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讲座——叛逆心理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1页
家庭教育讲座——叛逆心理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2页
家庭教育讲座——叛逆心理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3页
家庭教育讲座——叛逆心理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4页
家庭教育讲座——叛逆心理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讲座(201310)青少年学生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教育局读书报副主编杨霞电Q号365976049电子信箱YCYJYANGXIA163COM各位家长朋友受永济市教育局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王红梅主任的委托,今天由我主讲,和各位家长共同研究、分析、解决初中学生青春期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应对办法。希望我的讲座能给作为家长的您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今天在座的都是初中学生的家长。对于我们这群人来说,孩子慢慢长大了,在对他们衣食起居的照顾上我们可能稍微感到了一丝轻松,但却有一些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比如说,很多人都可能发现,自己家原先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不听话了,任性、自私,甚至变得蛮横;大人的嘱咐,他当作唠叨;大人觉得不该做的事,他却非得尝试一下不可;原先遇到什么新鲜事总喜欢在家里面说说,但现在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而且常常觉得大人所说的一些话不合理,顶撞、发怒的事时有发生。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曾经有个孩子给自己的母亲写了一封“宣战书”,具体内容是这样的“张XX,我感谢你生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奴隶,我是一个自由的人,从今天开始,如果你还要我这个女儿,必须做到以下10条1不许动我的书包抽屉;2不许看我的聊天记录、日记;3不许强迫我必须穿你买的超级难看的衣服;4不许拦截我的电话;5不许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说我比别的学生差;6允许我每天晚上有一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7允许我每周日休息时晚点起床;8允许我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9允许我听孙燕姿、周杰伦的歌;10允许我反驳你的意见。你做不到其中任何一项,我宁可露宿街头,去做小偷,也要毫不犹豫地离开这个家,让你永远也找不到我我说到做到”落款是“自由天使”。看了这封信,从孩子跟母亲说话的语气中我们不难看出,母女俩的关系已经到了非常敌对、剑拔弩张的地步。当然,这个案例有些典型,也许我们中的大部分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不是这样的。但有一点我相信,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从这封所谓的“宣战书”中找到自己家孩子的影子,而且孩子的这些表现无一例外地给我们的家庭生活笼上了一层阴影。如果说,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生活可能会感到身体疲惫,那么现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最深的感觉可能就是困惑或者是心累了。所以,在愤慨或者伤心之余,我们常常会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是我们没有生育出“优良品种”还是我们不会教育其实,上述这些情况就是青少年期/叛逆心理引发的典型的外在表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最尴尬也是最艰难的一段历程。每个孩子都会有叛逆期,只是由于个人品质或者性格的不同,其叛逆的表现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他们好奇容易冲动,自信而又自我,敏锐并且偏激,在这个时期,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心理往往会发生变形,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今后的工作、学习、交友、婚姻带来负面影响。下面,我就从“青少年叛逆心理”这个主题入手,谈一谈作为家长,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做好叛逆心理的应对问题。第一个大问题青少年学生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常言道藕发莲生,必定有根。孩子的叛逆心理,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孩子自己身上,都有着供其滋生的土壤。我们只有找到这些根源,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到治标治本。我们先从孩子自身的身体变化说起。十一、二岁时,我们的孩子身体会慢慢地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女孩子有了月经、男孩子喉结发育开始变声等等,在生理学上,这叫“第二性征”。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孩子的心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具体表现在(一)自我意识强烈觉醒。这个时期,由于生理上的发育,孩子逐渐有了一种成年感,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他们的自尊感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也因此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独立的内心世界。