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生产实习报告模板_第1页
通信工程生产实习报告模板_第2页
通信工程生产实习报告模板_第3页
通信工程生产实习报告模板_第4页
通信工程生产实习报告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实习报告TDD-LTE的F频段站点开通与优化 姓 名:陈和祥专 业:通信工程 学 号:5指导教师:何璘琳2015 年 9 月 22 日摘要: 3G和4G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的核心技术已经完全不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LTE、WiMAX及其后续演进技术LTEAdvanced和802.16m等技术均可以视为4G从而使4G比3G更接近个人通信,在技术上比3G更完善。它通过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作为无线网络演进的标准,改进并且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使其能获得更高的峰值速率。对于LTE技术的研究历来已久,我国的LTE项目是基于3G时代的TD-SCDMA技术和WCDMA技术发展起来的,那么,其对应的也将发展成为TD-LTE和FD-LTE技术。后续的 R9/R10 版本为 LTE Advanced 才是实际的 4G 网络。关键词:通信 TD-LTE 现网 应用目录一LTE系统架构4二LTE设计目标5三MIMO基本原理6MIMO概念6MIMO原理6MIMO基本模式6MIMO优势7四. F频段宏站的开通7五LTE网络特点14六LTE无线接口协议栈14LTE协议栈的三层14LTE协议栈的两个面15七心得体会16一LTE系统架构LTE的系统架构分成两部分,包括演进后的核心网EPC(MME/S-GW)和演进后的接入网E-UTRAN。演进后的系统仅存在分组交换域。EPS=EPC+E-UTRAN ,LTE是物理层的演进,LTE提供无线接口,EPC提供核心网络,LTE+EPCEPS,网络元素被分成扩充的无线接入网(Evolve-UTRANE-UTRAN)、核心网 (Core Network,CN)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E-UTRAN负责处理所有与无线通信相关的功能;CN负责对浯音和数据业务进行交换和路由查询,以便将业务连接到外部网络图1-2 TDD-LTE网络架构图MME:移动管理实体LTE接入网仅由演进后的节点B(evolved NodeB)组成,提供到UE的E-UTRA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协议终止点。二LTE设计目标无论是 FD-LTE 还是 TD-LTE,其基本需求和架构均大致相同,采用的关键技术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双工方式,一个是时分的,一个是频分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厂家都采用同一个平台设计。LTE 要达到的目标已经大大高于目前 UMTS 所能实现的各项指标, TD-LTE 实现的主要目标如下 :(1)采用OFDM,MIMO等先进技术支持更高的用户传输速率;下行最大速率可达100Mbps,上行最大速率可达50Mbps;(2)支持1.4MHz/3.0MHz/5MHz/10MHz/15MHz/20MHz共6种可变带宽;(3)只有PS域,没有CS域 ;(4)更小的TTI(子帧捆绑)满足用户面和控制面的时延;共享信道支持在多个用户间同时传输数据;用户面延迟小于5ms,控制面延迟小于100ms;(5)下行频谱效率可达HSDPA的34倍;上行频谱效率可达 HSUPA 的23倍;(6) 提高小区边缘的用户吞吐量 ;三MIMO基本原理MIMO概念MIMO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将用户数据分解为多个并行的数据流,在指定的带宽内由多个发射天线上同时刻发射,经过无线信道后,由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并根据各个并行数据流的空间特性(Spatial Signature),利用解调技术,最终恢复出原数据流。MIMO原理图4-5 MIMO原理l 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技术能够提高速率。l MIMO关键技术:空间复用,空间分集,波束成形,层映射和预编码。MIMO基本模式n 空间分集l 使用多根天线进行发射和/或接收,根据收发天线数又分为发射分集、接收分集与接收发射分集n 空间复用l 发射的高速数据被分成几个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在同一频带从多个天线同时发射出去n 波束成形l 在发射端将待发射数据矢量加权,形成某种方向图后到达接收端n 空间分集、波束赋型和空间复用的结合l 系统中不同的信道采用不同的模式l 系统中同一信道采用不同模式的叠加MIMO优势l 阵列增益:可以提高发射功率和进行波束形成;l 系统的分集特性:可以改善信道衰落造成的干扰;l 系统的空间复用增益:可以构造空间正交的信道,从而成倍地增加数据率;因此,充分地利用MIMO 系统的这些优秀品质能够l 大幅度地提高系统容量、获得相当高的频谱利用率,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率、更好的传输品质或更大的系统覆盖范围。四. F频段宏站的开通l 开通流程图如下:l 图3-2 开通流程图ll 现在给介绍F频段站点调测开通的具体步骤:l 1,首先我们用网线连接到基站,设置IP地址,ip地址是192.168.255.126。(ip地址的设置方法如下图3-3)。ll (a)ll (b)ll (c)lll (d)l 图3-3 l 2,,打开BTS site manager软件,点击connect进行连接,如图3-4, ll 图 3-4l 连接上后,点击UPDATE SW,对基站软件进行升级。选取软件包,等待解压完成,点击UPDATE就可以升级,之后基站会自动重启。l 3,重启完成后,点击Create Flile,然后选择其中一项然后点击creat,创建一个新的站点;l 成功创建站点之后会出现如下效果图3-5所示:ll 图3-5l 4,在Creat Commission Fike中对基站数据进行配置,勾选BTS和TRS ,选择配置模板,然后点击next按键,我们需要根据无线参数规划表来修改基站名字和ID号。每个地区的OAM地址是不一样的,南昌的OAM地址是10.180.28.216ll 图3-6ll 5, 在第4页中,我们根据使用的传输设备来勾选,FSM1使用的是光电转换器,FTIF1使用的传输板,我们现在勾选FTIF。