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浅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学习中心: 辽河油田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 网络11秋 安全工程 学生姓名: 李 玲 学 号: 11633252004 指导教师: 张 志 职 称: 讲师 导师单位: 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 2013年 07 月 18 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发给学员 李玲 1设计(论文)题目: 浅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 2013 年 3 月 1 日至 2013 年 8 月 10 日 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 首先阐述什么事特种设备,常见的特种设备有哪些。 其次说明特种设备在安全管理上的重要意义。 第三结合实际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及对策。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 5 文献查阅要求: 6发 出 日 期: 2013 年 3 月 1 日 7学员完成日期: 2013 年 8 月 10 日指导教师签名: 张志 学 生 签 名: 摘 要特种设备指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八大类设备。特种设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备,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特种设备的数量急剧上升,特种设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日益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有的管理模式己经难以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形势的要求,必须尽快转变机制,由传统监管模式向现代监管模式转向。为了研究经济转型期间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式,本课题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工业发达国家(地区)的特种设备管理模式,总结了其经验,结合实际剖析了我国现行特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对策。关键词:特种设备 安全 管理 生产管理模式目 录第1章 前言1第2章 特种设备管理概述2 2.1 特种设备的定义2 2.2 特种设备的特点. 3 2.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公共产品3 2.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内涵4第3章 现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现状分析7 3.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模式7 3.2 特种设备管理模式的现状7 3.3 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9 3.4 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11第4章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使用的程序14 4.1 做好特种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14 4.2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使用14 4.3 建立适当的检查考核机制16结 论16参考文献18致 谢19第1章 前言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接触且不可缺少的设备设施。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尽管这样,由于种种原因,部分企业对设备的安全管理产生松懈思想,使企业特种设备管理、维修能力下降,长期下去,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企业要切实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提高对安全生产和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控工作,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现就几个方面讨论一下特种设备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应如何做好其管理和使用工作,供大家参考。第2章 特种设备管理概述2.1 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种设备是我国的一个专有名词。国际上虽然对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危险性较大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但是没有形成特种设备的统一概念。特种设备的概念以2003年为界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特种设备概念最早在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1989年江西省特种生产设备安全管理规定(赣劳安 1 989 29号)将各类起重机械、机械压力机、木工机械、塑料注射成型机、手持电动工具、防爆电器等定义为特种生产设备,其目录有1电梯2起重机械3厂内机动车辆4木工机械5 机械压力机6塑料加工机械7手持式电工工具8防爆电器9安全装置10其它危险性较大的设备。2000年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6月29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13号发布)第二条对特种设备进行了定义,是指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防爆电器设备等机电设备。2001年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001 年9 月17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2号发布)把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与特种设备放在并列的位置,简称锅容管特设备。广义的特种设备概念是在2003年颁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后确立的。该条例第一次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了特种设备的范畴,第一次完整阐述了特种设备的概念。2009 年颁布的修订后 条例 内所称的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置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按照特种设备的特点,可将特种设备划分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其中承压类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机电类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本文所提到的特种设备是指广义的特种设备。2.2 特种设备的特点(1)设备种类繁多:按照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八大类;(2)分布范围广泛:特种设备分布的领域极其广泛,涵盖了包括冶金、石化、能源、医药、食品等近百万个企事业;(3)在用数量巨大: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已办理使用登记的固定式特种设备数量为582 . 56万台,另有气瓶1 . 32亿只,压力管道66 . 02万公里,比2008年增加11 . 8;(4)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不仅特种设备的数量在快速增加,特种设备的生产企业也在快速成长,涌现出了一批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游乐设施从无到有,设计生产也己发展成为一个产业;(5)安全隐患较多:20世纪80年代前,特别是在文革期间,由于管理机构撤销,甚至机电类的特种设备根本没有严格的设计制造标准,当时设计和生产的许多特种设备存在着大量缺陷,有些企业的起重机械已使用三十多年,设备更新慢,不少企业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重使用、轻维护保养情况,安全隐患比较严重;(6)事故损失惨重:特种设备本身就是一种危险性大的设备,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往往又比较恶劣,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各种工业装置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承载易燃、易爆、剧毒物质,一旦发生事故,损失非常惨重。