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实战指南1(doc 187).doc_第1页
品质管理实战指南1(doc 187).doc_第2页
品质管理实战指南1(doc 187).doc_第3页
品质管理实战指南1(doc 187).doc_第4页
品质管理实战指南1(doc 18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质管理实战指南 -来自现场管理最前沿的报告前 言十多年前,我在上海讀研究生的時候,還能在上海的商場裡看到中意、揚子、白雲冰箱佔有一席之地。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在深圳的商場裡卻能覓其影蹤。大家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是我們的企業上演的卻是一部接一部的失敗連續劇。愛多折戟沉沙、秦池灰飛煙滅、春都轟然倒塌這悲壯的一幕幕,常使英雄淚沾襟!為什麼會失敗?我們能否從失敗中尋找到成功的契機?研究者發現,這些企業失敗的原因固然有多種,但卻有一點是共同的:這些企業都熱衷於策劃、廣告、銷售技巧,而忽視了企業最基礎的管理企業現場管理。“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這句口號曾經通過中央電視台響徹大江南北。從策劃的角度來說,無疑是一種成功的案例。可是就在這個成功的策劃案例被編寫成書,暢行全國之時,鄭州亞細亞開始敗走麥城。這充分地驗証了一句名言:好企業需要策劃,但好企業決不是策劃出來的!想一想,如果愛多在請成龍大哥頻頻賣廣告之時,能夠請現場管理專家幫它理順一下採購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物控管理、研發管理、銷售實務管理,那麼愛多的結局也許不會有今天這麼慘。有些老板可能會說,我的企業拿到了ISO9001 証書、ISO14001 証書,現場管理應該沒問題吧。筆者可以負責任地說,很多通過ISO9001 認証的企業,現場管理仍然是一團糟,產品質量仍然是一塌糊塗。ISO9001 証書就像一張駕駛証,沒有駕駛証,司機上不了路。但有了駕駛証後,遵不遵守交通規則,還得靠司機自己。同樣,企業為了將產品打向國際市場,需要拿ISO9001 証書,但拿到了証書後是不是認真遵守,還得靠企業自身的自覺性!民機的行為,有交警監管。而向企業收了錢的某些認証機構能監管好企業嗎?隻有天知道!所以,在ISO 認証日趨商化的今天,再也不能把通過ISO9001 認証看成是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的標志!雖然大多數的ISO 認証機構都標榜自己是非盈利的第三方獨立團體。然而一人工作一天就要收入20008000 元的高客額費用,使得開辦認証機構成了一本萬利的最易掙錢的買賣。這也是認証機構越來越多,認証質量越來越差的最根本的原因。很多企業豐收當然地認為,港台、國外認証機構可能質量高一些(當然有些企業尋求國外認証,不過是追求廣告效應,蒙驢消費者而已)。事實上在中國ISO9000 認証市場上違規操作、弄慮作假的恰恰是國外知名認証機構(實際上,這些國外認証機構是不是知名,國人也難辯真假)。2002 年3 月份,國家認証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查處的6 家認証機構全是所謂的國外認証機構。在此之前,國外認証公司在中國招搖撞驢的情況也時有發生。2001 年報刊上就揭露了美國中皇公司借FDA 認証騙取中國400 多家企業數百萬美元的情況(實際上做一個FDA 認可檢測,隻需區區幾百美元)。深圳環保局也查處過一家在深圳違規從事ISO14001 認証的香港認証公司。以上的事例充分說明,企業要想做百年老店,光靠策劃、包裝是不行的,光靠拿証書也是不行的。企業必須腳踏實地的搞好最基本的管理。這一點,已為大多數成功的企業所証實。大家都知道,海爾是中國最成功的企業之一。海爾之所以國內外擴疆拓土,所向披靡,是與他實施最基本的管理OEC 現場管理模式分不開的。筆者欣喜地看到,我們很多企業家現在已開始認識到現場管理的重性,這可以說是中國企業成熟的標志,這為中國成為世界制造王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假以時日,“Made in China”定會成為高品質的象征。