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nduction Heating感应加热 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的研制扫码了解更多 王春祥,曹文娟,任晓光摘要:介绍了中钢邢机公司成功研制出直径为7501200mm大型极片轧机工作辊的研究思路和取得的经验。 关键词: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研制;高硬度;高精度 一、概述度15 25m m ; 主轴颈调质硬度35 50H S D、部分辊颈硬度 78H S D; 辊身、辊颈同轴度0.002mm。除此之外, 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辊面还要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孔、凹坑等缺陷,以确保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对钢锭生产、电渣重熔及锻造等工序都提出了挑战。高硬度、高
2、硬度均匀性以及高表面质量要靠化学成分配比和冶炼、锻造工艺来保证,如提高钢液纯净度、降低微量有害元素及夹杂物含量、提高辊坯化学成分均匀性等都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此我公司制订了LF/VD真空精炼、铸造电极锭、E SR电渣重熔、8000t(80MN)油压机经过多次镦拔等一系列工艺方案, 通过试验研究,开发了XT-Cr3、XT-Cr5两种新材质(化学成分见附表),为研制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奠定了基础。 Cr 是冷轧辊钢中含量最多的合金元素,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耐磨性和耐蚀性,它是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其含量不同,形成的碳化物类型也不同。钢中w Cr2.5%时,将生成M 7C 3 复杂合金碳化
3、物, 随含铬量增加,碳化物硬度提高;Mo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是电 池极片辊压机上的重要零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新能源政策的大力倡导和推广,新能源锂电池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其产量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在我国广东、河北、湖南等地区已经形成较大的极片辊压机生产规模。 常规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直径为400 600mm, 辊面长度为450600mm。近年来,电池极片辊压机正朝着大直径、宽幅面、高硬度、高精度和自动控制方向发展,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品种、数量不断增多, 直径为7501200mm、辊面长度8001500mm等。 为确保大锂电池使用安全可靠,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各项技术指标不断提高
4、,设计结构较常规复杂,孔、螺纹孔、键槽多部位分布,制造难度不断加大:辊身硬度95100HSD、硬度均匀性2HSD、淬硬层深 二、大型电池极片轧 机工作辊的研制 2003 年, 我公司开始研制f 600 m m 常规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 辊面长度 6 0 0 m m ,硬度要求9296H S D。2015年以来, 随着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的不断涌现, 材质由C r2升级至C r3、C r5, 规格增大至ff750 1200m m,硬度提高至 96 100H S D(66 68H R C), 硬度均匀性 2 H S D ;同轴度0.002mm,辊面表面粗糙度提高至Ra0.050.2mm。为此我公
5、司组织技术攻关,取得了突破。 1. 毛坯设计 高精度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轧制的极片板面质量要求非常高,类似镜面,无任何针 2018年 第7期61热加工 Induction Heating感应加热 (%)粒粗大,磨削性能和使用性能变差,辊面硬度偏低;淬火温度过低会导致合金元素和碳元素溶解偏少, 辊面硬度偏低, 耐磨性差。为保证辊面高硬度和耐磨性要求,我公司开展了多种淬火温度试验,确定了XT-Cr3、XT-Cr5 两种材质的最佳淬火温度分别为885920、925955。 (3) 感应器的选择 淬火过程中增加奥氏体化时间,有利于充分溶解碳与合金元素, 提高淬火硬度。我公
6、司选定的双频感应器高度为常规感应器高度的1.5 倍, 同时使用两个感应器, 极片工作辊辊身下端从上感应器上沿开始加热,至下感应器,再运行至喷水器,整个移动淬火加热过程为:加热升温保温稍降525再升温再保温稍降淬火。淬火移动速度较常规慢14 mm/min,奥氏体化时间为常规时间的2 倍。淬火加热曲线如图2所示。 (4) 淬火过程自动测温监控与反馈控制 淬火过程采用自动检测和自动化控温技术,轧辊匀速转动(1535r/m i n)、匀速渐进式淬火,下感应器既是保温又是对上感应器加热散失热量的补充, 不仅保证了辊身各 点温度均匀一致,硬度均匀性 两种新材质化学成分(质量分数)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其作用是
7、细化晶粒、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Si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其与Mo、Cr等结合,有提高耐蚀性作用。 度、高硬度及硬度均匀性的要 求,依据感应加热电流透入深度=500/f 1/2(mm),在原电源基础上我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淬火工艺试验和工艺改进。 (1) 双频电源的选定 研究移动式低频感应加热淬火法的适用性,增大加热深度,大幅度改善淬硬层深度,制订优化双频淬火工艺方案,达到提高辊面硬度和淬硬层深度的目的。从原来的稍高频率(200H z/1000H z) 双中频改为较低频率( 50 100H z/250400H z)的移动式感应加热淬火方式,即采取加热透入深度较深的双频(
