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新基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梧州市新基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梧州市新基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梧州市新基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梧州市新基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咨询MACRO/ 梧州市新基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梧州市新基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第一章 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始终坚持 “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公司致力于创新求发展,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长期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同时,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技术后盾和保障,在新产品开发能力、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新基建将改善就业情况,培育人力资本。第一,新基建作为生产经营的基础部门,能够有效集聚劳动力,发挥对就业的吸纳作用,缓解失业等社会性问题。1979-201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从69.8%降至26.1%。与此同时,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17.6%增长至27.6%,从业人员总量实现反超。从GDP不变价数据来看,2019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40%左右,远远高于农业7%-8%的GDP占比。工业部门的劳动要素生产率明显较高,并且仍有较大空间吸纳剩余劳动力。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外溢性和网络效应,新基建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以及触发的新的行业机会都能够有效吸纳社会劳动力。第三,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以此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新基建的科技化的发展导向,能够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培育,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投资作为与出口和消费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将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基建,将成为“稳投资”战略的重中之重。消费和出口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果短时间内难以显现,投资能够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刺激经济增长。从专项债流向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例约为24%左右,子行业中轨道交通是主要发力点,而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的比重并不高。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结合来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上一年度,xxx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7204.42万元,同比增长16.78%(3908.50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特高压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1928.1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0.61%。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5712.937617.247073.156801.1027204.422主营业务收入4604.926139.895701.335482.0521928.192.1特高压设备(A)1519.622026.161881.441809.087236.302.2特高压设备(B)1059.131412.181311.311260.875043.482.3特高压设备(C)782.841043.78969.23931.953727.792.4特高压设备(D)552.59736.79684.16657.852631.382.5特高压设备(E)368.39491.19456.11438.561754.262.6特高压设备(F)230.25306.99285.07274.101096.412.7特高压设备(.)92.10122.80114.03109.64438.563其他业务收入1108.011477.341371.821319.065276.23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102.3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58.72万元,增长率17.52%;实现净利润5326.7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92.86万元,增长率12.52%。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27204.42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21928.1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0.61%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6.78%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3908.50利润总额万元7102.34利润总额增长率17.52%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1058.72净利润万元5326.76净利润增长率12.52%净利润增长量万元592.86投资利润率54.51%投资回报率40.88%财务内部收益率29.09%企业总资产万元34473.11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2.46%流动资产总额万元11189.12资产负债率39.25%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梧州市新基建项目以5G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变革,支撑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全新发展方向,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智能化、互联网+的全新业态,对生产供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型基建连接着供需的两端,发展新基建能够补短板,调结构,向前向后发挥联动作用,通过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集约化、科技化水平,最终实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融合。投资作为与出口和消费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将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基建,将成为“稳投资”战略的重中之重。消费和出口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果短时间内难以显现,投资能够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刺激经济增长。“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二)项目选址xx产业基地(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8030.67平方米(折合约72.01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1.56%,建筑容积率1.3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2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6.82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8030.6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4764.6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282.3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1192.8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493.87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3台(套),主要包括:切丝片机、功能磨粉分离机、油烟净化设备、包装喷码机、不锈钢操作台、不锈钢漂槽、不锈钢杀菌槽、不锈钢预煮槽、杀菌锅、搅拌机、净化清洗机、清洗除杂设备、真空包装机、炒锅、微波解冻机等,设备购置费3649.20万元。