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旱灾分布及原因.doc_第1页
我国旱灾分布及原因.doc_第2页
我国旱灾分布及原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淮地区伏旱1 长江中下游流域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2 每年的3,4月份,在南方洋面上的暖湿气流(即雨带)开始北移,我国由南向北依次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当雨带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时,一般在5,6月份,此时是梅雨时节,俗称黄霉天,之后雨带继续北移,当到达淮河以北地区时,一般在7,8月分,由于雨带的北移,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上方成了雨区的真空地带,同时又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会持续近2个月的高温晴好天气,这就是你想知道的伏旱成因.由于地球公转的周期性,每年的7,8月都会出现伏旱天,到了8月以后,由于雨带的南下回归,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也就宣告结束3 在地表均一的情况下,副热带高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在南北纬30度附近,但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副高也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在副高控制下,气流下沉,天气炎热干燥。由于地表不是均一的,尤其是北半球,大陆多,海洋少,带状的副高被破坏,只保留在海洋上。当夏季北太平洋上的副高增强并北移时,它的西端正好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炎热干燥,不能形成降水,因为这种现象出现在伏天,所以人们称之为伏旱。长江中下游流域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简单说,伏旱就是三伏天干旱.它是副热带高压北移西进,控制淮地区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一般来讲,它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需要通过灌溉工程来缓解旱情,有时台风上岸也能缓和一下.这一题你如果想更深入了解,需要更好的理解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如副高强,北涝南旱,副高弱,北旱南涝等知识.春旱:由于春季来自大陆的干空气依旧控制北方地区,因此春旱一般发生在北方,发生时间在3-5月,此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使得地表升温迅速,但地表空气只能得到地表的热量却得不到地表释放的水汽,因此使得空气干燥,不易成云致雨,且此时虽然暖空气开始活跃但一般活动在南方地区,到不了北方,也使得该地区降水稀少,出现旱情。春旱是北方地区春季常见的灾害,时间长时,地表水干涸,地表龟裂,人畜饮水困难,因此做好预报工作,实时检测天气变化,节约用水,实行人工降雨,以及南水北调均可以缓解春旱。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地表水损失少。2、春季有积雪融水补充。3、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多沼泽。4、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5、东北地区河流相对较多华北地区的春旱:形成春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我国华北地区春季少雨;二是我国春季升温快,蒸发大;三是春季正是华北地区小麦返青的季节,农业用水量较大。一般来讲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春旱有缓解作用,但在东北比较明显,华北地区作用不大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节流: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防治水污染云贵高原春旱原因 首先说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处于冬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春旱呢?我是这么分析的。首先,应该和降水量有关。具体资料如下:(利用19512004年54年88个站35月日降水量资料,计算云贵喀斯特地区春旱强度指数,对该区春旱强度指数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云贵喀斯特地区春旱强度指数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结果表明:全区范围内春旱强度指数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和突变点,春旱强度指数存在22年左右的周期特征。特重区、严重区1315年的周期也很显著,并存在23年的主周期;中旱区和轻旱区还具有911年的周期,存在34年的主周期。根据主周期进行预测,特重区、严重区干旱程度将加重;轻旱区、中旱区干旱程度将减轻。同时还分析了春旱的分布特征、形成的环流场和物理因子。)其次,由于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1.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2.多大风,加速水分蒸发, 3.主要仍受西北风影响,东南风带来得水汽少,降水少, 4.河流刚结束枯水期,径流量小, 社会:1.农作物进入生长期,需水量大,农业用水增加, 2.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造成水资源短缺。最后,也是它与华北春旱成因最不相同的一点,那就是,它处在卡斯特地貌区,卡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好,溶蚀作用强。导致地表水流下渗过快,引起地表水量减少,导致地表干旱,也是引起春旱的重要原因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1、 太平洋海区发生厄尔尼诺,太平洋东部水温持续较高,加剧厄尔尼诺现象。 2、全球气候变暖; 3、西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24是属于干季,降水少; 4、西南地区北部高原和西部横断山区阻碍北方冷空气南下,降水减少; 5、西南地区多以石灰岩形成地质地貌,地表水易下渗; 6、人口剧增,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工农业发展,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地表植物减少,涵养水的能力下降。 7、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及水体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减少。2、 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影响。西南省份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季积雪偏少,高原热力条件好,导致印缅低槽弱,南亚季风弱,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上空的水汽不充沛,加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偏东偏北,造成我省及西南地区出现干旱。 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此影响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