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1页
颅脑CT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2页
颅脑CT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3页
颅脑CT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4页
颅脑CT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CT检查技术第六节颅脑CT检查技术 山西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常海婷 第六节颅脑CT检查技术 一 颅脑平扫 一 横断面扫描1 适应证颅脑外伤 脑肿瘤 脑血管性病变 颅内炎症 先天性畸形及新生儿疾病 脑白质病及脑萎缩 脑积水等 2 扫描注意事项 1 解释说明 检查所需的时间及扫描过程中机器发出的声响 2 异物处理 摘掉影响摄影的物品 金属发卡 耳环等 3 镇静处理 扫描过程需被检者体位保持不动 不能配合者需镇静处理 成人 肌注安定 儿童 水合氯醛 3 检查体位和扫描范围体位 被检者仰卧位 头先进 头置于头架中 下颌内收 两外耳孔与检查床面等距 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中线重合 正中冠状面与扫描定位水平线重合 扫描基线一般取听眦线 听眦线垂直于床面 或根据被检者情况和诊断需要另定 范围 从扫描基线开始连续向上扫描至头顶 下方应显示颅底各结构 上方应到达顶叶 四周应包括头部皮肤在内 4 扫描方式和参数 1 扫描基线 听眉线 EML 听眦线 OML 听眶线 RBL 听眉线为扫描基线 清晰显示幕下第四脑室及幕上基底节 听眦线为基线 同时显示三个颅凹 听眶线为基线 层面经过眼窝 颅中凹 颅后凹的上部 但颅前凹 第四脑室及枕大孔未能显示 听眉线 EML 听眦线 OML 听眶线 RBL 2 扫描方式及参数 采用侧位定位像 非螺旋扫描 层厚 层距5 10mm 扫描视野250mm 若发现较小病变时 可在病变区加作薄层扫描 也可不做定位扫 直接进行非螺旋轴位扫描 基线对准听眦线行第一层扫描 逐层退床往头顶方向扫完全部颅脑 层厚 层距5 10mm 颅脑CT横断面扫描范围 5 图像后处理观察脑组织结构时 窗宽75 100Hu 窗位30 50Hu 观察颅骨结构时 窗宽1500 2500Hu 窗位400 700Hu 对于颅脑外伤的被检者 常规要求拍摄脑组织窗和骨窗CT片 脑组织窗和骨窗图像 二 冠状面扫描1 适应证当疑有垂体瘤 鞍区占位 颅底病变 小脑病变以及大脑凸面病变时可做冠状面扫描 但已经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2 扫描注意事项首先应去掉影响摄影的物品 发卡 金属义齿等 告知病人此体位可有不适 要求被检者在检查的过程中 必须保持体位的固定 3 检查体位和范围体位 被检者体位有颏顶位和顶颏位两种 一般顶颏位较常用 范围 颅脑冠状面扫描范围应从额叶到枕叶 鞍区扫描范围应根据蝶鞍大小而定 冠状面顶颏位 CT扫描定位线 俯卧 冠状面颏顶位 CT扫描定位线 仰卧 4 扫描方式和参数 均采用头颅侧位定位像 非螺旋扫描 颅脑扫描应倾斜扫描机架使扫描层面尽可能与OML垂直 层厚 层距8 10mm FOV200 250mm 鞍区扫描应尽可能与蝶鞍后床突平行或与鞍底垂直 层厚 层距1 3mm FOV150 200mm 5 图像后处理颅脑冠状面观察条件同常规横断面 鞍区显示窗宽250 300Hu 窗位50 70Hu 二 颅脑增强扫描1 适应证颅内原发或继发性肿瘤 颅内感染性病变 脑血管疾病 脑白质病 寄生虫病 先天性颅脑发育畸形中的组织源性疾病应在平扫的基础上做增强扫描 2 扫描注意事项 在平扫注意事项的基础上 增强扫描前应做碘过敏反应试验或让被检者 家属 签订对比剂使用同意书 有碘过敏者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急性出血和脑外伤者应禁用或慎用对比剂 3 检查体位 扫描范围 扫描方式和参数均同常规平扫 4 对比剂的使用 一般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成年人用量60 100ml 儿童按体重用量为1 5 2ml kg 用高压注射器 静脉团注法给药 注射速率1 5 3ml s 注射完成即行增强扫描 颅脑增强横断面图像 三 脑血管CTA扫描1 适应证脑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急性脑卒中 脑血管狭窄或血管闭塞性疾病等 2 注意事项 1 检查前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 并签名 2 检查前去掉影响检查的金属物品 3 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 4 增强扫描后 病人应留观15分钟左右 以观察有无迟发性过敏反应 3 检查体位和扫描范围体位 常规采取仰卧位 头先进 头部用绷带固定于头架上以减少运动伪影 范围 从舌骨水平到颅顶 由足侧向头顶侧扫描 4 扫描方式和参数 至少使用4排以上多层螺旋CT机 MSCT 采用侧位定位像 螺旋扫描 螺距1或1 5 层厚1mm 重建间隔0 5mm FOV250mm 5 图像后处理扫描结束后 可在操作台或工作站上使用3D软件 利用CTA扫描的原始数据 根据临床诊断的需要进行MIP CPR VR SSD等多种方式的重建 可通过裁剪去除骨骼的影响 并可旋转图像 以多角度观察血管 获得多种二维 三维图像 4 扫描方式和参数 至少使用4排以上多层螺旋CT机 MSCT 采用侧位定位像 螺旋扫描 螺距1或1 5 层厚1mm 重建间隔0 5mm FOV250mm 5 图像后处理扫描结束后 可在操作台或工作站上使用3D软件 利用CTA扫描的原始数据 根据临床诊断的需要进行MIP CPR VR SSD等多种方式的重建 可通过裁剪去除骨骼的影响 并可旋转图像 以多角度观察血管 获得多种二维 三维图像 CT血管造影 CTA 四 脑CT灌注成像 CTP 1 适应证CTP技术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在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肿瘤的放化疗疗效的评价方面显示很大的优势 2 检查体位和扫描范围检查体位及扫描前准备同脑血管CTA 扫描时应行颅脑横断面平扫 根据平扫图像及临床要求 选择好合适的感兴趣区层面 通常为10 20mm 3 扫描方式及参数注射对比剂后5 7秒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 层厚5mm FOV150mm 共扫40 50层 然后在后处理工作站利用专用的软件计算出各灌注参数值并可形成彩色功能图 4 图像后处理通过图像后处理软件可重建出各种血流灌注参数的功能图 如果选择的是脑卒中灌注软件并以彩图模式观察 则可以分别得到CBV 脑血容量 CBF 脑血流量 和MTT 对比剂峰值时间 功能彩图 如果选择的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