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2、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1)夏朝:奴隶制建立(2)商朝:奴隶制发展(3)西周(前11世纪-8世纪):强盛(4)春秋:奴隶制衰亡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1)战国(前475前221年):封建制度形成(2)秦汉(前221-220):封建社会大一统(3)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4)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5)宋、元:民族融合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6)明清(鸦片战争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3,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先秦文明,阶段特征先秦是指中国有史以来至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这段历史涵盖了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确立阶段(战国)。本阶段是中国历史的开端,是中华文明的起点,因而表现出全面奠基的特征。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4,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最高统治权力继承秩序确立和初步完善。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制度臻于完善。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运用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中央与地方,扩大了统治区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推行变法,以秦商鞅变法为代表,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知识梳理】,.,5,2.经济上: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农业。生产工具上,石器时代为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商周时期为青铜工具,春秋末年出现铁器牛耕;耕作方式上,商,西周时期为集体耕作,春秋时期为个体生产,到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基本形成;土地所有制上,商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春秋时期出现土地私有,到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基本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商周青铜冶炼业发达,春秋出现冶铁业。商业。商周时“工商食官”,春秋战国出现大量私商,出现金属铸币,形成都会。,.,6,3.思想文化上: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基本形成。上古时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了先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反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儒家,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在各领域所形成的理论,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进化,诗歌(代表作是诗经楚辞)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其他领域也有所建树,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的特色。,.,7,儒家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表现在对“民”的“关注”、“重视”上,主张“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对统治者的“德”和“贤”的要求上,主张实行“德治”、“仁政”。,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古代中国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治世局面。如唐太宗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摇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慎用刑法,制定唐律等,.,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时,这种现点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政治的趋势不外乎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儒、法、道三家的主张虽然都不相同,但确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历代发展和融合,逐步形成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酷法为辅佐,以道家权术为手段的治国模式,这就是古代被称为“外儒内法,而济之以道”的治国特征。,.,9,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文明,【阶段特征】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BC221,BC206,BC202,220,秦朝,两汉,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内外朝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察举制,犁耕、耦犁、耧车、翻车、“重农抑商”等,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汉赋、造纸术等,.,10,【知识梳理】政治方面: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与巩固。秦创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成为中国2000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汉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刺史制度等)。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逐渐成熟。秦朝法律肯定土地私有,汉初修养生息,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技术改进(犁耕法,耧车,代田法等)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金,陶瓷,丝织等技术世界领先。商业继续发展,货币统一,长安,洛阳繁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兴盛。思想文化方面:儒家思想成主流思想。秦焚书坑儒;汉形成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体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文学(汉赋),艺术(秦小篆,汉隶,帛画等),科技(造纸术)领先世界。,.,11,【重点突破】,一、全面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1.内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是指决策的方式,中央集权是指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二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群住个人的权威。皇权至高无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2.原因经济:封建小农经济;政治:既是封建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思想:法家思想。3.发展演变战国形成、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并渐趋衰弱。,.,12,4.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君权与相权,1.皇权对相权削弱的历程,.,13,内阁制,军机处,原因: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根本目的:加强专制统治,巩固清朝政权。军机处:是作为清代最重要、存在时间最长的中央最高辅弼机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成为凌驾于内阁之上的真正的国家政务中心。军机处的具体职能主要是:军机大臣只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撰拟谕旨和处理奏摺;议大政,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奏报皇帝裁夺;谳大狱,参与重大案件审拟;参与对重要官员的任免和考核;随侍皇帝出巡,奉旨出京查办事件等。权力所及,均系朝廷军政大事)。影响:简化手续、行事快捷、提高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2.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废除。,.,14,选官制度,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15,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1.“市”的发展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当面交易汉代:有专门管理机构,长安有东、西9市,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界限分明六朝:草市形成,且由“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唐代:草市普遍,夜市繁荣,但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市、坊界限分明,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宋代:市首次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有夜市、晓市和定时一聚的庙会明清:商业区繁华2.商业都会的掘起战国: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商业城市开始兴起汉代: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新朝: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的形成唐朝:长安、洛阳、扬州宋朝:汴京(开封)清代:苏州、四大名镇(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16,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17,封建国家的繁荣(隋唐)阶段特征:本阶段讲述从公元589隋朝统一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包括短暂的隋朝和唐朝两个历史阶段。