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趋势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产业经济的发展就不能以耗竭自然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而应谋求与自然环境有机平衡的发展。生态化是人类构筑 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产业生态化作为获取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手段,旨在倡导一种全新 的、一体化的循环模式,即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两个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过载困境下的反思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源 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致使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目前,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已经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资源严重短缺,以致许 多国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环境和资源的短缺就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所承受的生产和消费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自净 能力的饱和程度,到了严重超载的地步,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频发的全球性生态灾难使人类意识到生态恢复、环境净化和资源保护才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基 本条件,人类选择的生活方式应不得超越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这些观念使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逐渐取代了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无限索取的思维模式,并成为人 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人工产业系统也由此开始了其反生态特征向生态性特征的回归。 在经历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之后,人类变得谦虚起来。于是一些专家学者开始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反思工业文明的成果。世界各国都开始了深刻 反思,并联合起来共同重建全球的生态系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实现可持续生存和繁衍,工业就必须采取生态学的立场,并以生物的方式进行生产。向 自然界学习如何进行生产的智慧,这是产业生态学的核心观念。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没有废物和垃圾,也无所谓浪费。一种生物体产出的废物,正好是另一种生物的 生活原料。假如人类能学会以生物的方式进行生产,把产业链当作生态链,把一种产业生产的废料用之于另一种产业的原料,相关产业形成良性运行的微观机制,那 么,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可以成为最经济的生产活动。 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产业经济的发展就不能以耗竭自然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而应谋求与自然环境有机平衡的发展。产业经济的绿色化,要求 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把人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产业 经济发展过程的绿色化趋势。 产业生态化是依据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 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实施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 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产业生态思想借鉴的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体化模式,它不是考虑单一部门与一个过程的物质循环与资源利用效率,而是一种系统地解 决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视角。 产业生态化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产业的反生态性特征日趋削弱、生态性特征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产业系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将人造系统纳入自 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中,逐步实现由线性(开放)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从理论上看,产业系统不仅要形成自身的物质循环反馈机制,更要尽可能地纳入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系统。因此,也有人称产业生态化为循环经济(Circulate Economy)。 产业生态体系既是循环经济在社会生产方面的体现,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产业生态系统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物质在系统内实现完全闭 路循环。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是提高经济活动中物料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方法就是基于对自然生态的模 仿。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世纪年代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 弃 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一方面,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 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的经济模式,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循环经济是一种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 源消耗。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污染排放减量化的前提。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二是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 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三是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 利用。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四是对生产企业 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扩大就业。循环经济体系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 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 最少废弃”。 产业生态化作为获取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手段,旨在倡导一种全新的、一体化的循环模式,即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两个系统内各组成部 分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产业生态认为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循环贯穿于从原材料开采到产品生产、包装、使用以及废料最终处理的全过程。产业生态是一种 系统的产业开发模式。它的循环优化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而注重更高级别的区域系统乃至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系统的优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类似生态圈 的产业循环系统,通过区际间的产业生态系统的互动性依存,在全球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与相对的系统边 界。产业生态系统的最高层次是全球性产业生态系统,这一系统边界就是全球产业活动的影响范围所及。它与全球生态系统之间保持着动态的物质交流,对全球生态 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把全球产业生态系统作为产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最高层次,才能更好地体现产业生态追求的最高目标闭合的物质循环系统。 人类传统产业系统在全球的广布性,使循环技术的应用不可避免地要表现为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产业系统创造了一个新范式:将自然生态环境的 运转模式逐步应用到产业系统中,实现由线性(开放)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这种转变在生产环节上表现为:可再生和可更新的能源利用技术不断开发出 来,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产业活动;可再生和可更新的材料也更多地替代传统不可再生和不可更新的资源;某些生产流程在投入中逐渐增加使用其他流程排放副产品 的规模和效率;产业系统中废弃产品回收和再资源化的比例、产品和服务中所含二次或多次材料的比例逐渐增加;产出的废弃物得到持续性的降低并净化。