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分析(浙大李建琴教授)解析_第1页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分析(浙大李建琴教授)解析_第2页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分析(浙大李建琴教授)解析_第3页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分析(浙大李建琴教授)解析_第4页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分析(浙大李建琴教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建琴教授专场讲座当前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与趋势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014/12/9合信杯一站到底经济学知识竞赛学长学姐交流会2014年11月28日学术月开幕式暨罗卫东教授专场讲座2014年12月9日2014年12月20日2014年12月7日李建琴教授专场讲座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2014/12/9中金所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分析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李建琴教授/博士TEL057187953272MAILZJHZLJQ126COM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2014/12/9主要内容N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N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框架N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N中长期宏观经济趋势与对策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2014/12/9一、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2014/12/9理解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N危机的特点1国际货币(美元)及发行国(美国)的危机2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危机N理解的关键1世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2危机的演变及复苏特征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82014/12/9次贷危机蝴蝶效应金融危机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92014/12/9世界经济走势N总体判断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结束,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所改善,但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乍暖还寒。世界经济已经触底复苏,但新的变数仍在出现(从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到美债危机、量化宽松的退出)短期中国际贸易摩擦增加、美元波动频繁(我国出口受影响)中期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制造业的全球分工、产业转型升级,美国再工业化)长期国际经济失衡与再平衡(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02014/12/9欧债危机逐步缓解N自2009年12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后,2010年3月开始向“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蔓延。至今欧债危机已经持续了4年多时间,并在2010年第二季度、2011年第四季度、2012年第二季节三次达到高潮。N尽管欧元区国家与IMF之间经过了多次反复的磋商、博弈与妥协,并出台了大量的救市措施,但欧债危机不但没有终结,反而愈演愈烈。从最新状况看,欧元区最坏的时间应该已经过去,欧债危机正逐步缓解。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1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22014/12/9美债危机可能性依然存在N全球经济的增长以及增速的快慢,很大程度取决于美国经济情况的好坏。美国是世界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因为美国既有巨额赤字,又有巨额外债;美国国债50以上依靠国外投资者。N美债是美国的债务却是全球的问题。N2013年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将美国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A。而标普早在2011年就预见到美债会有违约风险,已将美国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N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目前持有美国国债13万亿美元,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的355(截至2013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366万亿美元)。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32014/12/9全球利率将趋升N近几年来,全球短期利率处于相当长时期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的利率则为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资金利用成本的降低对世界经济较快摆脱低迷走向复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N但是,随着量化宽松逐步退出,短期利率上升已在所难免。如果利率上升的时机和力度掌握不当,那将使世界经济的良好复苏势头遭到打击,某些比较脆弱的国家可能引发危机。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42014/12/9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在高位N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都明显上升,美国和日本最高时分别达到102和57,2014年3月份分别回落至67和36;但欧盟区失业率109;欧元区失业人数1920万人,失业率升至121,25岁以下年轻人失业率超过24;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失业率分别达272、267、176和115;25岁以下年轻人失业率情况希腊591,西班牙572,意大利384,法国265。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5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6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72014/12/9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分化N美国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至823点,为2008年1月以来之最,创下6年新高,反映美国消费者对未来景气展望感到乐观。N日本2014年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公布值375,较前期下降08。N包括英国在内,整个欧洲的零售与消费都陷入滞缓之中。N欧洲统计局(EUROSTAT)2014年4月30日公布,4月欧元区年通胀率为12,不仅低于3月时的17,也不及预期的16,为2010年2月以来最低点。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82014/12/92009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200920102011201220132014世界经济045239322936发达国家343017151220美国282518281626欧元区442015060410日本554706202012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317562494551注2013年和2014年为预测值。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3年10月。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192014/12/92014年世界经济预测N2014年世界经济呈现爬坡上升的趋势,但实际上2014年的经济形势是不稳定的。N201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60,其余40来自发达地区。如果按美元汇率计算,2014年世界经济也可能出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地区各占一半的增长趋势。N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由美国引领的发达经济体和由中国引领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共同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02014/12/9发达经济体最新表现N美国经济尽管整体向好,但复苏力度有所减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不确定性增加。N欧元区复苏步履蹒跚,一些主要经济体又现负增长。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零增长,德国、意大利GDP环比均下降02。8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07,创13个月以来新低;通胀率降至03,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7月份,失业率维持在115的高位。N日本经济受提高消费税影响明显。二季度日本GDP环比下降18,环比折年率下降71。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12014/12/9新兴经济体最新表现N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困难增加。巴西经济出现“滞胀”态势,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N俄罗斯8月份制造业PMI为510,低于长期平均值519,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不利影响持续发酵。地缘政治及突发事件风险上升。N巴以冲突、伊拉克地区恐怖组织威胁、非洲埃博拉疫情等不稳定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和贸易。受此影响,8月份,我国对欧盟、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49、09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下降31,上月为增长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22014/12/9IMF最新预测N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但疲软且不平衡”。