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知识的迁移中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我国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永恒不变的是我们要通过教学,不但习得数 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思 考的意识与习惯、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体会数 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积累数学学习基本的活动经 验,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数学教育三位一体: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流教师教知识, 二流教师教方法, 一流教师教思想。,为了学生发展,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原三下),(现二上、三下),第一单元 时、分、秒,1.将原来的一个情境改成四个情境,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更丰富的现实背景。,一、教材主
2、要变化,2.新增了“1秒有多长”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秒钟的时间观念。,体验,1.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体验15秒的时间究竟有多长,渗透估计的方法。 借助标准计时工具钟表,让学生跟秒针的节奏计数,体会1分的标准时间有多长; 借助学生熟悉的活动,将1分的时间具体化。,教学关键词,体验,1.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2.体验1秒有多长,建立秒的概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举出自己认为的1秒的例子,因为只有自己亲口说出来,才说明是他思考过的,才会印象深刻,才能真正建立秒的概念,这里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教学关键词,3.把实验教材例
3、2改为解决问题。,4.删除了“你知道吗?”,删除了“综合与实践”内容填一填,说一说。,帮助学生完成对“秒”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体验:1秒有多长?10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30秒有多长?1分能干什么 帮组学生逐步建立秒及分的正确的时间观念,二、主要编排特点,时间单位“秒” 体验1秒的长短,为什么要强调体验?,1.仅限于在相邻两级之间的由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且能够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2.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使学生明确1时是60分,求2时是多少分,就要把2个60加起来。,你是怎样想的?,2时( )分,6060120,120,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多种解题策略
4、 分清时刻与时间段。,把实验教材的例2改为解决问题: 计算经过时间(不跨越12时),正确写法7:30,不是7:30。,“时间”与“时刻”的区别:,钟表的表面上显示的某一特定瞬间叫时刻, “时刻”只有先后,没有长短,不能计量,可以表示,具有序数的意义。 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时间”没有先后,只有长短,可以计量,具有基数的意义。 如果把“时间”比作数轴上的一条线段,那么“时刻”就是数轴上的一个点。 “时刻”与“时间” 的关系:时间=末时刻-初时刻。 “时刻”与“时间”具有相对性。,体验,直观,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借助数轴,突破钟表只能刻画“局部周期性”的局限
5、性,计算经过的时间,突破易错点。,时刻与时间段的关系就是“点段”模型,将抽象的不断流逝的时间与直观的数轴联系起来,体现模型思想。,教学关键词,体验,迁移,借助“时”、“分”的认识来学习“秒”,把“秒”的概念建立在“分”的基础上,建立“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体现数学的化归思想。,教学关键词,直观,位值制对学习的迁移作用:,306082=3105610381012100 100111 (2) =125122121120 204302 (5) =255453352250 ,6789(10)=204124(5),第三单元 测量,小学阶段“测量”的教学编排:,遵循先中间后两头的顺序逐级递
6、进,体现教材 编排的“序”。,1.以学生探索发现的形式介绍“毫米”,但是分米、千米、吨却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呈现。 2.新增用字母表示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知道即可。,一、教材主要变化,3.增加例3,加强了长度单位间的换算。,4.增加例6、例9两个解决问题,改编了“生活中的数学”,5.删除了“你知道吗?”,通过估计、测量等活动让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初步体会“毫米”是更小的长度单位。 新增毫米的符号“mm”。, 毫米的认识,二、编排特点,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通过手势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体会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因为“毫米”的测量要求比较精确,所以教学要建
7、立在大量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积累活动经验。,开门见山介绍长度单位“分米”,不像实验教材在创设情境后 新增“分米”符号“dm” 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手势) 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分米的认识,限于单名数 体会十进关系,简单的单位换算,新增内容,加强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思考方法:2厘米是(2)个10毫米,就是10+10=20毫米。,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但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还没有学过,如果学生会算,当然也行。,开门见山介绍长度单位“千米”(km) 说明1千米有多长 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掌握估计的标准和方法。, 千米的认识,直接揭示质量单位吨
8、”(t) 吨和千克之间关系 借助丰富的感性认识,通知计算推理,感知“1吨”有多重。, 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和估计的意识与策略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活动,新增的“问题解决”,新增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列表:不重复、不遗漏 有序列举,掌握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注意突出题中的关键词恰好。 为学生自主探索留出空间,体验,迁移,1.在操作中体验、学习并建立“毫米”、“分米”的概念;在推理中体验,初步建立 “千米”、“吨”的概念。,三、教学关键词,2.在知识迁移中体验,借助原有的厘米、米、千克,并在计算推理中建立。,
