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doc_第1页
八年级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doc_第2页
八年级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doc_第3页
八年级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我的母亲第47自然段,完成15题。1.第4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分析)?2.第5自然段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写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3.“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中的“慈母”和“严父”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5.怎样评价母亲的教子方法?请你根据文段发表你自己的看法。二、阅读敬畏自然第14自然段,完成69题。6.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毕竟不是大海,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7.第2自然段中“这种狂妄的表现”指的是什么?8.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原因是什么?9.作者为什么担忧地说,那些矿坑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三、阅读云南的歌会第2、3自然段,完成1013题。10.文中“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一句中“种种不同方式”在文中具体指的是哪些方式?“种种不同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1.文中描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时的胜利情形,其中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试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1)动词:(2)作用:12.第3自然段首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3.从描写的笔法看,第3自然段是中国画中的水墨画还是工笔画?这段描写好在哪里?四、阅读端午的鸭蛋第2、3自然段,完成1418题。14.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第2、3自然段的内容。(1)第2自然段:(2)第3自然段:15.下面三个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1)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2)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3)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16.“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17.文中引用清代诗人袁枚的文章说明了什么?18.第2、3自然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阅读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19.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20“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表达出作者_的情感。“这样”指代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2.“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23.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24、.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26.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暗线是_。本文围绕_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顺序组织材料。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27.在上文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8.“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_(谁)的看法,你能用一个例子批驳这种错误看法吗?29.“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30.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 31.概括文段大意。七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关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_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_,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32两处描写了父亲的哪些方面?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_33通过两处的描写,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_34请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_35“元贞比你有出息”指的是什么?八阅读海燕回答36、作者满怀激情塑造了“海燕”这一形象,请你结合全文谈谈“海燕”的象征意义。(2分) 37、“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一句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2分) 38、说说“乌云遮不住太阳”一句的深刻含义。(2分) 39、除了海燕,课文还描写了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请你想像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会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行动、情态、语言等方面。爱孩子、关心孩子的思想感情。提示:此题可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分析描写角度,再结合人物形象来品析说话人的感情。37温和、善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友情。提示:此题要结合上下文意来理解分析。9如“夜补课本”、“巧补课本”。提示:此题要综合概括文意,并抓住关键词作答。10元贞家境不如“我”,成绩却比“我”好。3.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4.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5.“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6.“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7.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答对大意即可)1.(1)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标致:漂亮。此为反语,用来讽刺。(2)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深恶痛疾:厌恶,痛恨至极。2.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时间先后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