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作业本习题集_第1页
化学课堂作业本习题集_第2页
化学课堂作业本习题集_第3页
化学课堂作业本习题集_第4页
化学课堂作业本习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课堂作业本化学课堂作业本 班班级 级 姓姓名 名 年 期 年 期 绪言绪言 化学使世界化学使世界变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得更加绚丽多彩 1 1 下列各项内容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的是 下列各项内容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的是 A A 培育新品种 提高农作物产量培育新品种 提高农作物产量 B B 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 C 综合利用石油制造优良的人造纤维综合利用石油制造优良的人造纤维 D D 设计程序 开发电脑软件设计程序 开发电脑软件 2 2 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A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B B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会破裂 原子也会破裂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会破裂 原子也会破裂 C C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 D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内部本质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内部本质 3 3 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 A 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 B 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 C 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 D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 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 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 B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 C 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 在保障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 在保障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D D 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都是化学惹的祸 化学在改善生活环境中有害无益 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都是化学惹的祸 化学在改善生活环境中有害无益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化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 化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 B B 学习化学仅仅是为了提高中考成绩 以便进入一所理想的重点中学 学习化学仅仅是为了提高中考成绩 以便进入一所理想的重点中学 C C 学好化学可以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提供知识保障 学好化学可以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提供知识保障 D D 学习化学是化学家的事 平民百姓是绝对不会与化学和化学品打交道的 学习化学是化学家的事 平民百姓是绝对不会与化学和化学品打交道的 6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 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 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B B 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C C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D D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 农药 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 农药 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7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自从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 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了 自从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 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了 30003000 万种 可见组成物质万种 可见组成物质 的基本成分的基本成分 元素也已超过了元素也已超过了 30003000 万种万种 B B 食盐除了作调味品外 不再有其它用途了 食盐除了作调味品外 不再有其它用途了 C C 自从陶瓷 铜器被人类发明和使用之后 化学就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自从陶瓷 铜器被人类发明和使用之后 化学就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D D 自从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并用原子 分子的观点研究物质的性质和 自从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并用原子 分子的观点研究物质的性质和 变化以后 化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变化以后 化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8 8 中考题 中考题 20092009 年年 4 4 月月 2222 日日 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 我国的主题是我国的主题是 善待地球 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善待地球 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A 采用 采用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 工艺 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产品工艺 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产品 B B 大量开采地下水 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大量开采地下水 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 C 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利昂 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利昂 D D 节约能源 提高能量利用率 节约能源 提高能量利用率 9 9 中考题 中考题 下下列列各各项项研研究究课课题题 不不属属于于化化学学科科学学研研究究范范围围的的是是 A A C C6 60 0等等碳碳单单质质的的制制取取与与性性质质研研究究 B B 从从水水中中提提取取氢氢能能源源的的有有效效方方法法研研究究 C C 制制造造太太空空电电梯梯的的碳碳纳纳米米管管纤纤维维材材料料研研究究 D D 设设计计新新程程序序 开开发发电电脑脑新新功功能能 10 10 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和世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和世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香烟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质 吸烟有害健康 香烟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质 吸烟有害健康 B B 食用经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有益 食用经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有益 C C 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 D 天然物质都无毒无害 天然物质都无毒无害 1111 据报道 今年 据报道 今年 3 153 15 各地对查获的一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各地对查获的一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 绿色销毁绿色销毁 所谓 所谓 绿色销毁绿色销毁 是是 指改变以往对假冒伪劣商品泼上汽油进行焚烧的做法 而代之以碾压 化浆 回收再利用的销毁办指改变以往对假冒伪劣商品泼上汽油进行焚烧的做法 而代之以碾压 化浆 回收再利用的销毁办 法 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法 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1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1 12 12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1nm1nm 1010 9 9m m 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纪元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 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纪元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 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 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 1nm 100nm1nm 100nm 的超细粉末 即可得到纳米材料 该 的超细粉末 即可得到纳米材料 该 过程属于 过程属于 A A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B B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 C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D D 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1313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A