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程-投资与跨国公司.ppt_第1页
国际贸易课程-投资与跨国公司.ppt_第2页
国际贸易课程-投资与跨国公司.ppt_第3页
国际贸易课程-投资与跨国公司.ppt_第4页
国际贸易课程-投资与跨国公司.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投资与跨国公司,主要内容,跨国公司概述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策略的特征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 “走出去”战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跨国公司概述,跨国公司的定义 跨国公司的特征 跨国公司的成因与发展 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策略的特征,在华进入时机的选择 在华区位选择 在华产业选择 主要西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方式的选择,跨国公司概述,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全球公司(Global Corporation) 宇宙公司(Cosmoc

2、orp) 超过家公司(Super-national Corporation) 国际企业或多国企业(International 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跨国公司的定义,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 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 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跨国公司的跨国数量至少在两个国家以上 跨国公司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中央决策系统,实施共同的全球战略目标 跨国公司应

3、该有从事国际生产和经营的能力 跨国公司应具备相应的企业规模 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最主要的活动形式,跨国公司的成因与发展,早期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初步发展(19世纪中叶至1913年)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速度缓慢(1914-1938) 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大发展(1939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至今),跨国公司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为背景: 海默-垄断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为背景: 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论 企业管理为背景: 巴克利、卡森等-内部化理论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垄断优势理论,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主要体现: (1)技术优势 (2)先进的管理经验 (3)

4、雄厚的资金实力 (4)相对全面且灵通的信息 (5)规模经济优势 (6)全球性的销售网络,垄断优势理论,满足条件: (1)企业自身必须具有竞争优势,已足以抵消相对的成本劣势和风险。 (2)市场必须是不完全的。,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论,导向型贸易 替代型贸易,内部化理论,前提条件: 市场的不完全 市场内部化的动机: 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知识产权优势,从而使得企业在技术创新阶段所投下的巨额研发费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内部化理论,内部交易成本: (1)资源成本 (2)通讯联络成本 (3)国家风险成本 (4)管理成本,市场内部化的收益,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各项业务带来的经济效益 由于制定

5、有效的、有差别的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由于消除买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长期保持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由于避免政府干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内容(三优势(OIL)): 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区位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 国际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国际市场方式选择,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策略特征,跨国公司进入的时机选择 跨国公司在华的区位选择 跨国公司在华的产业选择 主要西方跨国

6、公司进入中国方式选择 以美国为例总结说明,一、跨国公司进入的时机选择,(一)外资进入中国时机选择的特点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引进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外资进入中国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外资小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该阶段的投资的年增长率在较大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第二阶段,1991年到1997年,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增长幅度较大。 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之后,外商外商直接投资开始稳步增长,(二)西方国家进入中国时机选择,在投资规模的总量上,美国和日本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中日本对华投资金额一直高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并有八个年

7、度超过美国居于世界第一位,但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克林顿政府执政后的时期,美国对华投资量又重新超过了日本,英国和法国从1993年之后对华投资量也开始出现大幅上升趋势,而德国从1994年才开始快速增加。,(三)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机选择,从1991年以来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关联企业的力度大大加强,进入超高速发展时期。如丰田、三星、索尼等都是在1991年到1997年年间设立。 以可口可乐为例,二跨国公司在华的区位选择,区位选择:对资本可能的流动空间仅相比较衡量,即对东道国或者其局部区位的选择。区位优势是外生变量只能通过投资主体在外界寻求,企业自身无法创造。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8、取决于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竞争策略。跨国公司区位选择主要有:1资源导向战略,根据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2市场导向战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地区分布特征,外商在华投资集中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吸引外资增长速度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快 企业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并明显集中于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投资重点由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 跨国公司逐渐由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新一轮的投资热点主要是地区投资环境吸引力与外商投资战略综合作用的结果,三、跨国公司在华的产业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从产业结构上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制造业在外商对华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大,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形成开放了金融、保险物流

9、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四主要西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方式选择,贸易技术转让投资生产R&D的技术线路是西方主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进入方式的一种基础模式 出口贸易与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相关关系,部分国家出口贸易对投资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股权安排由合资、合作企业为主向独资企业为主转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特点 (1)在相当多的行业,呈蜂拥式进入。 (2)投资越来越多的独资经营与控股方式的合资经营 (3)相当多的投资以控制、垄断中国著名品牌为目的 2、跨国公司在华独自化的动因分析 (1)在华投资股权安排方式是对投资环境变动的战略反映 (2)中外合资企业的内部冲突加强了跨国公司独资化的

