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代文学、南北朝民歌、骈文和散.ppt_第1页
陈代文学、南北朝民歌、骈文和散.ppt_第2页
陈代文学、南北朝民歌、骈文和散.ppt_第3页
陈代文学、南北朝民歌、骈文和散.ppt_第4页
陈代文学、南北朝民歌、骈文和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陈 代 文 学 陈代主要作家大都经历了梁陈两个朝代,并且大都在梁代就开始了创作活动,所以,陈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梁代文学的道路继续发展的。由梁入陈的徐陵、阴铿、张正见、江总,和由梁流寓北朝的庾信、王褒等人,虽处于异域,但时代相同,他们共同构成了南北朝文学向唐代文学过渡的重要环节。,在陈代,尤其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宫廷文学集团中,宫体文学仍然很盛行。陈代宫体诗比梁代更加艳丽,语言更加绮丽,描写更为直露,却缺乏真正的生命热情。,陈后主、徐陵的诗风的确与萧纲、萧绎、徐摛一脉相承,陈时诗风比梁后期更为浮艳,当然写作宫体诗的多是以陈后主为中心的宫廷文人,如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

2、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陈代诗歌的代表性的诗人,除了陈后主外,有徐陵、阴铿、江总等人。 徐陵(507-583),字孝穆,年轻时与父亲徐摛一起出入于萧纲门下,是宫体文学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专收艳体诗的玉台新咏就是他奉萧纲之命编成的。他与庾信并称为“徐庾”,而所谓“徐庾体”,有时被当作宫体的代名词。除了宫体诗外,他还有几首乐府题的边塞诗。,阴铿(生卒年不详),与何逊齐名,并称“阴何”,从杜甫的“苦学阴何颇用心”,到陆时雍所谓“阴何气韵相邻而风华自布”(古诗镜

3、),宋明清几代的诗人和诗论家都将阴、何作为初唐沈、宋的先声。黄伯思称阴铿“乃沈、宋近体之椎轮”(东观余论),许学夷说阴铿“五言声尽入律”(诗源辩体)。清陈祚明对他的诗歌成就更是赞美有加:“阴子坚诗声调既亮,无齐、梁晦涩之习,而琢句抽思,务极新隽,寻常景物,亦必摇曳出之,务使穷态极妍,不肯直率。此种情思,更能运以亮笔,一洗玉台之陋,顿开沈、宋之风”(采菽堂古诗选)。,阴铿身当宫体诗风靡之时能独异时流,很少写那种铺锦叠绣的诗歌,声调婉啭而浏亮,风格流丽而清新。有些阴诗在句型上多为八句或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的两联或三联基本上为偶句,平仄也大体上合律,如: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

4、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晚出新亭,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yn) 。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以上也是阴铿的一首名作,诗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远去的帆影,和江边萧瑟的秋色,诗人送别不及,孑然一身,怅惘若失,真可说是一幅清空淡远的图画。大抵阴铿诗写景成分较何逊更多,画面感更强,而语言的雕琢痕迹较浅,有一种清灵的感觉。可惜传世的作品很少。,北 朝 文 学 西晋灭亡后(316),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在北方,从刘渊建国,到北魏统一北方(304-439)的130多年,

5、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政权,历史上叫做十六国时期。 420年,东晋权臣刘裕废东晋,自立为帝,国号宋。自此之后,南方相继经历了齐、梁、陈。这四个朝代统称“南朝”。 历史上所说的“南北朝”始于宋武帝代晋建宋(420),终于隋文帝杨坚平陈统一全国(589)。“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文学由于历史、社会和地理的原因,呈现出与南方文学某些不同的特色,隋书文学传序曾比较过南北文学的不同风格: 暨乎永明、天监之际,太和、天保之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盛。彼此好尚,雅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溯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

6、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十六国和北魏初期没有留下像样的文学作品,到北魏中后期才产生了像温子升(495547)这样较著名的作家,北齐时又有邢邵和魏收,他们三人后世合称为“北地三才”。,温子升、邢邵和魏收属北朝诗人中的“土著”,而庾信、王褒则是北朝诗人中的“移民”。南北诗风的融合在“土著”诗人那儿表现为对南朝诗歌的倾心模仿,在北朝“移民”诗人那里表现为塞北自然环境、社会氛围及民俗风情对他们诗情诗境和诗风的深刻影响。庾信的诗文便是南北融合的结晶,这位早年的“南朝才子”,晚年的“北朝羁臣”,他特有的才华与阅历使他能集南北之长,因而也只有他的成就可“穷南北之胜”(倪璠注释庾

