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指导_第1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指导_第2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指导_第3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指导_第4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指导,一、文本常识,常考散文分类,第一类 :记叙性散文 第二类:状物类散文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第一类 :记叙性散文,【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07高考江苏卷麦天:先是记人写事:麦天到了。以前农人麦天辛苦,日月艰难;现在,麦天是节日。女人热闹地走娘家,男人作收麦的准备,虽然辛苦但心里喜悦。麦天过去后,到处都是麦香。其间穿插较多细节描写:女子心疼丈夫做饭上“硬料”等。最后抒发感情:麦天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第二类:状物类散文,【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

2、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09年高考全国卷岳桦:开头引出写作对象岳桦树:第一次去长白山,尽管好景不少,但过后都很模糊,只有岳桦树记忆深刻。然后状物,时空拓展:岳桦树形态,生存环境的恶劣,境遇的苍凉等。中间穿插对比反衬:用养尊处优的白桦树与之对比,突出岳桦的顽强。最后延伸议论,升华主旨:在恶劣的环境中选择了向上,岳桦就成了一种精神。,第三类:议论性散文,【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09年高考江西卷木车的激情:开头议论由头(触发点):现代人奔

3、走忙碌,碌碌奔波,但奔走的激情却脆弱、渺小。然后是类似事情的相反联想(联系点):几千年前孔子乘坐一辆缓慢的木车,以执着的激情不知疲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谱写了一首中华民族的长诗。再点出结论(感悟点):只有激情才有阔大无边的力量。结尾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告诫人们:高科技时代,如果心灵缺失,没有激情,人会危机重重。,二、知识储备,知识汇总,1.表达方式 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还没考过) 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

4、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 正面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 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烘托人物,渲染氛围,烘托主题。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叙述人称的技巧: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感情。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以往考查频繁,现在几乎不考) 议论的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2.表现手法(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衬托,以描述的环境、气氛等烘托主体人事物,突现中心,表

5、达强烈感情。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 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 渲染,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营造氛围,为行文设铺垫,凸显人物性格,增强感染力。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 托物言志,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 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

6、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知识汇总,3.修辞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复、设问。考查最多的是比喻、拟人、排比。 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

7、的思考。,知识汇总,4.布局谋篇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承上启下 总领全文 引起下文 过渡自然 前后呼应 伏笔照应 制造悬念 照应开头 总结上文 卒章显志 详略主次。,知识汇总,三、解题指导,考题类型,(一)梳理思路题 (二)要点概括题 ( 三 ) 表达技巧题 (四)作用效果题 (五)语句理解题,(一)梳理思路题,题型:要求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例1、09重庆卷瓷器的意味:16.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案: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例2、10年合肥二模卷有墙薜荔:11.文章是围绕“薜荔墙”逐层展开

8、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案:作者以旅途中的一堵“薜荔墙”为触发点(第段),首先通过联想分写“薜荔”和“墙”各自的特点(第段),之后回到眼前细致描述“薜荔墙”的特点(第段),最后对“薜荔墙”的消失表达慨叹之情,答题提示: 解答这类题,必须读懂,准确切分全文层次。这类题答案是各层意概括。 可用两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化整为零,标画圈点 第二步:化零为整,合并提取 答题格式: 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一)梳理思路题,(二)要点概括题,例1、08高考安徽卷我与地坛14.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 答案: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

9、已死了;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去世;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例2、09高考江苏卷上善若水:1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功效长久:至今仍在灌溉、防洪;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答题提示: 阅读过程中要准确切层全文或局部段落分层,便于整合概括答案点。 分点答案要有并列意识: 几点答案,必须是不同方面的内容,必须是各角度、各层面、不同情感、不同事件的分类并列概括,绝非同一方面(同一角度,同一层次)的种属关系。 答案组织要有摘句意识:抓各段

10、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三) 表达技巧题,例1、08年天津卷敦煌:20.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 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动静结合,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我”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例2、09年全国2卷岳桦: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拟人,比喻。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答题提示:一要明确回答运用何种表达技巧;二要揭示作品运用这种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三要阐述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和好处。 答题格式:运

11、用什么技法+表达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达到怎样的效果(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四)作用效果题,命题角度: “开头为什么要从写起”;文章主要写,开头为什么要从写起?或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等,例1、09江西木车的激情:17.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答案: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乘坐缓慢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答题提示:,文章或段落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开篇点题 文章或段落中间

12、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文章或段落结尾升华感情;深化主题;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点明主题;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总之,回答作用类题目,一要注意本身的内容作用,二要注意与上下文的结构作用,三要注意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不能只笼统地答这些术语,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五)语句理解题,命题角度: 1、“”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 2、如何理解“” ?3、解释下列几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谈谈你对“”的理解。,答题提示 : 第一、依据主题思想理解句子的含义 方法: 第一步,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分析文

13、章的主题;第二步,抓住句子中显示主题的“关键信息”,紧扣主题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例1】解释下列两句在文中的含义。(2007年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太经不起摔打了。,答案: 第句可以理解为: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第句是从侧面表达主题的,可以理解为:南方经过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第二、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方法:第一步,确定句子所在的意义层,思考层意;第二步,抓住句子中的“特定信息”,联系层意具体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例2】 07年山

14、东卷梦碎雅典 16、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而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答案: 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第三、由果推因理解句子的含义,【例3】“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09年江西卷),答案: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活,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大多数语句理解题实际上是由果推因题。命题者给出一句话,“如何理解这句话”或者“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只要找到这样说的原因就可以了。在理解句子含义时,建立由果推因这一意识,语句理解题可迎刃而解。,第四、依据修辞技巧理解句子的含义,【例4】解释下列在文中的含义。(09全国2卷岳桦) (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