NIMF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2014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33,下调2015年的预测至38,分别较4月的预测下降了04和02个百分点。NIMF预期发达国家今明两年经济将增长18和232013年增长13,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44和502013年增长47。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32014/12/9世界银行最新预测N2014年10月,世界银行在新加坡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将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76调低至74,同时将中国明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5下调至72和71。认为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抑制影子银行、应对产能过剩、治理污染等,将导致投资及制造业产出增速下降。但强调中国政府的改革措施将使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42014/12/92014年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N2014年GDP增长目标将保持在75左右,与20122013年的目标持平,低于20052011年间制定的8的增长目标。NM2增速目标为13左右;通胀率(CPI)为35左右。N城镇失业率目标为不高于46;进出口总额增长目标为75。N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52014/12/92014年前三季度主要数据N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N分季度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N分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3799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8578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96125亿元,增长7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62014/12/92014年前三季度主要数据N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N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集体企业增长26,股份制企业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N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制造业增长9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N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0,中部地区增长85,西部地区增长106。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4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72014/12/92014年前三季度主要数据N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77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1,增长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12369亿元,增长141;民间投资231509亿元,增长18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7。N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49,中部地区增长178,西部地区增长179。N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642亿元,同比增长277;第二产业投资150180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投资198965亿元,增长174。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82014/12/92014年前三季度主要数据N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1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4233亿元,增长95。N进出口总额19422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162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4224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6971亿美元,增长51;进口89998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4655亿美元,增长13。进出口相抵,顺差1422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316亿美元。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292014/12/9N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N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同比名义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N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N9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561万人,同比增加169万人,增长10。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97元,增长100。2014年前三季度主要数据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02014/12/92014年前三季度主要数据N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狭义货币(M1)余额3272万亿元,增长48,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8万亿元,增长42。N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95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1266万亿元。N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68万亿元,同比多增4045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827万亿元,同比少增29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128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2万亿元。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1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2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3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4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5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6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7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8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39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02014/12/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12014/12/9对前三季的总体判断N一是产业结构在孕育着新的突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整个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明显。N二是需求结构有积极的变化。今年以来投资增速继续高位放缓,出口增速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13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7个百分点左右,整个经济再平衡的态势比较明显。N三是区域结构有所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22014/12/9对前三季的总体判断N四是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是82,增长速度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速度也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81),也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占的比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继续缩小,居民收入的中位数的增速要快于平均增速,这意味着内部收入的差距也有所改善。N五是资源环境成本的消耗有所减少。