(七)节能分析“梧州市新基建项目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03655.54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5182.93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4.05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17.03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18%,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产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8317.4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173.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37%;流动资金4144.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63%。(十)资金筹措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9889.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811.66万元,税金及附加342.37万元,利润总额9077.34万元,利税总额10671.76万元,税后净利润6808.0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863.7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56%,投资利税率58.26%,投资回报率37.17%,全部投资回收期4.19年,提供就业职位654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三、报告说明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报告有五大用途:可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用于银行贷款告;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四、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产业基地及xx产业基地特高压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产业基地特高压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集团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梧州市新基建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产业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65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863.76万元,可以促进xx产业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56%,投资利税率58.26%,全部投资回报率37.17%,全部投资回收期4.19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19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发展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不断提高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和比重,有助于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五、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48030.6772.01亩1.1容积率1.381.2建筑系数51.56%1.3投资强度万元/亩196.821.4基底面积平方米24764.61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66282.321.6绿化面积平方米3493.87绿化率5.27%2总投资万元18317.43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4173.012.1.1土建工程投资万元5813.412.1.1.1土建工程投资占比万元31.74%2.1.2设备投资万元3649.202.1.2.1设备投资占比19.92%2.1.3其它投资万元4710.402.1.3.1其它投资占比25.72%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77.37%2.2流动资金万元4144.422.2.1流动资金占比22.63%3收入万元39889.004总成本万元30811.665利润总额万元9077.346净利润万元6808.017所得税万元1.388增值税万元1252.059税金及附加万元342.3710纳税总额万元3863.7611利税总额万元10671.7612投资利润率49.56%13投资利税率58.26%14投资回报率37.17%15回收期年4.1916设备数量台(套)12317年用电量千瓦时503655.5418年用水量立方米25182.9319总能耗吨标准煤64.0520节能率25.18%21节能量吨标准煤17.0322员工数量人654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新基建市场分析“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将推进“新基建”建设。经测算,2020-2025年间,“新基建”领域中的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其次是5G基站建设。“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消费和出口受挫,投资则成为政府稳定经济局面的重要手段。投资手段中,“新基建”因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给,因此,被政府部门频频提及。2018年12月,“新基建”概念被初次提及;2019年,在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中,“新基建”又被多次提及;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推进“新基建”被政府强调的频次更高了。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64.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基础建设投资增长3.8%。值得注意的是,2015-2017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一直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2018年及以后,基建投资增速提升,也正是在2018年,“新基建”概念政府被提出。初步测算,2020-2025年在我国“新基建”建设涉及的七大产业领域中,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领域的总投资规模最大,投资规模预计达34400万亿元;其次是5G基础建设领域,投资规模预计达24000万亿元。二、新基建政策背景分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根据相关报道,“新基建”最可能集中于7大领域:一是5G基站建设(5G板块),二是特高压,三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建和高铁),四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五是大数据中心,六是人工智能,七是工业互联网。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新基建既包含宽口径的广义新基建,也包括窄口径的狭义新基建。201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结合来看,新基建包含了两个口径,一个是旨在创新的狭义新基建,主要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另一个口径是重在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除上述狭义口径包含的领域之外,还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垃圾回收处理等环保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短板等领域。结合来看,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传统基建的投资效率不高,同时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并加速房价回升,“房住不炒”的主线下“新基建”发力顺理成章。2008年,为应对全球经济放缓,我国开展了“四万亿”的大规模刺激举措以对冲国内基本面的下行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后果,如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库存过剩,传统基建、地产等行业过于强势,居民、企业债务压力逐渐加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问题,立足当下,若继续大规模采用传统的“铁公机”来刺激经济则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并推升杠杆率水平,在此背景下,“新基建”的推出就顺理成章。从专项债流向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例约为24%左右,子行业中轨道交通是主要发力点,而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的比重并不高。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结合来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末,我国共发行了9498亿元专项债,且资金全部流向基建领域(2019年9月国常会规定2020年的专项债资金全部不能流向土储棚改领域)总体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第一,新基建的占比持续升高,但目前传统基建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从新基建的分项来看,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等致力于传统基建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占绝大多数,而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行业的占比不足50%。因此从短期来看,传统基建仍是当前稳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往后看,随着政策的不断引导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政策面来看,以5G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政策的广泛支持。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此后得到政策的陆续加码,不断引导资金流向新基建领域。2020年度各省市投资计划清单相继出台,基建项目成为受关注的重点领域,同时涵盖新老基建两个范畴,下一阶段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重要力量。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3月1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从财政政策来看,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较上年提前下达增加4580亿元,增幅达33%。其中专项债务限额累计12900亿元,传统基建所占份额接近5000亿元。财政政策作为重大投资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托底新基建发展行情。政府专项债中片区开发类的主要流向以园区建设、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为主。从PPP投资方向来看,片区开发、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仍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主力,新基建的轨道交通、园区开发以及城镇化建设都涵盖在内。同时预计2020年财政赤字率有望增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支持新基建发展。利率方面,Shibor利率存在下行趋势,MLF利率在2月下降10个基点之后,2月20日贷款基本利率下调,1年期LPR从4.15调至4.05;5年期以上LPR调为4.75,前期为4.8。除此之外,央行松口存款基准利率有望迎来四年中首调,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合理的同时将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月27日,央行表态要对普惠金融服务达标的银行择机定向降准,降准与定向降准政策近期也有可能落地。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成本低,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投资乘数的拉力,有利于资本流向新基建领域。二、项目建设背景1、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总量规模增长快、技术突破赶超快、具有优势的企业和行业发展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特色突出、中央和地方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融资环境有所改善的总体态势,但仍存在研发投入需增加、资金支持力度需加大等问题,同时八大细分产业发展各具特点。2、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项目承办单位技术水平提升,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把有限的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为此,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导向、牵引、辐射和带动作用,延伸相关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增强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十三五”时期,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顺应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发展重点,培育壮大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紧紧抓住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机遇,跟踪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动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资源,加强创新引领,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壮大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建成一批有自主核心技术、有一定市场规模和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建设创新型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破解世界性难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大势不会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开放,各国都希望在中国寻找更多发展机遇,这些因素有力支撑了有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当前形势是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从实际出发,辩证看待形势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应当大有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必要性分析1、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让高质量发展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更好满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更好满足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更好满足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2、当今世界,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动力远远超出预测,人类创新潜能也远远超出想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这将给“十三五”时期的中国带来新的机遇,为我国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创造了条件。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促进其在块状经济中发挥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核心带动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支持企业依托原有产业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块状经济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提升块状经济的产业分工地位和整体竞争力。完善块状经济生产性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检验检测、金融保险、信息咨询、资质认证、物流仓储、人才培训等服务。促进产业和企业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集聚,使各类园区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选择一批块状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区)作为全省培育现代产业集群示范点。3、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内目前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承办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需求面的不断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要而且紧迫。第三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二、项目选址该项目选址位于xx产业基地。