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桥煤矿新井设计_第1页
顾桥煤矿新井设计_第2页
顾桥煤矿新井设计_第3页
顾桥煤矿新井设计_第4页
顾桥煤矿新井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般部分1 井田概述及地质特征 .11.1 井田概述 .11.1.1 井田地理位置及范围 .11.1.2 地形与河流 .11.1.3 矿区气候与气象 .21.1.4 地震 .21.1.5 外部建设条件 .21.2 井田地质特征 .31.2.1 地层 .31.2.2 构造 .31.2.3 水文地质 .41.2.4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51.3 煤层特征 .51.3.1 煤系及煤层 .51.3.2 煤质 .81.3.3 瓦斯 .81.3.4 煤尘及煤的自燃 .92 井田境界与储量 .102.1 井田境界 .102.1.1 井田境界划分的原则 .102.1.2 开采界限 .102.1.3 井田尺寸 .102.2 矿井工业储量 .102.2.1 地质资源储量 .102.2.2 工业资源/储量 .142.3 矿井可采储量 .142. 3.1 安全煤柱留设原则 .142. 3.2 矿井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 .152. 3.3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172. 3.4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17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3.1 矿井工作制度 .18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3.2.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依据 .18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183.2.3 矿井服务年限 .193.2.4 井型校核 .194 井田开拓 .204.1 矿井开拓的基本问题 .204.1.1 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确定 .204.1.2 工业广场位置、形状及面积确定 .224.1.3 阶段划分和开采水平设置 .224.1.4 阶段和开采水平参数 .234.1.5 主要开拓巷道 .254.1.6 开拓方案 .254.2 矿井基本巷道 .324.2.1 井筒 .324.2.2 井底车场及硐室 .384.2.3 主要开拓巷道 .405 准备方式 带区巷道布置 .455.1 煤层地质特征 .455.1.1 带区位置 .455.1.2 带区煤层特征 .455.1.3 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特征 .455.1.4 水文地质 .455.1.5 地质构造 .455.1.6 瓦斯 .465.1.7 地温 .465.1.8 地表情况 .465.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65.2.1 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 .465.2.2 带区巷道布置 .475.2.3 带区生产系统 .475.2.4 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 .485.2.5 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 .495.3 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506 采煤方法 .516.1 采煤工艺方式 .516.1.1 带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 .516.1.2 确定采煤工艺方式 .516.1.3 回采工作面参数 .526.1.4 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型及配套 .526.1.5 回采工艺 .566.1.6 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 .586.1.7 工作面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 .596.1.8 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 .606.1.9 循环图表、劳动组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16.2 回采巷道布置 .646.2.1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646.2.2 回采巷道参数 .647 井下运输 .677.1 概述 .677.1.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 .677.1.2 煤层及煤质 .677.1.3 运输距离和运输设计 .677.1.4 矿井运输系统 .677.2 带区运输设备选择 .687.2.1 设备选型原则: .687.2.2 带区运输设备选型及能力验算 .697.3 大巷运输设备选 .707.3.1 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707.3.2 轨道大巷设备选择 .718 矿井提升 .738.1 矿井提升概述 .738.2 主副井提升 .738.2.1 主井提升 .738.2.2 副井提升 .759 矿井通风及安全 .779.1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779.1.1 矿井基本概况 .779.1.2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779.1.3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779.1.4 矿井通风方法的选择 .789.1.5 带区通风系统的要求 .799.1.6 带区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 .799.1.7 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采煤方案的确定 .809.2 带区及矿井所需风量 .809.2.1 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809.2.2 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839.2.3 硐室需风量 .849.2.4 其它巷道风量计算 .849.2.5 矿井总风量计算 .859.2.6 风量分配 .859.2.7 通风构筑物 .879.