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_第1页
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_第2页
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_第3页
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_第4页
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v学习目的与要求 v在了解利用IS-LM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种政策的目标、准则、职能和手段等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了解其实践及其后果,以全面了解和把握凯恩斯主义整体框架。 v重点与难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功能财政思想,充分就业预算盈余,自动稳定器。,政策要素的逻辑体系,第一节 概述,T、G、M是药,C、I是药引,宏观经济政策是药方,v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v一、宏观

2、经济政策目标,v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指宏观经济政策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一)充分就业,1、失业的定义与衡量的标准 1)什么是失业 定义: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 理解失业定义要注意的问题:各国对工作年龄和失业范围都有不同的规定。 工作年龄:在美国,工作年龄是16-65岁。,即问即答:,在中国,工作年龄范围是什么?,劳动法第二章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人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

3、者。,属于失业范围的人包括(仍以美国为例) 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周以上的人. 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 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7天未得到工资的人. 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即非自愿离职者.,(一)失业与充分就业,第一类人口(26 %),未满十六岁的人,现役军人,精神病人及劳教人员,第二类人口(非劳动力,27%),第三类人口 (劳动力),操持家务者,在校学习者,病残者,自愿离职者,失业者,首次求业者,就业者,再次求职者,解雇者,美国劳工失业率的统计方式是将全国人口分为三类,2)失业的衡

4、量失业率 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v公式说明: v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的人;老人、小孩以及由种种原因放弃找工作的人不能算作劳动力。 v失业者是劳动力中那些想找工作但未找到工作的人。 v*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性失业已经消失,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与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2、充分就业的含义 什么是充分就业: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但通常指劳动这一要素的充分就业。,(一)失业与充分就业,3、失业可分为: 失业一般分

5、为三类:磨擦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 磨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磨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另: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 在充分就业时仍然有失业存在,这种失业称为自然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

6、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关于失业的论述将在第十八章展开。,充分就业时仍有一定失业的必然性、必要性 必然性:因为经济中有些造成失业的原因(如劳动力的流动等)是难以克服的,劳动市场总不是十分完善的,因此一个经济中存在自然失业就是必然的。 必要性:因为这种失业的存在,能作为劳动后备军随时满足经济对劳动的需求,同时,也能作为一种对就业者的“威胁”而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各种福利支出(失业补助、贫困补助等)的存在,也使得这一定失业水平的存在不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是社会可以接受的。,v(二)价格(基本)

7、稳定,v1、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v2、常用价格指数有: v 消费物价指数(consumption price index); v 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 v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implicit deflator) v3、物价稳定就是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但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消费者价格指数:度量在不同时期城镇居民为购买一蓝子商品所支付的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一般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统计,41% 住房,17% 食物,17% 交通,8%,7%,6%,4%,娱乐,衣服,医疗保健,其他物品 与劳

8、务,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v(三)经济增长,v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人均产量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年均GDP或年人均GDP来衡量。 (四)国际收支平衡 v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从长期看,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无论是赤字还是盈余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对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造成障碍。,v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v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v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因为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这些政策又会由于财政赤字的增加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充

9、分就业的实现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加必然引起进口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v四个目标间的关系- 既统一又矛盾,这就是说,经济增长一方面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充分就业,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相对地缩小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二、政策工具,(一)需求管理:管理总需求 1、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AD不足 2、代表:凯恩斯 3、目标: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 4、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 (二)供给管理:管理AS 1、源: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 2、工具: (1)收入政策:控制工

10、资与物价 (2)人力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 (3)经济增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三)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阶段,(一)20世纪30年代二次大战前夕:试验时期 理论依据:通论 目标:摆脱危机 最成功的例子:罗斯福新政(new deal) (二)二次大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新时期 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官方经济学” 目标:充分就业与经济繁荣 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 案例:1944年英国就业政策白皮书/1946年美国就业法 (三)70年代初1992年:第三阶段 理论依据:自由放任思想复兴,凯恩斯主义失宠 目标:四个 特征:经济政策自由化与多样化,如货币学派、

11、供给学派并存 典型:1978年美国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里根经济学 (四)1993年2000年:克林顿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疑似”复兴,第二节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v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v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1、财政支出 a. 军需品 v 政府购买(g) b. 机关的用品 c. 公务员薪金 d. 公共工程开支 v 社会福利保险 v 转移支付(tr) 贫困救济 v 产业补贴,v2、财政收入 v税收 v根据课税对象,可分为: 财产

