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院前急救资源现状调查表.doc_第1页
泉州市院前急救资源现状调查表.doc_第2页
泉州市院前急救资源现状调查表.doc_第3页
泉州市院前急救资源现状调查表.doc_第4页
泉州市院前急救资源现状调查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州市院前急救资源现状调查表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表填写人: 联系电话: 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或所在单位盖章:填 写 说 明1.本调查范围为泉州市各级急救(分)中心(站)、(急诊科)院前急救资源情况。2.数据节点以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为准。3.由各级急救(分)中心(站)、(急诊科)安排专人认真填写调查表,要求情况真实、数据准确。4.调查表中的选择题,如果没有特别加以说明的,都是单选题,请在答案中只选1项;可以多选的在题目后已注明“多选题”,答案可选多项。请在选中答案内打“”。5. 调查表中的填空题应详细填写,不能空项,无或不详也应如实填写。6. 请在泉州急救网(/)资料下载区下载本调查表填写,于4月30日前发送到邮箱E-mail:,同时打印一份并加盖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或所在单位公章后,寄至泉州市丰泽街祥远路192号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邮编362000)急救科胡远扬医师收。电话咨询:市急诊急救质控中心秘书处,胡远洪建芳:22758120。一、基本情况1. 基本信息1.1填报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名称: 1.2联系电话: 1.3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地址: 地区(市) 县(区、市) 街(路) 号1.4邮政编码: 1.5 本辖区是否有其他急救电话:1是 2否 急救号码是 1.6本辖区是否成立紧急救援中心:1是 2否 1.7紧急救援中心的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名称: 1.8承担本辖区院前急救工作的急救中心(站)名称: 1.9承担本辖区院前急救工作的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与紧急救援中心的关系是否同一个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1是 2否 1.10本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是否开展院前急救工作:1是 2否1.11本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成立时间: 年 月 1.12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电子邮箱(E-mai): 1.13是否独立法人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1是 2否 1.14法定代表人或急救(分)中心(站)负责人 1.15非独立法人挂靠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名称 1.16是否独立核算:1是 2否 1.17是否实行岗位设置聘用:1是 2否 1.18是否纳入全额预算管理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1是 2否 2.急救网络情况(县市级急救中心填)2.1急救中心模式: 1独立型-京沪模式 2指挥型-广州模式 3依托型-重庆模式 4其他模式 2.2网络医院数 个。2.3 是否设立以下科室(可多选):1院前急救科 2通讯调度科 3车管科 4培训科 5其他主要业务科室 二、通讯调度情况(县市级急救中心填)1.是否拥有以下通讯系统(可多选):1有线电话 2无线对讲机 3车载电话4手机 2.是否拥有120调度系统: 1是 2否 3. 120调度是否具备以下功能(可多选):1提供主叫用户电话号码 2提供机主姓名 3提供装机地址 4呼救电话自动排队功能 5电话录音功能 6 GPS卫星定位功能 7统计报表功能 8查询功能 9闭路监视功能 10现场视频传输功能 11均无以上功能 4. 调度座席总数: 个,其中白班开放 个、夜班开放 个。5. 120调度受理方式(可多选): 1集中受理直接调度(一级调度) 2集中受理转急救站调度(二级调度) 三、运行状况1.制度管理1.1工作制度:1有 2无 1.2各级人员职责:1有 2无 1.3应急预案:1有 2无 2. 日常急救服务能力2.1一般情况2.1.1本急救中心(站)服务面积 平方公里,本急救中心(站)服务区域覆盖 区(县);2.1.2本急救中心(站)服务区域内常住人口 万人、流动人口 万人,其中城区人口 万人;2.1.3本急救中心(站)服务半径 公里;2.1.4全年出诊量 次,其中日常急救 次、转院 次、现场保障 次、长途出诊(长途出诊是指单程超过 公里的出诊或指 ) 次;2.1.5平均每天呼救总次数 次,其中有效呼救 次;2.1.6值班车辆:白班 辆,夜班 辆。2.2急救反应时间2.2.1平均接听时间 (呼救电话震铃时刻摘机接听时刻) 秒;2.2.2平均受理时间 (摘机接听时刻发送指令时刻) 分 秒;2.2.3平均调派时间 (发送指令时刻接收命令时刻) 分 秒;2.2.4平均出车时间 (接收命令时刻出车时刻) 分 秒;2.2.5平均到达时间 (出车时刻到达现场时刻) 分 秒;2.2.6平均救治时间 (到达现场时刻送达医院时刻) 分 秒;2.2.7平均完成任务时间 (呼救电话震铃时刻伤病员交接完成时刻) 分 秒。2.3各类指标2.3.1回车率(欲派无车数/呼救要求派车的电话总数100%) %;2.3.2欠费率(欠费人数/出诊总人数100%) %,欠费额 万元/年(按收费标准汇总);2.3.3抢救成功率(抢救有效病例数/抢救病例总数100%) %;2.3.4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复苏成功病例数/复苏病例总数100%) %;2.3.5患者满意度(电话回访满意人数/电话回访总人数100%) %。2.4急救疾病分类(按ICD-10):救治总人数 人,其中危重病例数 人、车到人已死亡数 人、途中死亡人数 人。