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音笔谈.doc_第1页
“桧”音笔谈.doc_第2页
“桧”音笔谈.doc_第3页
“桧”音笔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桧”音笔谈 郴州市第一职中 肖六芹 在网上看到了“桧”作为树名和人名读音为什么不同一文,内容大抵是:桧,辞源只给一个音gu,为树名。辞源是专为古汉语服务的权威辞书,秦桧是宋代人,因此秦桧的“桧”字读音也应是gu。笔者家乡浙江临海人都把“秦桧”说作“秦gu”。但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新华字典等另给一音hu,用于人名,如秦桧,甚至特注“桧”字用作人名时读hu。树名和人名同用,读音为什么不同?考“松、柏、樟、桂、桃”等树名,用到人名之中读音都不变,由此笔者怀疑秦桧的“桧”字读hu,可能是历史上北方地区大多数人错读,造成难以澄清和纠正的事实,后来辞书干脆就认可了。文中所及的问题一向萦绕于包括本人在内很多人的心中。当然,我跟该文作者生活环境与经历不同,与“桧”的碰撞也就有点差异我们湘南地区周边的人们,特别是坊间普通老百姓,口口声声把秦桧的“桧”念成kui,天经地义似的,从不表示出疑问。我们地方上似乎只有“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才把秦桧的“桧”读作hu。就此综合起来看,“桧”的读音还真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当然,这个复杂的问题早就有人分析和探讨过,并有基本结论。其中吾三省秦桧的“桧”读什么音就很能给人以启迪和深思。原文说:古时有用五行表示辈份的风尚,具体地说,就是根据传统的“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学说,选取含有五行偏旁的字,由祖及孙按辈份给男子命名。这种风尚大约从唐朝开始,到了宋代,便随着理学昌盛而盛行起来。奸相秦桧一家也是如此,他的哥哥秦梓,弟弟秦棣,儿子秦熹,孙子秦埙、秦堪,曾孙秦钜、玄孙秦浚,祖孙五代名字中的偏旁,正好是木、火、土、金、水的排列(见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九)。说到“桧”字读什么音,据我所查到的,依旧有字典词典所注都只读kui音(又读gu),在人们日常口语中也都是这样念的;直到近年来各种字典词典才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规定,改为一字两读:用于树名读gu,用于人名读hu,还特别点出秦桧其名。这就有点叫人迷惑不解了:第一,秦桧其名明明来自桧树,为什么人名和树名要读不同的音?第二,由于奸相秦桧臭名昭著,“人从宋后无名桧”其实,在宋代以前的历史上,恐怕也找不出一个以“桧”为名的人来,这样为秦桧一个人特设一个音项,有必要吗?一字多音,是汉字的一大缺点。审音表的发布,在“统一读音,取消异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办法无非是“从简”(但不是苟简)和“从众”两条,唯独对于“桧”字的处理,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更加叫人大大迷惑不解了。就着吾三省的文章,再依据语音学知识,我们至少知道或者可推断出以下两点:其一,“桧”现在的读音之一是gu,该字从古音按规律分化、发展有kui和gu两音(一般认为这种情况是语音在地域上分化的结果),后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一确定为gu;其二,秦桧的“桧”,用的是桧的本源意义,即属木,理性而论,起初不可能有第二种刚性语音赋与它,但人们却给了它一个专门的音“hu”似乎就一个秦桧专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采纳了,对此吾三省明显不赞同。笔者无意于“桧”音的存废取舍之争。但思来想去,觉得相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是不能不探索一下的,这一个问题是:秦桧明明是“秦gu”,为什么人们要称之为“秦hu”呢?真的如开头引文说的,是错读造成的事实吗?(而且就此发展为用于人名的“桧hu”,当然,这似乎意义虚无,因为“人自宋后无名桧”了。)“桧”错读为hu,众所周知,这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是自然之事,但无意的错读绝对不可能只是针对“秦桧”这个人名而不及其他。所以我们应该探究本源,说说桧树,才可能找得到全解。在柏科植物中,我国特产的桧树即圆柏不仅寿高千古,且南北皆生,四海为家。无论以其生长特征和顽强的生命力,还是以其“经霜不坠地,岁寒无异心”的高尚吉祥象征,都早已形成在庭宇、殿堂、祠庙、陵园栽植的传统。安徽江淮各地亦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南宋陆游撰老学庵笔记载,毫州太清宫多桧树,“桧花开时蜜蜂飞集其间,不可胜数。作蜜极香,而带微苦,谓之桧花蜜”。在欧阳修笔下,苍桧成了毫州独特景物,“古郡谁云毫陋邦,蜂采桧花村落香”。宋元祐六年(1091),欧阳修门生苏东坡知颍州,为官之余还考察了桧树,写下纪实性的诗:“汝阴有老桧,处处屯苍山。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时有再生枝,还作左纽纹。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应邻四孺子,不坠凡木群。体备松柏姿,气含芝术熏”由此容易知悉,桧如同松竹梅兰一样,明里暗里是被赋予了高尚卓著、操守非凡、气节突出、馨香流传之类的文化道德意义的。桧音gu,同贵,高贵应是桧树的象征意义之一。试想,臭名昭著的绝代奸臣秦桧怎么能与此相配?直接的,在中原核心文化区域里中人们的观念里,他这个人的行径、品性自然与晦、秽(hu)很匹配,因为晦、秽是不光明、肮脏。恰好。“桧”的右边音符“会”可读hu,这样一拍即合,人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不让、不准秦桧称gu,故意甚至强力名之为“秦hu”了。反正“桧”打一开始就有误读为hu的广泛事实,现碰着一个肮脏的“秦桧”,将秦桧读成“秦hu”,那也真是歪打正着错得好极了,错得让大家高兴。当然,念hu音的还有“慧”、“惠”呢,但一时不管那么多了,中国文化包括与坊间关系紧密的心理文化,本来就不是全部经得住理性推敲的,感情与义气压住理性是常有的事。于是,“形生义,音传义,形、音协同确定义”的语素原则被打破,“桧hu”横空出世,并因着政治需要、道德需要、心理文化需要定型,在中原文化核心区域积淀,被广泛认同,主流性地取得了“法定”地位,“通行天下”也就顺理成章。当然,“桧hu”在地域接受上呈现出差异,这跟政治、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