隋朝时间虽短,历史地位十分重要,为唐朝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唐朝前期,形成封建社会繁盛局面,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这一时期,政治清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多民族国家得到重要发展和巩固;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封建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一)、政治-封建国家统一安定1、隋朝完成大统一,从各个方面巩固了统一。2、唐朝初期,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行程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3、隋唐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开创和完善了封建制度,包括三省六部,科举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府兵制和募兵制。,.,18,(二)、经济-封建经济全面繁荣。1、原因:国家统一,交通发达,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民族交流,中外交往。2、表现:农业上经济重心南移和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唐三彩和秘色瓷,商业的货币,市场发达,城市四大都市兴旺。(三)、民族-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1、特点: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边疆各族都获得了重要发展建立了政权;中原和边疆交流密切,促进了双方发展;中央王朝政策开明加强了管辖和联系;唐朝的疆域空前广阔。2、中央采取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包括战争,管辖,册封,和亲,会盟,经济文化交流等。具体参看后表。(四)、外交-盛况空前。这一时期,海陆交通空前发达畅通;交往的国家地区空前广阔,交往的形式和深度空前发展,交往的影响空前深远。具体参看后表。(五)、文化-辉煌灿烂这一时期,应用型科技继续领先世界,唐诗辉煌灿烂,艺术多彩多姿。,.,19,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宋元文明,【阶段特征】宋元时期,政治上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科技领域内的发明创造出现高峰,文化继续发展,理学形成,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907,960,1127,1276,1368,1271,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朝,政事堂、枢密院、三司,行省制、宣政院,纺织业、冶铁业、陶瓷业、宋朝“商业革命”,四大发明、书法、绘画、宋词、元曲,理学,.,20,【知识梳理】,1.政治上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宋代积贫积弱,民族矛盾尖锐,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影响,失败原因)未能改变这种局面,汉族政权先后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辽,北宋,西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最终元朝实现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朝中央设“二府”、参知政事和三司,削弱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削地方兵权财权,设立知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解决了长期以来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有效地管理地方政府,为后世所沿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21,2.经济上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并超越隋唐水平。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上,精耕细作,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私营手工业明显增多;宋出现瓷都景德镇,瓷器成为主要出口产品,元烧成青红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元代新兴的棉织业兴盛。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商业活动地点与时间不再受限制;北宋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海上“陶瓷之路”兴盛,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3.文化上科技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播到世界;宋代理学有了重大发展(二程、朱熹);宋词元曲是主要文学形式;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清明上河图)。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多元化增强,突出表现在宋词、元杂剧等成果上。,.,22,【重点突破】,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1.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重创:秦朝,“焚书坑儒”正统: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2.演变,.,23,进一步发展-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心学”体系,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明朝后期,李贽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24,3.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它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欧洲影响巨大,对中国“软实力”的增强,对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继承精华,剔除糟粕,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继承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尊老敬贤、见利思义的做人准则。,.,25,4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正统思想,其自身的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等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它宣扬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是明显的;它所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26,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文明,【阶段特征】明清时期,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一方面国家纺一,国力强盛,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已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另一方面,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力图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最终使古代中华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随着同时期欧洲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严重的危机。,明朝,废丞相、内阁制,军机处,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思想,书法、绘画、科技、明清小说、京剧,清朝,资本主义萌芽、商帮、会馆、海禁、重农抑商等,1368,1644,1840,1616,.,27,【知识梳理】,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明废丞相设内阁,强化专制皇权;清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世界领先;玉米、甘薯引进、推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冶炼业、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全面发展。商品经济出现新特点:大批中小工商业城镇兴起;农产品商品化;徽商、晋商等区域性商团形成。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但清政府的“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8,3.文化上承古萌新思想史上出现新观念,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批判旧思想与专制制度,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理学有新发展并占据了主流地位。文学艺术繁荣,出现四大小说名著;书法绘画更加多样化、世俗化;京剧诞生,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29,【轻巧识记】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完善的体现一个“继承”:西汉和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府采购合同(2篇)
- 搭建车棚安全协议书(2篇)
- 2024年度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委托培育种苗专项合同3篇
- 2024年甲乙双方关于共建绿色能源发电项目的合作协议
- 2025年洛阳大车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济宁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贺州怎么考货运从业资格证
- 2025年凉山州b2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4年标准化消防系统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一
- 《酒店笑话》课件
- 生产部绩效手册ppt课件
- 2022年会计专业申请留学申请书
- 义务(应急)消防队成员花名册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单元测试卷1
- 中央空调维保工作实施方案
- (高清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 未成年人需办银行卡证明(模板)
- 惯性导航系统误差传播特性分析报告
- 信息化弱电项目试运行方案报告
- 算法导论第三十四章答案
- 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共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