l 6, 在第8页中,接下来我们配置业务VLAN和管理VLAN,第一行是业务vlan,查询传输表的ip、vlan值填写。管理vlan也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vlan需要勾选Enable Qos。点击UPDATE,对后续关联参数进行更新。(在第10页,看到关联的IP地址已经更新了)。l 7, 在第17页,接下来是BTS的设置,更改站名后,根据无线参数修改小区名字l 8, 在第21页,D频段频点的37900,F频段频点是38350,现在我们选择38350.ll (a)ll (b)ll (c)ll (d)l 图 3-7l 配置完成后点击SEND就可以完成上发数据。(不点击SEND)。点击SAVE 可以进行保存。上发参数后基站会重启,重启之后调测基本完成。就像现在这样。(开通完后要检查下各模块的状态,简单叙述下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处理,不要拍到数据发送就说开通集成完毕。)l 现在基站有X2告警是领区告警,这个告警是邻区告警,完成邻区的配置后可以消除。l 以下是TRS修改的有关数据:ll (a)ll (b)ll (c)ll (d)五LTE网络特点与传统3G网络比较,LTE的网络结构更加简单扁平,降低组网成本,增加组网灵活性,主要特点表现在:(1)网络扁平化使得系统延时减少,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可开展更多业务;(2)网元数目减少,E-UTRAN只有一种节点网元E-Node B,使得网络部署更为简单,网络的维护更加容易;(3)取消了RNC的集中控制,避免单点故障,有利于提高网络稳定性;(4)业务平面与控制平面完全分离化;(UEE-Node BSGWPGW这是用户面,UEE-Node BMME这是控制面)(5)全IP化。六LTE无线接口协议栈无线接口是指终端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简称Uu接口,通常我们也称为空中接口。无线接口协议主要是用来建立、重配置和释放各种无线承载业务的。LTE技术中,无线接口是终端和eNB之间的接口。无线接口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接口,只要遵守接口的规范,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设备就能够互相通信。 无线接口协议栈主要分三层两面,三层主要包括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两面是指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 LTE协议栈的三层三层主要包括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层一为物理层,层二为数据链路层,层三为网络层,如下图所示:其中数据链路层主要被分为3个子层,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3个子层。数据链路层同时位于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在控制平面负责无线承载信令的传输、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在用户平面主要负责用户业务数据的传输和加密。网络层是指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位于接入网的控制平面,负责完成接入网和终端之间交互的所有信令处理。 LTE协议栈的两个面:(1)用户面协议栈:负责用户数据传输用户面的主要功能:头压缩、加密、调度、ARQ/HARQ(快速重传),其协议层结构如下图所示: 用户平面用于执行无线接入承载业务,主要负责用户发送和接收的所有信息的处理。用户平面协议栈主要由MAC、RLC、PDCP三个子层组成。PDCP主要任务是头压缩,用户数据加密;MAC子层实现与数据处理相关的功能,包括信道管理与映射、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HARQ功能、数据调度、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管理等;RLC实现的功能包括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ARQ过程、数据的重排序和重复检测、协议错误检测和恢复等。RLC有三种模式:AM(确认模式)、UM(非确认模式)、TM(透明模式)。(2)控制面协议栈:负责系统信令传输控制平面负责用户无线资源的管理、无线连接的建立、业务的QoS保证和最终的资源释放。控制平面协议主要包括非接入层(NAS)、无线资源控制子层(RRC)、分组数据汇聚子层(PDCP)、无线链路控制子层(RLC)、媒体接入控制子层(MAC)。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由上层的RRC层和非接入子层实现(NAS)。l NAS控制协议实体位于终端UE和移动管理实体MME中,主要负责非接入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的功能包括:EPC承载管理、鉴权、产生LTE-IDLE状态下的寻呼消息、移动性管理、安全控制等。l RRC协议实体位于UE和eNode B网络实体内,主要负责接入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的功能包括:系统消息广播,寻呼建立、管理、释放,RRC链接管理,无线承载、管理,移动性管理,终端的测量和测量上报控制。l RLC和MAC层功能与用户面中的功能一致;l PDCP层完成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协议栈架构LTE协议栈架构如下图所示,图中红线代表数据流,绿线代表信令流。七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生产实习,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到实际通信中与课本上的区别,让我更适应以后的工作。参考文献1 刘玉珍,闫兴玉.基于VC的MIMO-OFDM系统的子空间半盲信道估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22(1):210-214.2 王炼红,刘庆娜,刘宏力.基于LS算法的OFD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