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影像设备》PPT课件_第1页
《医院影像设备》PPT课件_第2页
《医院影像设备》PPT课件_第3页
《医院影像设备》PPT课件_第4页
《医院影像设备》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影像设备概述 一 医院影像科 放射科 概述 影像科 放射科 的特点 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 24小时运转进行种类繁多的检查 包括X线 CT 磁共振等影像诊断部分科室也可展开介入治疗等 设备存放的地方 通常在医院一 二楼或者独立的影响中心大楼 放射科主要工作人员 护士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检查 造影 CT MR 介入 和灭菌操作技术 诊断医生根据临床请检要求从事透视 造影 CT MR检查和介入治疗 规范地书写诊断报告 技师根据临床请检进行常规和特殊摄影 配合诊断人员进行特殊造影 CT MR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机器操作 影像常用设备 X线的发现X线产生的条件X线的基本特性X线吸收与成像X射线设备分类 二 X线成像及设备基础 传统X线拍片机 DR CR数字胃肠机DSA移动小C 牙科机乳腺机 1895年 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具有很高能量 肉眼看不见 但能穿透不同物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射线 因为当时对这个射线的性质还不了解 因此称之为X射线 为纪念发现者 后来也称为伦琴射线 现简称X线 X ray X线的产生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波长范围为0 0006 50nm 目前X线诊断常用的X线波长范围为0 008 0 031nm 相当于40 150kV时 在电磁辐射谱中 居 射线与紫外线之间 比可见光的波长要短得多 肉眼看不见 除上述一般物理性质外 X线还具有以下几方面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穿透性 X线波长很短 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能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 并在穿透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即衰减 X线的穿透力与X线管电压密切相关 电压愈高 所产生的X线的波长愈短 穿透力也愈强 反之 电压低 所产生的X线波长愈长 其穿透力也弱 另一方面 X线的穿透力还与被照体的密度和厚度相关 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 如硫化锌镉及钨酸钙等 使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 即X线作用于荧光物质 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长的荧光 这种转换叫做荧光效应 这个特性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摄影效应 涂有溴化银的胶片 经X线照射后 可以感光 产生潜影 经显 定影处理 感光的溴化银中的银离子 Ag 被还原成金属银 Ag 并沉淀于胶片的胶膜内 此金属银的微粒 在胶片上呈黑色 而未感光的溴化银 在定影及冲洗过程中 从X线胶片上被洗掉 因而显出胶片片基的透明本色 依金属银沉淀的多少 便产生了黑和白的影像 所以 摄影效应是X线成像的基础 X线的特性 X射线产品分类 X线拍片机 1 X线管 2 限束器 3 诊断床 4 滤线栅 5 成像方式X线拍片机 暗盒 传统X成像 X线拍片机 10 CR IP板 扫描仪CR不可单独使用 多用于升级X射线摄影机 X射线产品分类 ComputedRadiology CR 计算机X线成像 computedradiography CR 登记室 IP板 CR控制台 医师图像工作站 储存 调阅 报告 相机 X光室拍片 扫描仪 CR工作流程 CR主要厂商 柯达 柯尼卡 德国爱克发 富士 CR使用市场 使用特性多用于配合现有X线机进行升级升级较简单 成本较低检查费用低 但是耗时较长 几分钟 市场二甲及以下医院农村和基层 X射线产品分类 DR Digitalradiography 1 X线管 2 限束器 3 诊断床 4 滤线栅 5 成像方式DR 探测器 数字化X线成像 Digitalradiography DR 拍片机 传统胶片相机CR DR 数码相机三者应用范围均为常规的摄影检查 有较叫明显组织对比的部位 胸片 腹部 骨折 登记 DR控制台 相机 DR室拍片 医师图像工作站 储存 调阅 报告 DR工作流程 功能 骨科 急诊 手术室透视 摄影 1 X线管 2 限束器 3 监视器 4 滤线栅 5 影像增强器 6 CCD摄像机 X射线产品分类 移动小C 临床 骨科 移动式C形臂X线机 移动小C 1 X线管 2 限束器 3 诊断床 4 滤线栅 5 暗盒 功能 以常规乳腺摄影检查为主 X射线产品分类 数字乳腺机 数字乳腺机 DR探测器 1 DR最重要的组成部件是探测器 CR和DR的比较 DR主要厂家 1 平板探测器DR一线品牌 西门子 飞利浦 GE全球三大电子集团 都是研发电灯泡起家 涉及各大电子领域 技术和资金力量雄厚 特别是GE球管 发生器 探测器三大组件都是自己的核心技术 行业流行术语 影像链一致性 二线品牌 柯达 岛津 东芝知名设备生产厂家 有多年的研发历史 该层次品牌柯达和岛津销量很大柯达虽然没有硬件是自己研发的 但是DR生产历史最悠久岛津和东芝都有自己的球管和发生器 探测器外购佳能三线品牌 日立 佳能 SEDECAL都有较长的设备生产历史 日立目前还没有拿到整机注册证 但是X光机生产历史悠久 