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统考复习专用教材医学综合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docx_第1页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统考复习专用教材医学综合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docx_第2页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统考复习专用教材医学综合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docx_第3页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统考复习专用教材医学综合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docx_第4页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统考复习专用教材医学综合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一、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神经传导是依靠局部电流来完成的。因此它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或因局部受麻醉药作用而丧失了完整性,则因局部电流不能很好通过断口或麻醉区而发生传导阻滞。 二、绝缘性在一束神经干包含有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互不干扰。三、双向性 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表现为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扩散。但在机体整个神经系统中,总是胞体兴奋后,沿神经纤维传向末梢。四、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传导冲动所消耗的能量远远小于突触所消耗的能量,故传导兴奋是不易疲劳的,即能较持久地保持传导兴奋的功能。第二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经典突触的概念和分类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仅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此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主要的突触组成可分为三类:(1)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称为轴胞型突触; (2)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称为轴树型突触; (3)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相接触,称为轴轴型突触。二、周围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嘌呤类和肽类化学物质。 (一)乙酰胆碱 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称为胆碱能纤维。包括:全部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为肽能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二)去甲肾上腺素 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节维,为肾上腺索能纤维。三、受体 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激素等)发生特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一)胆碱能受体 1毒蕈碱受体(M受体) M受体既能与Ach结合,也能与毒蕈碱结合。广泛地分布于绝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以及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汗腺、骨骼肌的血管壁上。Ach与M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与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消化腺与汗腺的分泌、以及骨骼肌血管的舒张等,这种效应称为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 2烟碱受体(N受体) N受体既能与Ach结合,也能与烟碱结合。N受体又分为N1受体与 N2受体两种亚型。N1受体称为神经元型N受体,它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和自主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上,Ach与之结合可引起节后神经元兴奋;N2受体称为肌肉型N受体,其分布在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Ach与之结合可使骨骼肌兴奋。Ach与这两种受体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烟碱样作用(N样作用),六烃季铵可阻断N1受体;十烃委铵可阻断N2受体;氯筒箭毒碱能同时阻断这两种受体。 (二)肾上腺素能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是指能与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生理效应的受体。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存在肾上腺素能受体(交感神经支配的汗腺例外,汗腺细胞上为M型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两型: (1)受体:儿茶酚胺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如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子宫和扩瞳肌收缩,但胃肠平滑肌舒张。酚妥拉明是受体的阻断剂。(2)受体:又分为1和2两种。1受体与儿茶酚胺结合后使心跳加快、加强、房室传导加快;2受体与儿茶酚胺结合后,使骨骼肌血管、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舒张。受体的阻断剂是心得安。 第三节 突触传递一、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使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便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内。突触小体内Ca2+的增加可促使小体内的囊泡向突触前膜靠近,并将囊泡内的神经递质以出胞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内。递质扩散到后膜与其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引起离子跨膜流动,产生突触后电位,改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完成了信息的跨突触传递。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原理:如果是兴奋性突触,则突触小体囊泡释放的递质为兴奋性递质,它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提高后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促使Na+内流,使后膜内电位上升,形成局部去极化。