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你今年几岁了(二)_第1页
51你今年几岁了(二)_第2页
51你今年几岁了(二)_第3页
51你今年几岁了(二)_第4页
51你今年几岁了(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1 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二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借助直观对象理解等式性质 2 掌握利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 3 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和解方程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并能应用它来解方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 环节一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 内容 内容 阅读 P134 P135 随堂练习之前的内容 总结所自学到的知识 大约 5 分钟 1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或减去 同一个代数式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 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 所得结果仍是等 式 2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一元一次方程 目的 目的 1 让学生初步体会小学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内容与中学等式的基本性 质有何差异 2 小学简单方程的求解过程的依据与中学方程求解过程依据有何差异 3 能看懂并能理解书上呈现内容的主要环节 实际效果 实际效果 学生观察得知 1 要想消掉方程两边多的项 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这一项的相反数 2 要使得方程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 方程两边都乘以未知数的系数的倒数 或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环节二 情境引入 实践操作 演示天平称量过程环节二 情境引入 实践操作 演示天平称量过程 内容内容 1 1 在老师的协助下 学生实际操作用天平称量物体 目的 目的 培养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获取信息 并通过亲身感受 体验归纳总结 抽象数学的能力 同时 培养学生严谨 有序的数学思维品质及科学的学术精 神 实际效果 实际效果 1 实际操作归纳出了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二 2 通过引导并类比 分析出初中所学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有别于小学所学 内容 等式两边可同时加上同一个整式 3 归纳出了数学表达式 如果 a b a b 为代数式 则 1 a c b c c 为代数式 2 ac bc c 为任意有理数 3 c 0 c b c a 学生很细心 分析 认识问题比较全面 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强调 1 式中的 c 为代数式 3 式中的 c 0 必不可少 内容内容 2 2 下列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中 那些是正确的 并说明理由 1 若 x y 则 5 x 5 y 2 若 x y 则 5 x 5 y 3 若 x y 则 5x 5y 4 若 x y 则 5 若 则 bx by 6 若 2x x 1 x 则 2 x 1 1 目的 目的 巩固等式的基本性质 关注基本性质二中的限定条件 55 yx a y a x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2 3 4 正确 学生容易出错 1 漏选 4 两边同除以 5 0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 2 错选 6 未考虑 x 0 则分母为零无意义 环节三 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环节三 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内容内容1 例1 解下列方程 1 x 2 5 2 3 x 5 解 1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2 得 x 2 2 5 2 于是 x 3 2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5 得 3 5 x 5 5 于是 8 x 习惯上 我们写成 x 8 补充 补充 解下列方程 3 y 3 5 4 6 m 3 解 3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3 得 y 3 3 5 3 得 y 2 于是y 2 4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6 得 6 m 6 3 6 得 m 9 于是 m 9 目的 目的 1 在实际变形的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等式基本性质一的真正含义 2 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进及有理数运算的介入 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方程 相比小学的逆运算更具理性思维 3 在经历等式变形的过程中 增强学生数学理性思维问题的意识 规范 的数学书写格式 实际效果 实际效果 1 学生习惯于用加法和减法逆运算的算理求出这两个方程的解 用等式的 性质来解方程 读书能看懂 但有点思维不习惯 2 习惯上 我们将未知数写在等号左边 值写在等号右边 3 有同学提出 检验方程的解 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内容内容2 2 例2 解下列方程 1 3 x 15 2 2 10 3 n 解 1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3 得 3 15 3 3 x 化简 得 x 5 2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2 得 2 2 10 2 3 n 化简 得 12 3 n 方程两边同时乘 3 得 n 36 目的 目的 1 在实际变形的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等式基本性质一 二的真正含义 2 培养学生严谨 科学的思维习惯 规范的数学书写格式 实际效果 实际效果 1 学生在感受了例 1 的思考过程后 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本例的解答 2 学生习惯于用乘法和除法逆运算的算理求出这两个方程的解 有点思维 不习惯 3 学生对等式性质中的限制性条件理解不深刻 如 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 个非零数 运用不够好 4 讲授以上两例时 创设了一种师生交流互动的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用等 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此过程中与学生平等交流 并给予恰倒好处的点拨 教师 鼓励学生表达 并且在加深对等式基本性质理解的基础上 对不同的答案开展 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 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如 解方程 2 102 3 n 同学甲 解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2 得 21022 3 n 整理得 12 3 n 方程两边都乘以 3 得 n 36 同学乙 解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2 得 21022 3 n 整理得 12 3 n 方程两边都除以 得 3 1 n 36 以上两种思考方式教师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节课为解方程的第一课 时 只要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原来的方程变形成 a a 为常数 的形式即可 x 同学丙 这样求得的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一定是原方程的解吗 同学丁 整个解的过程利用了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理论根据可靠 根据方程解的概念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 值 叫做方程的解 经检验就可知求解过程有无失误 5 检验解的过程 学生出现了循环论证的不合理方式 如 例 1 1 2 5 的解为 3xx 学生检验过程 代 3 入原方程x 3 2 5 所以 3 为原方程的解 x 正确方法 代 3 入原方程x 左边 2 3 2 5 右边 5 x 因为 左 右 所以 3 是原方程的解 x 环节四 联系与提高环节四 联系与提高 内容 内容 1 还记得上一课小华和小彬猜年龄的问题吗 你能帮小彬解开年龄之谜吗 解方程 2 x 5 21 解 两边同时加上5 得 2 x 5 5 21 5 于是 2 x 26 得 x 13 2 你能解方程 5 x 3 x 4 吗 解 两边同时减去3 x 得 5 x 3 x 3 x 4 3 x 得 2 x 4 得 x 2 3 随堂练习1 解下列方程 1 x 9 8 2 5 y 16 3 3 x 4 13 4 x 1 5 3 2 4 达标练习 1 若 2x a 3 则 2x 3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 在等式两边同时 等式仍然成立 2 如果代数式 8x 9 与 6 2x 的值互为相反数 则 x 的值为 3 把 变形为 的依据是 A 等式的基本性质 1 B 等式的基本性质 2 C 分数的基本性质 D 以上都不对 4 小明在解方程 2x 3 5x 3 时 按照以下步骤 解 方程两边都加上 3 得 2x 5x 方程两边都除以 x 得 2 5 以上解方程在第 步出现错误 目的 目的 1 应用本课时所学内容解答上课时提出的问题 2 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落实 实际效果 实际效果 1 7 03 0 xx 1 7 10 3 10 xx 1 学生基本都能熟练地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回 应了例 2 的两个题中 当方程化成 a b a 不等于 0 a b 为常数 形式时 x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也行 或同时除 以未知数的系数也可行的解题方法 使小学学过的形如 a b c a 不等于x 0 a b c 为常数 的方程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得以顺利求解 同时为解较 繁难的一元一次方程做了很好的铺垫 期间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体会到了未知 数系数相对烦琐时 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变形比用运算的逆运算关系变形要方便 快捷 2 在解决年龄问题时 学生还意识到 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有些可以利用 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其解 环节五 课堂小结环节五 课堂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