就像前面我们所举的“宣战书”那个例子中,孩子所说的“不许动我的书包抽屉”“不许看我的聊天记录、日记”“不许强迫我必须穿你买的超级难看的衣服”“不许拦截我的电话”“不许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说我比别的学生差”其实也就是这种自我意识的表现,他们希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并极力保护拥有私密的权益,说得更透彻些,其实也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并采取各种方式维护自己的自尊。(二)思维模式发展活跃。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结构和机能已经趋于成熟,思维方式或者视角已经超越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而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所以,这个时期内他们的思维具有了独立性与判断性,但认知事物与问题时由于不全面客观而会出现片面、偏激、固执甚至极端化。就在这种成熟与未成熟的碰击中,孩子出现了以下四种倾向(1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比如,穿牛仔裤,喜欢那种磨出窟窿来的,还美其名曰“乞丐服”;把头发整成各种形状和颜色,目的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等。)2对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事物产生好奇,如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不规范的网吧,还有对异性的迷恋等;3对别人持有否定的态度,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别人的观点不全面或者不正确。(4)在父母与朋友之间,他们更倾向于和朋友的交往,而往往把与父母交流的门窗锁闭。再谈谈我们的家庭教育。孩子长大了,有些做家长的也许只看到了孩子身体上的发育,却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成长,所以,还是继续沿用旧有的已经习惯的模式与孩子交流,用旧习惯来拒绝孩子的转变。具体表现在(1)父母的强权意识。我们常说“严父慈母”,这其实反映了我们大数家庭的一种育子模式父亲威严,在家里一般话语不多,但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慑力;母亲料理着孩子的学习起居,经常深入到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以表现出来的大多是爱“唠叨”。但不管是威慑还是唠叨,作为家长,我们总有这样的一种心理自家的孩子,就如同私有财产,我希望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得变成什么样子。比如,很多家长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所以不惜花大价钱把孩子塞进各种各样的辅导补习班,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或者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压力等。还有,看到别人的孩子某方面比自己的孩子强,就常在孩子面前念叨。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生事物,如果我们自己看不惯,就坚决反对孩子接触等等。这些有意或无意的强加行为,常常会使孩子感到厌倦、反感、苦闷。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形成一种抵御的心理,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行为。下面,结合我的经历,给大家举个例子记得我家孩子在上初三那年,社会上疯行“周杰伦发型”,就是前面留得长长的、盖过眼睛的那种发型。眼瞅着大热天的孩子把头发留那么长,而且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视力,当时我们很多做家长的,简直都要对周杰伦“恨之入骨”了。在劝说了多次没有效果的情况下,终于有一次,在孩子犯了一点错误后,我跟丈夫借机押着孩子到理发店剪去了长发。但引发的结果是什么呢第二天晚上我们接孩子回家时,他的头变得油光锃亮的了为了表示对我们的不满,他索性剃成了光头,彻底与我们对抗起来。事情发生后,我在愤怒之余也进行了反思孩子喜欢的发型,在他们眼里,那是一种时尚,是“酷”,是对明星的追逐、喜爱、效仿的具体表现。作为家长的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头发长在孩子头上,留成什么样子,是他自己有权决定的事情。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脱离盲目的追风崇拜,我们必须找到与孩子沟通时最佳的切入点。比如天热了,头发太长会使头脑发闷、影响学习;头发盖过了眼睛,会造成视力下降等。如果在沟通不成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求助于孩子的好朋友、信任的老师等。思想工作是慢工,需要润物细无声,需要多次沟通交流,才能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而像借着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强行把他喜欢的头发剪去,一是没有能够解决问题;二是这种强迫行为,无疑激起了孩子心中的叛逆,直接把他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而这种对立面一旦形成,再要扭转过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由此看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强权意识是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根源之一。(2)亲子关系的冷漠。提到冷漠这个词,可能很多家长都认为这不是自己家里出现的状况,所以不必考虑。因为现在每个家庭里的孩子都不多,大多是一个、两个的,所以,不论父亲母亲,在孩子身上都倾注了太多的爱。除了极力满足孩子的经济要求外,还直接参与或包办了他成长中的每一件事,甚至包括洗衣、端饭、整理屋子这样的小事。