其结果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经过总和而产生动作电位,使后膜兴奋。这种发生的突触后膜上的局部去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三、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PSP) 突触小体囊泡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主要提高后膜对Cl-的通透性,引起Cl-内流,使原有的膜电位增大,发生局部超极化,结果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超极化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四、突触传递的特点 (一)单向传布 在人为刺激神经时,兴奋可由刺激点爆发后沿神经纤维向两个方向传导(双向性);但在中枢内大量存在的化学性突触处,兴奋传布只能由传入神经元向传出神经元方向传布,也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传递。 (二)中枢延搁(突触延搁) 兴奋通过突触部分比较缓慢,称为突触延搁。这是因为兴奋越过突触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其中包括突触前膜释放递质、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发挥作用等环节。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约为0305ms。 (三)总和 单根神经纤维的一次冲动引起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数量以及所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并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如果同一突触前膜连续多次兴奋或许多突触前轴突末梢同时将冲动传至同一突触后神经元,则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经过时间性或空间性总和而达到阈电位,从而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过程称为兴奋的总和。抑制也可以总和,其结果是使突触后神经元更不易产生动作电位。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 在一反射活动中,如同时分别记录传入与传出的冲动频率,则可测得两者的频率不同。因为传出神经的兴奋节律来自传出神经元,而传出神经元的兴奋节律除取决于传人冲动的节律外,还取决于中问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功能状态。 (五)后放(后发放、后放电) 一个感觉神经元接受一次强刺激时,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接连发放若干个神经冲动,并可出现予刺激停止以后,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后发放是冲动通过若干个中间神经元形成回路联系造成的。 (六)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在反射活动中,突触部位是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同时,突触部位也最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缺氧、二氧化碳和麻醉剂等因素均可作用于中枢而改变其兴奋性,亦即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第四节 中枢抑制一、突触后抑制 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介导的抑制过程。其一般过程是:兴奋性神经元先兴奋抑制性神经元,其轴突末稍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受抑制。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传入侧支性抑制 在冲动传导过程中,传入纤维除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外,还发出侧支兴奋另一个抑制性中枢神经元,进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二)回返性抑制 回返性抑制是指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经过轴突分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的轴突返回来又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抑制它们的活动,这种抑制称为回返抑制,又称反馈抑制。例如:脊髓前角的闰绍氏细胞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经其轴突传到骨骼肌,使肌肉收缩,同时经侧支使闰绍氏细胞兴奋,后者经其轴突折返向运动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可能是甘氨酸,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并借此抑制原先发放冲动的前角运动神经元。通过这种突触后抑制使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能及时终止,使神经元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强度上得到及时修正,故它属于负反馈调节。二、突触前抑制 突触前抑制是兴奋性突触末梢受到另一末梢的作用而减少自己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从而使得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少,以至不容易或者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而呈现出抑制效应。 它的生理意义是控制从外周传人中枢的感觉信息,对感觉传人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 (一)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通路来的神经纤维,经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并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的功能一是产生特定的感觉;二是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丘脑的联络核也属此系统,但它不引起特定感觉,主要引起联络和协调作用。 (二)非特异投射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传人的冲动到达丘脑的非特异性核群,并由此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这一投射系统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这一投射系统失去了感觉的专一性,故不能产生特定感觉。 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机体保持觉醒状态。由于这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因此容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制。