A 有气体逸出 有气体逸出 B B 有放热和发光现象产生 有放热和发光现象产生 C C 状态和颜色发生了变化 状态和颜色发生了变化 D D 有其他物质生成 有其他物质生成 1414 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 这种变化 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 这种变化 A A 定是物理变化定是物理变化 B B 可能是物理变化 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可能是物理变化 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C 一定是化学变化 一定是化学变化 D D 既不是物理变化 也不是化学变化 既不是物理变化 也不是化学变化 1515 中考题 世界是物质的 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三 中考题 世界是物质的 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三 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火药爆炸 A 衣服晒干 B 纸张燃烧 C 酒变酸 D 16 16 下图所示的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图所示的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717 中考题中考题 家庭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家庭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A 米饭煮熟米饭煮熟 B B 液化石油气燃烧液化石油气燃烧 C C 水沸腾水沸腾 D D 菜刀生锈菜刀生锈 1818 中考题 中考题 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 以下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 以下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A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 B B 课外体育活动时 呼吸作用增强 课外体育活动时 呼吸作用增强 C C 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 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 D D 人体吸收氨基酸后 结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人体吸收氨基酸后 结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1919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 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 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A 汽油挥发 汽油挥发 酒精燃烧酒精燃烧 B B 食物腐烂 食物腐烂 菜刀生锈菜刀生锈 C C 大米酿酒 大米酿酒 铁铸成锅铁铸成锅 D D 蜡烛燃烧 蜡烛燃烧 滴水成冰滴水成冰 20 20 人类活动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人类活动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 A 电炉取暖电炉取暖 B B 太阳灶烧水太阳灶烧水 C C 燃煤发电燃煤发电 D D 帆船航行帆船航行 2121 下列对下列对各种材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主要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各种材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主要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 用棉 麻等植物纤维纺纱织布用棉 麻等植物纤维纺纱织布 B B 用钛和钛合金制成飞机 火箭的外壳用钛和钛合金制成飞机 火箭的外壳 C C 用铝箔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用铝箔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D D 用砂子 石灰石和纯碱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玻璃用砂子 石灰石和纯碱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玻璃 2222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白玉为床 金作马白玉为床 金作马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粉骨碎身浑不怕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A A B B C C D D 2323 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 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 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A 冬天的早晨 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冬天的早晨 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B B 牛奶放置时间过长结块 牛奶放置时间过长结块 C C 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D D 玻璃杯打碎 玻璃杯打碎 24 24 中考题中考题 下列变化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变化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 二氧化硫在空气中造成酸雨二氧化硫在空气中造成酸雨 B B 气球充入过量空气爆炸气球充入过量空气爆炸 C C 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 D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 2525 中考题 中考题 在互联网上用在互联网上用 GoogleGoogle 搜索搜索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 时 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时 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 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A 用毛发水 酱色 水 盐等兑制成 用毛发水 酱色 水 盐等兑制成 假酱油假酱油 B B 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 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 美容美容 C 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 D 用淀粉 蔗糖 奶香精等掺和成 用淀粉 蔗糖 奶香精等掺和成 假奶粉假奶粉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1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2 2626 下列叙述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下列叙述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答 用序号填答 A A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B 酒精能燃烧 酒精能燃烧 C C 火药爆炸 火药爆炸 D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E E 水凝结成冰 水凝结成冰 F F 生米煮成了熟饭 生米煮成了熟饭 G G 木头打成了家具 木头打成了家具 H H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27 27 根据下列有关水的描述回答有关问题 根据下列有关水的描述回答有关问题 常温时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常温时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在在 101kPa101kPa 下 水在下 水在 0 0 时结冰 在时结冰 在 100 100 时沸腾 时沸腾 4 4 时水时水 的密度为的密度为 1g cm1g cm3 3 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在一定条件下 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在一定条件下 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水能水能 溶解食盐 蔗糖等许多物质 溶解食盐 蔗糖等许多物质 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 水能与炭反应生成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 水能与炭反应生成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语句是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语句是 填序号 下同 填序号 下同 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语句是 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语句是 写出你了解的水的其他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各一例 写出你了解的水的其他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各一例 28 28 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无色透明的液体 无色透明的液体 易挥发 易挥发 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 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 易燃烧 易燃烧 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 应生成氢气 应生成氢气 当点燃酒精灯时 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 当点燃酒精灯时 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 用序号回答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用序号回答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用文字回答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用文字回答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929 把银白色的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 