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固体物质组成PPT课件_第1页
土壤固体物质组成PPT课件_第2页
土壤固体物质组成PPT课件_第3页
土壤固体物质组成PPT课件_第4页
土壤固体物质组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质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同时,土壤颗粒的大小与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并且影响土壤孔隙状况,从而对土壤水分、空气、热量的运动和物质的转化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单个土粒的当量粒径(假定土粒为圆球形的直径)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级,石砾,砂粒,粉粒,黏粒,土壤质地,-,2,常见的土壤粒级制,中国制,卡钦斯基制,美国农部制,国际制,国际上通行的粒级制是把小于0.002mm的称为黏粒,-,3,同级土粒的大小相近,其成分和性质基本一致;不同粒级的矿物其组成有很大差别,因而其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各级土粒的主要特性:石块:不利耕作和作物生长石砾:其大小和含量直接影响耕作难易砂粒:通气性好,无胀缩性粉粒:有微弱的黏结性、可塑性、吸湿性和胀缩性黏粒: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通气和透水性较差,-,4,土壤机械组成概念:根据土壤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其各粒级的相对含量,即为机械组成。,土壤质地概念: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其反映了母质来源及成土过程的某些特征,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质地分类制,国际制,美国农部制,卡钦斯基制,基本质地类型,砂土,壤土,黏土,-,5,国际制土壤质地三角图,国际质地制根据砂粒(2-0.02mm)、粉粒(0.02-0.002mm)和粘粒(0.002mm)三粒级含量的比例,划定12个质地名称,美国农部制土壤质地三角图,根据砂粒(2-0.05mm)、粉粒(0.05-0.002mm)和粘粒(0.002mm)3个粒级的比例,划定12个质地名称,-,6,土壤质地肥力特征,砂质土,黏质土,壤质土,-,7,-,8,黏粒矿物,硅四面体及硅片,硅氧四面体的基本结构由1个硅离子(Si4+)和4个氧离子(O2-)组成,砌成一个三角锥形的晶格单元,共有四个面,故称为硅氧四面体,-,9,四面体(SiO4)4-可自聚合,在水平方向上四面体通过共用底部氧的方式在平面两维方向上无限延伸,排列成近似六边形蜂窝状的四面体片,这就是硅片。可用n(Si4O10)4-表示,-,10,铝氧八面体及铝片,铝氧八面体的基本结构由1个铝离子(Al3+)和6个氧离子(O2-)(或氢氧离子)所构成,其晶格单元具有八个面,故称为铝氧八面体,-,11,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八面体通过共用两个氧离子的方式,在平面两维方向上无限延伸,排列成八面体,从而构成铝片,铝片两层氧都有剩余的负电荷。可用n(Al4O12)12-表示,-,12,硅四面体和铝八面体的构造图,-,13,1:1型层状硅酸盐(高岭石)晶体结构示意图,-,14,2:1型层状硅酸盐(蒙脱石)晶体结构示意图,-,15,同晶置换,矿物形成时,性质相近的元素,在矿物晶格中相互替换而不破坏晶体结构的现象,称之为同晶置换。,同晶置换现象在2:1和2:1:1型的黏粒矿物中较普遍,而1:1型的黏粒矿物中则相对较少,同晶置换的结果:,影响层间结合状态和矿物特性,被吸附的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被束缚在黏粒矿物表面而不易随水流失,从环境角度看,同晶置换可能导致某些重金属等污染元素在土壤中的不断累积,以致超过环境容量而引发土壤污染。,-,16,黏粒矿物的种类及一般特性,高岭组,单位晶胞分子式可用Al4Si4O10(OH)8表示,是水铝片和硅氧片相间重叠组成的1:1型矿物。包括高岭石、珍珠陶土及埃洛石等,蒙蛭组,2:1型膨胀性矿物,由两片硅氧片中间夹一水铝片组成,其单位晶胞分子式可用(Al,Fe,Mg)4(Si,Al)8O20nH2O表示。包括蒙脱石、绿脱石、拜来石、蛭石等,水化云母组,2:1型非膨胀性矿物,以伊利石为主要代表,故又称伊利组矿物,特征近似于蒙脱石,绿泥石组,以绿泥石为代表,具有2:1:1型晶层结构、同晶置换较普遍和颗粒较小等特征,氧化物组,包括水化程度不等的各种铁、铝氧化物及硅的水化氧化物。分为结晶型和非晶质无定型物质型,-,17,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土壤有机质,概念,来源,高等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土壤中的动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施用的有机肥,形态,新鲜有机质(未分解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腐殖质,-,18,土壤有机质(碳),-,19,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明显,-,20,有机质的含量及其组成,有机质的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差异很大,高的可达20或30以上(如泥炭土、一些森林土壤等),低的不足0.5(如一些漠境土和砂质土壤)。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含有机质在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元素组成是C、O、H、N,其次是P和S,C/N大约在10左右。主要有五类有机化合物和灰分物质,含量,组成,糖类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N化合物脂肪、树脂、蜡质和单宁灰分物质:Ca、Mg、K、Na、Si、P、S、Fe、Al、Mn,-,21,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土壤腐殖质,非腐殖物质No-humicsubtances,腐殖物质Humicsubtances,为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已知的有机化合物,约占土壤腐殖质的2030%。