2.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公共产品按照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应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1非排除性。2非竞争性。判别一种物品是否是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看该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有竞争性,那么该产品肯定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再进一步分析,若它具有非排除性,则该产品可能是一种需要限制使用的公共所有的资源。若该产品有非竞争性,且具有非排除性,则该物品必然为公共产品。结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内涵,我们知道,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符合公共产品的两个特点。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指的公共产品是设备的“安全”服务,而不是特种设备本身,从特种设备本身来说,其可以是一种公共产品,也可以是私人物品。因此,我们认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公共产品。2.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内涵2.4.1 管理的定义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管理的含义并没有形成公认的、权威性的统一看法。有学者从管理的职能出发,认为管理就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实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有学者着眼于管理中的决策,提出管理就是决策;也有学者注重管理中的人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把管理解释为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求达到共同目标的活动;还有学者则按照系统论的原则,提出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子系统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活动。仔细分析这些不同的定义,可以发现,虽然不同学者确定的管理含义具有差别性,但它们也具有若干共同之处,这种共同性主要表现在:认为管理具有特定的目的;管理需要对有效资源进行动员和配置;管理具有特定的职能;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等等。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管理的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正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管理一般含义的依据。根据管理定义的基本要素,管理可以定义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2.4.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含义从现有的文献看,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参照管理的定义,结合特种设备的特点,本文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定义为:国家授权的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为了降低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依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通过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七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有如下基本特点:(1)特种设备管理安全以实现降低事故率为目标。从理论抽象意义上讲,公共利益就是特定范围内所有社会成员利益的共同部分,因此,公共利益不是单个社会成员或者单个组织的特定利益,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多元并列性是公共利益的构成在价值上的表现,多元并列性至少包含以下基本价值:如生存、安全、秩序、效率、公平、公正、民主、效益等。社会成员进行正常而有序的生活必须依靠这些价值来保证,因此,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特种设备的安全是公共利益的组成部分,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安全生产就是保障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2)特种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以政府为依托。公共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其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是通过法定的程序产生的,其权力是得到社会公众认同的,代表的是社会全体合法成员共同利益,因此,政府的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在社会生活中,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公共管理的主要组织依托是政府的各部门和各层级,公共管理的主要形式政府进行的是行政管理。(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公共权力来源于全体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的权利。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权力是公共权力的本质。在我国现阶段,公共权力来源于全体人民的政治权利。公共管理活动的进行必须凭借公共权力,没有公共权力,公共管理是不可能有效实施的。因此,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从权力的意义上来看,也可以理解为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而公共管理的管理职能,实际是公共权力在公共管理中的特定行使方式。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 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代表国家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进行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应该与企业现代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要求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突出时代特征,积极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对新型和先进的特种设备有效地进行综合管理,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合理、高效、安全地使用特种设备,创造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特种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围绕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来运作。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管理工作是指在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代表国家依据有关法律、规章、标准,对特种设备实施全方位的安全监察和安全管理。