12、税 所得税 流转税 v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可分为: 累进税 累退税 比例税,1、运作: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债权人公众;债务人政府 2、分类:按偿还期限划分 (1)短期公债:3个月、6个月、1年 (2)中期公债:15年 (3)长期公债:5年以上,40年,永久 3、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债哲学 (1)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 (2)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 (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v公债,小结:财政的构成: (一)财政支出政策 1、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G。例一军需品和警察装备的购买。例二: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兴

13、建公共设施,但不是“形象工程”。 2、转移支付:TR (二)财政收入政策 1、财产税:对土地(不动产)和土地上建筑物(动产)征税,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收。我国为12% 2、所得税:对个人薪金、公司利润征税。税率随收入上升而上 3、流转税:对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征税。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收。我国为17% (三)公债(Public Debts) 内债,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二、财政政策的运用,(一)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1、经济萧条时期,AD不足,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松政策),增加G,减少T,从而AD增大,就业扩大 2、经济繁荣时期,AD旺盛,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紧政策),增加T、减少G,从而AD

14、下降,通货膨胀消失 (二)具体运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1、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松政策 2、经济繁荣时期,采用紧政策(1)增加税收;(2)减少政府支出,r,Y,Y0,E,LM,IS0,r0,O,财政政策图解,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E1,IS1,IS2,E2,财政政策的运用,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 1、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应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2、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财政政策的运用,三、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与斟酌使用,v1、

15、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 v-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v内在稳定器主要通过以下三项制度得以发挥:,v税收的自动变化。具有自动稳定机制。 v假设所得税 v 0 yy0 v t (y-y0) yy0 t1 vt为所得税税率,y0为所得税起征点。 于是得到: v所以,dT/Tdy/y v于是,当经济衰退时,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经济繁荣时,政府税收增长的幅度会超过收入增长的幅度,从而可以起

16、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有一定的起征点与固定的税率,所以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具体来说: 在萧条时期,由于经济衰退,个人收入符合纳税规定的人 在纳税人中应交税额也少了税收自动 抑制了消费与投资 有助于维持总需求。 在膨胀时期,由于经济高涨,个人收入 在纳税人中应交税额税收会自动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抑制了总需求的,内在稳定器,2)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也同样有一定的起征点与固定的税率,所以是内在稳定器。具体地说: 在萧条时期,由于经济衰退,公司利润减少符合纳税的公司少了,在纳税的公司中应交的税额也少了这样税收就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投资的减少,有助于维持总需求。 在

17、膨胀时期,由于经济高涨,公司收入增加符合纳税的公司也多了,在纳税的公司中应交的税额也多了这样税收就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了投资的增加抑制了总需求的增加。,内在稳定器,v政府的转移支付。具有自动稳定机制。转移支付实际上是西方国家的负所得税制度,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假设转移支付表达式为: v t (y0-y) yy0 t1 v 0 yy0 则: 或者; 即: v也就是说,经济衰退时,转移支付会增长,并且从绝对额方面来看,转移支付增长的幅度要大于经济衰退的幅度,于是转移支付有抑制经济衰退的作用,反之则相反。,1)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它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

18、少。 在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失业救济金的发放自动这其实就是转移支付这有利于抑制消费的减少 在膨胀时期,失业人数失业救济金的发放自动转移支付这样有利于抑制消费的增加。,内在稳定器,2)各种福利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它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的状况 在萧条时期,就业个人收入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人作为转移支付的福利支出抑制了个人消费的减少 在膨胀时期,就业个人收入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作为转移支付之一的福利支出抑制了个人消费的。,内在稳定器,v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具有自动稳定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转移支付制度,当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

19、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当经济繁荣时,由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使整体价格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也因此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售出库存的农产品,平抑农产品价格,无形中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降低了消费和总需求水平,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家对内在稳定器的看法 这种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 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 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内在稳定器,小

20、结:自动稳定器 1、自动变动的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 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 2、政府转移支付: 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TRDPICAD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 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 案例:(美国)牛奶和牛奶制品行业很大,而且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十分重要。政府要制定牛奶的健康标准,并对牛奶及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是法律规定的购买多余奶制品以保持政府控制的保护价格(价格下限)的单位,它堆积了大量的黄油、奶酪以及无脂干

21、牛奶-大约是每年消费量的10%。目前的价格下限是每磅13美分。,v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v现实经济中,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为确保稳定经济,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v运用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当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v 运用财政政策的限制因素: v时滞、 v不确定性、(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需要多少时间) v外部随机因素、 v

22、挤出效应等。,局限性 遇到以下因素,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一)政治因素影响 大选、战争时期不能增税减支 (二)时滞的影响(Time Lag):使政策收到相反效果 1、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 3、影响时滞 (三)利益集团阻挠:来自于挤出效应 (四)居民预期 如果他预期持续萧条,则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v四、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思想,v1、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具体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控制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等。 v2、财政思想是财政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它有几种表现: v平衡预算思想。其基本思想为:财政预算