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879.3.1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 .879.3.2 确定矿井通风容易和困难时期 .889.3.3 矿井最大阻力路线 .889.3.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909.3.5 矿井通风总阻力 .919.3.6 矿井总风阻及总等积孔 .919.4 矿井通风设备选型 .929.4.1 通风机选择的基本原则 .929.4.2 通风机风压的确定 .929.4.3 电动机选型 .969.4.4 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要求 .969.4.5 对反风、风硐的要求 .969.5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979.5.1 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措施 .979.5.2 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979.5.3 防水措施 .97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98参考文献 .99专题部分 三软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及应用 .1001 前言 .1002 国内外软岩巷道工程研究现状 .1002.1 软岩巷道工程支护理论的研究现状 .1002.2 锚杆支护机理研究现状 .1023 三软煤层巷道特征及机理分析 .1023.1 三软煤层的概念 .1023.2 三软煤层的工程特性及力学属性 .1023.2.1 三软煤层工程力学特性 .1023.2.2 三软煤层基本力学属性 .1033.3 三软煤巷变形破坏力学机理分析 .1043.3.1 三软煤巷失稳力学机理 .1043.3.2 三软煤巷变形的影响因素 .1054 三软煤巷锚杆支护理论及对策 .1074.1 三软传统锚杆支护理论 .1074.2 锚杆(索)加固围岩塑性 稳定理论 .1094.3 三软煤巷锚杆支护机理分析 .1104.4 三软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1155 工程应用 .1166 结论 .117英文原文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o Increase Health, Safety,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South African Coal Mining Industry.125 I INTRODUCTION.119II BACKGROUD .121II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122IV RESULTS.125V FUTURE DIRECTIONS .126VI CONCLUSION .128中文译文 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提高南非 煤炭工业健康,安全,与生产力 .1301 介绍 .1302 背景 .1313 技术发展 .1324 结果 .1345 今后的发展 .1356 结论 .136致 谢 .137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毕业设计 第 1 页1 井田概述及地质特征1.1 井田概述1.1.1 井田地理位置及范围顾桥井田位于安徽省风台县西北,距县城约 20 km,归凤台县管辖。东西宽 33.5 km,平均约 3.4 km,南北长 67.9 km,平均约 7.5 km,面积约 27.1 km2。地理座标为东经 11626151163700,北纬 324347325230 。区内有凤台利辛公路通过,外围有凤台蒙城、凤台颍上阜阳、潘集谢桥等主要公路。淮南阜阳铁路经过井田南缘。西淝河流经本区南部入淮河,可通 50 t 级船只,交通方便。 (见图 1-1)图 1-1 交通位置图1.1.2 地形与河流本井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除西淝河与岗河沿岸一带地势低洼、雨季易成内涝以外,地面标高一般为+21+24 m。总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永幸河由西北至东南流经井田中部;而与永幸河流向相同的西淝河则流经井田西南缘外侧,在鲁台孜入淮,是地表水集中排放的主渠道。此外,井田内尚有纵横交错的人徐 州商 丘亳 州 宿 州扬 州蚌 埠阜 阳 淮 南六 安连 云 港合 肥 巢 湖 南 京河南省 安徽省 江苏省顾 桥 矿 淮 安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毕业设计 第 2 页工渠。1.1.3 矿区气候与气象本区属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5.1 ,极端最高气温 41.2 (1966 年 8 月 8 日) ,极端最低气温-22.8 (1969 年 1 月31 日) 。年平均降雨量 926.30 mm,最大 1723.5 mm(1954 年) ,最小 471.9 mm(1966 年),日最大降雨量 320.44 mm ,小时最大降雨量 75.3 mm。降雨多集中在 6、7、8 三个月,约占全年的 40%。年平均蒸发量 1610.14 mm,最大 2008.1 mm(1958 年) ,最小 1261.2 mm(1980 年) 。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潮湿系数近似 0.5。春夏两季多东南风、东风,秋季多东南、东北风,冬季多东北、西北风。平均风速 3.18 m/s,最大风速 20 m/s。年初霜期在 11 月上旬,终霜期为次年 4 月中旬,无霜期 191238 d。初雪一般在 11 月上旬,终霜在次年 3 月中旬,雪期 72127 d,最长 138 d,最短 26 d,最长连续降雪 6 d,日最大降雪量 16 cm 。冻结及解冻无定期,一般夜冻日解。冻结深度 412 cm,最大冻结深度30 cm。1.1.4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的使用规定,本井田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1.1.5 外部建设条件(1)交通运输便利顾桥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西北约 20 km 处,潘谢矿区铁路自东向西穿过本井田,交通方便(如图 1-1 所示) 。井田南部有阜(阳)淮(南)铁路,潘谢矿区铁路从矿井井口附近通过,矿井煤炭产品可通过上述铁路西接京九线,东达京沪线,进而可运往全国各地,南部通有袁(集)李(凤郢子)矿区公路;井田中部有凤(台)利(辛)省道;东部边缘有凤(台)蒙(城)公路。矿井进场道路从凤(台)利(辛)公路延接入矿,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