即监督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修理工作符合国家规定和安全性能要求,规范、指导检验工作行为和监督检验工作质量,检查、督促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达到和实现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第3章 现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现状分析50 多年来,中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发展,不断完善法制建设,强化全过程安全监察,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制度。我国的特种设各安全管理是以行政监察为主导,目前我国己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全国范围的内的数量庞大的安全监察机构,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到设备的报废的全过程,都在行政监察的范围当中。3.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模式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结构特征与存在形式。尽管“模式”一词无论在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已经使用得相当广,但将其作为研究问题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仍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管理模式指管理所采用的基本思想和方式,是指一种成型的、能供人们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这套体系来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规范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实现既定目标。从工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特种设备管理来看,采取的管理模式大致相同。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是:政府授权政府的职能部门行使权力,将特种设备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制定多层次、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来调整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各种关系和行为,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等七个环节提出监督管理和技术规范要求。3.2 我国特种设备管理模式的现状3.2.1 监察机构的设置情况特种设备的安全关系到公共安全,属于公共安全的范畴,现代政府一般是通过法定的公共程序产生的,作为社会全体合法成员共同利益的代表,政府的权力是得到社会公众认同的,因此,政府的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政府负有承担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政府进行的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各级政府中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的特种安全监察实行的是由上至下的分级管理体制。条例第四条规定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县以上地方负责(即省、市、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地方质监部门省以下实施垂直管理,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机构由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主管,国家质检总局对地方质监部门实施业务上的领导。3.2.2 全程监控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在监管方式上,我国建立了两项基本制度,这就是特种设备的行政许可制度和特种设备监督检查制度。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制度共有7 项,包括设计许可、制造许可、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充装许可、使用登记、检验检测机构核准、检验检测和作业人员考核。特种设备监督检查制度共有5 项,包括强制检验制度(生产过程监督检验和使用程定期检验)、执法检查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安全监察和检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状况公示制度。在动态监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建好两个网络即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和信息化网络。第一阶段的工作己基本完成,截止到2009年,全国质检部门已配备安全监察机构人员9624 名,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安全监察组织网络。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各省市已经建立特设备安全监察数据库,并且与国家数据库实现互联,初步实现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第二阶段的工作从生产源头实现动态监管,完成生产环节监管与使用环节监管的衔接。3.2.3 精细管理质检总局成立后,于2001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种设备普查登记工作,历时19个月。这次普查在我国特种设备监察史上创造了三个之最,即:范围最广,涵盖了所有的特种设备(含在用和停用设备);要求最高,普查登记表的内容达到了70余项;难度最大,时间紧,普查登记率要求达到100。普查登记结束后,特种设备登记数比普查前增加了35 . 6。另外,质检总局也加大了推进检验机构改革创新的力度,通过整合和优化检验资源,采取联合重组和规模化发展的途径,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检验机构为龙头、省级检验机构为骨干、市级检验机构基础、行业(企业)检验机构为补充的检验工作格局。3.2.4 科技创新我国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实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的突破,一要依托国家级检测研究技术机构开展研究,二要积极组织企业、研究单位、大专院校等社会力量开展科技攻关。中国特检中心等单位先后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五”期间,共组织了科研力量突破了43项关键技术、取得了22项主要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制定安全技术规范模式的改革创新。一是要加快标准规范的制订,日前己完成标准规范128 个起草工作,其中己审定颁布52 个。二要积极探索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为我国能源战略和海外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3.3 我国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积累的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一些积弊开始显现,己经制约了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存在以下一些问题:3.3.1 责权不清我国的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当时不可否认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模式,已经脱离了时代背景。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由于市场存在“失灵”的现象,因此可以通过政府对市场的经济给予调节,纠正和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从而恢复市场的职能。但政府也跟市场一样,也存在政府活动的缺陷,即“失灵”的现象。王胜章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失灵”就是政府低效率的表现,又称“政府失效”。它不仅存在于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也存在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而在当前经济转型期的我国,政府失灵的现象更加明显和突出。