同时,人 们的环保意识和消费习性也得到了很好地优化,使用产品和服务时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 产业生态化作为一种新形态经济或生态型循环经济,需要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改变产业流程减少废物排放,使产业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产业。 目前不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以不同的系统发展原理运作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必须把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 调为统一的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未来可持续能力决定于调节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 功能延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资源管理系统。产业生态将不可持续变为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进化到一个新系统的状态而不是依赖效率提高的发展模式 来保留现有系统结构。产业生态化的本质目标就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可再生的基础上,达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协调持续的发展。具体地说,产业 生态化就是在工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那些节约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小、经济效益高的技术,不断地探索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能提高企业效益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力调 整产业结构,淘汰那些设备陈旧、高物耗、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产业部门和环境负效应严重的产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生产体系;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同 时,积极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加快建立具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制度。从大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实现产业生态化就是建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各 个领域的“大绿色产业”。生态化创新再造人与自然和谐 现代企业在面临政府环保要求、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要积极进行产业生态化创新。产业生态化创新是指把产业系统视为生物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生态学、产业 生态学等原理的指导下,按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对产业生态系统内和各组分进行合理优化耦合,建立高效率、低消耗、无(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 境相协调的产业生态体系的过程。 产业生态化创新的核心是技术生态化创新。在生态创新中,要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通过生态工程、生态设计、工艺设计等,对技术进行生态化创新,使用无害化、无废料化技术和设备,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供保证。 产业生态化创新的本质是全程生态化。它既是一个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过程,也是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到 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生态化过程。它有目的地改变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整合过程,将促进人工生态环境系统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与发展。产业生态化不仅强调生产过程即产中环节的生态化,而且同时强调产前、产后环节的生态化,使生态化过程向产前、产后延伸, 实现全程生态化,从而达到资源利用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向前延伸到绿色原料、能源及工业无机环境的构建;向后延伸到流通、消费领域,通过生态营销引导绿 色消费,传播绿色企业文化。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开始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从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 中观层次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到微观层面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实践,生态化的概念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这一发展趋势在三次产业的工业、农业和 第三产业中都有所体现,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革命,促成了生态与产业成为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产业 绿色化含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形成了广泛的生态产业化现象。以生态产品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为基本内容的新兴生态产业不断发展,使生态环境和产业领域 产生了全方位地渗透与融合,产业生态化现象日渐明显。生态与产业的互动,最终形成生态产业一体化和复合化,传统的三次产业正在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生态化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各大产业生态化通过对其多样性的不断提高来促进稳定发展,它将为人类找到一条物质永续循环利用、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生态化创新的本质是全程生态化。它既是一个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过程,也是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到 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生态化过程。它有目的地改变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整合过程,将促进人工生态环境系统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与发展。产业生态化不仅强调生产过程即产中环节的生态化,而且同时强调产前、产后环节的生态化,使生态化过程向产前、产后延伸, 实现全程生态化,从而达到资源利用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向前延伸到绿色原料、能源及工业无机环境的构建;向后延伸到流通、消费领域,通过生态营销引导绿 色消费,传播绿色企业文化。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开始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从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 中观层次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到微观层面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实践,生态化的概念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这一发展趋势在三次产业的工业、农业和 第三产业中都有所体现,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革命,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专业加工承揽合同
- 2024西瓜种植收购合同范文
- 工程劳务承包合同的简化版本
- 成人高等教育联合举办协议
- 2024工程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租房协议书示范
- 2024标识标牌合同
- 信息技术服务合作契约样本
- 2024财产信托合同范文
- 2024年人力资源派遣协议范本
-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乙酸乙酯)
-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
- GB/T 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 微型消防站人员考核题库及答案
- (完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
-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计算法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解读课件
-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件)
- SY∕T 6336-2019 沉积岩重矿物分离与鉴定方法
- STEMI溶栓流程图(第一版)
-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师发言稿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