经济发展的方式,由过去过度的依赖于资源消耗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的态势也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32014/12/9主要问题与调控措施N主要问题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严峻,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就中国内部来讲,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需要抓紧时间和抓住机遇去化解,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N调控措施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着力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着力民生改善,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42014/12/9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框架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52014/12/9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框架图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框架图资金(本)资金(本)资源(人资源(人力、自然)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总供给总供给总需求总需求消费消费投资投资出口出口内需内需外需外需宏观宏观经济经济调控调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政策国际收支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教育政策科技教育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62014/12/9宏观经济运行的四种典型状态(1)总需求(AD)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2)总需求(AD)减少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3)总供给(AS)增加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4)总供给(AS)减少滞胀P宏观经济的两个核心变量GDP(Y)与CPI(P)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72014/12/9(1)AD曲线的右移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O产出水平(Y)物价水平(P)ASAD1E1P1Y1AD2AD3E2E3P2P3Y2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82014/12/9(2AD曲线的左移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OYPASAD3E3P3Y3AD2AD1E2E1P2P1Y2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492014/12/9(3)AS曲线的右移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OYPE1P1Y1ADE2P2Y2AS1AS2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02014/12/9(4)AS曲线的左移滞胀OYPE1P1Y1ADE2P2Y2AS1AS2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12014/12/9中国宏观经济趋势判断N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调控的短期与长期政策N短期扩张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总需求(AD)增加保增长与通胀压力加大紧缩的货币政策总需求(AD)减少CPI下降但增长率下降循环。N长期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总供给(AS)增加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双稳)不能技术创新总供给(AS)减少滞胀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22014/12/9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N建国以来三件并列的大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转型升级N转型升级的时机天时2008年金融危机及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对中国施加的压力(贸易、汇率、环境、劳动权益等)地利工业化、城市化尚未完成,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依然较大(甚至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尚未启动人和中央把握大局、地方政府努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新一届领导的决心与魄力。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32014/12/9转型升级宏观层面N粗放型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N出口、投资主导型内需主导型N倾斜型均衡型、调和型N技术导入型技术创新型(创新驱动)调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42014/12/9转型升级产业层面N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二三产、工业内部、农业内部、服务业内部N产业转移全国或全球范围内空间转移N产业生命周期产业更替、生命周期延长N产业链上分工地位的变化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低端到高端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52014/12/9转型升级企业层面N创新微笑曲线、开发新产品、用新材料、开辟新的市场、建新的营销模式核心竞争力。N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或者从下游到上游,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技术密集型规模经济。N多元化从低端产业到高端产业,开发副产品范围经济。N国际化用国际标准倒逼企业采用更新技术,生产高质量产品。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62014/12/9微笑曲线附加值环节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品牌/营销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72014/12/9OQCSAC1SAC2SAC3Q1Q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82014/12/9范围经济N范围经济同时生产多种不同产品所产生的节约。即联合生产两种或多种产品的成本小于每种产品单独生产的成本总和的情况。N公式CX,YCXCYN例养一种鱼与养多种鱼,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和生产多种相关产品的企业。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592014/12/9转型升级的现实制约N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府给政策,企业是关键N企业创业创新动力受到多重约束资金、资源、人才等,“三荒两高”。N充裕的民间资本却缺少投资渠道,进入虚拟经济,不能有效配置到实体经济。N区域经济差距导致的产业转移并没有实现产业升级,只是空间复制。N垄断盛行和国进民退,“三重门”。N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面临困境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02014/12/9制度先行N四大体制性障碍(1)土地财政;(2)GDP导向;(3)中央与地方的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4)资源价格的扭曲。N构建公平竞争环境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要素市场改革。N顶层设计还是基层创新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12014/12/9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两难选择降低增长速度是主观选择,也是客观必然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22014/12/9三、当前宏观经济主要问题与对策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32014/12/9经济总量大增长速度快N据世界银行资料,按汇率法计算,2000年中国GDP为108万亿美元,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6位;2005年中国以223万亿美元,超过法国和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2008年中国以433万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3经济大国。2010年中国以547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经济大国。2013年我国GDP为5688万亿元。N1979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年均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速度。20082011年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9以上,20122013年仍为78和77。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42014/12/9经济质量差N中国人均GDP2002年突破1000美元;2006年突破2000美元;2008年突破3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08位;2010年突破4000美元,达到4283美元,排名世界第95位;2013年达到7100美元。N从GDP的支出构成看,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占60以上,而我国仅为35;从三产结构看,发达国家一产比重为2左右,三产比重为70以上,2013年我国一产、二产、三产比重分别为100、439和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52014/12/9主要经济指标国际比较(2009)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美元GDP增长率GDP支出构成GDP三产构成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一产二产三产世界8741055841762241629275694高收入国家38139323608172230115256727中等收入国家33732516061492314100364538中国360392343311504484525104463434美国472400369311583179950513214774日本378705256341793241116715293693印度1180244573212323451466171283546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62014/12/9内需问题消费低迷,过份依赖投资,尤其是依赖政府投资。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72014/12/9消费低迷的原因N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N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N收入与价格预期N预防性储蓄N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82014/12/9长期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持续N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消费乘数效应)。