7、集题辞)。,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正值梁“五十年中江表无事”之际(哀江南赋),其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书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徐陵和庾信并为东宫抄撰学士,庾家父子与徐家父子一同出入宫庭,诗风又都香艳绮丽,所以人们将他们的文学风格并称为“徐庾体”。侯景作乱台城陷落后,庾信逃往江陵,后奉梁元帝萧绎之命出使西魏,在长安期间正值西魏灭梁,被迫滞留北方。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义城县侯,人称“庾开府”。,他的文学创作以四十二岁出使西魏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现存不多,由于生活圈子的狭窄,其诗歌题材不外乎光景留连和声色歌舞,不可能表现比较广阔的生

8、活内容,又由于文学侍从的身份,其诗多为奉和应制之作,很难抒写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他的诗歌不可能摆脱“宫体诗”的影响。,假如没有惨遭“侯景之乱”和“江陵之覆”,假如终处朝廷且致身通显,庾信终其一生也许只是一个辞章绮艳的文学侍从。待遭受了国破家亡的巨痛,经历了关塞流离的孤哀,忍受了身事敌国的屈辱,他的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惨痛颠沛的人生和羁留关塞的阅历玉成了他,使他的文学创作较之前期有了质的突破,这倒应验了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苍桑句便工”的断语。杜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北史庾信传也说“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 “乡

9、关之思”的主要内容是亡国之恨与羁旅之愁,具体表现为对亡国的震撼与痛惜,对故国的深深怀恋,对人生忧患的沉重喟叹,对身事敌国的自责与忏悔这些构成了他后期作品的鲜明主题。哀江南赋序中“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二句,同样可以移来概括他后期的诗歌主要的情感内容。这主要表现在拟咏怀二十七首中。,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拟咏怀之七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寄王琳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重别周尚书,庾信之外,由南入北的文人最著名要数王褒(514?576?)

10、,褒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梁武帝时曾为太子舍人、秘书丞,梁元帝时官至尚书左仆射。西魏破江陵后他被拘送长安,历仕西魏、北周两朝,受到两朝统治者的厚遇,北周的许多诏册都由他起草,官至太子少保、少司空。,王褒在梁时,作有七言燕歌行,萧绎及诸文士增曾唱和,但所有作品中,仍以王褒之作最佳。 王褒还有多首边塞诗。如渡河北是王褒诗中最著名的一篇: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柔婉、细腻、清丽,北朝民歌雄强、粗犷、质朴,这种不同的艺术特征即使“不识字人”也“听”得出来,而这种不同风格的形成则根植于各自不同

11、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南朝民歌主要包括吴声歌曲和西曲两类,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吴声歌曲共326首,西曲共142首,另清商曲辞中还有神弦歌共11曲18首。吴歌产生于六朝都城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因这一带习称为吴地,产生于此的民间歌曲也就称为吴歌。乐府诗集卷四十四引晋书乐志说:“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西曲产生于江汉流域,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今乐录说:“按西曲歌于荆(今湖北江陵)、郢(今湖北江陵附近)、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州市)之间,而其声节送和,

12、与吴歌亦异,故因其俗而谓之西曲云。”荆、郢、樊等地为南朝西部重镇和经济中心,因而称产生于此的民间歌曲为西曲。吴歌、西曲不同于汉乐府民歌采自穷乡僻壤,它们的发源地是经济文化发达的都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和散体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章,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骈文的兴盛。 语言的骈俪现象在我国最古老的典籍里就有了。比如左传: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国语:兽恶其网,民怨其上。 战国策:弗知而言为不智; 知而不言为不忠。 诗经: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

13、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犠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自鸟迹代绳,文

14、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辉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

15、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玄圣,炳耀仁孝。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胥以效。,骈文的修辞形态及其文化意蕴: 1、对仗 体现出我们民族安稳平和心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可以用一个“和”字来概括。普通中国人都知道“和为贵”这句话,它恰恰典型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即强调平衡、安稳、和谐。 2、声韵 骈文声韵主要表现在三点:(一)平仄对应关系,即要求出句节奏停顿位置上字与对句相应位置上的字,要平仄相对。 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 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二)粘接 每一联出句最

16、末一字与下上一联对句最末一字要平仄相同。如: 物华天宝(仄),龙光射牛斗之墟(平); 人杰地灵(平),徐孺下陈蕃之榻(仄)。 (三)押韵 骈文并不都押韵,应用文字多不押韵,而抒情描写文字则多押韵。骈文押韵并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规则。比较自由、随意。,3、用典 用典可以扩充文章的内在容量。 4、藻饰 色彩、形态、数量、摹状、铺排,表现了尚美的心态。,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

17、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

18、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

19、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靓”。“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韩愈伯夷颂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繇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