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 把银白色的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 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 并放出热量 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 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 推断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 并放出热量 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 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 推断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 颜色颜色 状态状态 硬度硬度 熔点熔点 密度密度 3030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 如右图所示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 乙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 如右图所示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 乙两种方两种方 式迅速插入 观察到木条复燃 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 上式迅速插入 观察到木条复燃 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 上述实验述实验 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 1 2 2 313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 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 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A 用液化石油气作家用燃料 用液化石油气作家用燃料 B B 用铜丝作导线 用铜丝作导线 C C 用铁制成炒菜用的铁锅 用铁制成炒菜用的铁锅 D D 用磁铁制成指南针 用磁铁制成指南针 3232 中考题中考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 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下列物质的用途中 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A 用铁 铝制作炊具 用铁 铝制作炊具 B B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 C 用酒精作燃料 用酒精作燃料 D D 用铜制作导线 用铜制作导线 3333 中考题 下列生活中的一些作法 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中考题 下列生活中的一些作法 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 A 不锈钢制炊具 不锈钢制炊具 B B 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C 米酿成醋米酿成醋 D D 榨取果汁榨取果汁 34 34 中考题中考题 如图是气体如图是气体 X X 的干燥 收集 尾气吸收装置 该气体可能的物理性质是的干燥 收集 尾气吸收装置 该气体可能的物理性质是 A A 密度比空气大 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极易溶于水 B B 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 C C 密度比空气大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难溶于水 D D 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35 35 某单位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某单位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 关资料如下 关资料如下 项目项目亚硝酸钠亚硝酸钠 NaNO NaNO2 2 氯化钠氯化钠 NaCl NaCl 水溶性水溶性易溶 在易溶 在 15 15 时溶解度为时溶解度为 81 581 5 g g 易溶 在易溶 在 1515 时溶解度为 时溶解度为 3535 8 8 g g 熔点熔点 271 271 801801 沸点沸点320 320 会分解 放出有臭味的气体会分解 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14131413 跟稀盐酸作用跟稀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的气体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NONO2 2无反应无反应 1 1 根据上表 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物理性质 根据上表 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物理性质 2 2 检验亚硝酸钠的方法可以是 检验亚硝酸钠的方法可以是 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 X 78 25 74 88 Y 21 05 15 26 CO2 0 04 3 68 H2O 0 66 6 18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2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1 36 36 小强 小刚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 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 发现另一端也可小强 小刚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 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 发现另一端也可 以点燃 以点燃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 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 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猜想 小强认为 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小强认为 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小刚认为 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刚认为 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 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小芳认为 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 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现象与结论现象与结论 如果小强的猜想正确 现象应是 如果小强的猜想正确 现象应是 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 现象应是 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 现象应是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 现象应是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 现象应是 37 37 中考题中考题 某同学对蜡烛某同学对蜡烛 主要成分是石蜡主要成分是石蜡 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 1 取一支蜡烛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把它放入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上 取一支蜡烛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把它放入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 2 2 点燃蜡烛 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 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点燃蜡烛 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 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梗放在 蜡烛的火焰中蜡烛的火焰中 如右图如右图 约约 1 1 s s 后取出 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后取出 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处最先碳化 化 结论 蜡烛火焰的结论 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层温度最高 3 3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片刻后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片刻后取下烧取下烧 杯 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杯 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石蜡中一定含有结论 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 元素 3838 已知在物质的变化或转化过程中 元素的种类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二氧化碳中含有碳 氧两种 已知在物质的变化或转化过程中 元素的种类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二氧化碳中含有碳 氧两种 元素 水中含有氢 氧两种元素 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中含有碳 氢两种元元素 水中含有氢 氧两种元素 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中含有碳 氢两种元 素 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素 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证明甲烷中含有碳 氢元素实验目的 证明甲烷中含有碳 氢元素 实验用品 火柴 盛有甲烷的贮气瓶 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 澄清石灰水实验用品 火柴 盛有甲烷的贮气瓶 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 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结论结论 点燃甲烷点燃甲烷 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 烧的火焰上方烧的火焰上方 