23、应当努实现收支平衡。 v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v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v功能财政思想。其基本思想为:财政预算目标应当服从于宏观调控的目标-由实现收支平衡转向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 v3、功能财政实施中也有一定的难度,v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v1、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1)含义:在潜在GDP(GDP*)基础上产生的BS,记为BS* 2)公式:,3)作用:

24、从BS*判断应实行什么政策:(BS*BS)0(GDP*GDP)0经济萧条,应实行扩张性政策。 从BS*判断已经实行了什么政策:BS*增加 t增加实行的是紧缩性政策,v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v2、实际的预算盈余是指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衡量的预算盈余。 v3、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和实际的预算盈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如果以BS*代表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BS代表实际的预算盈余,y*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水平,t、G、TR分别表示边际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支出,则: v BS*BS = t y*GTR(tyGT

25、R) v = t y*ty v = t( y*y),v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y时则有:BS*BS v反之,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就小于实际预算盈余,即: y*y时有: v BS*BS v 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等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 =y时有:BS*=BS,v4、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有两个重要的作用。第一,把国民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上,消除了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反应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

26、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究竟是扩张性还是紧缩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如果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者预算赤字减少了,就说明财政政策是紧缩性的,反之则说明政策是扩张性的。第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使政策的制定者更加重视充分就业的问题,把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定预算盈余或赤字的规模,以便正确地确定财政政策。 v5、这一概念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潜在的国民收入很难被较为准确地估算出来。,v六、赤字与公债,v1、财政赤字是国家的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v2、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二: 1、借债 2、出售政府债券 向中央银行借款 发行公债(内债和外债),v3、公债

27、的本质是一种负债,不宜过大。与税收不同,发行公债是要还本付息的,当每年累积的债务构成了巨大的债务净存量时,这些债务净存量所支付的利息又构成政府预算支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v4、衡量一国债务负担率的指标是债务-收入比率,它是一国债务与GDP的比率。 v债务-收入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公债的实际利率、实际GDP的增长率和非利息预算盈余的状况。当非利息预算盈余不变时,公债的利率越高,GDP的增长率越低,这一比率将会上升;若非利息预算盈余不断增加,实际利率有所下降,实际GDP不断提高,则这一比率将会逐步下降。 v七、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第三节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28、),v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v1、银行的分类 v按照各种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业务性质划分,负债业务,放款: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票据贴现、抵押贷款,投资:购买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收入,中间业务,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商业银行提供货款,商业银行保管存款准备金,发行国家货币,吸收存款(定期、活期、储蓄),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 取手续费的业务,为商业银行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五个功能P548,v商业银行(chartered bank),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资产业务:放贷(making loans)和投资 中间业务:委托支付等事项 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 工商银

29、行 交通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城市银行 兴业银行 招商银行等等,v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 v三个职能: v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 v作为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v作为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为政府提供资金,代表政府与国外发生金融业务关系,执行货币政策,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等等。,v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中央银行具有如下特征: v 第一,不以盈利为目的; v 第二,不经营普通的银行业务,只与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

30、往来,不办理厂商和居民的存贷款业务; v 第三,具有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的双重性质,有执行金融监管、扶持金融发展的双重任务; v 第四,处于超脱地位,在一些国家中甚至独立于中央政府免受政治周期的影响。,根据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等收入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与转账,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直接购买公债,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用贴现短期国库券形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执行货币政策,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v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1994年,我国组建了

31、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v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金融资产公司,v中国银行业可以大体上分为五个层次。 v第一层次是3家政策性银行和4家国有商业银行。 v第二层次是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 v第三层次是709家城市信用社和近3.4万家农村信用社。 v第四层次是200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 v第五层次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v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v(一)几个基本概念 v1、活期存款(D):事先不用通知就可以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v2、存款准备金(R):银行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

32、款准备金。,v3、法定存款准备金(RR):按照一个固定比例(大约10%左右)上交给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RR)。 v4、法定存款准备金(RR)与活期存款(D)的固定比例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rd =RR/D。 v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存款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占的比率是由政府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二)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原理,存款总和=100+80+64+51.2+ =100(1+0.8+0.82+0.83+ 0.8 n-1)=100/1-0.8=500 v从上式的推导可以看出,货币创造乘数