9、3.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基本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策略。,教学进程:,种子课,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编排,一、教学内容,1.删除了实验教材中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所有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练习。平行四边形内容统一在四上学习。,二、教材主要变化,2.删除了实验教材中的“四边形的分类”,3.增加了 “长、正方形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为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做准备。,4.增加了 例5问题解决,利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并发现四边形的特征 体会分类思想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 认识四边形,三、具体编排,通过折、量、比等操作活动,探究并发现长方形、
10、正方形的特征 比较长、正方形的异同 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认识长、正方形,画长、正方形的不同要求: 三年级利用边、角的特点在方格纸和点子图上描画; 四年级利用平行与垂直的知识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可以拓展到: 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四部分,该怎么分?,问题1:取一张长方形纸片,请你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该如何操作? 问题2:将一个正方形分成四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该如何分?,第一步 从简单开始,第二步 从特殊到一般,第三步 从直线到曲线,从曲线到折线,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 避免产生只有长、正方形、圆等规则图形才有周长的思维定式 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初步感受“
11、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周长,周长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优化出周长公式, 长、正方形的周长,自主探索,发现方法 师提供学具或方格纸 帮助学生巩固长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越小。,第113页总复习的练习,为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学习做铺垫,为组合图形学习做铺垫,转化为“将12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拼组后的图形周长最短”。,注意认真审题,避免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用一根长是20厘米的铁丝围成长方形,要求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那么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不计算比较1814、
12、1715与1616的大小?为什么?,不计算比较128154与127155的大小?为什么?,如果a=123456789987654321,b=123456788987654322, 那么a与b比较,谁大?为什么?,不计算比较12344321与12334322的大小?为什么?,数形结合,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越接近正方形面积越大。这也为后续的圆与长、正方形的对比打下基础。,一个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错误,有一张长116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纸,现在要用这张纸裁成边长是10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裁几个这样的正方形?(提示:可以先画草图再列式),11650=5800(cm2) 1
13、010=100(cm2) 5800100=58(个),11650=5800(cm2) 580010=580(个),(11650) 2=332(cm) 10 4=40(cm) 332408(个),11610 11(个) 50 105(个) 115=55 (个),王老师要把一块长为21分米,宽为6分米的长方形黄布做成底和高都是2分米的直角三角形彩旗,能做多少面?,212 10 6 2= 3 1032=60 (个),212 10 6 2= 3 103=30 (个),母亲节时,王静想送给妈妈一份礼物,她测量了一下,礼物长18厘米、宽12厘米、高10厘米,她想把礼物装在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体积为
14、2.34立方分米的包装盒里,是否装得下?,2.34立方分米=2340立方厘米 2340(2015)=7.8(厘米) 7.8cm10cm 这份礼物装不下。,181210=2160(立方厘米) 2340立方厘米2160立方厘米,有一张长116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纸,现在要用这张纸裁成边长是10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裁几个这样的正方形?(提示:可以先画草图再列式),错因简析:,1.我们的教学中有太多的倍比问题、包含问题、典型的数量关系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恰恰有很多都是用除法来计算的。,对策探讨:,1.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以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题的能力,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2
15、.学生受已有经验影响较深,没有画图解决的意识。,修订教材第9册第106页第9题,6,3,3,3,15,8,3,3,1 1,15,8,45,21,5,6,15,8,45,21,5,15,8,5,8837 =4345,3,45,21,3,15,8,2.3,3,1,1.7,312.3=1.7(cm),21,312.3=1.7(cm),831.72 =243.4 =20.621,4515=3(个),33=9 (个),10分米,20分米,4分米,在这个大柜子里最多能放多少个这样的小箱子?,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1.实验教材三下的“数学广角”中的例1“集合思想”单独教学,一、教材主要变化,实验教材,修订教材,2.修订教材增加了很多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素材。,修订教材仅教学“集合”,3.原有的等量代换仅一次出现在“总复习”的思考题中。,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连线、画图、列式 列出多种方法: 9+8-3 6+3+5 9+5 8+6 结合韦恩图体会各个算式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镀锌钢踏板采购合同范本
- 签了三方协议不用签合同
- 网络主播与公会合同范本
- 礼品定做合同协议书模板
- 精装房公寓出售合同范本
- 聘请临时足球教练协议书
- 空压机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灯光学徒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甲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BB/T 0019-2000包装容器方罐与扁圆罐
- 超市生鲜蔬菜培训资料
- 输血反应的发生及防治
- 湖北省仙桃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中粮集团朝阳大悦城招商手册
- 钢板仓施工方案
- 现代制造技术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
-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 北京福赛尔V6891、V6851控制器(联动型)的调试
- 中航信离港系统培训(3)
- 第九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