作用: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非晶形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占土壤有机质的6080%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也是土壤有机质中最难分解的组分,-,22,土壤腐殖物质的组分及其分离,土壤腐殖物质的组分,土壤腐殖质,腐殖物质,胡敏酸(褐腐酸,HA),富啡酸(黄腐酸,FA),胡敏素(黑腐素,H),多糖,氨基酸,多糖醛酸甙,非腐殖物质,-,23,腐殖物质是一类组成和结构都很复杂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主体是各种腐殖酸及其与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盐类,它与土壤矿物质部分密切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因而难溶于水。,土壤腐殖酸,-,24,土壤腐殖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腐殖酸在土壤中的功能与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有密切的关系。据报道,腐殖酸分子量的变动范围为几至几百万之间。在同一土壤中,分子量:胡敏素胡敏酸富啡酸特征:短棒形;具有非晶质特征;较大的比表面积;亲水胶体,二、化学性质腐殖酸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S,此外还含有少量的Ca、Mg、Fe、Si等灰分元素。含碳量和含氮量:胡敏素胡敏酸富啡酸腐殖酸分子中含有各种官能团1)含氧的酸性官能团:包括芳香族和脂肪族化合物上的羧基(R-COOH)和酚羟基(酚-OH)2)中性官能团:醇羟基(R-OH)、醚基(-O-)、酮基(C=O)、醛基(-CHO)和酯(ROOC-)3)碱性官能团:胺(-NH2)、酰胺(-CONH2)腐殖酸总酸度:富啡酸胡敏酸胡敏素,-,25,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在以土壤微生物为主导的各种作用综合影响下,向着两个方向转化:一是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CO2、H2O和能量;所含N、S、P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释放成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这一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化过程。,R(C,4H)+2O2CO2+2H2O+能量,另一个转化方向则是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腐殖化过程。有机残体的矿化和腐殖化是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矿化过程是进行腐殖化过程的前提,而腐殖化过程是有机残体矿化过程的部分结果。矿化和腐殖化在土壤形成中是对立统一的两个过程。,-,26,微生物,矿化作用,腐殖化作用,好氧分解,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嫌气、厌氧分解,CO2、H2O矿质养分,CH4、H2S有机酸等,多元酚,氨基酸、醌,胡敏酸,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缩合,-,27,有机质分解转化过程,动物,微生物,-,28,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有机质在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2)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分解的同时,形成腐殖质的过程。3)通常把每克干重的有机质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称为腐殖化系数。,腐殖质形成的机理,几个概念,1)30年代:木质素和微生物原生质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木质素-蛋白质复合体。2)60年代:木质素不能参与腐殖质的形成,而是通过降解产生酚、醌型化合物,再与氨基酸缩合而成。3)80年代及以后:细胞自溶假说:死亡细胞释放自溶酶,使细胞成分(糖、氨基酸、酚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形成自由基而迅速缩合成腐殖质。微生物合成学说:微生物利用植物物质作碳源和能源,在细胞内合成各种腐殖质的高分子化合物,微生物死亡后再释放到土壤中,在细胞外降解为腐殖质。,-,29,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机质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物质组成。一方面,外来有机物质不断地输入土壤,并经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形成新的腐殖质;另一方面,土壤原有有机质不断地被分解和矿化,离开土壤。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由其一系列转化和矿化过程所构成的物质流通称为土壤有机质的周转。,由于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周转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凡是能影响微生物活动及其生理作用的因素都会影响有机物质的转化。,-,30,1、温度,温度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一般说来,在0C以下,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很小。在0-35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加速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周转。温度每升高10C,土壤有机质的最大分解速率提高2-3倍。一般土壤微生物活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约为25-35C,超出这个范围,微生物的活动就受到明显的抑制。,-,31,2、土壤水分和通气,土壤水分对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影响是复杂的。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需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但过多的水分导致进入土壤的氧气减少,从而改变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和产物。