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试题 上 高二化学试题 上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试卷总分 试卷总分 10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90 分钟 分钟 特特 别别 提提 示示 本单元主要考查 鲁科版选修 4 第 1 章第 1 节内容 解题时要注意 了解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质 知道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是化学反 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 知道反应热是对反应热效应的定量表示 明确焓变与反应 热及吸热 放热的关系 了解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知道中和热的测定方法 能够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能结合实例说明热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 知道反应热与物 质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了解盖斯定律 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 计算 了解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培养节能减排意识 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效应的简单计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 5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54 分 一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选择题 本题包括 18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54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 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 且有些可以再生 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 天然气 煤 核能 水电 太阳能 燃料电池 风能 氢能 A B C D 除 外 1 B 解析 本题主要是抓住题目所给的信息即的要求来回答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如 Ba OH 2 8H2O 与 NH4Cl 的反应要 吸收热量 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 A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 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D 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2 B 提示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考虑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如 Ba OH 2 8H2O 与 NH4Cl 的反应 要吸收热量 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 A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 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D 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3 B 提示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考虑 4 氢气 H2 一氧化碳 CO 辛烷 C8H18 甲烷 CH4 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 g 1 2O2 g H2O l H 285 8 kJ mol CO g 1 2O2 g CO2 g H 283 0 kJ mol C8H18 l 25 2O2 g 8CO2 g 9H2O l H 5518 kJ mol CH4 g 2O2 g CO2 g 2H2O l H 890 3 kJ mol 相同质量的 H2 CO C8H18 CH4完全燃烧时 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H2 g B CO g C C8H18 l D CH4 g 4 C 解析 本题考查热效应大小比较 由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可得每摩尔 H2 CO C8H18 CH4 燃烧放出的热量 根据反应热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计算 取 1g 可燃物 如 1gH2燃烧 放出的热量为 同理可计算得出相同质量的 CO 放出的热量最少 5 X Y 二元素的原子 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层结构时 X 放 出的热量大于 Y 放出的热量 Z W 两元素的原子 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 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 吸收能量 W 大于 Z 则 X Y 和 Z W 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 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 Z2X B Z2Y C W2X D W2Y 5 A 解析 X Y 获得两个电子就达到稳定结构 故它们属于 VIA 族 由于 X 得到电 子 放出的热量多 故 X 形成的离子更稳定 即 X 的非金属性比 Y 强 Z W 失去一个电子达 到稳定结构 它们属于 IA 族 W 失去电子吸收的能量多 则 W 比 Z 难失电子 故金属性 Z 大于 W 形成离子化合物最可能是金属性强的与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化合 即 Z2X 6 已知 1 mol H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kJ 的能量 1 mol Cl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kJ 的能量 由 H 原子和 Cl 原子形成 1 mol HCl 分子时释放 431kJ 的能量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2 g Cl2 g 2HCl g B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 反应的 H 183kJ mol C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 反应的 H 183kJ mol D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 反应的 H 183kJ mol C 解析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 反 应的 H 436kJ mol 243kJ mol 2 431kJ mol 183kJ mol 7 1 00 L 0 500 mol L 1 NaOH 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放出 28 7 kJ 的热量 表示该反 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2O l H 28 7 kJ mol 1 B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2O l H 28 7 kJ mol 1 