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为: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和浪费现象;3政府追求自身利益和扩张;4寻租及腐败行为;公共选择理论提示政府失灵的成因主要是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缺乏竞争性压力,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缺乏监督信息等造成政府机构的低效率;利益集团、官僚机构、立法部门追求预算最大化而导致的政府扩张;特殊利益集团为谋求高额利润而引起的政府寻租。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政府的干预难以做到在合适的时间出台合适的政策,往往会慢于实际,与实际情况不合节拍,政府的干预往往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有些虽然达到了目标,但是成本高昂、代价太大,效率低下。另外还存在过度干预的问题,比如在特种设备管理中不问实际情况,对八大类特种设备采取相同的管理方法,而且大包大揽,采取全过程的监察模式,限制性的规章过细,行政许可的项目过多。3.3.2 趋利行政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是由一个一个的经济人组成。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最大的私利。个人是根据他们所受到的约束,为追求效用的极大化而行动的。由于预算外收入在日常经费中占到较大比重,行政机构为了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在办理各种证件和行政许可的过程中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很多单位对下属机构下达了收费目标,这些目标最后不可避免到落实到个人,当个人目标和政府机构的自身利益重合时,其利益的追求必然导致政府行为偏离社会公共利益目标,导致很多行政机关出现了趋利行政的行为,即在行政过程中出现的乱收费、乱罚款、乱办班现象,引起了特种设备的制造和使用单位的不满。另外在检测检验中超标准收费现象也比较严重,这里面一是收费标准信息公开不够,有些虽然公开了,但具体计算受检单位不甚明了;二是有些单位虽然知道收费过高,但是因为检验机构是行政机关的直属单位,而且独家经营,所以敢怒不敢言。3.3.3 效率低下根据统计数据,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从2000年2012年间,监察机构增加了32 . 3 % ,监察人员增加了87 . 4 % ,说明了我国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在不断膨大。虽然12年来我国的特种设备数量增长很快,行政管理的事务不断增多,但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决不是仅仅依靠过多增加的机构和人员,这既不符合机构改革的要求,也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另外,从微观方面来看各地的人员配置也不科学、不平衡。2008年全国平均每名安全监察员监察的设备数量不超过556台,从江西省的情况来看,目前有特种设备近10万台,从事特种设备监察的人员为180 人,平均每人监察约550 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但新余市范围内有特种设备约8000台,现有专职监察人员3人,兼职人员1人,以全市3. 5人计算,平均每人监察特种设备近2300台,监察的数量和工作量大大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因此为了保证监察到位,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人员数量,按照设备的数量进行核定。3.3.4 短期治理在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安全生产比较稳定的时期,容易产生松懈麻痹思想,安全规程和监管措施往往不能完全落实到位;一旦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又会引起高度重视,采用紧急措施,强力整治。在安全监管乏力、安全事故频繁的领域,往往受到重视,安全投入较多。而在安全工作到位、安全事故较少的领域,反而容易受到忽视,安全投人也少。搞好安全监管,必须走出这个“怪圈”。2001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针对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八大类特种设备都搞过一次专项整治。07年4月辽宁铁岭市发生冶金起重机起吊铁水包时发生倾覆,造成32人死亡的重特大事故后,质检总局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起重机械专项整治”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重机械专项治理攻坚战”,提出了查生产源头、查使用管理、查检验把关、查监管工作“四查”要求,对所有的起重机械,无论型号、起重量大小,使用场所,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但由于涉及面广、需要整治的设备数量大、要求高,各地都难以达到“专项整治”的要求,最后整治被迫流于形式。这种运动式的整治短期可能收到成效,往往脱离客观实际的情况下难以为继,整治过后一切如常。3.4 我国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正因为有以上问题存在,我国特种设备管理工作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是特种设备安全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当前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率比发达国家仍然高出5-6倍,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分析我国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特种设备的管理水平。3.4.1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我国特种设备法制建设几十年的发展,己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上能适应特种设备管理的需要,特别是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实施以来,为确保经济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法律法规尚未完善。1立法层次较低。现行的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虽然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但是本身属于行政规章,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法律层次和权威性不高,对安全工作的约束力不强。2条例与法律冲突。我国的安全生产法 、建筑法 、煤炭法都有与特种设备有关的条款,这些法律法规在具体规定上,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一些矛盾和冲突,由于条例的立法层次较低,在与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协调时,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3条例与规程冲突。由于条例修订过程中的疏忽,使条例规定对一些设备的管理范围过大,造成规程和条例内容上的冲突。3.4.2 监管体制有待理顺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规定,我国的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的职责是明确的,但是在特种设备管理的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多头管理现象比较严重。特种设备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泛,涉及能源、石化、冶金、机械、军工、建筑、交通等多个部门,根据条例规定: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的安全监察不适用本条例。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特种设备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而检验检测仍由质检部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和不同的主管部门,多头管理的现象正是不同的利益主体的搏弈结果,因此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域,体制不顺、职能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是某些行业使用的设备虽然占特种设备的总数不多,但因为管理不到位,产生的伤亡事故占事故的比例却居高不下,总数的8 % . 3.4.3 监管方式有待转变以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为基本特征的现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式,是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必须尽快转变机制,由传统监管方式向现代监管方式转向。