当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时,大多数分解有机质的好氧微生物停止活动,从而导致未分解有机质的累积。土壤有机质的转化也受土壤干湿交替作用的影响。,-,32,3、植物残体的特性,新鲜多汁的有机物质比干枯稿杆易于分解有机物质的细碎程度影响其与外界因素的的接触面,从而影响其矿化速率密实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比疏松有机物质缓慢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对其分解速度影响很大,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这种矿化作用称之为新鲜有机物质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激发效应,-,33,4、土壤特性,气候和植被在较大范围内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而土壤质地在局部范围内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其黏粒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pH也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而影响有机质的降解。,各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于活动的pH范围,大多数细菌活动的最适pH在中性附近(pH6.5-7.5),放线菌的最适pH略偏向碱性一侧,而真菌则最适于酸性条件下(pH3-6)活动。pH过低(8.5)对一般的微生物都不大适宜。,-,34,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其生态与环境意义,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氮、磷、硫、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2、改善土壤肥力特性。有机质通过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而改善土壤肥力特性,基础土壤学,-,35,疏松与紧实的土壤,-,36,环境土壤学,1、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土壤腐殖物质含有多种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配位和富集能力。土壤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对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固定和迁移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各种官能团对金属离子的亲合力为:,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也受腐殖物质的配位反应和氧化还原作用的影响;腐殖质对无机矿物也有一定的溶解作用,-,37,2、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作用土壤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有强烈的亲和力,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残留、生物降解、迁移和蒸发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对农药的固定与腐殖物质官能团的数量、类型和空间排列密切相关,也与农药本身的性质相关。3、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碳平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碳库。土壤有机碳的损失对地球自然环境具有重大影响。,-,38,土壤生物,土壤生物是土壤具有生命力的主要成分,在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它也是净化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主力军。因此,生物群体是评价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39,土壤生物的类型组成,土壤生物是栖居在土壤(还包括枯枝落叶层和枯草层)中的生物体的总称,主要包括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高等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土壤脊椎动物,土壤节肢动物,土壤环节动物,土壤线虫,土壤原生动物,-,40,蚯蚓,螨类,弹尾虫,线虫,-,41,土壤微生物,在土壤-植物整个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是土壤生物中最活跃的部分。,原核微生物,古细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黏细菌,真核微生物,真菌,藻类,地衣,病毒,-,42,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及其环境意义,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43,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及其环境意义,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44,土壤孔隙性质(简称孔性)是指土壤孔隙总量及大、小孔隙分布。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固体颗粒的结合形式及其相应的孔隙性和稳定度。土壤孔性是土壤结构性的反映,结构好则孔性好,反之亦然。,土壤孔性和结构性,-,45,总孔度土壤孔隙总量,分级孔度大小孔隙分配,包含其连通情况和稳定程度,土壤孔性,土壤比重: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的同体积水重之比,成为土壤比重,无量纲。,土壤学中,一般把接近土壤矿物比重(2.62.7左右)的数值2.65作为土壤表层的平均比重值。,土壤容重:单位容积的土体(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称为土壤容重,单位为g/cm3。