的确,做父母的,又有谁不心疼自己的儿女呢但我们如此包办的结果怎么样呢各位家长让我们探讨这么几个问题孩子换了新的学习环境,你有没有经常跟他聊起学校里的老师或者同学孩子放假回来,写作业时,你有没有抽出时间陪着他,静静地看会儿书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哪个方面比较突出,可挖掘的潜力比较大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应该怎样改进孩子心里崇拜的人是谁在学校和他要好的朋友是谁他对学校生活是否习惯他有没有心里喜欢的异性朋友等等。也许有人会说,要是真管这么多,那还不得把家长累死是啊,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已经不喜欢跟家长谈心了。作为家长,怎么能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和心中的小秘密呢其实,刚才提到这些问题就是想证实一下我们的亲子关系是否“冷漠”的问题。这里的冷漠不单单指态度上的表现,而是指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做到了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孩子是否把我们家长看作朋友,愿意和我们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把他们的小秘密告诉疼她爱他的父母。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就够了,但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说白了,就是我们并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作为父母,我们总想尽其所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往往忽略了他真正需要的精神方面的关心、鼓励、支持、帮助。如果我们家长硬要把自己的想法、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他又怎能不对我们避而远之呢所以,这种“心”的冷漠必然会促使孩子与我们隔离开来。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家庭属于二次组合,在亲情关系上存在冷漠;还有一些家长长年在外打工,一年里难得和孩子见上面,让孩子感受不到真实的亲情温暖。(先前我们曾对学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65个孩子中有30个孩子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有将近一半属于留守少年,可见我们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应该有多大。当然,父母为了养家糊口,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而且,也并不是说爷爷奶奶就教育不好孩子,问题是,不管是谁,大家是否真正关心了孩子心理的成长)不过最可怕的是,有些父母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但对孩子的事却从来不管不问。举个发生在我身上真实的例子我家孩子上初中时,有个星期六晚上,我做了孩子最喜欢吃的鱿鱼汤,一家人刚端起了碗,孩子却接到了一个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是他和两个同学在网吧门口与其他几个孩子发生了一点冲突,人家纠集了人要打他们,让我家孩子去帮忙。孩子听了这个消息,立刻做了一个决定爸、妈,你们陪我去。当时,我手心里捏了一把汗,因为我知道,孩子让我们去,其实是想阻止他们打群架,但面对那些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是否能挡得住,我还真没把握。所以,从上车时的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打电话给110的准备。幸运的是,当我们一家人从车上下来后,有个孩子认出了我,知道我是个老师,就把消息悄悄传了开去,不一会儿工夫,眼瞅着一二十个人慢慢地都散了。这时,我才长长舒了口气。孩子的三个同学上了我们的车,在稍作了一番了解、疏导的工作后,我们准备把三个孩子送回家。但没想到的是,三个孩子家里居然都没人。为了避免再次意外,我们根据孩子提供的电话号码,一一联系他们的家长。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孩子被送到了姨妈家;一个孩子回家与姐姐在一起;还有一个孩子被送到了爸爸那里他将陪着爸爸打完麻将才能回家。那天晚上,当我们送走最后一个孩子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星期六晚上,是孩子极难得的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啊,可我们的家长在哪里他们不管不问,任由孩子在外面玩,如果那晚的群架真的打起来,或者出了其他的什么事,我们家长会不会从中悟出些什么呢家长的冷漠,不仅仅是助长了孩子的叛逆,更会使孩子迷失方向,并且也许会因此走上让我们为之悔恨一生的道路。由此看来,孩子的叛逆行为之所以在家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实际上是与我们的家庭教育环境密不可分的。归结起来,那就是我们的家长没有给子女做好表率;没有给孩子的成长营造文明、安静、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我们的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方式方法,这是直接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根源之二。当然,孩子叛逆心理的产生也离不开社会因素。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向多元化发展,一些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纷纷而起,但这些事物的影响有些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有些则不利。而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往往缺乏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盲目去追逐一些自认为很“潮”的东西,这就必然会与具有传统观念、具备明辨是非能力的老师、家长的思想观念产生冲突。同时,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称为是抱大的一代,是被宠大的一代,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老师或者家长的劝解、阻拦不能理解,所以很容易产生逆向对抗心理。