為了順應企業的需要,羅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咨詢部決定組織一批在外資企業工作數年,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顧問師編著一批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現場管理實戰叢書,為前進中的企業添磚加瓦。叢書第一輯(名為“羅斯泰克現場管理叢書”),由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包括:Page:3技術經理實戰工作指南;現場改善實戰工作指南;5S 實戰工作指南;叢書第二輯(名為“羅斯泰克管理提升書系”),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包括:2000 版ISO9000 族標準實戰指南;品質管理實戰指南;生產管理實戰指南;PMC 管理實戰指南;現場管理技術大多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又是最難以實施的,比如5S 技術。現場管理技術有很多源一日本。現場管理技術在中國企業推廣的難題不在於中國企業與日本企業的差異,而在於中國員工與日本員工的差異,不少中國員工各面聰明,長時算計精明,但做起事情來卻常常馬虎行事,不認真、不到位,這些日常工作的小差異造成了整體效果的大差異。現場管理技術講究管理團隊整體素質的提升。如果沒有管理團隊整體素質的提升,隻是提一個兩沒有決策權的懂管理的人,那將是無濟於事的,即使是管理大師,也會被素質低下的管理團隊視為形式主義、不懂管理。這就好像一個正常人進入瘋人院,被瘋人們視為瘋子一樣。北京大學的張維迎教授曾開象地指出,好的企業是一個諸葛亮管三個臭匹匠,三個臭匹匠頂一個諸葛亮,企業有兩個諸葛亮;差的企業是一個臭匹匠管三個諸葛亮,三個諸葛亮還頂不上一個臭匹匠,等於企業有倆個臭匹匠。很多企業在營銷、策劃領域舍得花高薪招人,並在人員新陳代謝方面也搞得不錯,但在生產現場管理領域往往一些“媳婦熬成婆”的人負責。這些人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又不努力學習新的管理思想,其結果隻能是生產現場的亂七八糟,進而拖累整個企業。在這裡,羅斯泰克管理咨詢企業的最高負責人一點忠告:像重營銷、策劃一樣重視現場管理;像發掘營銷、策劃人才一樣發掘現場管理人才。在海天出版社廖譯先生的熱心支持下,羅斯泰克管理提升書系的第二本品質管理實戰指南就要出版了,在此對廖譯先生給予的幫助表示深深的謝意。品質管理實戰指南除對一些常規的質量管理方法進行了新穎、實戰性的介紹外,還介紹了一些外資企業應用較多,而一般質量管理書籍又沒有講透徹的知識,如:零缺陷抽樣檢驗方案;設計FMEA;過程FMEA;計量器具校準規程的編寫;抽樣方案的設計;工序質量控制通則;國外產品認証的辦理;新、老七種工具的實戰講解;測量系統分析MSA(重復性和再現性R&R 分析);測量能力指數Mcp 與計量器具的選配;QCC 品管圈的實際操作;員工的工作標準;美國國家質量獎,等等。希望品質管理實戰指南能為從事質量管理的朋友帶來一些有益的啟迪。Page:4品質管理實戰指南由張志勇先生編著,楊勇先生提供了美國國家質量獎中文文本。最後,我還要告訴讀者們的是,在叢書編寫的同時,羅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賴乃明先生組織羅斯泰克管理軟件開發部門的同事們編寫了一系列非常適合中小企業的企管軟件。對本叢書中的不足之處,請讀者不吝賜教。叢書統籌人:張志勇2002.4.7 於深圳Page:5目 錄第一章 品質部門在組織中的位置。101.1 組織設立的規則。101.2 組織設立的程序。111.3 一般工廠的組織結構、部門職能。131.4 品質部門的職能與崗位描述。16第二章 品質管理概述。232.1 質量管理的發展歷史。232.2 質量大師的重要論述。232.3 質量管理的方法PDCA 循環。272.4 質量管理的幾個重要術語。282.5 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32第三章 檢驗工作管理。333.1 “驗証”、“檢驗”與“試驗”的概念。333.2 檢驗的分類與檢驗方式的選擇。343.3 檢驗工作的職能。383.4 檢驗部門的設置。383.5 檢驗計劃。39案例 3-1:進料檢驗缺陷分類規定。43案例 3-2:成品檢驗缺陷分類規定。453.6 進貨檢驗的控制(IQC)。47案例 3-3: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53案例 3-4:來料檢驗方案。57案例3-53-11:進料檢驗作業指導書。583.7 過程檢驗(IPQC)。 。663.8 最終檢驗。703.9 檢驗狀態的標識與管理。