,容重:砂土壤土黏土;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容重越小;质地相同的土壤,有团粒结构形成则容重减小,无团粒结构的土壤,容重大,-,46,土壤孔度: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孔隙,称为土壤孔隙。土壤中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孔度,也叫总孔度。,土壤孔度=(1-容重/比重)100%,砂土的孔隙粗大,但孔隙数目少,故孔度小;黏土的孔隙狭细而数目很多,故孔度大。,土壤分级孔度:土壤总孔度反映土壤中所有孔隙的总量,但是,对土壤肥力、植物根系伸展和土壤动物活动关系更大的则是土壤大小孔隙的分配、分布和连通的情况。,按当量孔径大小不同,土壤孔隙可分为三级:,非活性孔,毛管孔,通气孔,无效孔隙,非毛管孔,-,47,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是土粒(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这个定义包含着两重含义:结构体和结构性,土粒(单粒和复粒)会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一定形状和大小且性质不同的团聚体,即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性即为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尤其是团粒结构的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土壤结构体的划分主要依据它的形态、大小和特性等,常有以下几类:,块状结构和核状结构,棱柱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片状结构(板状结构),团粒结构,-,48,土壤结构类型示意图,-,49,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土壤水的基质势或水吸力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反映了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及土壤水分基本物理特性。,土壤水分特征,-,50,影响因素,1、土壤质地不同质地的土壤其水分特征曲线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黏粒含量愈高,同一吸力条件下土壤的含水量愈大,或同一含水量下其吸力值愈高。,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51,2、土壤结构及土温土壤结构也会影响水分特征曲线,在低吸力范围内更为明显。在同一吸力值下,干容重愈大的土壤,相应含水量一般也要大些。,3、土壤水分变化过程由土壤脱湿(由湿变干)过程和土壤吸湿(由干变湿)过程测得的水分特征曲线不同,这一现象称为滞后现象。产生滞后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土壤颗粒的胀缩性以及土壤孔隙的分布特点有关。,土壤水分特征的滞后现象,-,52,土壤通气性是指气体透过土体的性能,它反映土壤特性对土壤空气更新的综合影响。,土壤通气性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土壤的总孔度特别是空气孔度的大小。,土壤通气性的度量指标,空气孔度,土壤的氧扩散率,氧化还原点位(Eh值),土壤通气性的生态与环境意义,土壤通气性,-,53,土壤受外力作用(如耕作)时,显示出的一系列动力学特性,统称土壤力学性质(又称物理机械性)。主要包括黏结性、黏着性和塑性等。耕性是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综合性状,土壤耕性是土壤力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力学性质与耕性,-,54,土壤黏结性和黏着性,土壤黏结性是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黏结在一起的性质。土壤黏着性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土粒黏附在外物(农具)上的性质,即土粒-水-外物相互吸引的性能。,黏结性与黏着性的影响因素:土壤黏结性和黏着性均发生于土粒表面,其影响因素相同,主要有土壤活性表面大小和含水量高低两个方面。1、土壤比表面及其影响因素土壤质地、黏粒矿物种类和交换性阳离子组成,以及土壤团聚化程度等,都是影响其黏结性和黏着性大小的因素。2、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对黏结性和黏着性的强弱的影响很大。在适度的含水量范围内,土壤才有最强的黏结性。,-,55,土壤塑性,土壤塑性是指土壤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当外力撤销后仍能保持这种变形的特性,也称可塑性。土壤塑性是片状黏粒及其水膜造成的。,有一点值得注意,即土壤有机质能明显减弱土壤黏结性,提高土壤上、下塑限,但几乎不改变其塑性值。,土壤耕性,土壤耕性是指由耕作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物理性质,它包括:1)耕作时土壤对农具操作的阻力,即耕作的难易问题;2)耕作后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土壤物理性状,即耕作质量问题。,-,56,土壤化学性质,土壤胶体特性及吸附性,土壤酸碱性,土壤氧化性和还原性,土壤中的配位反应,-,57,土壤胶体特性及吸附性,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粒径小于2m或小于1m的颗粒,为土壤颗粒最细小而最活跃的部分。按成分和来源,土壤胶体可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无机胶体:包括成分简单的晶质和非晶质的硅、铁、铝的含水氧化物,成份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层状硅酸盐(主要是铝硅酸盐)矿物。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还有少量的木质素、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无机复合体:土壤的有机胶体很少单独存在,大多通过多种方式与无机胶体相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58,土壤吸附性:土壤固相和液相界面上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大于整体溶液中该离子或分子浓度的现象,称为正吸附。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与正吸附相反的现象,即称为负吸附。