比如,他们喜欢美国的街舞、日本的动画片、韩国的漫画,尤其是互联网,虽然这些东西并不是什么坏东西,但问题出现在孩子们爱不释手上,他们模仿、玩起来不加节制,做起这些来却遗误了其他该做的事,比如正常的学习等等。甚至有些孩子想了解性知识而偷偷摸摸访问黄色网站,要体验异性交往就到聊天室去寻找伙伴,这样一来,家长不愿意了,就会制止,而制止方法不当,就很自然引起孩子的叛逆。另外,现在的教育体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致使学校、老师一味地追求升学率,采取应试教育的方法让学生重复做练习,学习时间的延长,学习内容的加深,教学方法的枯燥,给孩子套上了重重枷锁,在不堪负重、无法忍受的状况下,孩子通过叛逆的行为进行发泄、反抗甚至爆发,这是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根源之三。综合上述种种因素,孩子做出一些叛逆举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既然找到了病因,我们就应该合理用药,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孩子走出成长中的迷茫,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第二个大问题谈谈如何应对青少年学生的叛逆行为给大家谈几点建议(一)学会尊重我把“尊重”放在头条,是因为现在我们所有的家庭都或多或少地在这方面存在着问题,而且大部分表现得还很严重。在我们当家长的潜意识中,可能都存在着这样的观念“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等等,当然,我们说这些话也不算错,只是,我们平时过于信奉这一切,而忽略了孩子的独立性以及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形成了“命令多,协商少;指责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指挥多,指导少;怀疑多,信任少;打击多,肯定少”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这其实是造成亲子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我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家长与孩子的区别有性别上的、年龄上的、知识上的、阅历上的、能力上的、经济收入上的唯独没有人格上的。也就是说,在人格上,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所以必须互相尊重。在家庭中,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呢我主要讲三个要素。第一,是理解。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当老师的妈妈经常领着年幼的孩子去超市,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妈妈总是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东西叫什么”,可孩子总是不明白,说自己没有看到妈妈所说的东西。妈妈挺奇怪,后来,她蹲下身来,顺着孩子的目光看过去,才发现原来孩子所看到的与自己看到的根本不一样。这个故事现在在学校教师中广为流传,“蹲下身子看孩子”已经成为老师们信守的一条教育规律。作为家长,我觉得也应该学会这一点。比如对一些在我们看来似乎非常简单的题目,可孩子却抓耳挠腮做不出来,这时我们不应该埋怨孩子在课堂上没有好好听讲,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犯迷糊的时候,也许他的思路恰恰就在某一点上打了结,一时跳不过去;孩子犯了点错误,我们应该理解,没有哪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在自控力没有培养好的情况下,他们偶尔出点小茬儿也是正常的;还有对于孩子的“犟嘴”问题,我不知道您发现了没有,现在的孩子有时候犟起嘴来“头头是道”,整得我们这些做大人的都无话可说。遇到这种情况,我相信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会怒不可遏,不是提高音调把孩子臭骂一顿就是动起拳脚,妄想把孩子的气焰给压下来。但这样做是不是就达到教育的目的了呢肯定不是。我有位同事曾经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她说,她倒挺喜欢孩子犟嘴,而且平时也非常支持孩子跟自己犟,但是有一点要求,犟的时候不能强词夺理。她认为,因为某件事让孩子犟一犟,一来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二来可以提高孩子的辩论能力,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锻炼一下口才,第三还可以刺激孩子扩充见识,因为他要想说服家长,必须得有充分的理由。同事的这种做法我很欣赏,她儿子在学校里的出色表现也证明了这种教育方法的成功之处。所以说,我觉得要理解孩子,我们首先得正确看待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遇到事情,我们要先冷静,要学会包容,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学会用自己的经验引导孩子去扭转思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学会尊重的第二个要素是放手。2005年,央视新闻调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个13岁上大学的“神童”,因为和母亲的关系紧张,多次离家出走。当主持人问孩子的母亲“你有没有想到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人”时,这位母亲愣了一下说,除非我死了之后,他才是个独立的人。听听这话,它是不是代表了我们很多人的心声呢是的,做母亲的含辛茹苦,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在自己的眼里,哪怕他成家立业了,也永远是自己的孩子。但这位母亲恰恰忽略了一点,孩子长大了,他应该有自己的世界。大家都知道,天上的老鹰,因为飞翔的本领特别强,所以被称为“天之骄子”。可它们飞翔的本领是怎样来的老鹰的家驻在高高的悬崖上,当小鹰羽翼刚刚丰满的时候,就被妈妈一次次地推下悬崖,练习飞翔,在求生的本能中,小鹰飞翔的本领就变得越来越强。这个故事其实也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放手,也是一种爱。