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参考_第1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参考_第2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参考_第3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参考_第4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研究以遂溪县港门镇吴家村为例赖冯生 李质辉 孔玲珊 刘又榕 邓家敏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摘要: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对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构造和环境组成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调整,是生态文明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本文通过对港门镇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等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村一、调研背景生态文明建设在2007年就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中。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

2、明建设又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被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之中。资源是经济化的自然物,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源总是有限的,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必然使得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愈加突出。中国所面对的正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日趋稀缺的资源供给之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自然生态系统长久以来一直处在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除非大规模的灾变,否则这种演化都是平衡和缓慢的。但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化之后,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自然汲取和改造能力的迅速加强,使得自然生态系统的变迁速度陡然加快,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能力,所展现出来的便是生态系统的退化。在我国,生态系统退化有多方面的表现。国

3、土资源总体稀缺。目前我国国土利用总体情况是: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小,当前我国未利用土地面积2.6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27.53%,但基本为荒漠化土地、盐碱地等难利用土地,开发潜力很低;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目前我国耕地面积1.22亿公顷,人均0.09公顷,并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还在不断减少之中,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森林面积2.36亿公顷,占国土面积24.8%,但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草原面积2.6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27.57%,但存在持续性的大范围退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不同的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4、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

5、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了研究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我们调研组成员来到了广东省遂溪县港门镇吴家村,近年来,遂溪县港门镇吴家村大力创建果林飘香的生态文明村,对我们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本调研组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了解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二、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一)生态文明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

6、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

7、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工业化

8、、城市化的发展,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农村社会能够实现和谐。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概括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就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在社会事业、文化事业等方面可以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来实现。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

9、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

10、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

11、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为了记录湛江市十二届人大代表麦康保,上这样写道:

12、走进遂溪县港门镇吴家村时,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绚丽画卷展现在面前:村前村后绿树成荫,田园瓜果飘香,绿意盎然,气势宏伟的四层高的村委办公楼耸立在村边,一片片绿浪翻滚的甘蔗林,一片片披红挂绿的荔枝园,一幢幢两至三层的小洋楼银窗蓝玻,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绿树掩映间。通往各村民小组的水泥路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环抱全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的农民生态公园已具趋形,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在村办的幼儿园前嬉戏追逐,一切显得那么详和、舒适、优美。2007年吴家村社会生产总值2800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近50万元。吴家村先后被评为“湛江市生态文明示范村”、“湛江市无毒示范村”、“湛江市文化特色村”。近

13、年来,遂溪县港门镇吴家村大力创建果林飘香的生态文明村。该村从整治脏、乱、差环境入手,以改水、改厕、改路为切入点,抓好“四通”、“五改”,搞好村场的规划、改造、建设和管理,共投资320万元搞硬件建设,其中投资90多万元,建沥青路6公里,安装路灯60盏;投资46万元建高级公厕4间;投资4万元建排水沟500米;投资25万元开发残林和旧村场1900亩种果树,使全村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投资30万元露天剧院;投资58万元建教师宿舍楼。每年投入1万多元举行各种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文娱生活;并拿出资金对五保户、贫困户、贫困学生进行生活补贴。五、当地村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度农民群众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

14、体, 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现阶段, 我国农村多数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落后, 卫生健康观念较差, 生活习惯落后, 民主政治能力和科技文化素质较低, 这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六、调查问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表1 性别选项小计比例A、男68 68%B、女32 3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表2 年龄选项小计比例A、18岁以下22 22%B、18到30岁32 32%C、30到50岁33 33%D、50岁以上13 1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大部分村民对生态文明这个字都十分陌生,但从我们

15、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吴家村已经在创建生态文明村,虽然村民不是很了解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但对于村里的改变,他们都希望可以建设新农村,总的来说,在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在资金、技术、信息、销售渠道、农业保险等方面全方位得到改善;在生活宽裕方面,社会保障、高等教育学费是农民最担心的问题;在乡风文明方面,希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在村容整洁方面,公共卫生设施供给主体缺失,街路住宅缺乏规划是最严重的问题,提供公共卫生设施服务、规划街路住宅是当务之急;在管理民主方面,加强民主管理监督力度,渴望有致富带头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迫切要求是要建水泥路、饮安全水、上卫生厕、种高效田。