现象现象 证明含有证明含有 元素元素 将蘸有将蘸有 的小烧杯罩在的小烧杯罩在 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现象现象 证明含有证明含有 元素元素 第第 4 4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2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 2 39 39 中考题中考题 右表是小华对自己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的结果右表是小华对自己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的结果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 请你判断 请你判断 X X 是是 Y Y 是是 鳔 请你回答 因参与新陈代谢而被人体消耗的是请你回答 因参与新陈代谢而被人体消耗的是 请你证明 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你的实验方法是请你证明 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你的实验方法是 请你分析 请你分析 X X 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 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 但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 原因是 但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 原因是 40 40 中考题中考题 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 见右图 产生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 见右图 产生了兴趣 了兴趣 他拟定他拟定 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 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四分之一其余主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 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四分之一其余主要为二氧要为二氧 化碳和氮气 探究分两步进行 化碳和氮气 探究分两步进行 1 1 测量鳔内气体的体积 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测量鳔内气体的体积 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 A 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 测量其体积 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 测量其体积 B B 在水下刺破鳔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 在水下刺破鳔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 如 如 图 图 你认为其中测量结果不准确的一种方法是 你认为其中测量结果不准确的一种方法是 理由是 理由是 2 2 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 现有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 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 现有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 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验证鳔内含氧气 验证鳔内含氧气 O O2 2 验证鳔内含二氧化碳验证鳔内含二氧化碳 COCO2 2 41 41 已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已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 入盛有稀盐酸的玻璃筒中 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 一边沉到筒底 一会儿又慢慢上浮 到接近入盛有稀盐酸的玻璃筒中 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 一边沉到筒底 一会儿又慢慢上浮 到接近 液面时又下沉 如此反复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液面时又下沉 如此反复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第第 5 5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3 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走进化学实验室 1 1 42 42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 首先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 首先 应该应该 因为它们是你安全地进行实验并使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 因为它们是你安全地进行实验并使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 保证 保证 4343 中考题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你认识吗 请用它们的名称回答以下问题 中考题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你认识吗 请用它们的名称回答以下问题 B B 是是 D D 是是 滴加溶液常用滴加溶液常用 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 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 用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 除上述仪器外 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用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 除上述仪器外 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 4444 现有如下仪器 现有如下仪器 a a 量筒 量筒 b b 玻璃棒 玻璃棒 c c 药匙 药匙 d d 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 e e 蒸发皿 蒸发皿 f f 胶头滴管 请 胶头滴管 请 回答回答 填序号填序号 1 1 称量固体药品的是称量固体药品的是 2 2 取用固体药品的是取用固体药品的是 3 3 量取液体体积的是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4 4 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 5 5 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 6 6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5 45 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下列操作造成的不良后果 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下列操作造成的不良后果 取用细口瓶内的药液 先拿下瓶塞正放在桌上 取用细口瓶内的药液 先拿下瓶塞正放在桌上 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 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 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桌上 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桌上 被加热的试管外壁有水 被加热的试管外壁有水 464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 B 在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 当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溶液时即停止加热 在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 当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溶液时即停止加热 C C 过滤时 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过滤时 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D D 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上称量 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上称量 4747 中考题 中考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484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直接在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直接在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B B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C C 用嘴吹灭酒精灯 用嘴吹灭酒精灯 D D 取下试剂瓶塞 正放在桌上 取下试剂瓶塞 正放在桌上 4949 10mL10mL 量筒内液体的液面位置如右图所示 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为量筒内液体的液面位置如右图所示 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为 A A 3 5mL3 5mL B B 6 5mL6 5mL C C 7 5mL7 5mL D D 13mL13mL 5050 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 A 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 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 B B 给试管加热时 试管口不要对着人 给试管加热时 试管口不要对着人 C C 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 D 实验产生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实验产生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5151 有 有 镊子 镊子 烧杯 烧杯 试管 试管 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 药匙 药匙 燃烧匙 燃烧匙 坩埚钳 坩埚钳 10mL 10mL 量筒 量筒 100mL 100mL 量筒 量筒 托盘天平等仪器 托盘天平等仪器 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 填写相应的序号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 