743.10 不合格品的控制。76案例3-12:過程及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78案例3-13:品管部巡檢管理規定。83案例3-14:檢驗和試驗狀態控制程序。88案例3-15: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89案例3-1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91案例3-17:生產部成品入倉檢查方案。94案例3-18:檢驗工序作業指導書。96案例3-19:工序檢驗指導書。97案例3-20:工序控制流程圖。98第四章 供應商的管理。 。994.1 與品管部有關的採購活動。99Page:64.2 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99案例4-1:供應商現場評價報告。109案例4-2:對供應商進行現場評價的評分標準。110案例4-3:委托加工之供應商現場評價報告。119案例4-4:供應商現場評價報告。1204.3 供應商的監督。1214.4 對供應商的支援。122案例4-5:供應商評審程序。123案例4-6:採購控制程序。128第五章 客戶服務管理。1315.1 客戶服務管理的活動及內容。1315.2 客戶反饋信息處理中的注意事項。133案例5-1:客戶服務管理程序。135案例5-2:顧客退貨處理程序。139案例5-3:產品要求的確定及合同/訂單評審控制程序。140第六章 抽樣檢驗技術。1446.1 抽樣檢驗概述。1446.2 統計抽樣國家標準。1466.3 抽樣標準的選擇。1476.4 統計抽樣的基本事項。1486.5 樣本的選擇。1506.6 抽樣檢驗的一般程序。1526.7 抽樣檢驗的兩種風險。1536.8 GB2828(MIL-STD-105)的使用。153案例6-1案例6-7:抽樣檢查實例。164案例6-8:完工半成品檢查方案。175案例6-9:成品入庫檢查方案。1776.9 零缺陷(Ac=0 或c=0)抽樣檢驗方案。179案例6-10:零缺陷(c=0)抽樣檢查實例。179案例6-11:隨機數表(亂數表)的使用。182第七章 質量管理常用的工具。1857.1 老七種工具。185案例7-1:層別法案例。186案例7-2:檢查表(調查表)格式。187案例7-3:排列圖繪制案例。193案例7-4:因果分析圖案例。195案例7-5:直方圖的繪制與分析。198案例7-6:散布圖的繪制與分析。203案例7-7: x -R 控制圖應用實例。220案例7-8:x-Rs 控制圖應用實例。223Page:7案例7-97-10:p 控制圖(不合格品率控制圖)。225案例7-11:缺陷數控制圖(c 圖)。229案例7-12: x -R 控制圖(規范圖表)。231案例7-13: x -R 控制圖(規范空白表格)。234案例7-14:p 控制圖(規范表格)。235案例7-15:c 控制圖(規范表格)。236案例7-16:計數型數據用控制圖(規范空白表格)。2377.2 新七種工具。238案例7-17:關聯圖案例。239案例7-18:親和圖案例。241案例7-19:措施展開型系統圖。243案例7-20:因素展開型系統圖。244案例7-21:L 型矩陣圖應用。246案例7-22:T 型矩陣圖應用。247案例7-23:PDCA 法案例。2497.3 其它工具。249案例7-24:應用頭腦風暴法確定產品開發項目。2517.4 可靠性技術。257案例7-25:潛在失效模式及後果分析(設計FMEA)。263案例7-26:潛在失效模式及後果分析(過程FMEA)。268案例7-27:過程FMEA 實例。273案例7-28: x -R 控制圖應用作業指導書。275案例7-29:排列圖應用作業指導書。276案例7-30:質量目標管理和統計技術應用控制程序。277第八章 質量成本管理。2828.1 質量體系的財務表現。2828.2 質量成本法概論。2828.3 質量成本科目。2848.4 質量成本的管理分工。2868.5 質量成本數據。2908.6 質量成本核算。2908.7 質量成本分析和報告。2918.8 質量成本的計劃與控制。294案例8-1:質量成本控制程序。295案例8-2:如何編寫質量成本分析報告。298第九章計量管理。3019.1 常用術語與定義。3019.2 計量器具管理。306案例9-1案例9-3:計量器具的選擇舉例。310案例9-4案例9-6:用經驗選配法選擇計量器具。311案例9-7案例9-9:檢測能力指數Mcp 與計量器具配置。313Page:89.3 計量管理機構與計量管理制度。3209.4 測量系統分析(MSA)。323案例9-10:重復性研究案例。