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52例_第1页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52例_第2页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52例_第3页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52例_第4页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52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52例作者孙义馨孙鹏贺永斌1作者单位1放射科长春市中心医院介入科,吉林长春130051【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发病率随社会老龄化而逐年增加。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本解决下肢缺血坏死症状,外科手术搭桥多因病变呈弥漫性,术后疗效欠佳或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而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进步,介入技术的迅猛发展,介入治疗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1,2。现将我科成功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52例髂、股浅和腘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6087平均岁。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或MRA确诊,其中单纯髂动脉狭窄或闭塞15例,单纯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20例,髂动脉合并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11例,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合并胭动脉病变6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5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下肢皮温降低、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出现静息痛。除外伤患者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和高高血压。泛大西洋共同合作组织TASC分级A级8例,B级20例,C级22例,D级2例。发病时间1个月3年不等,平均8个月。术前测定患者踝肱指数ABI。治疗过程治疗方法局麻下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成功后,引入导管鞘,经导管鞘给予低分子肝素全身肝素化,入超滑导丝及导管,常规先行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造影,根据术中造影情况,明确病变血管狭窄长度及病变程度,然后使导丝顺利通过狭窄或闭塞部,并跟进导管,再次造影确认导管位于血管真腔内并明确狭窄段位置后,更换超硬加强导丝,选择不同直径的球囊扩张狭窄部位,随后置入相应长度和直径的支架。如支架置入后仍有狭窄20或支架扩张不满意,则辅以球囊再次扩张。膝下段远端供血动脉呈多支弥漫、广泛病变,应用尿激酶行下肢动脉溶通介入治疗。术后治疗常规抗炎、抗凝等对症治疗。出院前测定患者的ABI,行支架置入术患者出院后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拜阿司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8匹林半年,如条件允许,能监控凝血者口服华法林。嘱患者适当增加下肢运动量。随访时间618个月。结果成功完成本组52例患者89条患肢的血管球囊扩张术PTA和支架置入术,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共置入金属支架71枚50例。2例患者因各种原因只行球囊扩张未放置支架,扩张后造影血管通畅。1例患者球囊扩张后出现动脉夹层,但支架置入后夹层消失。16例支架置入后马上造影见狭窄或闭塞部仍20,理论上,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在1W内可以正常扩张释放,但为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多数病例均即刻给予球囊扩张后狭窄消失。本组52例患者PTA及或支架置入术后造影示血管通畅,远端充盈良好。治疗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查体足背动脉搏动较介入治疗前明显增强。ABI由治疗前增加至。随访618平均12个月。5例患者复发再次介入治疗,其中2例只行PTA的患者全部复发出现血管再狭窄,2例支架远端狭窄,1例支架远端闭塞。其他患者未见症状复发,血管彩超复查显示支架处动脉血流通畅。2讨论ASO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临床表现为肢体缺血征象,多数患者在临床症状较重时才就诊,往往此时病变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8已经发展为多节段、多平面的严重狭窄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以往的治疗方法为内科静点溶栓、抗凝及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和外科手术,但病变早弥漫性时治疗效果往往欠佳,且大多患者为老年人,病情复杂,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对较大风险的手术耐受能力差,不适宜外科手术治疗3,4。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进步,介入技术的迅猛发展,介入治疗以其适应证广、创伤小、并发症低、可重复治疗和显著的临床效果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多数学者根据临床表现将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分为4期1期无明显临床症状2期间歇性跛行3期静息时疼痛4期严重缺血表现溃疡、坏疽甚至肢体丧失5。本文根据造影发现,临床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临床分期与血管造影后所表现的严重情况并不相符,理论上间歇性跛行症状多由股动脉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造成,而出现静息性疼痛、难愈的溃疡及坏疽时,说明患者膝以下动脉存在广泛的重度病变甚至闭塞。而本组病例中一部分患者股动脉合并膝以下多处、多段动脉重度狭窄,临床却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根据介入造影结果发现与其丰富的侧支循环有关。膝以下小动脉因其管腔直径较小、位置较深,病变多发展迅速,临床外科对此类病变的血管重建术形成一定难度。但此类患者在介入术中及术后给予一定的尿激酶等溶通介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8治疗可以起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肢体微小动脉供血条件,有效降低了截肢平面,控制肢体缺血情况的进一步加重。介入治疗成功的前提是穿刺入路的成功建立。本文认为采用距病变最近的入路和避免绕弯是顺利完成介入治疗的关键,优点是便于操作、释放支架时支架可以准确定位。如穿刺较困难时可以考虑应用注射器边抽吸边穿刺,有动脉鲜红色血液吸入时撤除注射器,更换短导丝,或在彩超下定位行动脉穿刺,但需注意穿刺入路角度,以适合支架输送器进入为佳。术中操作必须轻柔,临床多数并发症如血管破裂、动脉夹层和血管痉挛闭塞多与操作手法粗暴有关。尤其是交换超硬导丝,导丝远端不宜进入远端血管太远。本组1例出现血管夹层,虽然动作轻柔,考虑可能由多次试探性应用导丝通过闭塞段所致,如事先给予一定溶栓治疗,应能降低导丝通过所造成的危险。介入治疗适用于髂、股浅、腘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6,对于长段的狭窄和闭塞性疾病也适合,动脉远端分支结构和管径正常效果尤佳。长段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难度明显高于长段狭窄和短段闭塞性病变,但疗效基本相似。本组患者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CTA或MRA确诊,虽然上述检查检出敏感性及特异性不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PSA图像,但对于介入治疗入路途径选择及制定初期介入手术方案仍有重要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8临床指导价值。动脉闭塞性病变未行血运重建的患者每年截肢的发生率约为10,所以对ASO必须尽早实施治疗,以恢复肢体远端血供。长期以来,传统的旁路转流术是治疗ASO主要方法,但创伤大,并发症多,而且膝以下动脉旁路手术的远期通畅率也并不理想。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早期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也仅能扩张近端病变,腘动脉以下的病变很少为PTA的指征。但是,随着介入技术水平的提高,介入治疗用器械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对于腘动脉以上病变,PTA的治疗地位已经无可替代。而对于腘动脉以下的病变,尽管目前还没有关于手术和介入治疗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但是随着小截面长球囊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开始接受PTA介入治疗。本文治疗方法可以给老年ASO患者提供及时、合理、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SCHILLINGERM,MINARSTENTIMPLANTATIONFORTREATMENTOFPERIPHERALARTERYDISEASEJEURJCLININVEST,2007373165702DICKF,DIEHMN,GALIMAILISA,ETORENDOVASCULARREVASCULATIONINPATIENTSWITH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8CRITICALLIMBISCHEMIAINFLUENCEOFDIABETESMELLITUSONCLINICALOUTCOMEJJVASCSUR,2007454751613KLONARISC,KATSARGYRISA,TSEKOURASN,ETSTENTINGFORAORTICLESIONSFROMSINGLESTENOSESTOTOTALAORTOILIACOCCLUSIONSJJVASCSURG,200847231074SHARAFUDDINMJ,HOBALLALLJJ,KRESOWIKTF,ETTERMOUTCOMEFOLLOWINGSTENTRECONSTRUCTIONOFTHEAORTICBIFURCATIONANDTHEROLEOFGEOMETRICDETERMINANTSJANNVASCSURG,2008223346575VISONA,TONELLOD,ZAL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