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护理_第1页
脑室引流护理_第2页
脑室引流护理_第3页
脑室引流护理_第4页
脑室引流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定义,定义:脑室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从而降低颅内压的一种治疗和急救措施。,目的,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颅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症状患者,可行脑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颅腔内容物,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脑脊液10% 150ML血液 颅内容积1400-1500ML,脑脊液作用,脑脊液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隙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有效的使脑的重量作用减至16,对外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清除代谢产物及炎性渗出物起着重要作用。,脑脊液的生理,脑脊液是一个活水系统,为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的交换场所。其内含有激素与神经传导物质。脑脊液平均每小时产生20ml,每天产生500ml,但循环在脑内的脑脊液只有150ml,每天多出来的350ml会自静脉吸收回心脏或排出去。,脑脊液的循环,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100mmh20),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清扫时采用湿式清扫。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应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回脑室,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污染。准确记录引流量,在倾倒引流液前后对引流袋口进行严格消毒。我科原则上不是每日更换引流袋,以减少人为操作而并发的感染。在必要时由医生更换引流袋。,脑室引流高度,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切忌引流过快过多,若患者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应抬高引流管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量。引流量不超过500NL/24H,观察引流物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 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脑脊液颜色逐渐加深,并出现血压波动,提示有脑室出血。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并且临床出现高热,呕吐,抽搐等症状,及时送检脑脊液,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打折。在给患者翻身、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夹闭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气体进入。,拔管护理,一般术后3-4 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 d。拔管前1 d,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的症状,及时通知医生。,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原因,1.脑内压低于1.181.47kpa 证实办法:降低引流袋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2.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折曲 对照CT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4.脑组织、血凝块堵塞 注射器轻轻外抽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