园区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全面落实制造强省建设1274行动计划(即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12个重点产业,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7大专项行动,标志性产业集群等4大标志性工程),加强对各级产业园区的分类指导,进一步强化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产业聚集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质量水平。园区不断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统筹规划布局与产业园区相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和公共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承载能力。加快产业园区内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餐饮商贸、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园区由封闭型的区块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奠定良好基础。梧州市地处东经1101811140,北纬22372418之间,北回归线从市区经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广西东大门,东邻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云浮市郁南县,东南与广东省云浮市的罗定市接壤,南接玉林市容县,西连贵港市平南县,北通贺州市昭平县、桂林市荔浦县,东北与贺州市八步区接壤,西北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毗邻。全境东西距115公里,南北长196公里,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占1097.17平方公里。早古生代(距今4.055.7亿年),梧州市区位于华南加里东地槽西南部,寒武纪海侵继承晚震旦世的海侵,全境被海水淹没。沉积厚数千米的类复理石砂、页岩建造,大瑶山一带具鲍马粒序层理和冲刷印模,一般认为属深海沉积产物。由于沉积速度快,海水十分浑浊,因而生物稀少,只有一些小型无铰纲腕足类和海绵等生物。寒武纪末(距今5亿年左右),发生郁南运动,桂东大瑶山花山隆起成陆,而梧州市区处于钦州玉林坳陷东北部,故奥陶纪和志留纪仍有类复理石砂、页岩沉积,今大部分已被剥蚀殆尽,仅南邻苍梧县局部地方尚存。志留纪末(距今4亿年左右),发生强烈的广西运动(加里东运动),钦州玉林坳陷海水退缩,其余广大地区(包括梧州市)地壳普遍上升为陆地,从此,结束了地槽沉积的历史。同时使早古生代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并产生博白梧州区域性深断裂。梧州市地处浔江和桂江交汇处,两江交汇后称西江,由西向东贯市区,浔江、桂江、西江交汇梧州,俗称“三江水口”。桂江由西北流入西江。地形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中部苍梧县城至梧州市区一带西江两岸大部地区为地势低的级河谷阶地,标高一般为2060米;其他大部分地区为早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碎屑岩及燕山期岩浆岩组成的丘陵地貌,标高一般为80300米。丘陵地占总面积80%以上,多丘陵起伏,群山连绵,极少平地,地势由南北向中部西江倾斜,以海拔300米以下丘陵、台地为主,梧州市区最高峰白云山,海拔367米。梧州地貌按照成因类型和形态组合特征,划分为:1.剥蚀侵蚀类型,包括丘陵、垄状低丘以及波状低丘。2.侵蚀堆积类型,分级河谷阶地和河漫滩。梧州市地处桂东,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较丰富,具有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大,夏长冬短,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闷热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有低温、干燥、偏冷少雨。多年平均气温21.2;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2;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2.2。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29日,梧州市区曾有过41.4极端最高气温记录。1951年以后,极端最高气温为39.7,出现在1989年7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为-3.1,出现在1957年2月11日。年平均降雨量1453.0毫米,春夏之交较多,秋冬季较少;年降雨量最多是1961年1906.9毫米,最少是1991年942.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春夏潮湿、秋冬干燥。年平均日照时数1725.4小时。暴雨、干旱、冰雹、雷电、台风和霜冻等气象灾害偶有发生。2015年,梧州市各地平均气温20.122.9。各地总降水量1323.62366.0毫米,各地日照总时数1041.71772.6小时。主要气候事件有春旱、暴雨洪涝、强对流、台风及高温天气等。梧州市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中下游浔江(西江上游)与桂江交汇处。西江水系梧州市以上流域,集水面积32.97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外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19.34万平方公里。流域上游西面为云贵高原,北面有大苗山、猫儿山、越城岭,南面是十万大山、六万大山、大容山等。整个流域西北高,东南低,流域内水流汇集西江注入珠江。梧州市内主要河流有桂江、浔江和西江。广西境内有784条江河溪流汇集梧州流入西江,经珠江注入南海。梧州市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5.5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8.7亿立方米。梧州市区平均年降雨总量4.62亿立方米,地表水平均年资源量2.6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平均资源量5900万立方米。过境水量2083亿立方米。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37种,包括金属矿产12种,分别为铁、锰、钛、钒、铜、铅、锌、钨、钼、金、银、稀土等;非金属矿产24种,分别为锆石、独居石、硅石、萤石、磷、硫铁矿、重晶石、水泥灰岩、高岭土、砖瓦用砂页岩、饰面花岗岩、珍珠岩、沸石、叶腊石、膨润土、黑矅石、云母、石英岩、白云岩、硅藻土、钾长石、钠长石、建筑用砂岩、建筑用河砂砾石等;水气矿产1种,为矿泉水。旅游:梧州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宋代起梧州就形成了著名的梧州八景:桂江春泛、云岭晴岚、龙洲砥峙、鹤岗返照、金牛仙渡、鳄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三、建设条件分析项目投资环境优良,当地为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项目建设地拥有完善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设施和工业配套条件,项目建设区域市场优势明显,对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成后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十分有利。四、用地控制指标投资项目占地税收产出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投资项目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7.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7.00%”的具体要求。五、地总体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51.56%,建筑容积率1.3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2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6.82万元/亩。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占地面积()基底面积()建筑面积()计容面积()投资(万元)1主体生产工程17508.5817508.5851192.8951192.894938.961.1主要生产车间10505.1510505.1530715.7330715.733062.161.2辅助生产车间5602.755602.7516381.7216381.721580.471.3其他生产车间1400.691400.692969.192969.19296.342仓储工程3714.693714.699808.139808.13688.192.1成品贮存928.67928.672452.032452.03172.052.2原料仓储1931.641931.645100.235100.23357.862.3辅助材料仓库854.38854.382255.872255.87158.283供配电工程198.12198.12198.12198.1215.643.1供配电室198.12198.12198.12198.1215.644给排水工程227.83227.83227.83227.8313.994.1给排水227.83227.83227.83227.8313.995服务性工程2352.642352.642352.642352.64165.075.1办公用房1179.931179.931179.931179.9377.005.2生活服务1172.711172.711172.711172.7183.546消防及环保工程663.69663.69663.69663.6952.396.1消防环保工程663.69663.69663.69663.6952.397项目总图工程99.0699.0699.0699.06-148.557.1场地及道路硬化6646.041253.471253.477.2场区围墙1253.476646.046646.047.3安全保卫室99.0699.0699.0699.068绿化工程2506.4287.72合计24764.6166282.3266282.325813.41六、节约用地措施投资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地已有生活设施、公共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区域少建非生产性设施,因此,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节省建设投资。