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本]_第1页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本]_第2页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本]_第3页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本]_第4页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具体规划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宏伟蓝图,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开展?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农民有什么所想、所盼?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到我市五县部分乡镇农村进行调研,共走访15个乡镇、28村,召开座谈会21次,发放问卷调查490份。通过广泛座谈、走访,我们切身感受到,党的农村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广大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关注,对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热切向往 ,对新知识、新观念、新生活比较渴望,对农村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进一步搞好今后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很多启示和思考。一、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抓教育、抓活动、抓示范,把创建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紧密结合,与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出现三个转变,既由组织引导型向自发参与型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单一活动向系列创建方面转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呈现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坚持以德育人抓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新提高。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重点组织了以“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先后制定印发濮阳市“道德规范进万家”实施方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利用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面问卷测试、设置宣传广告、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据统计,纲要颁布以来全市农村共发放宣传教育提纲 万份,举办培训班12期,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许多乡镇农村还以“崇尚科学、反对愚味、讲究文明”为主题进行科普培训,运用图片展览、播放电影等形式,大力宣传新科学、新知识,使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二)、坚持严格考评抓规范,创建工作水平有了新提升。为把农村创建活动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我们注重在规范管理上狠下功夫。一是完善管理办法,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下发了濮阳市文明县城评选和管理办法、濮阳市文明县城测评体系、濮阳市文明村镇评选和管理办法、濮阳市文明乡镇测评体系濮阳市文明村、文明户评比标准及考核实施细则等,使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农户评选考核量化、细化,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管理制度,制定了年初申报、半年考核、三年届满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基层推荐、层层把关、全面考核的办法,促使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建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强化考核督导,坚持每年抽调职能部门人员,对年初申报的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按测评体系进行认真考核,实行百分制,严格打分,优胜劣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三)、坚持以城带乡抓联创,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新改善 。在创建中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抓了农村环境治理和同创共建。一是以改善农村环境为重点,广泛开展了以“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为主要内容的“五乱”集中治理活动。制定“五乱”治理实施方案,印发宣传资料4万余份,举行了“治理五乱、从我做起”、“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农民签字仪式,组织专门卫生保洁队,清理脏乱差,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的环境质量;二是以帮扶为重点,实施对口帮扶,城乡结对。以单位为依托,抽调133名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进驻120多个重点村,进行小康村建设,帮助他们制定新村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开展创建活动;还充分发挥省、市级文明单位的职能优势,广泛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实行“一对一”帮扶,共结对子205个,援助农村图书室和文化大院建设,为农村办好事实事135件(次),投入资金达68万元,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共创文明”的共建目标,极大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四)、坚持以点带面抓示范,文明村镇创建出现新格局。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我们注重运用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是大力实施了“五十百千”工程,明确提出在3-5年的时间内,重点抓好5个县城、10个重点集镇、100个村、1000个农户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争创建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先后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农村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十百千”工程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五十百千”工程档案,加强了日常检查督导,帮助他们理清创建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协调解决问题,督促抓好落实,有效促进了“五十百千”工程的深入实施。目前我市已创建成1个全国文明村、2个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1个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先进县、2个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23个市级文明乡镇、33个县级文明乡镇、 57个市级文明村、 347个县级文明村、468个市级文明农户、29513个县级文明户;二是大力开展“学习李连成,建设西辛庄式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自XX年以来,我市以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为榜样,坚持好村先行、由点到片、由片到面、梯次推进的整体思路,首先择优筛选126个基础好、创建工作扎实的村作为市级小康村建设示范村、347个村作为县级小康村建设示范村,共473个村先行一步,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依托,带动广大农村掀起文明村户创建高潮,极大改变了农村面貌,提升了农民素质,形成了“一村带百村、百村带全市”的良好发展格局。