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康复.doc_第1页
医学--康复.doc_第2页
医学--康复.doc_第3页
医学--康复.doc_第4页
医学--康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康复对象: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病人包括医院内和医院外所有存在功能障碍者。各类残疾。慢性病病人各种慢性病及并发症所造成的器官功能减退或功能障碍。老年病人由于组织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功能逐渐减退。2. WHO按残疾的程度和影响将残疾分为三类:残损(impairment):身心上任何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影响在器官-系统水平。残疾(disability):残损造成活动能力受限或缺失影响在个体水平。残障(handicap):残损或残疾妨碍个体的社会活动影响在社会水平。3. 康复机构:(1)以院所为基地的康复(2)以社区为基地的康复4. 康复预防(三级水平上预防):一级预防:预防导致身体结构损伤因素(预防残损)全社会参与(安全设施、疾,临床医疗,临床康复的尽早介入。三级预防:预防社会参与能力障碍,发生轻度,缺损或残疾后,积极矫治和康复,预防新的残疾或残障,临床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职业和社会康复。5. 康复评定:是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评估,确定患者伤病后的功能状态与转归,包括器官和系统功能、个体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的综合评定。6. 康复评定的意义:掌握患者现存功能、评估其功能恢复潜力;制订有效的康复方案;评定康复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是康复循证医学的要素和学术对外交流的依据。7. 康复评定内容:1. 运动功能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3. 语言及交流能力(听、说、读、写等)4. 心肺功能及体能5. 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6. 医学心理学检查(包括神经心理学)7. 职业能力8. 社会生活能力9. 小儿智力发育及活动能力发育等8. 康复治疗:1. 物理疗法(PT) 包括理疗和运动疗法2. 作业疗法(OT)3. 言语矫治(ST)9. 4. 心理疗法(PST)5. 药物及注射疗法6. 康复护理7. 假肢及矫形器装配8. 康复工程器械的使用9. 文娱疗法10. 康复疗养11. 传统中医、中药疗法12. 就业咨询及职前训练等10.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11. 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是应用自然界或人工的物理因子以及传统医学中的物理方法作用于患病机体,引起体内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达到消除病因,消除或减轻疼痛,恢复受破坏的生理平衡,增强机体防卫技能,代偿机能和组织的再生机能,使疾病得到康复。12. 直流电疗法:将低电压的平稳直流电通过人体一定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13. 电解:电解质溶液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离子迁移及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14. 水化膜的厚度:与溶液的浓度-反比(浓度 水化膜)。与溶液的温度-反比(分子运动加快,破坏水化膜)。与被水化离子的原子量-反比(原子量 离子体积 电子密度 水化膜)。与被水化离子的化合价-正比(电量多、场强大-水化膜)。 15. 直流电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1)利用不同电极下组织的变化治疗疾病:阴极:兴奋性神经肌肉紧 治疗神经损伤,防治肌肉萎缩;含水量组织松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膜通透性细胞代谢率促进伤口愈合,治疗慢性炎症;碱性产物钙沉积磷酸盐沉积促进骨折愈合。阳极:兴奋性镇静作用治疗神经官能症,神经痛含水量治疗渗出性炎症,治疗血栓(促血栓退缩、血管再通)(2)改善血液循环:直流电电极下酸、碱物质产生,刺激支配血管的神经末梢。直流电阴极对神经末梢及血管平滑肌直接兴奋作用。局部微环境的变化,微量蛋白分解、血管活性物质释放。(3)弱直流电阳极心前区治疗冠心病。改善心肌供血,促进心律恢复正常。治疗剂量: 1uA/cm2。16. (4)细胞破坏:作用破坏肿瘤细胞,烧除疣、痣,拔除倒睫。17. 直流电疗法临床适应证:血栓再通,良恶肿瘤,骨折愈合,陈旧溃疡,冠心病。