16、为了进一步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以及了解新中国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次调查主要集中在吴家村,共向当地村民发放了1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在被调查对象中,如表1,男性有68人,占总数的68%,女性有32人,占总数的32%。年龄的比例囊括了所有的年龄阶段,具体情况如表2,18岁以下的占22%,18到30岁的占32%,30到50岁的占33%,50岁以上的占13%,中年和青年的人数比例较多,有利于我们调查的目的。表3 文化程度选项小计比例A、小学或小学以下12 12%B、初中35 35%C、高中或中大专41 41%D、大学本科以上12 1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表4

17、 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性选项小计比例A、非常重要50 50%B、比较重要19 19%C、重要27 27%D、不重要4 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由表3可以得知被调查者文化程度的情况,小学或小学以下的占12%,初中占35%,高中或中大专占41%,大学本科以上的占12%。由此可见留在村中的村民文化程度都比较低。政府虽出台减免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等政策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但目前农村的教育不容乐观。吸引不了优秀的高素质教师,学生辍学、厌学现象严重等问题都值得教育部门的重视、深思和研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素质。农村的教育事业还有待发展。 由表4可知,95%以上的

18、被访者都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只有5%以下的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农村建设不重要。这数据说明几乎所有乡民已经意识到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科学运用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倡导弘扬生态文明,保护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也是农业的潜力和魅力所在,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长远之策。表5 生态文明建设与普通民众的关系由表5可知,90%以上的被采访者都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普通民众是有关系的,而且绝大部分认为是十分密切的,低于5%的人认为没有关系。由数据可知,几乎所有乡民已经意识到,改善和建设生态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普通民众的责任和义务,生态

19、文明建设需全民参与。由表6可以得知调查了吴家村村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根据数据显示7%的村民是非常了解,17%表示比较了解;37%表示了解;但有39%的村民表示不了解。根据数据显示吴家村村民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关注度不高,不了解相关国家政策的比例竟然高达39%。了解的相关政策的也不是了解的比较透彻,有37%的村民只是有一点点的了解,他们就偶尔看看新闻,偶尔看报纸会了解到。也许是别人看报纸,闲聊的时候透露给他们。只有24%的村民是对国家政策有一定程度了解。吴家村村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国家政策了解程度不高,村干部应该做好宣传国家政策的工作。村干部平时要时刻关注国家新闻,平时有一

20、个与村民近期新闻讨论会也不错。让村民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了解更多国家政策。这样可以起到监管领导是否贪污建设基金,新农村建设需要村民的一份支持。表6 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国家政策的了解度选项小计比例A、非常了解7 7%B、比较了解17 17%C、了解37 37%D、不了解39 3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表7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靠于 由表7的数据显示吴家村的村民觉得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靠于政府的重视。有46%的村民都觉得政府的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很重要。这几乎一半的村民都把农村建设的期望寄托在政府身上,可见吴家村的村民对政府的工作还是肯定的,他们相信政府会把我们新农村建设搞

21、好。21%的村民觉得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靠于国家的政策,所以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我们国家领导,国家干部多点关心新农村建设。有29%的村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靠于农民自身的努力,可见村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也挺高的,他们懂得自己家园的建设离不开自己的努力,离不开吴家村村民团结一致的搞好建设。也有4%的村民觉得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靠于其他。当然我们每做一件事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我们要以长远目光对待。我们不能只依赖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只能为我们农村建设迈出第一步。我们村民要有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村民

22、要利用好村里的资源,并结合利用政府给的扶持搞好建设。家长们监管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旅行九年义务教育也很关键。要不然改不了村里文盲多,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表8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由表8可以看出,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问题上,有71%的村民选择了要好好保护绿色植物,过半数的村民选择要合理利用耕地和加强对污水的处理,相对于要建设废气的合理排放,只有26%的村民建议使用天然能源。表9本村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选项小计比例A、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44 44%B、生活垃圾随意堆放80 80%C、乡镇一些小企业工厂的污染27 27%D、居民不使用清洁能源2

23、3 23%E、其他2 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由表9可以得知,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需要对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整治,经调查发现,有大多数(占80%)的村民认为该村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问题比较严重;其次,将近一半的村民认为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大问题;除此之外,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乡镇一些小企业工厂的污染和村民不使用清洁能源的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占到总数的25%左右,甚至更有增长的趋势。表10环境教育对孩子素质教育的意义由表10可以看出,95%以上的村民认为环境教育是重要的,要从小抓起,每个学校都应该增加相关的必修课程。22%的村民认为不应占用文化素质课程时间,

