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栽培季节如何科学安排.doc_第1页
羊肚菌栽培季节如何科学安排.doc_第2页
羊肚菌栽培季节如何科学安排.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羊肚菌栽培季节如何科学安排? 野生羊肚菌通常于春夏之交的雨后发生,子实体发育期可持续20-30天。人工栽培季安排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掌握种性羊肚菌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菌丝在3-25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宜为1518,低于3或高于28停止生长或死菌。子实体在1020均能生长,最适13-16,若昼夜温差大,可促进子实体的形成,但低于或高于生长范围,则不利于子实体的正常发育。气温超高时,子实体开始消失。 (2)最佳季节依据羊肚菌的上述种性特征,人工栽培的季节,多数在10-11月份接种,此时气温有利菌丝正常生长发育。越冬后至翌年3-4月份气温回升到10以上进入长菇期,此期间气温18以内,正值适温盛产期。 (3)灵活框定我国地理复杂,各地所处海拔、纬度不同,南北各省(自治区)气候差异甚大。因此,在安排羊肚菌栽培季节时,应掌握“两条杠杆”:一是接种时当地气温以18-22为适,接种I个月后在10以下,甚至0以下都不影响越冬;二是进人长菇期,当地气温能稳定在10以上,不超过20这个温限。以这两条杠杆进行衡量后,确定自己所在地域的栽培季节,避免因安排季节失误,进人长菇期气温超高,造成不出菇而失利。室内栽培采用设施调控,其栽培可随机应变,安排产季。羊肚菌栽培场地有哪些要求? 根据野生羊肚菌自然生境,多长在山区林阴地带,河边、沟边、田地旁边,甚至果园、玉米地、麦田、油菜地、窑洞内都会生长,尤其火烧地长出较多。凡是森林过于阴暗或杂草浓密的地方很少发生。因此,它生存的空间,一般是处于“半阴半阳,或“七阴三阳”的环境,植被杂草较稀,土质湿润地方较多。李素玲(2000)将已发满菌丝的菌袋,分别在苹果园、杨树林地和平菇菇房作为栽培地进行试验对比。结果杨树林地栽培的1个月后菌丝长满土层,之后大量灰白色原基凸起,子实体发生最多;苹果园次之,平菇菇房菌丝长势弱,无原基突起,或很少原基出现,最终不见子实体形成。因此,人工栽培时应注意场地的适合性。 (1)择优选地 山坡向阳地,疏林缘地,农作物田地,土质要求含腐殖质较高或沙质土、要质壤土。对板结黄泥土、浸水窝或干旱的沙漠地,则不可取。陕西李树森在秦巴山区试验地,选择秦岭腹地海拔100米的略阳县崔家山,稀疏林下及林缘,排水良好的山坡栽培。山势坐东向西,林相栋类、桦树为主。半阴半阳,土质为黄沙石土,疏松潮湿,PH 7.5。年平均降水量860毫米,年均气温3.2,无霜期230天左右。2000年试验栽培6米2,2001年3月下旬长出子实体22朵,鲜重655. 5克。其中最大的一朵重5. 9克,高3.5厘米;菌柄长6.0厘米,粗3. 5厘米,菌盖高75厘米,大直径45厘米。最小一朵鲜重155克,高83厘米,菌柄长45厘米,粗18厘米,菌盖直径3.8厘米。表明羊肚菌栽培选对场地,长菇才有希望。 (2)畦床整理 羊肚菌栽培方式是以熟料袋栽,露地摆袋,覆土长菇。畦床一般宽80-100厘米,长度视地形,通常以0-12米长为适。畦床应中间稍高,四周略低,呈龟背形,可避免畦床中间积水。畦床高25厘米,畦沟宽40-50厘米,沟两头倾斜,利于排水。 (3)菇棚搭建 以竹木为骨架,搭成菇棚。棚宽32米或46米,高25米。棚顶盖茅草,四周围草席,开好相应门与通风窗。棚内遮荫度依据野生羊肚菌生境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