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当你在厨房里包饺子时,你有没有想过让孩子来帮忙其实对于他来说,亲自做一些事、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他也很喜欢另外,在我们处理一些家庭矛盾的时候,你有没有把他作为家庭里的一员,征求过孩子的意见或者了解一下他的内心感受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并且认为,在这个阶段,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但却不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学校的学习、读书,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美好的追求。而且我们也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主动参与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性让他们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他的学习有益无害;让他们主动提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意见,也能增强他自理自力的能力。第三个要素是谦卑。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面前可能已经习惯了以领导者自居。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不敢保证自己没说错过话或者做错过事。而当自己错了后该怎么办是将错就错还是知错就改我觉得,在孩子面前我们最好去掉那副“伪君子”的面具,学会与孩子开诚布公。当自己与孩子的观点发生冲突时,自己先以孩子的心理去想一想,了解到他们的需要,再以成人的观点进行分析,找到与孩子共同的话语;然后再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还要学会和孩子协商,采纳他们正确的建议,当我们自己做错了事时,主动接受孩子的批评。也就是说,在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我们要想顺利走好这一程,做家长的首先得改变过去“我安排你做”或者是“我帮助你做”的那种教育方法,先对自己进行一次洗脑,彻底清除掉那种“父为子纲”的封建思想。(二)学会观察孩子到了青春期,会遇到许多心理困惑。但他们经常会把这些困惑隐藏起来,偶尔在日记本上或者好朋友面前表露一下。有些困惑会因时间的推移和他们自身的成长而慢慢消失,有些却淤积起来,甚至会发展成心结。一旦有了心结,孩子就很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在生活和学习上受到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内,做家长的必须时时注意观察,从孩子一些细微的表现中掌握他们的情绪。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初三的女孩,成绩非常优秀,一直是父亲的骄傲;周围的邻居都说她是个好孩子,老师也很喜欢。然而有一天她突然自杀了,所有的人都很震惊。孩子在自杀的前一天晚上写了四十几封信,第二天早上没有背书包就去上学了。但是这一切她的父母竟然毫无察觉。我们仔细想想,如果写一封信需要十五分钟时间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差不多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也就是说她房间里的灯亮了整整一夜,而孩子的父母在家里却对此一无所知。或许他们也知道孩子房间的灯亮着,但却没有去问一下,孩子为什么那么晚不睡觉。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就这样香消玉殒了大家想,出了这种事,孩子的父母除了懊悔还会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特别想强调一点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问题,有些问题虽然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往往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在我们身边就曾发生过这种真实的例子2010年5月,河津晋清中学一同学从三楼跳下;2010年9康杰中学一名学生从九楼跳楼身亡。2012年10月,万荣一名学生喝农药死亡触目惊心啊这充分说明,现在的孩子,心理的确太脆弱了。作为家长,我们怎么能不高度警觉、千万小心呢各位家长,如果您的孩子不愿意与您交流,我们又该怎么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呢我有两个建议第一,学会“察颜观色”。尽管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会在家长面前做一些掩饰,但是,毕竟他们的忍耐力有限,喜怒哀乐常会写在脸上。作为家长,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这张“晴雨表”,不用我们费尽心思去偷看孩子的日记本和博客,我们也会对孩子的心情变化有所察觉,能够掌控一二的。第二,学会“倾听”。我们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问卷,其中感觉父母太爱唠叨的孩子居然占了95以上。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我们做家长的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占了主角,说自己的苦心,说自己的希望,说自己的要求;说自己孩子的缺点,说别人孩子的忧点;说孩子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等,孩子们只有当听众的资格。但您想过没有,这个阶段的孩子其实更需要别人的“倾听”1218岁的孩子,正处于生理上的青春期、心理上的断乳期,正是最有想法而又很不成熟的时候,最希望有人倾听、有人理解、有人解惑,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学会倾听,适时引导孩子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对他们来说,无疑就是一种释放,就像人感冒发烧时要把汗发出来一样,他们心灵上的“郁结”就会被打开。而作为家长,学会了倾听,我们也就会了解到孩子身上的各种信息。所以,奉劝各位家长,除了要引导孩子跟您聊天外,在孩子发表观点时更不要轻易打断或者否定。