24、应作为课外兴趣来引导。低于5%的村民表示不清楚,认为意义不大,学校应该专注于文化课程。由此我们看出绝大部分村民都意识到环境教育对孩子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我们应该开发社会环境人文资源,为学校提供了适当的教育资源或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表11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从表11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认为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除了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环境管理,以保障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之外,更要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以便更多的人支持并加入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行列中。部分村民还希望建立生态

25、维护补贴扶持制度。为此,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政府也有责任引导和投入资金加以扶持。七、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措施通过对吴家村的调查研究,发现了该村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已经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可以了解到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村子可以变得更好,在调查问卷可以清楚知道农民的需求与期待。而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往往需要更科学的统筹以及措施。首先,一是加强对农村广大群众的宣传和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自然观针对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收知识能力不强的状况,科普宣传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又具有吸引力,这就要组织

26、有关专家专门编写农村环保科普知识系列读物,将生态文明的知识生活化、通俗化,让农民看得懂,易接受。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农民,农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加强农民的意识必不可少。二是搞好生态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在生态脆弱地区适当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提高补助标准。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其次,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要注意从幼儿抓起,从小培养他们

27、的环境意识。建议把生态省和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农村各级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的教育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生态省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这就要求,首先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要求教师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同时组织有关专家专门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孩子,编写相应的的生态省和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或课本。在成绩考核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考核外,还应把学生的环境行为作为学生个人、班级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要注意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让幼儿从小学会爱护身边自然界的生命、珍惜家乡的一草一木,培

28、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促使生态文明理念普及化、大众化。最后,建立包括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听证会制度、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制度、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制度等在内的系列公众参与制度。对涉及群众生态权益的重大决策和开发建设项目,实行公示或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环保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增强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建设的道路上离不开每个人的智慧,只有不断的统筹兼顾,不断的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生活水平的提升,才能应对时代的要求全

29、面建设小康社会。八、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更重大的意义:1、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具有共同指导作用的重要治国理念。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其思想贯穿到包括人的思想

30、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之中,是对中国治国理念的实质性提升,必将产生久远的效果。当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国家执政的准则时,一切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国家政策就会逐步得到纠正,而符合生态文明的政策将不断出台,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提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目前,人类正在加快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步伐。人类只有按照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

31、式,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意识,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和制度,借鉴、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才能使人类文明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更好更快地前进。2、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和天人和谐的思想,中华的文化理念里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中华的历史传统延续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源泉。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

32、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这些无一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 3、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

33、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起始点。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4、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34、。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协同努力。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九、研究方法 我们在本次调查活动中,主要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本方法,运用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观察等具体方法来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主要以吴家村为主进行实地调查。(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主要在基地的吴家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当地村

35、的村民和附近游客,挨家挨户调查和判断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这些样本有性别、年龄、收入等方面的差别。在调研期间,我们一共做了100份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问卷质量很高,有很强的说服力,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第一手资料。(二)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课题内容,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相关书籍、报纸、杂志及学术论文等,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文献收集的工作贯穿研究过程的始终。2、观察法。我们通过观察法来掌握吴家村村貌等基本情况。在做问卷调查过程和研究过程中,我们便仔细观察该村的各方面信息,通过对改村的各方面了解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还通过与村

36、民的交谈来收集相关资料和查阅相关材料,然后作明确的规定。3、问卷调查。通过对村民和附近游客发放问卷,并认真填写完整,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问卷调查重点了解不同村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度以及认同度,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以及问题,并得到村民希望改变的问题等等。由于有些农民对文字的反感和部分农民不识字,在调查过程中也采用代填问卷的方法,也就是按照问卷内容进行结构式访谈填写。调查过程中,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当天就对访谈和观察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录入电脑,同时对调查问卷进行审核,对无效问卷,要么剔除,要么在后一天调查时找到该问卷填答人员进行补充。调查结束之后,我们调研组人员把问卷资料录入问卷星分析,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进行问卷分析并撰写进社会实践研究报告。十、结束语 总之,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结果,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现在我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是在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条件下,为了满足人民的高层次需求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和缺陷,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且,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