佳能核心部件探测器为原厂 SEDECAL 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之一 低价四线品牌 万东 上医 迈瑞虽然质量与进口品牌有差距 但是万东 上医绝对是中国医疗器械的骄傲 属于物美价廉型 DR主要厂家 2 CCD型DR一线品牌 加拿大IDC 德国IMIX 法国斯达福 西班牙SEDECAL 瑞士SWISSRAY 加拿大EMD都是有多年设备生产历史 其中探测器或者发生器为自己研发生产 实力较强 图像质量较好 部分品牌不重视放射剂量过大的问题 需要厂家去解决 二线品牌 万东 上医 蓝韵万东和蓝韵都拥有自己研发的CCD探测器 属于国产设备的技术领先者上医厂是设备老厂 生产经验丰富 暂时使用IDC探测器三线品牌 深圳安键 中科美仑 杭州美诺瓦 TCL 原国药恒瑞美联 该层次的品牌都有共同的问题 就是价格很便宜图像也很差 北京中科美仑 每年销售量高达300台 主要是通过政府关系来推广四线品牌 深圳贝斯达 江西清华同仁 四川内江西南厂 汕头B超厂 深圳安科 三 CT成像原理及实际应用 CT的发展史 1972年Hounsfield发明1974年全身CT1989年螺旋CT1998年推出4层CT2000年8层CT问世2002年PHILIPS推出16层螺旋CT2004年SIEMENS推出64层CT2005年双源CT 西门子 2008年 256层CT 飞利浦 2008年 320层CT 东芝 2010年 640层CT 东芝 是一种计算机化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成像源仍然是X 线 高压注射器 选配 中日友好医院全景照片 CT的原理 X线管发生X线穿过人体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图象重建输出图像 CT为横断面图象 CT的层与排 排 探测器的排数如单排 仅1列探测器 双排 2列探测器 4排 4列探测器 8排 16排 24排 64排 等等 层 获得图像数 球管和探测器旋转一周最多可重建出的图像层数 飞利浦64排128层CT CT的发展趋势 加强心脏成像能力心脏跳动会产生伪影 需要加快扫描速度64排CT就足够进行心脏成像加快扫描速度减少X线剂量 CT目前市场情况 1 单 双层 四层CT 普通地区的县级医院 发达地区的乡镇医院 民营医院2 8 16层CT 普通地区市级医院 县级医院 发达地区乡镇医院3 64 128 256 320层CT 发达地区市级医院 省级医院 国家级重点医院仅供参考 实际使用情况可能根据地区有所不同 CT市场的主要厂商 三 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实际应用 磁共振发展简史 1946 Bloch和Purcell发现核磁共振 NuclearMagneticResonance NMR 现象 1973 Lauterbur利用NMR原理成像 1975 Ernst发明傅立叶变换成像方法 1980 MRI设备商品化并应用于临床 1990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fMRI 的发明1999年 3 0T超高场强MRI通过FDA认证进入临床应用阶段2010年 东软推出1 5T超导磁共振2011年 安科推出1 5T超导磁共振 1977年 达马迪安及其同事经过7年的努力 终于建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全身磁共振成像装置 应用这台装置获取一幅图像 受检者需要被移动106次 采集时间长达4个小时45分钟 1986年中国科健公司与美国波士顿的Analogic公司成立合资公司 名位安科公司 开始发展我国的磁共振成像产业 3年后 第一台磁共振成像设备通过鉴定 第二年 第一台国产磁共振落户河北 1998年世界磁共振成像年 永磁型磁共振 超导型磁共振 磁共振机房包括3个部分 扫描室 操作室 控制仪器室 MR成像技术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 当磁场撤消后 会恢复的初始状态 弛豫过程 弛豫时间分为T1和T2 ms 人体内器官和组织中的氢原子以及存在形态并不相同 同时很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形态的变化 因此人体不同组织 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T1不相同 T2也是如此 根据这个T1 T2的这个特性进行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的场强 主磁体场强升高提高质子磁化率 增加信噪比缩短采集时间磁敏感效应增强永磁 中低场0 2T 0 5T电磁 超导1 5T优点 1 高磁场2 高稳定性3 磁场均匀性高4 低能耗 其超导线圈几乎不消耗电能缺点 1 造价较高2 因为需要定期补充液氦 其维护费用相对较高 磁共振成像的优点 任意方向成像 能得到其它成像技术所不能接近或难以接近部位的图像 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 对子宫 关节 软骨 韧带 肌肉等部位的检查优于CT 神经系统成像 正常颈椎成像 神经系统成像 椎间盘向后突出 硬膜囊受压 CT 磁共振成像部位 CT比较适合用组织对比的部位 而磁共振擅长软组织等经常用来对比 如中风什么原因引起 梗塞 还是出血 又比如关节方面疾病 骨挫伤导致水肿 磁共振 骨折 CT 磁共振厂商 超导方向 在1 5T 3T之间西门子 GE 飞利浦 东芝 国产 1 5T 安科 东软永磁方向 0 2T 0 5T国际 西门子 GE日本公司 比如日立国产 东软 鑫高益 安科 万东 贝斯达 普放 CT 磁共振成像对比 磁共振介入 临床介入治疗的新方向 新技术展望 磁共振介入 无辐射的介入治疗方案 人体活检 血管介入 最小创伤手术 微波外科手术 新技术展望 磁共振基础知识 低场开放式磁共振国际动态 趋向高场 1 5T 及低场 0 5T 1998年以来年均增长率 1 5T 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