填写相应的序号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可 可 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 量取 量取 8mL8mL 的水用的水用 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除上述可选仪器外 还必需的一种仪器为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除上述可选仪器外 还必需的一种仪器为 第第 6 6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3 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走进化学实验室 2 2 5252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请填空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请填空 1 1 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 2 2 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 3 3 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 4 4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 试管口不应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 试管口不应 5353 给物质加热时 应用酒精灯灯焰的 给物质加热时 应用酒精灯灯焰的 部分 因为这部分温度部分 因为这部分温度 用托盘天平称 用托盘天平称 量时 应把砝码放在量时 应把砝码放在 盘 加砝码时 应先加质量盘 加砝码时 应先加质量 的砝码 砝码要用的砝码 砝码要用 夹取 给夹取 给 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 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 碰倒酒精灯 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 应立即用碰倒酒精灯 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 应立即用 扑盖 扑盖 54 54 酒精灯是物理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热源 实验中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应立即用酒精灯是物理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热源 实验中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应立即用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灯帽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灯帽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5555 你在家中帮家长洗碗或水杯时 怎样知道碗或水杯洗干净了 你在家中帮家长洗碗或水杯时 怎样知道碗或水杯洗干净了 5656 中考题中考题 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 57 57 下列仪器中 能用作较大量的试剂反应和配制溶液的容器 且只能间接加热的是下列仪器中 能用作较大量的试剂反应和配制溶液的容器 且只能间接加热的是 A A 试管 试管 B B 烧杯 烧杯 C C 集气瓶 集气瓶 D D 水槽 水槽 5858 中考题 下列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中考题 下列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将铁钉投入竖 直的试管中 B 给试管中的 液体加热 C 挤压胶头 清洗滴管 D 用灯帽盖 灭酒精灯 5959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6060 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 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 是观察器壁上是观察器壁上 A A 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 B B 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 C C 一点水都没有附着一点水都没有附着 D D 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1 6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 B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C C 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 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 D D 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液 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液 626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A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 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 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1 3 B B 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C 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 D 实验剩余的药品 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实验剩余的药品 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63 63 中考题中考题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6464 中考题 下列仪器中 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 中考题 下列仪器中 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 试管试管 集气瓶集气瓶 瓷质蒸发皿瓷质蒸发皿 量筒量筒 烧杯烧杯 燃烧匙燃烧匙 石棉网石棉网 A A B B C C D D 6565 下列仪器中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下列仪器中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 A 烧杯 烧杯 B B 试管 试管 C C 量筒 量筒 D D 集气瓶 集气瓶 66 66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A 试管内壁的油脂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油脂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 B B 实验结束后 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实验结束后 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C C 在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时 将瓶体稍微倾斜 使块状固体轻轻滑入底部在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时 将瓶体稍微倾斜 使块状固体轻轻滑入底部 D D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称量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称量 6767 中考题中考题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 正确的是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 正确的是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1 1 空气空气 1 1 68 68 某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某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 探究空气组成探究空气组成 的实验 实验步骤的实验 实验步骤 有 有 先用止水夹子夹紧橡皮管 先用止水夹子夹紧橡皮管 点燃燃烧匙里的红磷 点燃燃烧匙里的红磷 将将燃烧匙燃烧匙 插入广口瓶 并塞上塞子 插入广口瓶 并塞上塞子 燃烧完毕后 打开夹子等 请根据燃烧完毕后 打开夹子等 请根据实验回实验回 答下列问题 答下列问题 1 1 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 能观察到的实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 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验现象 是 是 2 2 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烧杯中的水会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烧杯中的水会 约达 约达 到广口瓶体积到广口瓶体积 为止 如果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 则实验失败的可能为止 如果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 则实验失败的可能 原因有哪些原因有哪些 3 3 拔去橡皮塞 迅速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会看到拔去橡皮塞 迅速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会看到 然后倒 然后倒 入澄清石灰水 塞紧橡皮塞 观察到入澄清石灰水 塞紧橡皮塞 观察到 4 4 上述现象说明 空气主要由能支持燃烧的上述现象说明 空气主要由能支持燃烧的 气气 约占约占 和性质较稳定的和性质较稳定的 气气 约占约占 组组 成 成 6969 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A A 舍勒 舍勒 B B 普利斯特里 普利斯特里 C C 拉瓦锡 拉瓦锡 D D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1 1 空气空气 2 2 7070 下表中的数据是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统计的 下表中的数据是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统计的 20082008 年该市市区不同季节空气中几种主要污染年该市市区不同季节空气中几种主要污染 物的日平均含量 物的日平均含量 单位 单位 mg mmg m3 3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空气中主要污染物 冬季冬季 春季春季 夏季夏季 秋季秋季 SOSO2 2 0 1550 155 0 0240 024 0 0040 004 0 0080 008 NONO2 2 0 0510 