投资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由项目承办单位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七、选址综合评价场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第四章 项目风险性分析一、新基建产业分析(一)新基建概况全球经贸摩擦加剧,叠加海外疫情导致各国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外需不足,内需承压,经济发展动力需要寻求新的出口。投资作为与出口和消费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将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基建,将成为“稳投资”战略的重中之重。消费和出口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果短时间内难以显现,投资能够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刺激经济增长。首先,出口层面来看,2018年3月以来,由于特朗普的单边贸易主义带来的中美经贸摩擦,我国贸易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在2020年1月15日,伴随中美达成第一接阶段经贸协议,取得阶段性成果,贸易摩擦而暂时得以缓解,利于我国贸易出口企稳回升,但是仍要正视后续由特朗普反复多变的个性而带来的不确定性,贸易出口要想平稳回升或进一步升级需要时间。另外,受疫情影响,2月份PMI出现大幅下滑,外贸领域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28.7%和31.9%,环比降20.0%和17.1%,外需大幅削减。国内方面,中国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比较优势不断降低,出口贸易存在挑战。另外,当前贸易发展方向也呈现出智能化、服务化的倾向,传统贸易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跨境电子商务正快速发展。以5G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将会推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新基建发展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占领高地。其次,从需求层面来看,2019年消费对GDP贡献率为57.8%,比上年下降了约20个百分点,城乡二元性、传统消费权重大、居住成本过高、以及投资结构与需求错配的问题使得消费贡献率增长势头承压,内需潜力有待持续释放,但短期内难以通过政策刺激显著改变。消费结构上,内部出现高级化发展趋向,但受到居住成本挤压。2019年居民服务性消费占比50.2%,超越货物消费权重,与发达国家60%-70%的服务消费比重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居住成本方面,房价的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的教科文娱、医疗保健等新型服务消费空间,2018年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居住收入比分别为23.7177%、10.3679%、9.2314%。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范围为4-6,房价收入比越高,则房价越高,偏离合理范围越严重。2019年居民部门杠杆率达55.8%,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0.2万亿元,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中,居住占比已经达到24.82%,新兴服务消费可用资金不断被房价压缩。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载体,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令人瞩目,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6%。然而,与美、日等发达经济体82%到91%的城市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城乡融合战略的推进,城镇落户门槛的不断降低,城市化进程也将快速推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2050年将达到80%左右。农村地区劳动力将加速流向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与之匹配。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在2018至2019年度仅为3.8%,该指标2009年曾经达42.16%的水平。5G基站、特高压的建设将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基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将进一步帮助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加速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搭建,大大提升城市管理综合统筹能力。新基建将改善就业情况,培育人力资本。第一,新基建作为生产经营的基础部门,能够有效集聚劳动力,发挥对就业的吸纳作用,缓解失业等社会性问题。1979-201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从69.8%降至26.1%。与此同时,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17.6%增长至27.6%,从业人员总量实现反超。从GDP不变价数据来看,2019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40%左右,远远高于农业7%-8%的GDP占比。工业部门的劳动要素生产率明显较高,并且仍有较大空间吸纳剩余劳动力。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外溢性和网络效应,新基建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以及触发的新的行业机会都能够有效吸纳社会劳动力。第三,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以此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新基建的科技化的发展导向,能够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培育,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当前我国传统基建存在重复建设、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结构错配、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新基建的发展将会对传统基建形成补充,有着较大向上发展的动能。以5G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变革,支撑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全新发展方向,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智能化、互联网+的全新业态,对生产供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型基建连接着供需的两端,发展新基建能够补短板,调结构,向前向后发挥联动作用,通过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集约化、科技化水平,最终实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融合。(二)新基建机遇分析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通俗理解“新基建”就是发力于科技端,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2020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上就提出要“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传统基建项目差别是,“新基”建项目单体投资体量较小,大致以十亿元以下投资体量的项目居多,数十亿元投资体量的项目极少。所以,在社会资本方面,对新基建的投资会采取更具战略性的模式,不是以获取建设利润或做大资产规模为导向,更多是基于自身的产业来布局新的可协同要素,以力争让自身产业可以更高效、更全面地触达市场和客户,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近期,各地新出台的基建发展规划皆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五网”建设相关的新基建项目,且新基建的占比有上升趋势。而在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等理念、发展目标的影响下,市场也会自发地将资金聚焦于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的新基建领域。可以说,从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注意力、资源、资金都会逐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