(五)坚持不断创新抓载体,群众性创建活动有了新进展。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吸引广泛参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精心组织、设计、策划一系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活动,不断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濮阳县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以环卫园艺进家庭、文化进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进家庭、移风易俗教育进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活进农家”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程度的提高;清丰县在创建活动中,坚持以“五教五评”(政策法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技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评好媳妇、好公婆、好青年、致富带头人、文明户)为载体,广泛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阳邵乡还大力挖掘民间艺术,每年举办一次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声势很大,效果很好,成为清丰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南乐县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新村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涌现出象寺庄乡邱辛店村那样坚持十四年新村规划的先进村;范县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四评一推”活动(即评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乡镇企业及推行“礼仪电影”),提高了广大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台前县以“四下乡”活动为载体,坚持在“送”字上做文章,在“活”字上下功夫,使“四下乡”成为常下乡;华龙区,开发区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内容,深入开展“夸媳妇、贺娘家”、“讲道德规范从我家做起家庭承诺”等活动,都收到很好效果。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使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得到普及,从而在农村各地蓬勃兴起。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纵览我市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一定实效,但离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我市的农村整体创建水平还比较低,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省还处在一般状态,缺少特色和创新。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素质较低。由于体制和基础等多重原因,农村教育与城市相比还居于较低水平,农民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教育形势不容乐观。一是政治思想教育不深入。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村宣传不到位,解释不具体,大部分农民对党的政策一知半解,了解不透,理解不深;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关心国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社会责任感较为淡化;思想观念陈旧,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信息较慢;二是道德教育不扎实。良好的道德规范在广大农村还没有形成,开展的一些活动,进行的一些教育层面还比较浅,农民的自觉参与积极性不高;多年来养成的一些旧习惯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大部分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较差,乱丢废物、乱扔垃圾、随地便溺等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比较常见;一些农民思想空虚,缺少精神寄托。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加入了教会组织,以范县邢庙村为例,近几年全村502人加入教会的人员有 40人,占8%;三是文化、科技教育落后。相对城市职工而言,农民既没有培训教育中心,又没有专门的组织教育机构,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民的职业技能缺乏。据调查,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约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还占38%;农民群众虽然渴求科学知识和致富信息,但缺少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导致许多在家人员致富无门,无人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术含量低,收入较少;四是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集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目前,县、乡两级财政仅限于吃饭,教育投资无从谈起,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面临结构性缺陷。大多数学校只能是维持正常运转,个别还是负债维持,没条件对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办公条件等进行投入。目前个别临黄滩区乡镇,初中危房占到85%以上,小学教室许多都是危房;农村师资力量比较短缺,各县区除濮阳县外,从XX年至今都没有招收新教师,再加上农村教师待遇条件差,使小学教师涌向乡镇,乡镇教师流向县城,至使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短缺,许多按教育大纲应开设的课程开不齐全。据调查临黄淮区个别乡镇初中教师缺26%,小学缺48%,大部分小学没有音、体、美教师 ,现有的小学教师,有60%以上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比较慢,教学方法相对简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农村中学生流失严重,部分农村家长“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又有抬头趋势,不少学生和家长看到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就业艰难,既便就业所拿的工资和外出打工的工资差不多,并且上大学还要花费很多钱,于是错误地认为上不上学、读不读书一个样,不如干脆不上,早早地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据调查,大部分乡镇中学生辍学率都在 %以上。2、文化设施薄弱,作用发挥不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调查中,各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普遍欠帐太多,当前农村的文化建设状况与农民的精神需求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一是投入较少。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少,没有公共积累,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多,投入明显不足。在调查的15个乡镇中,XX年乡镇一级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投入最多的才约 万元,村一级建设文化大院投入最多只有1000元。大部分乡镇、村的文化设施投入属于空白。二是阵地建设滞后。现有的一些文化室、文化大院等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因年久失修,有的已被废弃,有的被挤占挪为他用。即使有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也是“一间房子,多块牌子,几本旧书”。我们这次走访的15个乡镇,其中设施比较齐全的只有2个乡镇(其中省资助建设的1个),11个乡镇就根本没有文化站;28个村中,文化大院建设比较好的有4个村,约有12%的村没有村室。三是有线电视发展接收覆盖率低。