18. 直流电疗法临床禁忌证:高热,恶病质,心力衰竭,出血倾向,局部皮肤破损或过敏。19. 直流电治疗疾病的理化基础:组织体液外加电场作用离子定向移动,生物电流电离电解电泳电渗生物学效应治疗作用。20.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通过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引入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阴离子从阴极导入,阳离子从阳极导入。导入形式:电解过程导入电解质成分(离子)。电泳过程导入非电解质成分(胶体粒子)。21. 药物离子导入影响因素:电流强度与通电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离子的活泼性(成正比);其他物理因子作用(提高导电性和通透性);治疗部位(汗腺分布越多,导入量越多);杂志的影响(竞争抑制);溶剂性质(离解性好,介电常数大);药物浓度(2-5%,10-20%)。22.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方法的作用特点:选择性强,无损伤性,电疗药疗的综合作用,神经反射治疗作用,远隔组织器官发挥作用,导入药量表浅量少。治疗:高血压病,血管性头痛,神经衰弱,脑外伤后综合征23. 临床常用药物离子导入:(1)钙+保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治疗神经炎、神经根炎、局限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神经官能症等。(2)镁+降低平滑肌张力、利胆。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扩张血管、降血压、胆囊炎。(3)锌+降低血管兴奋性、收敛杀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等。治疗溃疡病、慢性胃炎、过敏性鼻炎、创面。(4)碘-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治疗瘢痕增生、术后粘连。(5)水杨酸-抗风湿、抗炎、抑真菌、止痒、止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手足癣、多汗症等。(6)苯海拉明+抗组织胺、抗过敏。治疗过敏性鼻炎、局限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症。(7)利多卡因+局麻、止痛。治疗各种疼痛。(8)庆大霉素+广谱抗菌。治疗浅部组织感染。(9)透明质酸酶+提高组织通透性、促渗出物吸收。用于瘢痕、硬皮症、局部外伤性肿胀、注射后硬结等。24. 低频脉冲电疗法:应用频率0-1000Hz的脉冲低频率、小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低频脉冲电疗法。特点:低频小电流、低电压、可调节。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减弱。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无明显热作用。25. 低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作用;消炎作用26. 低频电常用治疗病种举例:“三瘫”- 偏瘫、截瘫、脑性瘫痪;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癔病性麻痹,尿潴留;各类神经疼痛,各部位扭挫伤;血管性病变(雷诺氏病,动脉内膜炎,高血压等);神经衰弱,失眠症等。27. 低频电疗法禁忌证:出血倾向;化脓性炎症;痉挛性麻痹;皮肤感觉过敏或破损;安装心脏起搏器者。28. 常用低频电疗法:断续直流电疗法(生理作用-接通及切断电流的瞬间,对运动神经肌肉的兴奋作用-肌肉收缩。治疗-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弛缓性麻痹。)感应电疗法(1.对运动神经和肌肉的作用(治疗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2.对感觉神经的作用(较大剂量兴奋作用,小剂量抑制作用止痛)3.对植物神经的作用(兴奋作用胃下垂)4.其他作用(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软组织粘连)电兴奋疗法(用较大剂量(患者能耐受为准)感应电、断续直流电在患部或穴位作短时间(一般为2 5分钟)通电治疗的方法。治疗神经衰弱,癔症性肢瘫、失语,皮神经炎,急性腰肌劳损,尿潴留、胆道蛔虫症)电睡眠疗法(以弱脉冲电流通过颅部治疗疾病的方法(脑部通电疗法)作用:加强皮质抑制过程,激活中枢调节系统,降血压、降血脂,治疗儿童神经症)29. 电睡眠疗法禁忌证:出血倾向,恶性肿瘤,全身衰竭,安装心脏起搏器者,高度近视者,癫痫,脑血管病急性期30. 中频电疗法:应用1-100KHz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种类: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音乐电疗法。