C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2O l H 57 4 kJ mol 1 D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2O l H 57 4 kJ mol 1 7 D 提示 注意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和热效应的计算 8 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 g 1 202 g H20 g H akJ mol 1 H2 g 1 202 g H20 1 H bkJ mol 1 2H2 g 02 g 2H20 1 H ckJ mol 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 b 和 c 均为正值 C a b D 2b c 8 D 解析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规定氢燃烧放热 其 H 应为负值 故 A B 错 再根据相同物质的反应 聚集状态不同 反应热不同可判断 a b C 错 对相同反应 反应热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可判断 2b c 9 氢气 H2 一氧化碳 CO 辛烷 C8H18 甲烷 CH4 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 g 1 2O2 g H2O l H 285 8 kJ mol CO g 1 2O2 g CO2 g H 283 0 kJ mol C8H18 l 25 2O2 g 8CO2 g 9H2O l H 5518 kJ mol CH4 g 2O2 g CO2 g 2H2O l H 890 3 kJ mol 相同质量的 H2 CO C8H18 CH4完全燃烧时 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H2 g B CO g C C8H18 l D CH4 g 9 C 解析 本题考查热效应大小比较 由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可得每摩尔 H2 CO C8H18 CH4 燃烧放出的热量 根据反应热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计算 取 1g 可燃物 如 1gH2燃烧 放出的热量为 同理可计算得出相同质量的 CO 放出的热量最少 10 100gC 不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 CO 所占体积为 1 3 CO2为 2 3 且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 损失的热量为 A 39 292kJ B 3274 3kJ C 784 92kJ D 2489 44kJ 10 C 解析 在 100gC 中有 变为 CO 有 变为 CO2 故与 C 完 全燃烧相比 损失的热量就是 CO 继续燃烧放出的热量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知损失的热量 为 11 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 不正确的说法是 A 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B 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 有的吸热反应不加热也可能发生 D 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质多少有关 11 A 解析 A 错 在放热反应中有一些需加热以提供必需的能量来引发反应 如煤 的燃烧 C 正确 有些吸热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如 Ba OH 2晶体与 NH4Cl 的反应 醋 酸的电离等吸热过程 均不需要加热 12 在 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 CO 占体积 CO2占体积 且有 3 1 3 2 C s O2 g CO g H 110 5 kJ mol CO g O2 g CO2 g H 1 2 1 2 283 kJ 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 损失的热量是 A 172 5 kJ B 1149 kJ C 283kJ D 517 5 kJ 12 C 解析 损失的热量为 CO 占体积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n C 3 mol 3 1 n CO 1 mol 根据 CO g O2 g CO2 g H 283 kJ mol 得 1 mol CO 完 1 2 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83 kJ 即损失的热量是 283 kJ 13 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 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 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 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 含 CO 和 H2 后分离出氢气 C 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 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 13 A 解析 从原料的成本 利用率 能源的利用 操作步骤等方面综合考虑 14 在烃分子中去掉 2 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双键是吸热反应 大约需 117kJ mol 125kJ mol 的热量 但 1 3 环己二烯失去 2 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 H 23 4kJ mol 以上事实表明 A 1 3 环己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 B 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是吸热反应 C 1 3 环己二烯比苯稳定 D 苯比 1 3 环己二烯稳定 14 D 解析 由题可知 因 为苯的能量比环己二烯能量低 故苯比环己二烯稳定 故 C 错 环己二烯加氢是放热过 程 A 错 苯加氢到环己烷由上图可知是放热过程 B 错 15 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 放出的热量为 Q 已知为了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消耗掉 8mol L 1的氢氧化钠溶液 50mL 则无水乙醇的燃烧热放出的热量不可能是 A 10Q B 10Q 5Q C 大于 10Q D 5Q 15 C 解析 NaOH 与 CO2反应可生成 Na2CO3 也可以生成 NaHCO3 若生成 Na2CO3 则 n NaOH 0 4mol 所以此时 1mol 乙醇完全燃烧放出 5Q 热量 若反应产物为 Na2CO3和 NaHCO3的混合 物 则 1mol 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5Q 10Q 之间 16 据人民网 2001 年 9 月 4 日报道 有一集团拟将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 把太阳光 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 其反应可表示为 有下列 激光 22 2 2 22OH TiO OH 几种说法 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氢气是一级能源 使用氢气作燃料有 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 来 可改善生存条件 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16 C 解析 水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氢气是二级能源 17 已知 101KPa 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kJ mol 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 和热为 57 3kJ 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8H18 l 25 2O2 g 8CO2 g 9H2O l H 5518kJ mol C8H18 l 25 2O2 g 8CO2 g 9H2O l H 5518kJ mol H aq OH aq H2O l H 57 3kJ mol 1 2H2SO4 aq NaOH aq 1 2Na2SO4 aq H2O l H 57 3kJ mol A B C D 17 B 解析 考查燃烧热 中和热的意义 18 以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2H2 g O2 2CO2 g H2O l H 1300kJ mol 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有 10NA个电子转移时 该反应吸收 1300kJ 的能量 B 有 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 吸收 1300kJ 的能量 C 有 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 放出 1300kJ 的能量 D 有 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 放出 1300kJ 的能量 18 D 解析 A 项中的 10NA个电子转移即有 1molC2H2燃烧 所以应为放出 1300kJ 的热 量 D 项中有 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 即有 2mol CO2 生成 故放出 1300kJ 的热量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卷 非选择题 共共 4646 分 分 二二 本题包括 本题包括 6 6 小题 共小题 共 4646 分 分 19 4 分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少而且转化速率较慢 有时还很不完全 测 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已知 P4 固体 白磷 5O2 气体 P4O10 固体 H 2983 2kJ mol 1 P 固体 红磷 O2 气体 P4O10 固体 H 738 5kJ mol 1 5 4 1 4 由热化学方程式来看 更稳定的磷的同素异形体是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19 解析 根据盖斯的观点 将两个反应方程式作如下处理 4 得 P4 固体 白磷 4P 固体 红磷 29 2kJ mol 1 答案 红磷 P4 固体 白磷 4P 固体 红磷 H 29 2kJ mol 1 点评 同种元素可形成的各种同素异形体具有不同的能量 因此涉及书写该类单质的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要注明单质聚集的状态 还要注明同素异形体的名称 20 6 分 我国目前发射火箭主要采用强氧化剂 H2O2和强还原剂液态肼 N2H4作燃料 它 们混合反应时 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 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 0 4mol 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 氧水反应 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放出 256 652kJ 的热量 请回答 1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又已知 H2O 液 H2O 气 H 44kJ mol 1 则 16g 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 参加上述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kJ 3 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 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 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20 1 4 2 222242 gOHgNlOHlHN 点燃 1 630 641 molkJH 2 408 815 3 排放出的产物是和 对环境没有污染 2 NOH2 21 7分 已知1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 放出283kJ热量 1mol氢气完全燃烧 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热量 1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 量 1 写出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 若1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汽 放出热量 890kJ 填 3 若将a mol CH4 CO H2混合气体完全燃烧 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 则放出热量 Q 的取值范围是 4 若将a mol CH4 CO H2混合气体完全燃烧 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 且CO2和H2O物 质的量相等 则放出热量 Q 的取值范围是 21 1 H2 g 1 2O2 g 2H2O l H 286kJ moL 2 分 2 1 分 3 283a kJ Q 890a kJ 2 分 4 284 5a kJ Q 568 5a kJ 2 分 22 7 分分 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一 C s O2 g CO2 g 放热 Q1kJ 途径二 先制成水煤气 C s H2O g CO g H2 g 吸热 Q2 kJ 再燃烧水煤气 2CO g O2 g 2CO2 g 2H2 g O2 g 2H2O 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判断两种途径放热 途径一 填 途径二 2 Q1 Q2 Q3的数学关系是 3 由于制取水煤气的反应里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填 生 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那么发生化学反应时 反应物就需要 能量才能转 化为生成物 因此其反应条件为 22 答案 1 2 Q1 Q2 1 2 Q3 3 吸收 高温 23 10 分 某同学发现在灼热的煤炭上洒少量水 煤炉中会产生淡蓝色火焰 煤炭燃烧 更旺 因此该同学得出结论 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 可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已 知煤炭的燃烧热为 393 15 kJ mol 氢气的燃烧热为 242 kJ mol 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 283 kJ mol 1 写出该同学看到燃烧现象所涉及到的所有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 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请简要说明理由 23 答案 1 C s O2 g CO2 g H 393 15 kJ mol H2 g 1 2 O2 g H2O l H 242 kJ mol CO g 1 2 O2 g CO2 g H 283 kJ mol C g H2O l CO g H2 g H 131 85 kJ mol 2 不正确 因为根据盖斯定律 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 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能量差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