二、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 动物实验证明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该系统被称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通过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来完成作用的。如果阻断上行激动系统对大脑皮层的激活作用则可导致昏睡不醒。同时,由于该系统中包含多突触联系,故易受药物的作用而发生传导阻滞。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及一些全身麻醉药(如乙醚)就是通过阻断或抑制该系统的活动而发挥其镇静、催眠或麻醉作用的。 正常情况下,由于存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合使大脑皮层既处于觉醒状态,又能产生各种特定的感觉。三、内脏痛与牵涉痛 内脏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疼痛感觉,它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称作内脏痛。主要的特征是:持续性、定位模糊、对刺激分辨能力差;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炎症等刺激作用敏感。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某一特定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不同内脏疾病,其牵涉痛发生的部位是不同的。了解牵涉痛发生的部位对某些内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例如肝胆疾病常产生右肩胛区及上腹右侧皮肤疼痛;心脏疾病牵涉到胸骨下心前区、左肩及左臂内侧等。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休克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人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的主要表现是: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能出现,大小便潴留。 脊休克发生的原因是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调节,而不是因切断损伤的刺激引起的。脊休克现象持续一段时间后,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动物愈高等,脊休克时间愈长;简单的反射恢复快,复杂的反射恢复慢)。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1)脊髓是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可单独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2)正常状态下脊髓是在高位中枢调节下进行活动的。二、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产生反射效应,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一)腱反射 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被牵拉肌肉迅速而明显地缩短。一般认为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弧的传人、传出通道或者脊髓反射中枢受损;而腱反射亢进,则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作用减弱,提示高位中枢的病变,如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束受损等。 (二)肌紧张 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致使肌肉经常处于轻度的收缩状态。肌紧张反射为多突触反射,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如果肌紧张受到破坏,可出现肌紧张的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驰,以致不能维持躯体的正常姿势。三、去大脑僵直的概念及产生原理 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肌紧张亢进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去大脑僵直产生的原因:在上下丘切断脑干后,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不受影响,而抑制区不能接受高位中枢的抑制信息,抑制区失去始动作用,使易化区作用相对占优势引起的。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是指大脑基底部的一些神经核团,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也包括丘脑底核和中脑的黑质及红核。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其中豆状核的苍白球被称为旧纹状体,而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核被称为新纹状体。上述神经核团之间有错综复杂的神经纤维联系,而苍白球是纤维联系的中心。 基底神经节具有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功能,它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器传人冲动信息的处理都有关系。 基底神经节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为肌紧张的异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肌紧张亢进,随意运动过少的僵直综合症,如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另一类是肌紧张减退,运动过多的低张力综合征,如舞蹈病(又称亨廷顿病)和手足徐动症。五、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小脑可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与皮层小脑三个部分,分别接受前庭系统、脊髓和大脑皮层的传入,其传出也相应地到达前庭核、脊髓和大脑皮层。小脑的功能有: (一)维持身体平衡 这是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绒球小结叶通过前庭核,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与肌肉的收缩活动,以维持躯体运动的平衡。绒球小结叶的病变或损伤,可导致躯体平衡功能的障碍,但其随意运动的协调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二)调节肌紧张 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主要是由脊髓小脑完成的。脊髓小脑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脊髓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具有抑制和易化双重作用。 (三)协调随意运动 皮层小脑能够协调由大脑皮层通过锥体系所发动的运动,以完成精巧运动。在精巧运动逐步协调起来的过程中,皮层小脑参与了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动程序的编制。