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院教培处工作总结[范本]_第1页
市法院教培处工作总结[范本]_第2页
市法院教培处工作总结[范本]_第3页
市法院教培处工作总结[范本]_第4页
市法院教培处工作总结[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法院教培处工作总结以来,市中院党组和政治部从建设高素质法院队伍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全市法院教育培训工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国务院发布的“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以及最高法院制定的法官培训条例和全国法院教育培训规划,坚持“一手抓审判工作,一手抓教育培训”,法院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今年是全国法院-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法院教育培训工作在院党组和政治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法官教育培训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按照上级法院对法官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合理利用境外培训资源,首次成功开展了我市法院境外培训工作,开创了我市法院境外培训的历史,同时结合我市法院队伍建设实际,继续努力推进学历教育,加强法官短期培训,加强新法及其他专题讲座,积极做好法官选送培训等工作。一、的工作情况1、首次成功开展我市法院境外培训工作。今年上半年,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在政治部的正确领导、教育培训处的严密组织以及我院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我院成功组织了第一批人的审判长以上资深法官队伍,前往国立大学、大学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和培训,我们的法官对、两地的司法制度及法官廉政制度有了全新的了解,对普通法系的法律制度、法律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两国法官奉行的自律、自重的职业道德意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法制的发展有了切实的比较和亲身的感受,总之,通过交流与培训,我们的法官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我们积累了合理利用境外培训资源,成功开展境外培训的经验。2、全面推动全市人民陪审员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自5月1日施行以来已逾两年,为了深入把握我市人民陪审员工作的情况,今年上半年,按照院长的指示、政治部的部署,教育培训处对全市人民陪审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物权法培训,同时对全市人民陪审员就参与庭审、待遇、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政治部领导的带领下,组织人员对全市基层法院两年来的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使用等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完成了一万多字的调研报告,并刊登在审判第期,受到了院领导和政治部领导的好评。为了加强市中院对基层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的指导,教育培训处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省人民陪审员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情况,制定了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管理指导意见,目前已全部完成征求意见并定稿。我市人民陪审员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受到了市领导的首肯。3、与机关党委、组织处互相配合,深化我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按照省法院的部署,4月26日至30日,教育培训处与机关党委、组织处相互协作,对11名新任基层法院领导以及86名来进入法院的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训。4、继续推进学历教育工作。今年,我们继续着力抓好北京大学远程教育、级“专升本”学员的管理工作。到目前,市中院干警总数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共人,占干警总数的89%,法官的学历达到了法官法的要求。为了贯彻最高法院“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高法院干警学历层次,今年我们继续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组织两级法院干警报考政法大学在职攻读法律硕士和大学、大学法学专业委托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5、积极举办短期业务培训班。短期培训的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切合审判工作实际,利用短期培训能够及时交流审判工作经验,及时更新法律知识。今年我们举办了一期刑事审判业务培训班、二期民事审判业务培训班、一期民事诉讼法培训班,于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一期刑事诉讼法修改研修班,培训人次达600多人次。短期培训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理论与审判实务的结合,理论、实务并重,绝大多数学员反映良好。6、与市法官协会合作继续举办专业知识和其它专题讲座。