(三)学会沟通对于家长来说,和叛逆期孩子沟通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根本不愿意甚至躲避与家长的交流,强行与他们交流,往往只有两种效果要么被当成耳旁风抛到脑后,要么被一句“知道了耳朵都听出茧子了烦死了”这样的话噎个半死。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家长会悲痛欲绝,有些家长会怒气冲天。悲愤之余,辱骂或者是“降龙十八掌”可能就要闪亮登场了。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会引发怎样的结果一是孩子内心的大门永远向您关闭;二是父子或者母子形同路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和朋友们聊天谈育儿体会,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家庭不在少数。其实和孩子沟通说难也不难,关键看你能不能掌握时机、把握分寸。前面我们讲过许多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变化的特点,做家长的,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好他们的这些特点,改变我们为人处事的做法。比如说,孩子喜欢新潮的东西,每次家里边需要添置些什么东西时,最好征求一下他的意见,或者干脆让他去决定,这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一员,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被父母尊重和认可。这样,就有可能打开他与父母交心的通道。还有,要善于跟孩子开玩笑。记得我家孩子上初中时,我老公经常问孩子一句话“宝贝,有没有喜欢的女朋友给爸爸说说。”当时,我很反感老公的这种做法,因为总觉得孩子还不懂那些,他这样说无异于诱导孩子早恋。但没想到的是,孩子竟然和老爸很谈得来,而且有一些秘密也不保留了。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自己面前显得透明,这是一件好事,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说服教育。再有,在跟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谈话的方式。很多家长跟孩子沟通时常常是直奔主题最近学习成绩怎么下降了你有什么心事,怎么没精打采的这种问话方法,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缺点或者是隐私暴露在大人面前了,而这些东西恰好是他想掩藏、最避讳的,所以面对这样的问话,他们往往保持缄默。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些迂回的办法,比如说“我听你们班XX说这次考试题挺难的,他都没有考好,你感觉怎么样”或者在星期天进行一次全家郊游,在放松心情的情况下旁敲侧击地讲一些道理,让孩子内心的烦闷自行消散。总的来说,我们在跟孩子沟通时,首先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注意把握说话的分寸,而且在对一些具体的事进行评判时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千万不能说我认为正确的东西它就千真万确,我认为不好的东西它就一无是处,凡事均有利弊,我们只有客观地评说,才能真正让孩子信服。总之,跟孩子沟通一定要掌握技巧,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方法,用他愿意接受的方式去爱他。四)学会配合这个配合是针对我们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而言。在我们教育孩子时,家里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只要犯了错,爸爸妈妈就齐上阵,你一言我一语,你一个巴掌我踢一脚,直到孩子哭着道歉说再不敢了为止。在父母的这种配合之下,孩子是真服了吗不会的,只是受不了父母的这种轮番轰炸,要么从此自信全无,要么心底暗藏怒火,一旦爆发,便是惊天动地的。仔细想想,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就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的,我们做大人的尚且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又怎么能要求孩子永远不犯错误呢所以,当孩子成长过程出现困难时,家长首先得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父母中有一个在批评孩子时,另一个必须保持冷静,过上一会再找孩子谈心,让孩子从思想深处,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不过也要切忌一点,“唱红脸”的人千万不能为了讨好孩子而唱出反调,使孩子对“唱黑脸”的人产生反感,那样,孩子不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因为有人为自己撑腰而更加有恃无恐。还有,在平常生活中,做家长的一定要为孩子创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什么是老师“学高为范,身正为师。”我们常常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可我们自己却整天沉缅于麻将场上、花天酒地中,没有一点进取的精神,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上进呢但凡做家长的能在工作之余、家务之余、生意之余陪着孩子看会儿书或者锻炼锻炼身体,那我们在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孩子肯定就不会说“你都没学好凭什么说我呢”这样的话了。我们有些家长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听话,做事有规律,其实除了孩子自身的性格外,家长的素质、为人处事的态度,家庭的和谐氛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性格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关系。说到这儿,我就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次,我们家附近有个孩子的家长来找我,说是想请我帮孩子转个学校。我就问为什么要转学咱在现在的学校属于在服务区内正常学习,没必要到其他学校去给别人说话的。当时家长告诉我说这里的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