33、=1/(1-0.8)=5,(三)货币创造乘数推导,一般地,用D表示存款总和,用R表示原始存款,用rd表示法定准备金率,则有: 存款总和=原始存款/法定准备金率 或D=R/rd 式中, 1/rd为货币创乘数,用k表示的话 则: k= 1/rd,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v(四)货币创造乘数公式k = 1/rd条件,v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即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全部放贷出去。 v超额准备金(率)含义:超额准备金即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率即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 v考虑有超额准备金时,货币创造乘数公式为,v当再贴现率上升时,货币创造乘数就会变小。 商行向央行借款

34、成本上升,自己多留准备金。,v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v若客户将得到的存款不全部存入银行,而抽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就会形成一种漏出,若以rc表示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此时,货币创造乘数就为:,v(五)货币创造乘数的完整公式,v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 v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v 高能货币= 准备金+ 流通中的现金 v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 v + 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 v

35、+ 流通中的现金,v若用Cu表示流通中的现金,Rd表示法定准备金,Re表示超额准备金,H表示高能货币,则:H = Cu+ Rd + Re,这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另外,因为货币总供给是通货(Cu)与活期存款(D)之和,即严格意义上的货币供给M1,即:M= Cu + D, 则:,v则货币创造乘数为:,再将上式中右端的分子分母都除以D,则得:,式中Cu/d代表漏现率rc . Rd/D表示法定准备率rd,Re/D表示超额存款率re.,v这一公式与前面公式的差异之处在于:前面公式仅把活期存款总和当作货币供给量,而这一公式已将活期存款和通货合在一起当作货币供应量。,v(六)最后要说明的是:,

36、货币创造乘数效应既可以呈正数多倍地放大,也可以呈负数多倍地缩小;这种多倍地放大与缩小只有通过一国的整个银行体系才能做到。,v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v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具有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债券价格越高,它意味着利息率越低;反之,债券价格越低,它意味着利息率越高。 这一反向关系适用于一切金融市场。 例:,v四、货币政策及其工具,v(一)货币政策含义: v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r,Y,Y0,E,LM0,IS,r0,O,货币政策图解,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E1,E2,LM2,LM1,v四、货币政策

37、及其工具,v(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异同: v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规模,而货币政策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息率,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总需求的变动,v(三)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2)贴现政策 (3)变动法定准备率 还有道义劝告、垫头规定、利息率上限等措施。,货币政策工具,v1、再贴现率政策,v贴现与贴现率含义:贴现(discount)的本意是从帐款或商品价格中扣减一定金额或百分比,也叫折扣。但在银行业务中讲贴现,则指的是票据贴现。就是银行根据未到期票据的票面额,扣除一定的利息后把票面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放款

38、业务。贴现的完整过程是:未到兑付期的合法票据的持有人为取得现款,用这种票据向银行申请融通资金;银行按当时的利率扣除从即日起至票据承兑到期日止这一段时间的利息后,将票面余额付给该持票人;票据到期时,银行持票向申请贴现的原持票人兑取现款。计算公式为:票据付现额=票面金额1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5),v再贴现则是商业银行持已办理过贴现的、具有清偿能力的商业票据作为担保,从中央银行取得贷款的一种借款方式。现在,都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贴现,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利率就是贴现率。,v贴现率政策含义:是指中央银行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息率,以限制或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影

39、响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率,进而决定货币存量和利率,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v贴现率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过程: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轻微下降,货币供给量有所减少;贴现率下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有所上升,货币供给量将增加。贴现率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成反比关系,同市场利率的变动成正比关系。,优点:央行作为商业银行的最后货款者,防止了社会发生金融恐慌;是利率变化和信货松紧的信号。 缺点:期限短;比较被动。 通常与公开市场业务配合使用。,v2、公开市场业务,v公开市场业务含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消费与投资即总

40、需求而最终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的政策行为。 公开市场Open Market,又称金融市场,各种信用工具交易的场所。包括: 货币市场:从事短期信用工具买卖 资本市场:从事长期信用工具买卖 1)一级市场:发行市场 2)二级市场:流通市场,v2、公开市场业务,v公开市场业务含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消费与投资即总需求而最终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的政策行为。 v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过程: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等于减少了市场上的债券数量,这会使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公众才会愿意增加货币的持有量而减少政府债券的持有量,势必导致货币供给

41、量增加。若经济出现萧条,失业问题严重,中央银行认为有放松银根的必要,就在公开市场中买进政府债券,增加基础货币,通过银行系统的存款创造,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多倍扩张和利率的下降,使企业投资和公众消费增加,提高总需求水平,制止经济的衰退,减少失业。,v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v 操作灵活; v 不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 v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v3、变动法定准备率,v准备金:银行保留的应付存款提取用的一部分资金。 v准备率:存款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做准备金的比率,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v法定准备金:中央银行为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对各商业银行确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