325案例9-11:再現性研究案例。327案例9-12:零件間變差研究案例。329案例9-13:MSA 測量系統分析標準表格。332案例9-14:測量系統分析(MSA)實例。335案例9-15: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338案例9-16:計量管理制度。346案例9-179-22:計量器具校準規程。353第十章 生產制過程的質量管理。36010.1 工藝准備工作的質量管理。360案例10-1:控溫器設計、制造質量計劃。36810.2 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37010.3 工序質量控制。37210.4 工序能力(過程能力)。382案例10-2:工序能力指數計算。38810.5 關鍵工序。38910.6 特殊工序。389案例10-3:工序質量控制通則。390案例10-4:生產過程控制程序。393第十一章 質量改進。39811.1 質量改進概述。39811.2 質量改進活動的程序。401案例11-1:持續改進控制程序。403案例11-2: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407第十二章 QCC 品管圈的運作與管理。41012.1 QCC 品管圈概述。41012.2 QCC 品管圈的組建。41112.3 QC 小組的活動程序。41512.4 QC 小組成果的整理與發表。41812.5 QC 小組活動的評價與獎勵。42012.6 QC 小組活動的推進和管理。426案例12-1:QCC 品管圈成果報告。429第十三章 質量認証。43413.1 質量認証概述。43413.2 產品質量認証。435案例13-1:產品質量認証一般程序。437案例13-2:CE、GS、EMC 認証程序圖。447Page:9案例13-3:UL 認証步驟。448案例13-4:德國萊茵公司產品認証程序。45013.3 質量管理體系認証。452案例13-5:認証費用。454案例13-6:BSI、DNV、TV、BVQI、SGS 質量管理體系認証程序。45513.4 國內外產品認証及質量管理體系認証機構。457案例13-7:BSI 關於質量管理體系注冊標志、認可標志的使用。458第十四章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証的辦理。45914.1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証的定義。45914.2 生產許可証與產品質量認証的區別。45914.3 生產許可証適用的企業對象。46014.4 生產許可証發証產品的范圍。46014.5 企業申領生產許可証程序。460第十五章 日常管理工作。46515.1 標準化工作。465案例15-1:文件控制程序。474案例15-2:產品標準編寫。481案例15-3:QE 工程師工作標準。49015.2 質量信息管理。492案例15-4:信息溝通控制程序。49715.3 質量培訓工作。500案例15-5:工力資源管理程序。50615.4 質量目標管理。51215.5 樣板的管理。51715.6 實驗室管理。519案例15-6:實驗室設施和環境管理規定。520案例15-7:品質量月報告的編寫。522第十六章 品質經理的角色認知與管理技巧。52416.1 管理階層及各階層的主要功能。52416.2 管理者的責任。52516.3 管理者的管理對象。52616.4 管理者的權力。52716.5 管理人員應學習之技術。52816.6 品質經理的八種行政工作能力16.7 管理技巧。530時間管理技巧 會議管理技巧 報告的技巧 領導方式的選擇 權力(影響力)運用技巧溝通技巧 績效考核技巧 執行紀律技巧 問題解決八步法案例16-1:幹部“承上”、“啟下”的技巧。549附錄:美國國家質量獎。551Page:10第一章 品質部門在組織中的位置 回目錄1.1 組織設立的規則1.1.1 組織設立的基本原則1. 因事設職與因人設職相結合的原則1 組織設立自選應考慮:“事事有人做”,而不是“人人有事做”。2 組織設立在保証“事事有人做”的同時,還要保証“人能力的人有機會去做他真正勝任的工作”。2. 責、權、利一致的原則責、權、利必須一致,否則會出現:1 權小責大,管理者不能完成職責,不能發揮其創意。舉例:宋朝皇帝總是派太監作監軍,造成前線大將權小責大,往往失敗。2 權大責小,造成濫用權力。3 責大利小,不能調動管理者的積極性。4 責小利大,意味著風險小,收益大,勢必造成員工對企業的工作挑三拈四。3. 一個上級的原則一個員工的直接上司必須隻有一個,不可一個要向好幾個上司直接負責.不允許“多頭領導”現象.正常情況下不允許越級指揮,但允許越級檢查。