31. 低、中、高频电疗法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共性?改善血液循环32. 低频电疗特点:低频小电流、低电压、可调节;电解作用较弱: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有较强刺激作用;无明显热作用33. 低频电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消除慢性炎症34. 中频电疗特点:无电解作用、无热作用;组织电阻降低(较低频电)作用可达较深层组织;对运动神经有综合效应,可兴奋肌肉组织;对感觉神经无强烈刺激,多为舒适感和振动感;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兼有中、低频电流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缺点35. 中频电治疗作用: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血管功能;锻炼骨骼肌,使内脏平滑肌蠕动;消肿、消除慢性炎症;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促进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功能恢复36. 高频电疗特点:无电解作用;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容抗显著降低,治疗时电极可离开皮肤;产热明显,有非热效应37. 高频电治疗作用:止痛、消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8. 医疗体育:广义上是运动医学的组成部分,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学科。也称运动疗法。狭义上是指根据疾病的特点和病人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者的手法和器械,及病人的参与,通过主动、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39. 运动疗法按肌肉收缩形式分:等长运动:运动时关节无运动但肌肉张力增加。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长度变短,起止点距离相靠近。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等速运动:运动速度稳定,阻力变化。40. 脑卒中:是一组起病急,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41. 脑的可塑性:是中枢神经受到打击后重新组织以保持适当功能的能力,它不是功能的再生,而是残留功能通过重组,以新的方式完成丧失的功能,此过程中特定的康复训练是必需的,因此这一理论也称再训练理论。42. 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感觉和知觉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情绪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43. 运动功能的评定(Brunnstrom 6阶段分级)弛缓、无反射阶段;臂-弛缓性瘫痪;手-无功能;下肢-弛缓。联合反应,痉挛出现阶段;臂:痉挛出现,现联合反应;手:能粗的抓握,最小范围的屈指;下肢:出现痉挛,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共同运动出现,痉挛达峰点;臂:屈肌共同运动;手:可做钩状的抓握,但不能释放;下肢:伸肌共同运动分离运动出现,痉挛减弱:臂:痉挛开始消退,复合运动出现(肘伸直;手触及腰骶部)手:粗抓握仍存在,侧捏形成,有少量伸指和拇指的运动出现下肢:坐位时,足向后滑动膝屈曲90,足跟不离地时使踝背屈,并屈膝达90。开始独立活动;痉挛明显减弱臂:分离运动成分增多,臂可旋前、旋后。手:掌伸抓,能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下肢:站立下可伸髋伴屈膝,踝背屈时可伴髋膝的伸直。分离、协调的运动大致正常臂:痉挛仅在快速运动时可出现;手:可做所有类型伸抓,手指可独立运动,有充分的伸指。下肢:坐和站位时髋伸展时,可有膝关节屈曲和踝关节背屈。44. 迟缓联合反应,痉挛出现共同运动,痉挛峰点(肩痛)康复治疗分离运动出现,痉挛开始减弱分离运动成分增多,痉挛明显减弱分离、协调运动大致正常,痉挛轻微45. 促通技术:是根据神经生理,神经发育的原理及规律,利用各种方式来刺激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以促进正确运动模式的重建,并抑制异常运动模式,改善患者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功能训练方法。