,它取决于土壤固相物质的组成、含量、形态和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含量、形态,以及酸碱性、温度、水分状况等条件及其变化,影响着土壤中物质的形态、转化、迁移和有效性。,按产生机理的不同,可将土壤吸附性分为以下几种:,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负吸附,化学沉淀与土壤吸附,-,59,土壤酸碱性,土壤酸碱性与土壤的固相组成和吸收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土壤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其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产力以及土壤污染与净化都有较大的影响。,土壤酸度,土壤总酸度是用碱,例如Ca(OH)2进行滴定而获得的,它包括了各种形态的酸,其大小顺序是:土壤潜在酸土壤的非交换性酸土壤的交换性酸土壤的活性酸,土壤潜在酸,解离而释放酸的有机酸,水解而释放酸的有机-Al3+配合物,被阳离子交换和水解作为酸释放的交换性H+和Al3+,矿物上的非交换性酸,-,60,土壤碱度,和土壤酸度一样,土壤碱度也常用土壤溶液(水浸液)的pH表示。由于土壤的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Na+的相对数量,所以通常把交换性Na+的饱和度称为土壤碱化度。,碱化度(%)=交换性钠(mmol/kg)/阳离子交换量(mmol/kg)100,-,61,交换性钠的水解,交换性钠水解呈强碱性反应,是碱化土的重要特征。碱化土形成必需具备:有足够数量的钠离子与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钙、镁离子交换。,胶粒,Ca2+,Mg2+,+,4Na+,胶粒,2Na+,2Na+,+,+,Ca2+,Mg2+,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钠解吸并产生苏打盐类,胶粒,xNa+,+,yH2O,胶粒,x-yNa+,yH+,+,yNaOH,交换结果产生了NaOH,使土壤呈碱性反应。,-,62,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因素,土壤在一定的成土因素作用下都具有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并随成土因素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气候,地形,母质,植被,人类耕作活动,此外,某些土壤性质也会影响土壤酸碱度,如盐基饱和度、盐基离子种类和土壤胶体类型。,土壤酸碱性的环境意义,-,63,土壤氧化性和还原性,土壤氧化还原体系,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有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主要的无机体系是氧体系、铁体系、锰体系、氮体系、硫体系、氢体系等。1/4O2+H+e=1/2H2OFe(OH)3+3H+e=Fe2+3H2O1/2MnO2+2H+e=1/2Mn2+H2O1/8CO2+H+e=1/8CH4+1/4H2O,环境意义?,-,64,土壤中的配位反应,金属离子和电子给予体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如果配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环状结构的配位化合物,则称为螯合物。,无机配位体,有机物,-,65,土壤生物学性质,土壤酶特性,土壤微生物特性,土壤动物特性,-,66,土壤酶特性,土壤酶是土壤成分中最活跃的有机成分之一,驱动着土壤的代谢过程,对土壤圈中养分循环和污染物质的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来源,微生物,土壤动物,植物根系,-,67,土壤酶的存在形态,土壤酶较少游离在土壤溶液中,主要是吸附在土壤有机质和矿质胶体上,并以复合物状态存在。,土壤环境与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受多种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环境与土壤酶活性,外源土壤污染物质与土壤酶活性,-,68,土壤微生物特性,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动力;同时,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污染具有特别的敏感性。土壤微生物特性特别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土壤的重要生物学性质之一。,微生物多样性,种群多样性,营养类型多样性,呼吸类型多样性,-,69,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根据微生物对营养和能源的要求,一般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又称化能异养型,所需能量和碳源直接来自土壤有机物质。,又称化能自养型,无需现成的有机物质,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无机盐类生存的细菌。,又称光能异养型,其能源来自光,但需要有机化合物作为供氢体以还原二氧化碳,并合成细胞物质。,又称光能自养型,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以无机物作氢供体以还原二氧化碳合成细胞物质。,-,70,土壤微生物呼吸类型的多样性,根据土壤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好氧微生物,是指在生活中必须有游离氧气的微生物。土壤中大多数细菌以及霉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都属此类。,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微氧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但两种环境中呼吸产物不同。如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厌氧微生物,在生活中不需要游离氧气而能还原矿物质、有机质的微生物成为厌氧微生物。包括梭菌、产甲烷细菌和脱硫弧菌等。,-,71,土壤动物特性,土壤动物特性包括土壤动物组成、个体数或生物量、种类丰富度、群落的均匀度、多样性指数等,是反映环境变化的敏感生物学指标。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重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