4.既無重疊,雙無空白的原則1 職能部門的職能互不重疊(無重疊)。“一事無二管”主要指時間上不重疊和范圍上不重疊。“政出多門是管理的大忌”。2 職能部門的職能互相銜接(無空白)。企業運轉所需要的一切職能都有相應的部門負責,不能留下任何空白。3 企業內不能有兩個職能相同或類似的部門。將同性質或聯系緊密的工作合在一起,並確保職能部門的負荷要適當。4 有關部門之間職能的銜接需要清楚的界定。5. 執行部門與監督部門分離的原則質量管理部門應具有一定獨立性,不應成為生產部門的下屬單位。1.1.2 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1.管理層次管理層次是指逐層委托而形成的從最高主管至底層工作人員之間的層次。一般工廠的管理層次如下:一個中型工廠,管理層次通常以6-8 層較為常見.經營層管理層督導層作業層Page:112.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直接有效地指揮、監督下屬的人數。管理幅度小則3-6 人,大則10-50 人。一般情況下,高層的管理幅度約3-6 人,中間約5-9 人,低層約7-15 人。3.組織結構基本形式(組織形態)結構形式 圖例 特點 優點 缺點金字塔型(錐型)管理幅度小。管理層次多。呈高尖金字塔型。生產工廠均採用此型。可對下屬進行詳盡指導。信息逐層次傳遞的速度慢,易失真。管理者地位相對渺小,影響下層積極性。扁平型管理幅度大。管理層次較少。研究機構、學校、工廠內之研發、財務部門一般採用此型。信息傳遞快,失真小,糾偏及時,利於下屬創造性的發揮。不能對每一位下屬充分有效指導、監督。1.2 組織設計的程序圖1-1 組織設計過程程序圖1.2.1 組織目標的設定組織建立的目的是為了達成組織的目標,因此確定組織的目標是建立組織的前提。組織的主要目標是:1.出。2.盈利。3.合理性。組織必須從市場開拓、人力和物力資源的調動、技術革新、降低成本等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追求合理化。4.遵守法規劃。5.利益的滿足。組織的存在,必須滿足組織成員、組織本身、消費者及國家的利益需求。組織目標的設定職能與部門的劃分部門職責及權限的配備組織中各類關系的協調組織圖的繪制組織管理文件的編制工作活動的邏輯編組崗位設定和編制設定Page:121.2.2 職能與部門的劃分1.部門劃分方法職能部門化,在中小型工廠廣泛採用。圖1-2 職能部門化2.部門劃分的評價標準1 能否最大限度利用專業化。2 能否有效地利用機械設備。3 能否便於直線下達命令。4 能否便利協調。5 能否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1.2.3 部門職責及權限的配備第一部門都應以文件形式規定其職責及權限。在確定職責和配備權限時,應處理好界面關系。凡屬必須兩個以上部門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完成的工作,必須予以明確規定。1.2.4 組織中的各類協調關系在正常情況下,協調關系有兩種。1.一種通過組織制度中有關界面處理的相應規定來協調(用制度來協調)。2.一種通過上級來協調.在組織結構的設計中,不應該讓一人承擔幾種較無關系的工作.同時,應把那些業務上相關程度高、交往頻繁的部門劃歸於同一個上級的協調范圍內,否則工作中就需要由更高上級來進行頻繁地協調。1.2.5 組織圖的繪制組織圖的內容包括:產品部門化以目標劃分顧客部門化地理位置部門化部門劃分方法職能部門化生產過程部門化以活動劃分技術部生產部品管部採購部行政人事部財務部營銷部總經理Page:131.組織的正式結構和各行政層次。2.主要的匯報關系、工作流程和職責范圍。3.組織中不同部門間的基本關系和指揮鏈。4.提供關於計劃、預算和資源分配的框架。5.成為建立程序、發布指令和設計管理交流系統的依據和基礎。組織圖不能涵蓋的東西,用管理性文件來明確。1.2.6 工作活動邏輯編組把所有工作活動按邏輯關系分編成組,並估計其業務量(業務量大小的估算一般以每月多少小時為計量單位,可採用IE 技術來估算)。編組時應注意:1.把相似的工作活動歸為一組。2.把工作活動大致相似的,可考慮編在同一組內。有些性質不同的工作,若時間或空間順序關系十分密切而不易分割時,可考慮將其編在同一組內。1.2.7 崗位設定和編制設定一個工作活動組構成一個單獨的工作或職務。當一個工作活動的業務量過小,不宜單獨設立為一個工作組時,應考慮與相關工作活動組合並。在同一工作中,可根據業務量的大小分設一個或一個以上崗位與職位。人員編制基本原則:確保每個定編人員均能分配到足夠的工作量。