主要是从政府导向型向企业导向型转变、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从计划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从部门监管向综合治理转变、从以监管为主向服务和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第4章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使用的程序4.1 做好特种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特种设备管理的基础管理档案管理,在特种设备的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对所有特种设备进行普查登记,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几部分:4.1.1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4.1.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1.3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4.1.4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4.1.5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4.1.6 省(自治区)或市劳动部门签发的使用证。在具体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档案、资料收集要完整、齐全、及时,并结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实际,制定相应档案管理规定,比如说设备安装单位如果不移交全部档案资料,不予其验收交接等,通过制度规范和经济约束,确保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档案资料要不断充实、完善。采取动态管理方式,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做跟踪记录,将设备检修记录、改造记录,每年的检验鉴定记录不断充实到特种设备档案内容,实现档案管理与运转设备的真实对应,真正使特种设备档案为设备运用、检修提供准确依据。档案资料实行重点管理:特种设备的档案在企业的管理经营中利用率很高,为查找方便、准确,可以单独组卷、分类、编号、形成条目、系统排列,这样可以方便查找,利用技术资料及时处理潜在隐患,提高运行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事故率。4.2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使用4.2.1 在设计、制造、安装环节上进行控制特种设备在设计上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设计活动。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依照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和国务院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对于特种设备的安装,从事安装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必须取得安装资格证书,方可从事安装业务,安装单位必须对其安装的特种设备的质量与安全负责。所以,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在购置特种设备前,应认真做好调研和技术论证工作,对特种设备的设计质量和设备选型严格把关。其次要做好安装验收工作,如特种设备的精度、安装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竣工资料是否齐全,特种设备的试运转记录、试生产记录等是否达到设计精度、能力。在购置和安装过程中把好关,对以后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否则,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4.2.2 在特种设备的使用和运行中进行监控要加强对运行中特种设备的监测,随时掌握设备运行参数和性能变化,提前预防设备故障。4.2.2.1 运行中的特种设备要定期进行巡检、监测。检查周期要比其他设备短,检查项目和力度都要大,特别是对安全附件,如锅炉安全阀、液位(水位),起重机械的吊钩、大小车行走开关,更要密切注视运行状态。设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遇到紧急情况,随时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如发现危及人身和有可能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情况,则立即停机。设备部门对重要的安全设施,应储存型号规格相同、质量可靠的一定数量的备件,以备紧急状态下更换。4.2.2.2 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修保养情况要随时记录。使用人员应将班中设备运行状况记录在运行日记中,做到班班交接。在生产中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参数做完整的记录,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技术改造、检验鉴定情况也要随时记录,定期组织单位主管、技术人员对各项记录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做到特种设备设备管理工作有规程、实施有记录、问题有整改、处理有结果,形成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4.2.2.3 积极组织开展状态监测,使设备现场管理和事故预防手段趋于科学化和现代化。当前我们很多企业对特种设备的检查、监测还基本停留在利用人的目测、耳听上,因而影响了设备故障检测的效果。对关键岗位的特种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可用超声波测厚仪对炉体受燃烧部位进行材料厚度测量;对载重量大的连续生产的特种设备,则可通过对其金属材料的无损探伤检查,判别重要部位机械零件和材料的疲劳与损伤程度是否超过标准。通过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的应用,可及早发现特种设备技术参数的变化,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范围和时限,为制定抢修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4.2.2.4 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原因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设备的不安全。对人为因素,应通过培训教育来提高。高技术、高科技的设备,对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按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出租车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与调整协议3篇
- 2025年度基础设施建设合同预付款协议书3篇
- 2024版联合养鸡协议范本及指导纲要版B版
- 2025年度幼儿园安全窗帘采购与安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国并购股权整合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用变压器研发生产合同范本3篇
- 2024物权担保期限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树木种植基地合作与市场推广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矿业权转让与环境保护责任书3篇
- 基于二零二五年度业绩的企业扩张合同2篇
- 服装板房管理制度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学》题库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车借给别人免责协议书
- 河北省兴隆县盛嘉恒信矿业有限公司李杖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第七章力与运动第八章压强第九章浮力综合检测题(一)-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2022含注释)
- 微视频基地策划方案
- 光伏项目质量评估报告
- 八年级一本·现代文阅读训练100篇
- 2023年电池系统测试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 应急预案评分标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