N政府投资的边际产出递减,及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N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企业投资与地方政府投资双重下降。N地方债务累积,地方政府投资来源不足。N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缺乏动力和制度保障。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692014/12/9外需问题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复苏乏力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02014/12/9人民币汇率升值,加上土地价格上涨、资金价格提高、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提高等,都使出口企业利润空间大幅下降。专家称,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幅若超过3,出口企业基本不挣钱。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12014/12/9经济增速放缓的深层次原因N外部需求收缩与内需增长放缓相互叠加N周期性调整和结构因素相互交织N短期需求波动和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相互作用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22014/12/92013年以来的政策措施N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货币政策保持定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扩大了“营改增”试点范围,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N推进结构性改革,引入民资,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能源开发、公用事业、服务业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增加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中西部铁路等方面的投资,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支持力度。N还专门出台政策措施,促进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发展。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32014/12/9中国经济仍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N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N通胀长期化带来挑战N经济泡沫累积带来挑战N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带来挑战N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带来挑战N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挑战N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带来挑战N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恶化带来挑战N改革阻力增加带来挑战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42014/12/9四、中长期宏观经济趋势与对策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52014/12/9中国与日本、亚州“四小龙”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率比较国家/地区增长期GDP增长率增长期GDP增长率增长期GDP增长率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195219781960196519531962196619681951196261557438426179219782011195519731965198419621991196819881962198797592298684886994820121973200019842000199120001988200019872000281718576414659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62014/12/919782013中国经济增长率年份经济增长率年份经济增长率年份经济增长率19781171990382002911979761991922003100198078199214220041011981521993140200511319829119941312006127198310919951092007142198415219961002008961985135199793200992198688199878201010419871161999762011931988113200084201278198941200183201377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72014/12/919782013中国通货膨胀率年份物价上涨率年份物价上涨率年份物价上涨率19780719903120020819792019913420031219806019926420043919812419931472005181982191994241200615198315199517120074819842819968320085919858819972820090719866019980820103319877319991420115419881852000042012261989178200107201326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82014/12/91978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波动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792014/12/9中长期宏观经济趋势判断增速下滑与通胀压力并存潜在的滞胀风险不容忽视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802014/12/9国际方面N增长方面危机后各大经济体都在“修复”和再平衡,都在调整结构与转变增长方式,这使得经济增速下滑;同时,全球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前夜,由于缺乏技术进步的支撑,发达经济体找不到新的增长点,这也使得全球增长有所放缓。N通胀方面由于全球总需求上升受限,总体上通胀压力不大。但考虑到此前各国过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复苏,因此,未来通胀风险较大。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812014/12/9国内未来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1)资本积累高储蓄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但随着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扩大消费成为主导,特别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高储蓄的水平将不如从前。(2劳动力供给尽管劳动力资源还相当丰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城镇化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人口红利”对增长的积极效应会逐步减弱直至消失。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822014/12/9(3)技术进步TFP的较快增长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这要取决于制度变革、研发创新以及全球的技术革命。短期来看,这些改变都是较为缓慢的。而且,结构转换,特别是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换,往往会带来TFP增长的短暂下滑,OECD的经验就是证明。(4)生产成本各类要素成本上升、资源能源价格调整、人民币升值,以及环保成本、社保成本的上升,都会加重企业负担,一定程度上减弱产业竞争力。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832014/12/9(5)改革的边际收益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在改革开始推进的时候,改革收益很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小的边际的改革都基本完成,而打破利益集团阻力的更为根本性的改革却又难以推进,这使得改革的边际收益有所递减。N相关结论经验分析进一步表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潜在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为95,其中,大约13个百分点是环境的代价;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消耗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2个百分点。在考虑低碳经济约束、人口转型的条件下,未来10年中国潜在增长速度将逐步降低到8甚至7以下。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842014/12/9国内面临中长期通胀压力N全球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推进导致对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据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将从2011年的70亿增加到2050年的91亿;其中新增人口中近90将来自现在的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全球城市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2007年全球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都在推动农产品消费需求上升。研究表明,未来50年,全球对食物和纤维等农产品的需求将成倍增长。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852014/12/9N全球变暖加剧农产品价格上涨。近40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出变暖的总趋势,气温增高增大了地表水的蒸发量,从而加重了粮食作物主产区的干旱、土地沙化、碱化以及草原退化。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形成新的挑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认为,全球农业GDP会在今后20年由于气候变暖而下降16。另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的报告,全球变暖可能导致2050年包括玉米、小麦和大米在内的农产品价格比现在上涨三分之二左右。宏观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862014/12/9N城镇化发展形成物价中长期上升的压力。一是城镇化导致工资成本特别是农业部门工资成本的上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