1.3 一般工廠的組織結構、部門職能1.3.1 組織結構圖宇天電器公司是一家生產組合音響,收錄機的中型電子廠,有員工1500 余人,圖1-3 為宇天電器公司的組織結構。圖1-3 宇天電器公司組織結構圖倉庫WH產品研發部R&D生產部PRO品管部QA生產技術部PE採購部PUR行政人事部AD財務部ACC營銷部SAL生產副總經理(VP)總經理(GM)管理者代表(MR)生產技術科設備科生產計劃科PMC車間文控中心DC行政人事科Page:141.3.2 部門職能1.總經理(GM)1 主持公司的全面工作。2 制訂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落實組織結構,採取有效措施保証各級人員都能理解質量方針並堅貫徹執行。3 批準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4 確保組織內的職責和權限得到確定的溝通,確保組織內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思想。5 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策劃。6 任命管理者代表。7 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充分資源。8 主持管理評審。2.管理者代表(MR)(注:為ISO9001 認証而設置)1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保持。2 向最高管理者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業績以及質量體系需要改進的情況。3 在整個組織內提升對客戶要求的認識,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要。4 就質量管理體系有關事宜與外部各方面進行聯絡。5 組織編寫並審核質量體系程序文件。6 組織實施內部質量審核。7 研究推廣質量管理方法及統計技術的應用。8 對重大改進項目的執行進行監督。3.副總經理(VP)1 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其分管部門的工作,對其分管部門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糾正。2 組織、協調解決產品在設計、生產全過程中出現的主要不合格項。4.各部門經理、主管1 有責任使本部門人員充分理解質量方針並使之貫徹執行。2 規定所屬人員的職責、權限及相應關系,並接受上級的監督和指導。3 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下屬是否嚴格按規定的職責的程序工作。4 確保本部門的設施、工作環境能夠滿足工作需要。5 保証所屬人員得到適當培訓。6 負責本部門質量文件和質量記錄的管理。5.品管部(QA)1 負責原材料、零部件及產品的檢驗和試驗,並作記錄。2 負責檢驗工序的監視和測量工作,負責對重要的過程、質量控制點進行巡回監視。3 負責產品信息(數據)的收集與分析。4 對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執行進行監督。5 負責不合格品的處理的過程的監控。6 負責檢測設備的管理,建立檢測設備檔案,對檢測工作進行監督。7 負責檢驗和試驗的記錄、報告的保管和歸檔。8 協助處理出廠產品的質量問題。9 組織實施產品認証。10 制訂產品檢驗指導書並監督執行。11 制定各類產品的標識方法並監督執行。12 做好產品的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Page:1513 協助解決生產中的質量問題。14 正確運用統計技術,為採取糾正預防措施或質量改進提供依據。6.產品研發部(R&D)1 負責組織新產品的開發、研制和設計。2 對新產品的研制過程進行跟蹤:處理生產中發生的技術問題。3 組織新產品樣機的性能測試。4 組織設計評審、設計驗証、設計確認工作,對設計更改的控制負責。5 制訂並確認產品有關技術標準及規范。6 配合處理產品售後服務服務中出現的技術問題。7.生產技術部(PE)1 編制生產工藝規程。2 對工序過程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特別要注意關鍵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3 做好新產品投產、老產品改造所需設備、生產線及其他工藝手段的籌備與規劃管理。4 改善生產方法、品質不良、安全作業。5 運用IE 技術進行作業研究與分析。