西南一隅。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遗址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

4、府等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复建与扩建。它东起西后街,西抵环城路。巷墙高2.6米,块砖垒砌,青灰色。巷长100米、宽2米,地面均由鹅卵石铺就。巷两端各有一座牌坊,横额之上分别镌刻有“懿德留芳”、“礼让”之语。牌坊下有包括照壁、山石、回廊等景致组成的文化广场。照壁的正面是四幅组画,由“纷争”、“报信”、“批诗”、“和解”四个部分组成,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六尺巷形成的故事。照壁的背面分别刻有张英的生平和六尺巷简介,山石上是张英手书的“让墙”诗。六尺巷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南曾经为宰相府笃素堂旧址,巷北为富商吴氏的住宅。据旧闻随笔和桐

5、城县志略等史料记载,宰相府西有一些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越界侵用,于是,双方剑拔弩张,引起了一场争夺宅基地的轩然大波。张家快马进京送信向相爷求助。张英看到信件后,联想到宋朝尚书杨翥让墙诗:“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作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过些儿也无妨。”于是提笔给家里回信,信上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寥寥数语,寓意绵长,豁达大度的胸襟跃然纸上。于是,张家向后退了三尺,吴家感到羞愧,也让出了属于自己的三尺地基,该处遂成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也因此而得名。宰相府旁让出的这条六尺巷,使城内城外多了一条便捷的通道。无论是城内居民还是城外农夫都免去了

6、绕城之烦,省却了脚力之苦。因此,六尺巷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了妇孺皆知的美谈。 (三)六尺巷形成的历史原因 张英作为官至一品的宰相,为什么能尊重乡邻、主动让地、平息争端而不恃权凌弱?张英的官德和人品一直受到康熙、乾隆帝的称赞和器重,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御赐碑文写道:“如止水之常澄,素怀淡定;若春风之自蔼,善气冲和。公尔忘私,真一心而一德;清而不矫,洵无倚而无偏”乾隆元年九月二十日御赐碑文写道:“尔张英,秉性和平,宅心忠厚,文章尔雅,恒领袖乎清班;品行端纯”张英随从康熙帝晨入暮归,殷勤供职,凡民生利弊,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张英年迈而乞归故里时,康熙赐联“远处尘埃少,闲中岁月长”。倒不

7、似君赐臣子,而像老朋友间的赠言。回乡后,他清贫闲住于城边的山野龙眠双溪草堂,经常步行到县城,与人交往,施礼谦让,和蔼可亲。即使在位时,回乡做清明往龙眠山祭扫祖坟,遇见挑柴的山民,也总是主动下轿退到路旁,站到草丛中给挑柴人让路。他在双溪草堂作的聪训斋语中,倡导忍让精神:“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老子)以让为宝。左氏(左丘明)曰:让,德之本也。又说:自古只闻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翻(反而)以酿后来之祸患也。欲行忍让之道,先从小事做起。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君子谨小慎微,凡事只从小处了。余行年五十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良策:能转弯早

8、也!”“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失。故终身失便宜,终身得便宜也。”他的书斋双溪草堂的门联上题着“俭勤自是持家本,和顺端为受福基”。他强调俭勤、和顺,即俭朴、勤劳、和睦、顺达,这也是中国古来的美德。康熙皇帝很是赞赏张家一门淡泊致远、少与人争的处世哲学,赐给张家一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到此,张英极佳的官德和人品已得到有力的印证。 小宰相张廷玉为官于康、雍、乾三代,历经半个世纪,宝刀不老,挥洒自如

9、,为2000年封建官场之罕见。他有这样的官场作为,除了满腹学问、机智聪敏和对朝廷忠心耿耿外,应该说也是得益于父辈、祖辈淡泊致远、克己清廉、严谨慎勉、低调处世的家风。据载,雍正时,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换人,雍正说:“朕选才公允,此前并不知是大臣之子。”张廷玉说:“普天之下,人才众多,三年一次殿试,都望登鼎甲之榜。臣已居高位,今若子又登一甲三名,挤天下寒士进阶之位,心实不安。”雍正深受感动,将其子降为三甲第一名。正是上述这深远的社会因素,才造就了六尺巷这一奇特而又美丽的著名的人文景观。 二、六尺巷遗址的文化精髓及现实意义 (一)六尺巷遗址的文化精髓 当年,张

10、宰相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借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人亡城存这一历史事实,告诫家人借鉴历史,和睦地处理好邻里关系。六尺巷的故事无疑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一种生动诠释。六尺巷的故事历久弥新,现已成为桐城文化积淀中最醇厚的部分。走在这条六尺巷里,就如同穿行在一个民族美德的回廊。这两旁的一砖一瓦、脚下的每一个石子、墙上的点点青苔,似乎正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箴言:“礼让”, 反映着从古至今人们崇尚文明、追求进步、向往和谐的精神境界,道出了作为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六尺巷遗址的文化精髓。 (二)六尺巷遗址的现实意义 六尺巷已经是几百年前的陈迹了,然而它所赋予的哲理一直影响着人们。1956年,中国与苏联关系逐步恶化,

11、双方军事对峙,局势紧张。毛泽东主席在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吟咏了六尺巷的诗句,可谓寓意深远,它对于融洽中苏关系、增进世界和平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代名人曾国藩府内扩建“黄金堂”,其家人与邻里发生纠葛,他写信给家人曰:张文端公六尺巷的故事我们当有所获。家人遵嘱很快妥善处理了此事,传为佳话。今天,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在举世瞩目的六方会谈中,再次运用安徽桐城这个著名的掌故,以讲故事和吟诗的轻松方式,说服各方放长眼光、展示互信、互相让步、弥补分歧,既表达了中方追求和平、努力劝和促谈的真诚,又充分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为贵”的优秀精神遗产,体现了中方官员的睿智,不失为一段外交佳话。2006年11月21

12、日,国务委员唐家璇来桐城视察,参观六尺巷后,对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典故非常感兴趣。他说,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并欣然题词:“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 六尺巷的故事,对桐城的社会道德风尚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张英的谦虚礼让给桐城人树立了一座道德典范的丰碑,人们纷纷仿效。一时之间,桐城境内路不拾遗,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知书达理,蔚然成风。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六尺巷的故事更不失其非凡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发展观念的创新和升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人民美好追求的传承和光大。古往今来,中国人民就一直把和谐社会作为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去追求、想往;把“和”字作为倍加崇尚的情操和境界去提倡、赞扬。和谐从何而来?当然有许多大的方面需要努力,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等。同时,对于我们每个单位、每个人来说,也需要多一些开辟六尺巷那样的善举。单位与单位、人与人之间都应当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帮助。要多辟六尺巷,关键是要做好“容”、“让”二字的文章,善于胸怀全局,容人之短,学人之长,谅人之过;善于以和为贵,待人谦恭,讲究文明,主动礼让;更要急人之所急、忧人之所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