42、金。,v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部分的准备金。 v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净取出的金额只占全部存款的3%左右,中央银行一般将法定准备率确定在10%左右。 v变动存款准备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过程:在经济处于需求不足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的存款只要求保留较少的准备金,在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整个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会多倍的增加。反之,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的可贷款数量。 v特点:简单但不轻易使用,(1)银行向中央银行报告准备金及存款状况有时滞; (2)变动准备金作用猛烈,一旦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 (

43、3)变动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业务受到干扰。,v其他工具,v道义上的劝告 v- 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v注意:道义劝告没有法律地位,也不同于强制性行政手段。 但效果不错 v垫头规定:对证券市场放款 v Q号条例:规定商业银行的利率上限 v控制分期付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条件,货币供给量是怎样影响总需求的? 1、利率渠道(主要渠道) MrC、IAD 2、股票市场传导渠道 (1)托宾q渠道: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托宾q投资总需求 (2)财富渠道:货币供给股票价格金融财富价值消费总需求 (3)

44、财务管理渠道:货币供给股票价格金融资产价值财务困难可能性耐用品支出总需求 (4)物价渠道:货币供给物价水平股票除息价值本期股票真实回报下期投资下期产出,v五、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政策总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1、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 2、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上升,减少消费和投资。 总之,萧条时期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繁荣时期要泼水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v六、货币政策的运用,货币政策的类型: v1、扩张性货币政策 v2、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在萧条时期,在

45、繁荣时期,货币政策的运用,时期 萧条时期 通货膨胀时期 调整法定 降低法定准备率商行扩大 提高法定准备率商行收 准备率 放款、增加货币量、降低利 缩放款、减少货币供应、 率、促进企业投资,AD。 提高利率减少投资,AD。 央行调 降低贴现率促进商行向央 提高贴现率减少商行向 整贴现率 行借款、增加向企业贷款、 央行借款、迫使商行收缩 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 放款、减少货币供应量、 扩大投资,从而AD。 提高利率减少投资,AD。 公开市场 买进政府债券央行的支票 卖出政府债券央行得到 买卖政府 进入市场并被存入商行,于 商行的支票即商行减少活 债券业务 是商行扩大放款、货币供应 期存款,也就减

46、少放款, 量增加,利率下降,IAD。 货币供应减少利率提高AD,局限性,(一)公众预期的影响 利率下降、产生悲观预期C、I不会显著增加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限制 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致使降低M的效果不明显 (三)流动偏好的存在 致使利率不可能降得太低,使货币政策效果打折扣 (四)时滞的困扰: 认识时滞 影响时滞 行动时滞,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施展货币政策的舞台之一 一、股票和债券:基本概念 二、证券的操作:发行与流通 (一)发行 (二)流通 1、流通手段:交易 2、证券价格 三、收益与风险:好商品与厌恶品 (一)收益 (二)风险,基本概念,1、股票 指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

47、持股份的凭证。因此,股票有三个要素:发行主体,股份,持有人。股票应载明的事项有:公司名称,公司登记成立日期,股票种类,票面金额及代表的股份数,股票编号。股票由董事长签名,公司盖章 2、债券 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利息的有价证券。具有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3、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性质:所有权凭证 债权债务凭证 财务属性不同:资产 负债 收益与风险各不相同,证券的发行,股票与债券合称资本证券 1.证券市场 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证券发行市场是以发行证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的场所,又称一级市场或者初级市场。证券交易市场是买卖证券的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或者次级市

48、场。 2、发行方式 1、公募 公募债券是指按法定手续,经证券主管机构批准在市场上公开发行的债券。债券的认购者可以是社会上的任何人。发行者一般有较高的信誉,而发行公募债券又有助于提高发行者的信用度。除政府机构、地方公共团体外,一般私营企业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才能发行公募债券。 2、私募 “私募”也是证券发行方式的一种,是指证券发行者只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售证券。私募发行对象有机构投资者,如金融机构,或与发行者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公司;个人投资者,主要是内部职工。私募发行的最大特点是发行者不必向证券管理机构办理发行注册手续,从而可以节省发行时间和注册费用;另外,私募发行多由发行者自己办理发行手续,自担风险,从而可以节省发行费用。是中小型开发商的救命稻草。,证券的交易,(1)交易程序 开设证券账户:包括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 委托买卖:委托买卖是指证券经纪商接受投资者委托,代理投资者买卖证券,从中收取佣金的交易行为。成交:达成交易的过程,手段是公开的价格竞争。 清算交割:卖出证券者资金帐户中增加款项,证券帐户中减少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