6 組織對生產中特殊過程進行確認。7 負責生產工藝信息(數據)的收集與分析。8 負責工裝 夾具的設計,並提出保証工序能力的措施。9 負責供水、供電、供氣;負責工廠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維修。10 負責編制有關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供車間使用。8.生產部(PRO)1 編制生產計劃並組織實施;編制物料需求計劃。2 負責進行產能負荷分析,負責生產效率的改善,負責物料的控制。3 負責設備的日常保養。4 對所制造的產品質量負責。5 組織並督促各車間進行安全和文明生產,確保生產車間的設施、工作環境能夠滿足工作需要。6 就產品的生產,協調各職能部門的工作進度和銜接。7 負責生產過程中材料、零部件及入庫成品的搬運;負責產品的包裝。8 負責按規定做好產品的標識。9.採購部(PUR)1 負責組織供應商(供方)的選擇和評價,並建立合格供應商的檔案。2 組織編制採購文件並負責物資採購的計劃安排與實施。3 組織採購物料和產品的運輸,並確保其及時性。4 負責採購信息的收集與分析。10.倉庫(WH)1 負責物料和產品的接收、保管和防護,並做好記錄。2 安全存量管制3 負責余料的回收、記錄和處理。4 負責入倉不合格物料、廢品的標識、隔離和處理。11.行政人事部(含文控中心)(AD)1 建立公司的人事制度,並組織實施。2 建立公司的行政制度,並組織實施。3 制定員工的培訓制度,並組織實施。Page:164 人員的招聘與解雇處理。5 考勤、工資、福利管理。6 員工的培訓管理。7 人員考核管理。8 後勤:職工伙食、住宿、環境衛生管理。9 保衛:消防與安全管理。10 建立員工人事檔案(包含員工的教育、培訓、技能、經歷的記錄)。11 負責所有受控文件的發放和管理並指導各部門進行文件管理。12 維持作業現場的清潔衛生,對作業人員的職業衛生和安全進行管理。12.營銷部(SAL)1 協助總經理開展市場調研工作,確定市場對產品的需求,獲得產品的供銷信息。2 協助總經理確定市場需要。3 組織、策劃和實施市場開發。4 了解顧客的要求,協助其確定對產品的特殊需要。5 建立顧客檔案,將顧客的有關資料予以收集保管。6 組織商務洽談及合同的評審工作。7 收集、反饋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信息,為產品的開發提供咨詢建議。8 對顧客的需求信息進行收集與分析。9 對顧客滿意度進行評價。10 負責產品交付並組織實施售後服務,並將售後服務的質量信息反饋給有關部門。13.財務部(ACC)1 負責成本計算和核算。2 制訂成本控制計劃並監督其實施。3 建立公司的會計、財務制度並實施。4 負責公司的財務運作。1.4 品質部門的職能與崗位描述1.4.1 品質部門在工廠裡的位置工廠裡,一般把從事質量管理、質量檢驗的部門統稱為品質部門。品質部門的劃分與設立視工廠之規模、產品、生產形式等來決定。1.中大型工廠圖1-4 品質部門在中大型工廠中的位置品管部、檢驗部分别設立.檢驗部為獨立的中層單位,負責生產全過程的質量檢驗工作,從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到最終檢驗、出廠包裝檢驗等.產品研發部生產技術部生產部品管部檢驗部物控部生產副總經理總經理Page:172.中小型工廠圖1-5 品質部門在中小型工廠中的位置品管科可放在技術部裡,但千萬不要放在生產部下面.1.4.2 品質部門內的機構設置品質部門內部機構設置如下:圖1-6 品管部內部組織結構圖注1:有些工廠將從事半成品完工檢查、成品檢查的檢驗稱為QA。注2:不同工廠對QA、QC 等術語賦予的内涵不一,所以不應望文生義。注3:產品入庫前都經過了檢查,如貯存環境良好,則無需進行出貨檢查(OQC)。注4:成品檢驗和出貨檢驗可由同一小組承擔。1.4.3 品質部門崗位描述關於崗位職責描述的格式:1. 管理人員崗位描述格式 崗位名稱 直接上級 直接下級 本職工作品保科檢驗科總經理品管部技術科檢驗科總經理技術部可合並生產部物控部千萬不要把品管部放在生產部下面!品質保証QA品質工程QA計量過程檢驗IPQC成品檢驗出貨檢驗OQC來料檢驗IQC品質保証科品質保証科品管部在線檢驗OLQC半成品完工檢驗FQC過程巡檢Page:18用最簡練的語言,最好是用一句話,概括出該職務所管轄的范圍。 直接責任凡需管理人員本人親自做的工作和所連帶的責任叫直接責任。管理人員的直接責任歸納為:計劃、決策、指揮、控制、推動、檢查。 領導責任(督導責任)交給部屬執行而自己督導的責任。對所負責的區域、下屬,職責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