常用的促通技术:Bobath,Brunnstrom,PNF,ROOD46. 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损伤。原因:挤压伤、牵拉伤、手术误伤等。分类(神经失用:挫伤压迫引起神经传导功能暂时丧失。轴突断裂:神经失去连续性,但髓鞘及内膜连续性没破坏。神经断裂:神经元所有结构完全断裂,而神经外膜破坏不明显。)47. 常见损伤的平面和评估:高位颈髓伤:C1-C4损伤,四肢上运动神经之损伤,感觉障碍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高。低位颈髓伤C4以下:四肢瘫、呼吸肌受累,呈痉挛性症状。胸腰髓伤:多为完全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马尾伤:症状轻重不一,与受损情况有关,下肢运动感觉障碍,直肠,膀胱可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根性损害:刺激性症状:剧烈痛,损伤症状是运动,感觉障碍。48. 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49. 磁场:磁力线作用的空间范围50. 磁场强度:由磁力线疏密程度表示(H) 单位:安培/米(A/m)51. 磁感应强度:将磁介质放入磁场,因磁化而产生一附加磁场强度原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B):特斯拉(T)毫特斯拉(mT)52. 磁场对人体作用机制:(一)生物体内微电流产生:条件 人体各种体液均为电解质溶解,属于良导体磁场作用下生物微电流的生理作用机制:感应电流Na+K+Cl-离子通道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膜内外物质交换细胞活性物质 微循环改善、细胞和 组织功能改善(磁场对运动电荷产生劳伦兹力,磁场对载流导体产生安培力)53. (二)磁场对生物电作用:条件 人体存在生物电流-心电、脑电、肌电、神经动作电位等: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链传递的影响(线粒体)增加能量代谢、改善细胞功能(细胞)改善结构和功能(组织器官)54. (三)磁场对生物磁作用:(条件:生物电伴随生物磁场心磁场、脑磁场)磁场改变原子、分子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方向,外加磁场抵销病理因素对生理电磁的干扰55. (四)磁场影响酶活性:(机制:作用于酶活性中心金属和非金属离子)金属离子是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不含金属的酶分子需金属离子激活(激活胆碱酯酶镇静止痛;激活单胺氧化酶降低血压;激活组胺酶、激肽酶减轻炎症反应)56. (五)磁场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作用(神经体液成分对磁场反应最敏感神经功能、激素含量、生化物质含量改变)对脑电及大脑功能主要为抑制作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兴奋作用,对组织、细胞代谢影响强磁场多为抑制57. 弱磁场多为促进(磁场对血液成分及状态的影响:高强磁场,血液凝固性白细胞总数可下降,血小板及红细胞数可升高;低弱磁场,促进Ag-Ab结合,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强吞噬细胞功能)58. (六)磁场的穴位敏感作用:外加磁场调节:(1)正常时,穴位较周围皮肤电位高,电阻值低,有利于电磁传导(2)功能亢进时,电位电阻值(3)功能减弱时,电位电阻值59. 磁场的治疗作用:(1)止痛作用:改善微循环和组织代谢 加速致痛物质排泄;促进蛋白水解酶活性加速致痛物质分解和转化;降低神经兴奋性减少痛性传导;促进内啡呔生成(2)镇静作用: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抑制其过度兴奋状态/治疗:失眠,肌肉痉挛,抽搐,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止痛等 (3)消肿消炎作用:改善微循环,减少渗出,促进细胞膜功能恢复,物质代谢细胞代谢提高,促进渗出物吸收治疗各类扭、挫伤(对血肿疗效显著)注射后硬结、乳腺囊性增生病、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血栓性静脉炎,小儿腹泻(促吸收、解痉),急慢性胃肠炎、肩周炎(4)其他:肿瘤辅助治疗作用,调节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骨折愈合,降血压,降血脂。治疗高血压、冠心病(中枢调节作用、改善心脑血管功能)60. 磁场一般治疗原则:(1)急性炎症、急性软组织损伤、痛症、皮肤疾病等多用-旋磁法 对腹泻、血肿有显著疗效(2)慢性炎症、慢性腰腿痛、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疾病、外伤后遗症、病位较深的局部多用-交变、脉冲或恒定磁场(3)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用-穴位贴敷或电磁法(4)肌肉劳损、落枕等多用-磁按摩法(5)体表肿物可用-贴磁法 61. 