051 0 0310 031 0 0300 030 0 0320 032 TSPTSP 0 360 36 0 300 30 0 280 28 0 240 24 注 注 TSP TSP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 飘尘飘尘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 1 1 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明显偏高的是哪个季节 你认为造成该季节空气污染物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明显偏高的是哪个季节 你认为造成该季节空气污染物含量明显高于 其它季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其它季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就你说出的原因 请提出降低该季节空气污染物含量的两点合理建议 就你说出的原因 请提出降低该季节空气污染物含量的两点合理建议 7171 下列关于氮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氮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N N2 2可用作制氮肥和硝酸的原料可用作制氮肥和硝酸的原料 B B 氮气的性质活泼 在常温下能与氢气氮气的性质活泼 在常温下能与氢气 H H2 2 氧气 氧气 O O2 2 等非金属反应等非金属反应 C C 液氮可作冷冻剂 液氮可作冷冻剂 D D N N2 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工业上常用氮气来代替稀有气体 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工业上常用氮气来代替稀有气体 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72 72 中考题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 为了隔绝空气 能作为 中考题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 为了隔绝空气 能作为 保护气的一组是 保护气的一组是 A A H H2 2 N N2 2 B B N N2 2 O O2 2 C C COCO2 2 COCO D D N N2 2 ArAr 73 73 北京在申办北京在申办 20082008 年奥运会时提出了年奥运会时提出了 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 的口号 为了使的口号 为了使 20082008 年年 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 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 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A 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B B 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 C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D D 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2 2 氧气氧气 1 1 7474 下面是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操作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操作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图中指出图中 a a b b 仪器的名称 仪器的名称 a a 是是 b b 是是 2 C 2 C 图中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是图中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是 和和 燃烧停止后 取出坩埚钳 往集气瓶里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 燃烧停止后 取出坩埚钳 往集气瓶里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 荡 发生的现象是荡 发生的现象是 3 B 3 B 图中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的图中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的 部分迅速烧红 部分迅速烧红 C C 图中盛装的氧气瓶口图中盛装的氧气瓶口 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75 75 某同学收集了三瓶氧气 取一瓶氧气 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 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某同学收集了三瓶氧气 取一瓶氧气 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 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 内 如图内 如图 A A 所示 所示 发现木条复燃 说明氧气具有 发现木条复燃 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 取另一瓶氧气 按图的性质 取另一瓶氧气 按图 B B 的方式的方式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木条也复燃了 且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木条也复燃了 且比 A A 中燃烧更旺 说明中燃烧更旺 说明 所以盛氧气的集 所以盛氧气的集 气瓶瓶口应向气瓶瓶口应向 填 上或下 放置 填 上或下 放置 在用第三瓶氧气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 该同学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一端系在一根铁丝在用第三瓶氧气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 该同学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一端系在一根铁丝 上 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 没有接触到细沙 上 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 没有接触到细沙 如图如图 C C 所示 所示 但不见铁丝燃烧 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但不见铁丝燃烧 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 A 铁丝表面有锈迹 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铁丝表面有锈迹 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 B 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 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 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 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 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 C 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 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 因热胀冷缩之故 瓶内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 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 因热胀冷缩之故 瓶内 氧气会膨胀逸出 使铁丝无法燃烧 氧气会膨胀逸出 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 根据以上假设 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实验 根据以上假设 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经过改进后 实验成功了 在上述铁丝燃烧的实验中 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预先要铺少量细沙或经过改进后 实验成功了 在上述铁丝燃烧的实验中 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预先要铺少量细沙或 者装少量水 者装少量水 第第 4 4 课时课时 课题课题 2 2 氧气氧气 2 2 7676 某学生用 某学生用 250mL250mL 的集气瓶收集的集气瓶收集 4 4 瓶氧气 进行硫 红磷 木炭 铁丝的燃烧瓶氧气 进行硫 红磷 木炭 铁丝的燃烧实验 实验 1 1 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 可将氧气通过右图所示的洗气瓶 则洗气瓶中盛放 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 可将氧气通过右图所示的洗气瓶 则洗气瓶中盛放的液的液 体是体是 2 2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3 3 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77 77 中考题 中考题 甲 乙 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 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 甲 乙 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 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 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 分别是 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 分别是 只答四点即可 只答四点即可 2 2 甲实验进行时 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甲实验进行时 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3 3 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7878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 如右图所示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 乙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 如右图所示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 乙两种方两种方 式迅速插入 观察到木条复燃 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 上式迅速插入 观察到木条复燃 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 上述实验述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