10、意愿 双方合资动机的冲突和文化的相容性,跨国公司在华R&D,1、跨国公司在华建立R&D机构的现状 研发机构日益增多,支出不断扩大。 从研究领域来看,跨国公司在高技术领域的研发投资较密集。 从股权安排上看,研发中心主要以独资机构为主,也有一些合资合作机构。 从地域上来看,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主要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 2、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动因分析 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信息搜集的需求。 利用人才的需求。 树立企业良好的公共形象,加强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关系,满足当地更多技术转移的要求。,外资进入方式以创建为主,近年来并购方式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

11、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的趋势是国际直接投资流动中的跨国并购迅猛增长。 入世后并购的有利条件:中国产生了一批有收购价值的企业;人民对并购从反对到接受;一些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和不少企业有参与并购的强烈愿望。 外资对国内的企业并购的方式 1、整体的收购 2、部分收购 (1)重组控股收购,即通过参与国内原有企业的重组,收购企业50%以上的股权,已达到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 (2)增资控股式收购,即在原有中外合资企业的基础上,由外商增资扩股,中方不参加增资,相应降低所持股份,从而使外商参股变成控股。 (3)股票认购式收购。 (4)其他探索性方式收购。如外资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美国企业在华投

12、资的特点,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发展 倾向在长江三角洲等地投资 在华投资领域较广,尤其重视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投资 在华企业技术先进,注重当地开发 自华设立研发中心 采用以贸易为先导的进入方式 以合资企业为主,独资企业有增加的趋势 在华投资普遍采用新建入的方式,但并购方式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 我国的“走出去战略”分析,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短期有利 长期:利润汇出、价格转移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出口增长的虚假性 技术溢出的局限性,利润汇出,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举债没有本质的区别,实质上是一种索求回报率很高而且期限很长的债务。据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后期流入发展

13、中国家的FDI的年平均收益率为1618(David Woodward,2001)。,利润汇出,价格转移,定义:所谓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商品、劳务或技术交易时所采用的内部价格,它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只服从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跨国公司全球利益最大化目标。也称划拨价、转让价或调拨价。,价格转移案例,标准出口路径:,B国,市场正常出口价格$30,A国,以$30进口,加工后以市场价格 $60出口,以$60进口,再加工后以 $100 销售,中国,价格转移路径:,以转移价格$40出口,以转移价格$40进口 $50 出口,以转移价格$50进口,再加工后以

14、 $100 销售,价格转移的危害,外商投资企业实施价格转移策略,人为地导致账面亏损,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是转移利润,造成外资企业亏损,侵吞了中方利益; 二是减少了我国的税收收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由于外商就利用其对企业的进口控制权,高价从国外关联企业购入许多国内企业可以生产的、质量完全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以便更多地利用转让定价攫取利润,从而大大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效应; 四是恶化了我国的国际收支; 五是外资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转移利润,使企业账面亏损严重,从而损害了我国投资环境的声誉,并导致了中国员工的工资福利难以提高和改善等问题。,出口增长的虚假性,统计表明,F

15、DI与我国进出口贸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5,2005年该比例提高到58。1995-2004年,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额的55,而其中的3/4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出口增长的虚假性,跨国公司子公司同分散在外国的母公司以及其它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往来,虽然表现为东道国的出口,而实际上主权属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无关。因此,有大量跨国公司进入的东道国,其出口贸易额并不能真实反映该国自身的出口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虚假性。,技术溢出的局限性,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有技术外溢,但溢出效益很少,溢出的质量也不高,关键技术普遍存在严格的限制转移条款,几无溢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

16、政治研究所利用外资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外资企业对华技术扩散十分微弱,“技术溢出”带来的效益微乎其微。在华外资企业中有60%认为与当地的政府没有发生过合作,77%的企业表示没有与政府研究机构有过正式合作,79%的企业没有与国内企业进行结盟的意愿。,技术溢出的局限性,跨国公司对外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他们总是力图削弱国内竞争对手的实力,稳定自己的竞争地位。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严格实行内部转移、对关键技术人员加强控制,以防止技术的扩散。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策略大大降低了技术溢出,国内同行很难从合资中学习到国外的先进技术。相反,外资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地位抢占资

17、源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的发展。,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短期有利 长期:利润汇出、价格转移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出口增长的虚假性 技术溢出的局限性,“走出去”战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概况,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83年。尝试阶段,年流量不到1亿美元。 第二阶段:1984年1992年。初具雏形,年流量达到10亿美元。 第三阶段:1993年1998年。平稳增长,年流量超过20亿美元。 第四阶段:1999年迄今。突飞猛进,2005年流量突破100亿美元。,概况图,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与发达国家比较,地区分布,2005年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共6426家分布在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2,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72亿美元,其中亚洲和 拉丁美洲的投资存量占九成。,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从境外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制造业占境外企业总数的34.7,批发和零售业占1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7.5,建筑业占7.6。,行业分布,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