8、低频+ 中频)电源进行淬火加热。为降低淬火应力,采取炉中低温(200 350) 长时间整体预热的方式,保证过渡层平缓、淬火过程中表层30mm深度范围不低于表面温度。 (2) 淬火温度的选定 为达到电池极片工作辊辊面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要求,必须保证钢中合金元素和碳元素充分溶解, 同时保留部分未溶碳化物。淬火 温度过高会导致马氏体组织及晶 2. 辊坯锻后热处理主要为消除锻造应力,细化晶粒;提高锻件的超声波无损检测性能,使锻件内部缺陷能够通过无损检测清楚地显示出来;降低锻件中的氢含量,防止和消除白点等质量缺陷,降低锻件表面硬度,提高切削加工性能。锻后热处理工艺:正火+球化退火+扩氢退火。 3. 预备热
9、处理 为最终热处理提供良好的淬火组织准备,提高轧辊的综合力学性能,采取的预备热处理为高温淬火+高温回火,工艺为:870 950 均温+ 保温透烧后进行快速冷却,再进行600660保温透烧的高温回火,辊颈硬度达到电池极片工作辊技术要求35 50HSD,同时辊身、辊颈获得回火索氏体+弥散均匀分布的碳化物金相组织。XT-Cr3材质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预备热处理后金相组织如图1所示。 4. 辊身感应淬火 辊身淬硬层深度取决于加热层深度、淬火温度、冷却速度及材料本身淬透性等因素,为了达到电池极片工作辊淬硬层深 图1 XT-Cr3材质预备热处理后金相组织 图2 淬火加热过程示意 2018年 第7期 62
10、热加工材质代号 CSiMnP 、SNiCrMoCuXT-Cr30.780.90.50.00.20. 60.15XT-Cr50.750.90.50.05 Induction Heating感应加热 2HSD,而且使轧辊心部温升不至于过高,从而避免了轧辊心部残余拉应力峰值。上下感应器各2 台(共4台)测温仪测温,及时监控、反馈感应器内辊面的实际温度,避免过热。 (5) ) 淬火水量控制及深冷处理 改进后的喷水器增加激冷高度,水量较改进前增加1/3,冷却速度快,淬火组
11、织中淬火马氏体在90%以上,淬火硬度达99 101HSD,淬火组织为细隐针马氏体+碳化物+少量残留奥氏体。 Cr含量较高的轧辊淬火后,淬火组织中存在少量残留奥氏体,其对硬度、硬度均匀性及组织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其继续转变为马氏体,我公司进行了不同冷处理温度、不同处理时间的冷处理试验,确定了合理的残留奥氏体转变工艺参数,在淬火后进行-60-150冷处理工序,保证了深冷处理后辊身硬度达到100103HSD。 (6) ) 回火去应力及淬火效果 为及时消除电池极片工作辊淬火冷处理后存在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采取110120长时间低温回火,保证辊面高硬度95 100HSD和淬硬层深度。 对大型
12、电池极片轧机试验工作辊进行淬硬层解剖,结果如图3、图4所示。 (7) ) 金相检测 选取部分 产品进行应力检测,结果表明轧辊表面获得了良好的淬火组织, 淬火应力消除充分,表面处于较高的压应力状态,保证了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的高硬度和耐磨性。XT-Cr3材质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淬火、回火后金相组织:细隐针马氏体+碳化物,晶粒度10.511级。金相照片如图5 所示。 辊面应力及残留奥氏体检测结果:1为800950MPa、2我公司设计制作了较大规格强化感应器,并进行了中频感应淬火机床强化试验,通过多次调整电源电压、电流及频率等相匹配的数据,摸索出较大直径不同规格工作辊的强化工艺参数,经92010
13、00强化及较高温度回火后辊颈硬度达到8185HSD。 6. 加工 经过后续精车、精磨及辊面抛光等工序,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 作 辊 的 同 轴 度 达 到 0.001 0.002mm, 抛光后辊面表面粗糙度值达到Ra0.01mm,满足用户对 于精度及辊身镜面的要求。 为 980 1050MP a , A 为8%9.5% 。表明该种工作辊具备较稳定的应力状态。 5. 辊颈强化 某些用户反馈,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在装配过程中辊颈易出现磨损, 影响极片轧制精度。我公司深入研究用户的装配和使用情况,提出提高辊颈硬度的建议, 与用户达成了一致意见 , 将 辊 颈 硬 度 提 高 至 大 于78HSD。 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的辊颈较粗,直径为360450mm, 淬火硬度较高,强化层深度较深 35mm,强化难度较大。为此 三、结语通过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的研制,我公司制订了工艺规范和操作标准,并锻炼了职工队伍。目前中钢邢机研制开发的直径为750mm1200mm的大型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已有近千只, 经国内外数十家用户的生产实践表明,其轧制的电池极片精度达到0.0010.003mm、极片厚度误差达到0.0010.0015mm,使用性能各项指标均达到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乙肝、肝硬化、高血压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计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冲击环境下光学玻璃的耐久性研究方法考核试卷
- 动漫剪辑中的创意剪辑手法分析考核试卷
- 智能化生产线建设考核试卷
- 个性化医疗与遗传咨询整合考核试卷
- 化工设备腐蚀防护技术评估考核试卷
- 粉丝经济与区块链的虚拟偶像粉丝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采油四厂含油污泥自主处置项目场站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 2024年新疆昭苏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XX新任校长与学校班子成员见面会上的讲话
- 芬太尼贴剂的护理
- 高级卷烟商品营销员理论知识
- LNG车用瓶培训资料A
- 老年病瞻望的护理
-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措施
- 基于项目制教学的未来课堂构建探讨
- 2025年入党考试题及答案
-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理疗仪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中医适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运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