今年,教育培训处举办各类讲座十一次,邀请了中国工程学院院士、“非典”英雄钟南山教授莅临法院讲授作“关注您的健康的讲座”;为了配合物权法的学习与实施,特邀请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主任姚红亲临法院讲授物权法。为了配合劳动合同法的学习与实施,特邀请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李援亲临法院讲授劳动合同法。为了配合民事诉讼法修改内容的学习与实施,特邀请清华大学张卫平教授亲临法院讲授民事诉讼法的理论与修改。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邀请最高法院政治部李家军博士来我院讲授法官行为规范,听讲人次达3900多人次,讲座内容丰富、震撼,座无虚席,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思想,效果明显。7、组织和协调人次到外地、外单位培训学习。先后组织38人参加国家法官学院举办的政治部主任培训班、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高级法官晋级资格培训班或预备法官培训班、物权法高级研讨班、中德行政法比较研讨班等各类培训班。组织245人参加省法官学院举办的高级法官晋级资格培训班、物权法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组织四人前往德国参加物权法培训班。另外组织125人次参加其他市委党校、市人事局等其它部门举办的培训班。8、抓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组织好旁听庭审工作,组织法官到高校讲课。上半年先后接纳了大专院校的实习学生400人。并按各审判业务的需要及学生的个人情况分配到各个业务庭,期间,并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同时保持与相关大专院校的联系,经常向学校反馈学生的实习情况。组织安排大学开办的香港警务人员培训班三批160人在我院旁听刑事、民商事庭审。应师范大学法学院的请求,全年先后两次请、等5名庭长、5名审判长到该校向法律专业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商法、民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和刑法专业的案例课,课堂形成互动,听课学生反映良好。9、抓好普法工作。今年是“五五”普法的第二年,继续扎实地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工作。10、成功组织了多种考试。与干部处协作,成功组织了70多人的审判员、助审员竞争上岗考试;受省法院委托,成功组织了两级法院70多人的晋级高级法官考试和基层法院轮训考试,除一人外,全部通过考试。11、培训登记验证。按照上级法院的要求,确保我院干法官一年完成15天的培训、其它干警完成12天的培训任务,教育培训处专门组织人员前往本院各部门及各基层法院指导培训登记工作,并完成全部登记验证工作。12、组织好司法考试。为了提高我市两级法院人员司法考试的通过率,认真做好我市两级法院参加考试人员的考前辅导工作,多次举办考前辅导班。今年两级法院224人参加考试,97人上线,通过率达,远远超过全国平均7的通过率。13、境外培训计划。为了明年顺利开展境外培训工作,在干部处支持下,制定了明年的境外培训计划,并做好上报最高院的工作。二、存在的不足和困难1、有些干警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法院工作任务重,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对培训不够重视;有的认为参加培训就是为了提拔重用,于是对提拔或升迁作用不大的培训抱着应付的心态。2、培训手段方法不灵活。有的教学互动不够,面授多,社会调研少,不适应干警的认知规律,不适应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3、培训与考核、任用“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尚未健全和有效实施。培训的重要性毋庸致疑,它关系到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提高,但要引起培训对象的重视,必须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那就是与干部考核、任用联系起来,建立培训、考核、任用“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4、对法官驾驭庭审能力的培训力度不够大。庭审驾驭能力之于审判长、审判员或者初任法官,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法官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工学矛盾”大,法官疲于应付日常培训,却忽略了该项培训。5、与市人事局培训系统网络登记对接尚欠完善。虽然我们举办了大量的培训、讲座,但由于与人事组织部门欠缺沟通和协调,无法进行有效登记,我们的培训工作未能在市人事局培训系统反映出来,这与人事组织部门公务员培训应实行电子登记的要求不符。三、的工作要点1、抓好第二、第三期的境外培训工作。我们将在第一期境外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确保明年的第二、第三期的境外培训工作成功。2、加强两级法院的沟通,全力做好人民陪审员指导工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争取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人民陪审员工作模式,总结推广先进的人民陪审员工作经验。3、完善培训登记工作。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的支持,取得培训项目的审批权限,做好与市人事局网络登记对接,完善培训登记工作,确保我院培训工作网络登记的有效性。4、抓好学历教育。加强同省法官学院沟通,抓好北京大学远程教育管理工作。继续做好两级法院干警报考、理工大学、政法大学、大学在职攻读法律硕士的报名和考前辅导工作。加强同理工大学沟通,争取举办法院系统的在职研究生班。5、继续抓好最高法院法官培训条例规定的培训任务。法官每年必须接受一次时间不少于15天,其他工作人员不少于12天的续职培训。6、按照国家法官学院和省法官学院的安排,做好参加上级法院举办的高级法官晋级资格培训、预备法官人员的培训选送和管理工作。继续做好干警到外地、外单位参加学习的选派和管理工作。7、继续加强短期培训和高规格的专题讲座。要继续举办短期培训,使法官及时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