病例一:左外踝扭伤伴疼痛2小时,X线片无骨折,外踝肿胀、淤血、皮肤无溃破:旋磁疗法急性炎症、急性软组织损伤、痛症、皮肤疾病等多用-旋磁法;消肿止痛作用;冰敷62. 病例二:右外踝、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1周,局部淤血、肿胀、关节运动受限。慢性炎症、慢性腰腿痛、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疾病、外伤后遗症、病位较深的局部多用-交变、脉冲或恒定磁场;消肿止痛作用;促进骨折愈合作用;脉冲超声波疗法、运动疗法63. 病例三: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稀水黄便,服药3天,无明显好转。旋磁疗法、交变磁疗法;消肿消炎作用;高频电疗法64. 磁疗禁忌证:磁疗无绝对禁忌证,但下述情况慎用或禁用:身体极度虚弱者,高热患者,严重脏器功能衰竭,孕妇腹部禁用;磁疗后有不舒适感如头晕、恶心等停用;皮肤溃破、出血的局部不宜用贴敷法。小剂量治疗一般无副作用。65. 医用磁流体:(1)铁磁流体(ferrofluid)又称磁液、磁流体、磁性液体或液体磁铁。铁磁流体由悬浮于载流体中纳米数量级铁磁微粒组成;其载流体(分散剂)通常为有机溶液或水,铁磁微粒由表面活性剂包裹以防止其因范德华力和磁力作用而凝聚。在无外部磁场时,铁磁流体无法保持磁性。由于其高磁化率,通常被认为具有“超顺磁性” (2)铁屑致血凝原理:血管内注入铁屑-外加磁场-堵塞肿瘤血管-细胞坏死。治疗:舌瘤、肾上腺瘤、脑瘤(3)密度分选的磁性物质+流动性导向性。机制:逃逸吞噬细胞系统的靶前廓清。应用:磁性药载体高纯度快速细胞分离技术。发展:高容量抗癌药固相载体介入磁导向栓塞治疗(血管瘤等肿瘤)66. 磁场作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生物电、生物磁等作用,影响组织细胞物理、化学过程,进而对局部和全身生理或病理过程产生影响67. 磁场主要治疗作用:止痛、镇静、消肿消炎、降压降脂、调节非特异性免疫、肿瘤辅助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等 68. 光疗法:利用日光或人工光辐射能量作用于人体以防治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69. 光的生物学作用:(1)热效应:当组织、细胞吸收了波长较长的光线(红外线、可见光)时,由于光子能量较小,主要使受照分子和原子运动加快而产生热效应(2)光电效应:由紫外线和可见光照射引起。条件:每个光子的能量足以使电子从轨道上逸出。紫外线和可见光照射人体、动植物、金属和某些化学物质等均可产生光电效应(3)光化学效应:当光子能量足够大时,物质吸收其能量后可发生原子或基团之间化学键断裂;击出电子(光电效应),原子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电子跃迁至能级较高的轨道、处于受激状态,使原子或分子获得附加能量Ah=A*(A未激发分子,h光子能量, A*同一分子受激状态) 继而引发各种光化学反应(4)荧光和磷光效应:某些物质吸收了紫外线和可见光等较短波长的光能量后可发出较长波长的光能,即荧光和磷光。荧光是外界光照停止后,该物质发光也消失。磷光是外界光照停止后,该物质发光还持续一定时间。 70. 人体内有多种荧光物质,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骨骼发射白色荧光;软骨为淡蓝色荧光; 脂肪为淡黄色荧光;花斑癣为黄褐色荧光;上皮癌为桔红色荧光。71. 光照作用的靶器官-皮肤:基底细胞间黑素细胞胞质含黑素小体内有酪氨酸酶将酪氨酸转变为多巴最后形成黑素。紫外线照射后黑素小体明显增多。黑素能吸收紫外线,起保护性光屏作用,保护深层组织免受紫外线损伤。如黑素细胞不能形成黑素,患白癜风或白化病。(不包括皮下组织,皮肤厚度约2mm,手掌、足底可达34mm;皮肤厚度决定紫外线照射剂量)72. 红外线疗法:用红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为红外线疗法。红外线光谱范围:0.761000m,近红外线又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m远红外线又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m,短波红外线和可见光有效穿透深度1mm1cm,长波红外线有效穿透深度0.051mm。73.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作用:无色素沉着的皮肤可反射5562,有色素沉着的皮肤可反射42,皮肤充血时反射14,吸收增加。74. 人体吸收红外线主要在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波红外线照射时大部分被反射和浅层组织吸收,穿透深度浅,短波红外线和红光近红外线部分穿透组织达1cm,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梢,红外线波长越短,对组织穿透力越强。