电视是提高农民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的一种现代媒介,可现在的农村无线电视只能收到2-3个频道,节目又多被广告和武打、言情等电视剧所垄断,有线电视发展缓慢,普及率低,且大多集中在集镇周围。这次调查的15个乡镇,有9个乡镇有有线电视网络,占60%,有6个乡镇无有线电视网络,占40%,有有线电视乡镇最多的覆盖20个村,少的只有2个村。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文化生活匮乏,无处可乐,无内容可乐。这次问卷调查有 的村民反映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3、陈规陋习普遍,村风民风甚忧。由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放松,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特别是个别青年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守法经营的美德和体现真善美的做人准则均比上一辈有所弱化,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甘于现状,无所事事的现象依然存在,喝酒、搓麻将、赌博、聚堆聊天等懒散无为的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又有所抬头,一些地方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却缺乏健康的精神追求,混淆了传统美德和封建迷信的界限,出现了封建迷信、宗派械斗、修庙敬神等不良风气,所调查的28个村中,有12个村设有土庙,敬神烧香基本涉及每个农户;红、白喜事讲排场,大操大办,对老人重葬轻养现象比较严重;早婚早育、重男轻女、打架斗殴的歪风邪气屡禁不止,引发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影响了农村社会安定。4、脏乱差现象严重,环境质量较低。近年来,尽管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农村环境依然是一个难以治理的问题。首先是村镇规划不落实,村内道路不直,房屋高低、大小不一,显得杂乱无章;道路硬化不好,90%以上的村内道路凸凹不平,雨天泥泞,晴天荡尘。其次是卫生保洁较差,大部分农村无专门的卫生保洁员,导致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五乱”现象还比较普遍;卫生设施、公厕严重缺少,供排水系统更是无从谈起。其三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一些企业主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偷排、漏排、超排的现象时有发生,污染了环境。这次问卷调查有 的村民认为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分析上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较薄弱。目前,除靠近城郊的乡村外,大部分农村特别是临黄河滩区的乡村,农村经济非常薄弱,有的集体收入几乎为零。这些村不仅不能建设和完善各项公益事业,而且根本无力为村民办实事好事,有的村甚至连买瓶墨水、稿纸的钱都拿不出来,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其他工作更是难以开展。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一些县、乡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总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易立竿见影。有的还错误地认为经济发展了,精神自然会文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号召的多、落实的少;布置的多、督促的少;会上讲的多,会后落实的少;大部分乡镇对精神文明建设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处于应付状态,。三是组织领导没有力。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县、乡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松一阵,紧一阵,平时,不管不问,不研究思考,不安排部署,心中没位置,工作没盘子,很难摆上正常的议事日程;各乡镇、村基本没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机构,更没有人员和活动经费,分工抓这项工作的党委成员基本上不去过问或主动参与这项工作,导致农村创建工作的棚架;目前这次机构改革各乡镇尽管都成立了文化服务中心,有编制、有人员,但由于乡镇职能转变不到位,文化服务中心的人员有名无实,多在干其他岗位的事情。四是工作方法不科学。一些地方对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何进村入户的问题缺乏创新,缺乏针对性,只停留在上级布置上,对家庭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办法研究不多,载体选择和设计上缺乏可操作性,不能从当地实际出发,有效地结合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找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只是生搬硬套,讲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群众很反感。五是资金投入无保证。乡镇农村财力普遍困难,多数乡镇仅仅是吃饭财政,难以安排出多余资金用于精神文明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普遍不足,特别是对农村宣传文化事业投入总量相对减少,出现了“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现象。三、对策与思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就我市而言,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培育一代新型农民的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认识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起来,切实担负起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到三大文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奖惩。要建立完善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从机构人员、职能职责、经费机制都要明确具体,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要完善机制,强化责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作保障。首先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制定出象文明城市那样明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落实措施,列入党委和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实行百分制考核,真正做到虚功实做,软件硬抓;其次是严格奖励激励机制,制定严格的表彰奖励办法,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结合起来,与使用任命干部结合起来,达到激励人心的目的;要采取以奖代补,或是以建代奖的方式,进一步落实好奖励政策。目前,我市对农村创建工作虽然制定有奖励措施(濮文明XX16号、濮文明XX6号),规定凡被评为文明县城的奖励5万元、文明乡镇奖励1万元、文明村奖励5000元,但这几年一直没有兑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积极性;其三是完善投入机制,要建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多元投入机制,有条件时设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金;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财政预算;要走市场化的集资道路,动员社会力量办公益事业,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到农村投资,尤其要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热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传播新观念、新信息,为建设美好家园作贡献。三是要精选载体,不断创新。要紧贴农村实际、农民需要,精心设计一些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活动载体,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在参与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过去开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