也就是说,精巧运动逐渐熟练完善后,皮层小脑中就储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要发动精巧运动时,首先从皮层小脑中提取储存的程序,并将程序回输到大脑皮层运动区,再通过锥体束发动运动。六、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一)锥体系及其功能 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的路径。锥体系起自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及额叶、颞叶等神经元,其轴突所组成的下行纤维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继续下行到脊髓的纤维为皮层脊髓束;中途止于脑干,与支配头面部肌肉的运动神经元接触称为皮层干束。因此,锥体系包括两部分: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运动辅助区不参与锥体束的形成。 锥体束中约有80%90%的纤维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有一个以上的中间神经元援替,是多突触联系。只有10%20%的纤维与脊髓运动神经元构成单突触联系。这种单突触联系支配前肢的神经元比支配后肢多,支配肢体远端肌肉的神经元比近端的多。这表明,单突触联系与精细肌肉运动和技巧性活动有关。锥体束可作用于脊髓和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激活后可发动随意运动,运动神经元激活后可使肌梭保持敏感性以协调运动。两者共同控制肌肉的收缩,使肢体运动具有合适的强度和协调性。 (二)锥体外系及其功能 锥体外系是指除锥体系以外所有下行调控躯体运动的传导系统,其中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红核、黑质、脑桥、前庭核、小脑、脑干网状结构以及其间的联络纤维等。 锥体外系的皮质起源比较广泛,但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额叶和顶叶的感觉区和运动区,以及运动辅助区,并与锥体系的起源有一定的重叠。在下行途中与基底神经节、丘脑、脑桥和延髓网状结构发生多次中间神经元接替,部分经反馈回路折返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主要经皮质一纹体系和皮质小脑系两条传导通路抵达脊髓。锥体外系的下行通路都不经过延髓锥体,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控制是双侧性的。 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肌紧张的调节,维持一定的姿势和完成肌群之问的协调活动。虽然在下行调节躯体活动中锥体外系起辅助作用,但它与锥体系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是密切联系而不能截然分开的。七、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人类大脑皮质运动区主要在中央前回。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控制有以下特点: 1交叉支配。2有精确的功能定位,在运动区呈倒立人体投影分布。 3各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第七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为双重支配、相互作用、紧张性作用、相互协调、相互转化。一般来说,交感神经活动比较广泛,在应急状态时,例如剧烈的运动、窒息、缺氧、感染和大出血等,交感神经一肾上腺系统常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被发动起来,使心跳加快增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消化道的活动减弱、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增强和血糖升高等,这一系列内脏活动的总效果是动员储备能量,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应付内外环境的急骤变化,从而保证人体功能和环境相适应。与交感神经相比,副交感神经的活动范围较小。其在安静状态时活动增强,但作用比较局限,主要是促进机体调整恢复和消化吸收,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从而保证机体平静时生命活动的进行。综上所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在中枢神经调节下二者达到了相反相成的调节结果,从而使内脏活动的调节更迅速准确,并使其保持动态平衡,以适应机体的需要。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1两者对器官的作用往往相拮抗。 2对某些效应器官的作用是一致的。 3对效应器官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持续地向所支配器官发放低频的神经冲动,以维持这些器官一定程度活动的特点称为紧张性作用。 4外周作用与效应器功能状态有关。 5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生理意义:调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贮备,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类反应称为应急反应。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生理意义:保护机体,促进机体恢复和消化吸收,积蓄能量,也有利于生殖。三、下丘脑的功能 (一)调节体温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P0AH区)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它们既能感受所在脑部的温度,也能对传人的温度信息进行整合。同时,POAH亦起着调定点的作用。当脑的温度超过或低于调定点时,即可通过调节散热和产热过程,使体温保持稳定。 (二)调节摄食行为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用电刺激该区,可引起动物多食;而破坏该区,则动物拒食。在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存在饱中枢,电刺激该区,动物拒食;而破环该区,动物食欲大增而逐渐肥胖。一般来说,摄食中枢与饱中枢之间具有相互抑制关系。 (三)调节水平衡 下丘脑外侧区存在着饮水中枢,或称渴中枢。下丘脑通过血管升压素的分泌和释放来控制排水的功能。 (四)调节情绪变化和行为 下丘脑与情绪反应密切相关。若在间脑以上水平切除大脑,仅保留下丘脑以下结构的动物,给予轻微刺激即可引起“假怒”,表现为甩尾、竖毛、扩瞳、张牙舞爪、呼吸加快和血压升高等现象。另外下丘脑近中线两旁的腹内侧区存在防御反应区。 (五)对垂体及其他内分泌功能调节 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能分泌多种调节肽,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的分泌功能。第八节 脑的高级功能、脑电活动和睡眠一、条件反射和两个信号系统 (一)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概念: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称条件反射。如看到梅子引起唾液分泌、淡虎色变等。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多次的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其特点:后天的,有个体差异、反射弧多变,引起反的条件无限,反射中枢需在大脑皮层。 (二)两个信号系统 人类感受的信号有两类,一类是现实的具体的信号,如声音、光、气味等,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信号,如语言、文字、他们不是具体的刺激信号,而是具体信号的各种属性特征的抽象概括。也可以说是第一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 以第一信号建立的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以第二信号建立的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参加社会活动逐渐形成的功能活动。二、正常脑电图的基本波形及生理意义 正常脑电图的波形按其频率和振幅的不同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和。通常频率慢的波其波幅较大,频率快的波则波幅较小。 波的频率为813次s,在大脑皮层普遍存在,枕叶皮层最明显。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并闭日时可以出现。 波的频率为1430次s,在额叶部位最易引出。当人处于兴奋、觉醒时能观察到。 波的频率为47次s,振幅为10015%V。在额叶部位最明显。当受试者困倦时可记录到波。幼儿时期,脑电图频率比成人慢,一般常出现波。波多见于精神病患者和癫痫病患者。波的频率053次s,振幅为20200V。正常成人在清醒状态下,几乎没有波,但在睡眠过程中可出现。波是大的、不规则的慢波。在婴儿时期,一般常见到波。儿童时期,当受试儿童处于困倦、不活跃或感到悲伤、愤怒时,容易记录到波。看来波可能与孩子的情绪行为有关。 一般认为,脑电波由高振幅的慢波转化为低振幅的快波时表示兴奋过程增强,这是一种去同步化现象。当脑电波由低振幅快波转化为高振幅慢波时表现抑制过程的发展,这是一种同步化现象。三、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概念及意义 (一)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的脑电图特征是呈现同步化的慢波。慢波睡眠时的一般表现为:各种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退,自主神经功能普遍下降,但胃液分泌和发汗功能增强,生长素分泌明显增多。故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恢复体力。 (二)快波睡眠 又称异相睡眠或快动眼睡眠。此睡眠时相的脑电图特征是呈现去同步化的快波。各种感觉和躯体运动功能进一步减退。此外,还可有间断性的阵发性表现,如出现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肢体抽动、心率变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表现。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B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 2正常人在安静、清醒、闭目时,出现的脑电波形是 ()A波 B波 C波D波 E波3牵涉痛是指 () A内脏痛引起体表特定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B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痛觉感受器C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痛觉感受器 D肌肉和肌腱受牵拉时所产生的痛觉 E内脏及腹膜受牵拉时产生的感觉4有关突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问相连接的部位 B实现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传递信息 D按结构分轴一舶、轴一树、轴一体突触 E按功能分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5关于锥体系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是大脑皮质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的路径B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 C大部分是多突触联系D可以发动随意运动,并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E主要功能是参与肌紧张的调节6人类小脑受损后可出现一些症状,下列哪一项是不会见到的 () A运动共济失调B肌张力降低 C平衡失调 D安静时出现震颤,做精细运动时震颤消失 E以上症状可由大脑皮质代偿而缓解 7突触前神经元一次冲动通过突触传递后,可使突触后膜引起 ()A动作电位 B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C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D阈电位 EB或C8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包括 () A感觉迟钝 B肌张力降低C运动共济失调 D静止性震颤 E意向性震颤9对神经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为神经元的突起部分,即通常所讲的轴突B神经纤维的基本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它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将冲动传向胞体 C在实验条件下,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产生的动作电位可同时向纤维的两端传导 D神经干中的许多神经纤维在传导神经冲动时,互相不会发生干扰 E用适宜强度的电流连续刺激实验中的神经纤维,几个小时后会出现传导阻断10小脑受损后出现一些症状,哪些症状不会见到 () A平衡失调B安静时震颤,但做精细运动时震颤消失 C肌张力减弱 D共济运动失调 E以上症状可由大脑皮质代偿而缓解11关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由匠脑向大脑皮质投射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B引起特定感觉 C维持大脑清醒状态D是所有感觉的上行传导道 E维持睡眠状态12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去极化BCa2+促进小泡释放递质 C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 D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高 E后膜发生局部去极化13关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通过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发挥作用B感觉上行传导束通过脑干时,有也侧支进入脑干网状结构 C具有多突触接替的特征D作用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E不易受到药物的影响 14哪些情况最能说明去大脑僵直是由骨骼肌牵张反射亢进引起的 () A横断脊髓后,断面以下僵直消失 B切断腹根传出纤维,僵直消失C刺激网状结构易化区,引起僵直 D刺激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僵直 E切断背根传入纤维,僵直消失 15下列哪种反射为条件反射 ()A吸吮反射 B眨眼反射C屈肌反射 D见到美味佳肴引起唾液分泌反射 E窦弓反射16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障碍,可出现 () A去大脑僵直 B脊休克 C昏睡D偏瘫 E激动17下丘脑的功能不包括 () A调节水、盐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