75. 红外线物理学作用:热效应,无视觉效应,无光化学效应,无光电效应76. 红外线生理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生化反应,增加物质代谢,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77. 红外线治疗作用:(1)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梭中纤维兴奋性,牵张反射减弱,肌张力下降,肌松弛。通过皮肤内脏反射作用,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弱。治疗肌肉痉挛、劳损、胃肠道痉挛等(2)消除慢性炎症: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促进渗出物吸收,消肿,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治疗各类慢性炎症,如神经炎、肌炎、关节炎等(3)镇痛: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缓解肌痉挛、消肿、消炎和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神经痛或痉挛性、炎症性和缺血性疼痛等。治疗静脉炎、末梢神经炎等。(4)改善组织细胞营养:促进组织再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5)光浴作用:作用因素是红外线、可见光和热空气。大面积或全身出汗,减轻肾脏负担,增强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6)其他:减少创面渗出、促进血肿消散、减轻粘连、软化瘢痕。治疗冻伤、创面、注射后硬结、术后粘连、扭挫伤等。78. 红外线疗法禁忌证: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结核病,恶性肿瘤局部等,急性感染性炎症早期,闭塞性脉管炎。79. 紫外线疗生物物理学特性:属不可见光线,波长400180nm,其生物学效应与波长有关,波谱分为三个波段:长波紫外线 UVA 波长400320nm。中波紫外线 UVB 波长320275nm。短波紫外线UVC 波长275180nm。波段紫外线波长在240260nm之间,为最有效杀菌波段,波段中杀菌效果最强点是253.7nm。80. 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射与紫外线波长呈正比,即波长越短,反射越少,吸收越多。中短波紫外线在皮肤角质层吸收66100,黑白人种差别不大;长波紫外线,白种人反射3040(吸收6070),黑种人反射16(吸收84)。散射是指原本单方向发射的光线在通过密度不均匀的介质时,呈现多方向发射的现象。反射和散射限制皮肤组织对紫外线吸收。紫外线波长越短,对皮肤穿透越浅。紫外线平均穿透深度12mm。81. 紫外线生物学效应红斑反应:照射区皮肤出现均匀、边界清楚的红斑,局部发热和轻微刺痛。实质上是皮肤粘膜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一般照后26h出现反应,1224h达高峰。红斑形成机制体液机制:皮肤表皮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在紫外线光化学机制作用下,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溶酶体膜破裂释出多种水解酶等/神经机制:神经系统对红斑反应具有主导支配和调节作用。血管活性物质刺激血管壁神经末梢感受器使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斑反应;脊髓传导功能障碍时,相应部位紫外线照后红斑减弱或不出现红斑;切断交感神经后,所支配的区域红斑反应增强。影响红斑反应的因素:受照者部位、年龄、性别、肤色和活动习惯、疾病、药物、季节等对红斑的产生和强度均有影响,紫外线波长:短波出现快,消退快,颜色淡,较小剂量,即引起阈红斑反应,增加剂量,红斑强度增加很小,较长时间照射不引起典型的皮肤烧伤照射时剂量扩大几十倍,红斑增强程度不明显;中长波出现晚,消退慢,颜色深。较大剂量才引起阈红斑反应,但稍增加剂量,红斑反应即明显增强由阈红斑到出现烧伤剂量范围很窄,照射时剂量扩大几倍就可能引起皮肤烧伤。以老年人为例: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及血液病(化疗期) 等使机体的敏感性,而慢性消耗性疾病、机体功能衰竭、营养不良、贫血、重症感染、丹毒等使机体的敏感性,含环状结构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保泰松、氯丙嗪(冬眠灵) 、卡马西平、异丙嗪(非那根) 、对甲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卤化水杨酸替苯胺类、某些化疗药等会光敏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消炎痛、胰岛素、钙离子拮抗剂等机体敏感性。82. 