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全真模拟题五C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全真模拟题五C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全真模拟题五C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全真模拟题五C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全真模拟题五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全真模拟题五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知识 (共6题;共44分)1. (6分)读拼音,写词语。 m fng_有bin rn_方向的能力。老师叮嘱我们要认真jin ch_试卷,减少不必要的sh w_。信鸽克服重重z l_,ku yu_千山万水给人们传递信息。2. (10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美观工整。 dng dwi lnchng nuji zhw g_yn mnzhng ich mtin jngx shng_3. (13分)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答。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人_鼎_ 浩浩_ 满载_千_万_ _头_气 _风_雨(2)21世纪是一个_的世纪。 (3)钱塘江大潮早已是_,浪潮_地飞奔而来。 4. (8分)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而且 只要就因为所以 尽管却_我跟他是邻居,_我对他家的情况十分了解。花草树木_能美化环境,_能防止水土流失。_世上食品名目繁多,妈妈_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我们_多听多练,_能把普通话学好。5. (5分)修改病句。通过这次活动更加团结了。他的看法是对的,正确的。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6. (2分)连词成句。教诲 的 老师 终生 难忘 让我_羊 他的 从此 丢过 没 再也_二、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背诵课文填空。白日_,_入海流。欲穷_,更上_。大雪压青松,_要知松高洁,_。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_,唱着_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丹顶鹤很_,它的腿长,_,嘴巴也长。丹顶鹤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它们_,_地生活着,要在这度过整整一个冬天。三、 短文分析 (共1题;共17分)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棵斜长的榆树小河宽宽的。小河深深的。小河上没有桥,从来没有桥。所以,河两岸的动物们,也是没法来往的。小河旁边是一座森林,森林一直延伸到小河边上,最靠近小河的是一棵榆树。当它看到两岸的小动物们望着湍(tun)急的流水叹气,互相费劲地打着手势交谈时,心里很难过。于是,榆树把身子尽量往前伸。慢慢地,慢慢地,榆树贴着水面长过去,成了一座桥,一座有生命的、绿色的桥。小松鼠、小刺猬、小白兔、还有獐、獾、鹿,在树干上跑来跑去,可热闹了。热天,树叶子为小动物们遮荫;冷天,树枝像栏杆,使大伙在风雪中过桥也不会发生危险。看到这一切,榆树开心地笑了。有一天,榆树抬起头来望望森林里的其他伙伴,他们都长得很高,很高,高得快碰上蓝天、白云了。可是榆树呢?又低又矮。他叹气了,他有点自卑了。这事让森林里的其他伙伴知道了,大伙哗哗地议论起来:“榆树大哥,今天的森林是明天的房梁、桥板、枕木。你在今天,就干了明天的事,这难道不值得羡慕和高兴吗?”听了大伙的安慰,榆树感到很欣慰。他愿意把自己变成一座桥,一座小小的不引人注意的桥。当然,他知道这桥是有多么重要(1)根据故事内容填一填。小河的特点是宽宽的,_。榆树的特点是_。(2)根据故事内容,摘录榆树心情变化的词语。_欣慰(3)“他知道这桥是有多么重要”,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桥的重要。(4)想一想,“听了大伙的安慰,榆树感到很欣慰”。榆树为什么感到欣慰? (5)小动物们很爱这座桥,他们请你帮忙给这座桥取个有意义的名字。桥的名字:_,起这个名字的原因:_。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一些是我们听说的。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经过写清楚。可以参考题目:捉蚊趣事、一件烦心事、她收到了礼物、照片里的温暖、教室里的掌声,也可以自拟题目。试试吧!五、 附加题: (共2题;共15分)10. (6分)阅读三衢道中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诗人的心情,判断正误。 (1)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诗中的“绿阴”和“黄鹂”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三衢山秀丽的景色。 (3)“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是实写,表明黄鹂的叫声太少了。 11. (9分)读句子,完成练习。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多选)A.比喻 B.借代 C.夸张这句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A.本领高强,任何困难都不足以阻挡B.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排山倒海的掌声”“一齐投向”一方面表现了_;另一方面表现了_。(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里的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6题;共44分)1-1、2-1、3-1、3-2、3-3、4-1、5-1、6-1、二、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