紫外线红斑的治疗作用:消炎作用红斑量:机制:改善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白细胞大量渗入炎症组织,免疫功能提高,炎性渗出物回吸收增多,肿胀消退。紫外线对表浅组织病原微生物直接杀灭作用。止痛作用解除浅表性疼痛:无红斑量无止痛效果,机制:消炎作用的结果;破坏皮内神经末梢;优势法则局部红斑刺激在大脑感觉区产生强烈而持续的兴奋灶,使痛觉减轻或消失。促进伤口愈合中短波作用优于长波段,弱红斑量紫外线可增强RNA、DNA合成,中强红斑量紫外线可引起细胞分解,代谢产物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杀菌作用有利于伤口愈合。促进皮下淤血吸收有报道紫外线中、强红斑量照射一次,212h皮下淤血完全消散,机制:可能与局部红斑反应有关,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淤血快速吸收,血中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提高,消栓抗凝。脱敏作用红斑量紫外线多次局部照射具有脱敏作用。中波段紫外线作用适于、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防治,如果不够红斑量,反使机体敏感性增强。穴位刺激作用调整穴位所在经络相关内脏功能,治疗支气管哮喘、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83. 紫外线促维生素D合成:促进植物中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2才能被人体吸收,促进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 再进一步在肝、肾组织内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3发挥对钙磷代谢调节作用。84. 紫外线对神经末梢的兴奋-抑制调节作用:小剂量-加强交感神经功能;大剂量-抑制交感神经功能:重复照射-变化减弱。85. 紫外线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小剂量-加强免疫球蛋白功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大剂量-抑制过敏反应,杀灭细菌、霉菌和病毒。86. 紫外线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红斑量-加强甲状腺功能,抑制甲状旁腺功能。甲亢患者对紫外线反应;中小剂量-胰腺功能、胰岛素分泌-卵巢、睾丸的内分泌功能。87. 最小红斑量:某一紫外线灯管在一定距离下垂 直照射人体一定部位皮肤引起最弱红斑所需要时间,MED反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又称生物剂量(BD),计量单位:秒(s)0 级红斑(亚红斑量)不引起红斑反应,小于一个生物剂量;级红斑(弱红斑量、阈红斑量);级红斑(红斑量)红斑量照射,引起轻度到中等度红斑反应,一般为15个生物剂量;级红斑(强红斑量);级红斑(超强红斑量)超红斑量照射,引起明显的红斑反应,5个以上生物剂量。皮肤病治疗多采用红斑量照射。88. 紫外线疗适应证:各类浅表感染性炎症,慢性皮肤炎症,神经炎、神经痛,骨质疏松症、佝偻病、骨折。89. 紫外线疗禁忌证:活动性结核病,恶性肿瘤,出血倾向,肝肾功能不全,光敏性皮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色素性干皮病。90. 紫外线的治疗作用: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促进皮下淤血吸收,脱敏,穴位刺激,紫外线促维生素D合成,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作用。91. 压磁效应:某些磁性物质如镍和镍铁合金及特殊陶瓷材料在交变磁场中因磁场强度变化而相应产生体积大小变化形成机械震动产生超声波缺点:不能得到200kHz以上的超声波,医学上难以应用。 92. 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经人工极化过的压电陶瓷或某些晶体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会在表面产生电荷,即为正压电效应(机械能电能)。负压电效应给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施以交变电场,这些材料随交变电压变化产生压缩或伸拉应变(厚度变化),即为逆(负)压电效应(电能机械能(介质)声能)。93. 连续超声波:强度恒定不变的连续等幅波,对生物组织的作用均匀热效应明显。94. 脉冲超声波:有规律、间断发射的超声波,对生物组织作用的特点是减弱或消除超声的热作用。95. 超声的衰减(吸收)与穿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强度随传播距离而锐减-超声的衰减,衰减系数与超声频率成正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