2.4.1心脏病(含高血压性心脏病) 人;2.4.2高血压(不含高血压性心脏病) 人;2.4.3脑血管病 人;2.4.4呼吸系统疾病 人;2.4.5消化系统疾病 人;2.4.6神经系统疾病 人;2.4.7泌尿系统疾病 人;2.4.8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并发症 人;2.4.9损伤 人;2.4.10中毒 人;2.4.11传染病 人;2.4.12恶性肿瘤 人;2.4.13其他 。3. 院前急救学科建设3.1院前急救方面的科研成果(2012至2014年)3.1.1曾完成省部级 项,厅局级 项,地市级 项,单位内部 项;3.1.2已立项省部级 项,厅局级 项,地市级 项,单位内部 项;3.1.3已获奖省部级 项,厅局级 项,地市级 项。3.2第一作者发表院前急救论文(2012至2014年)国家级学术期刊 篇,省级学术期刊 篇,学术会议交流 篇。3.4培训情况(2014年)3.4.1外出短期培训:7天以内 人次,7天1月 人次,13月 人次; 3.4.2外出长期培训:36月 人次,6月以上 人次;3.4.3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人;3.4.4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学术活动 次;3.4.5应急演练: 次;3.4.6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率(通过规范化培训考试人数/应报名参加培训总人数100%) %。3.4.7对外进行公众培训 人;3.4.8对外进行医学专业培训 人。3.5其他 。4.医疗纠纷或事故4.1原因(可多选):1电话受理 2到达现场时间 3 医护质量 4服务态度 5收费 6搬运病人 7其他 。4.2医疗纠纷: 次,涉及赔偿 次,赔偿金额共计 元。4.3医疗事故: 次,分级 ,责任 ,赔偿金额共计 元。5.收费标准5.1日常急救收费标准 5.2长途急救收费标准 5.3现场急救保障服务收费标准 5.4 培训收费标准 四、人员情况(一)本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含直属站)人员情况1. 本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数量序号 指标名称数量(人)1.1编制人数 1.2在岗总人数1.3在岗正式职工数 1.3.1管理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其他人员1.3.2.卫生技术人员 其中,执业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 注册护士 1.3.3调度员其中,医师护士 其他人员1.3.4驾驶员 1.3.5担架员1.3.6急救员1.3.7其他人员(含工勤人员) 1.4劳务派遣(临时聘用)人员1.4.1 卫生技术人员 其中,执业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 注册护士 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1.4.2调度员其中,医师护士 其他人员1.4.3驾驶员 1.4.4担架员1.4.5急救员1.4.6其他人员(含工勤人员) 1.5离退休人员注:在岗总人数为在岗正式职工数与劳务派遣(临时聘用)人员之和;管理人员指担任领导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从事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或影像技师、见习医(药、护、技)师(士),不包括从事管理和调度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2. 本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人员(指在岗总人数)结构2.1学历2.1.1管理人员:硕士 人、本科 人、专科 人、中专及以下 人;2.1.2医师:硕士 人、本科 人、专科 人、中专 人;2.1.3护士:硕士 人、本科 人、专科 人、中专 人;2.1.4调度员:硕士 人、本科 人、专科 人、中专及以下 人;2.1.5驾驶员:硕士 人、本科 人、专科 人、中专及以下 人;2.1.6急救员:硕士 人、本科 人、专科 人、中专及以下 人;2.1.7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硕士 人、本科 人、专科 人、中专 人。2.2技术职称2.2.1医师:正高 人、副高 人、中职 人、初职 人、无职称 人;2.2.2护士:副高 人、中职 人、初职 人、无职称 人; 2.2.3调度员:副高 人、中职 人、初职 人、无职称 人;2.2.4驾驶员:技师 人、高技工 人、中技工 人、初技工 人、无职称 人;2.2.5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正高 人、副高 人、中职 人、初职 人、无职称 人。2.3年龄结构2.3.1管理人员:30岁以下 人、3140岁 人、4150岁 人、51岁以上 人;2.3.2医师:30岁以下 人、3140岁 人、4150岁 人、51岁以上 人;2.3.3护士:30岁以下 人、3140岁 人、4150岁 人、51岁以上 人;2.3.4调度员:30岁以下 人、3140岁 人、4150岁 人、51岁以上 人;2.3.5驾驶员:30岁以下 人、3140岁 人、4150岁 人、51岁以上 人;2.3.6急救员:30岁以下 人、3140岁 人、4150岁 人、51岁以上 人;2.3.7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岁以下 人、3140岁 人、4150岁 人、51岁以上 人。3. 值班救护车人员配备3.1每辆抢救(监护)型救护车人员配备:医师 人、护士 人、驾驶员 人、急救员 人、担架员 人;3.2每辆普通(转运)型救护车人员配备:医师 人、护士 人、驾驶员 人、急救员 人、担架员 人。五、基础设施序号指标名称数量1.1占地总面积(平方米)1.1.1其中:中心占地面积1.1.2 分站或分中心占地面积1.2房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2.1其中:管理及后勤人员办公面积1.2.2院前调度用房面积1.2.3急救人员值班室及办公面积1.2.4车库和停车场面积1.2.5药械库面积1.2.6培训用房面积1.2.7辅助用房(档案储存室、图书室等)面积1.2.8会议室面积1.3租房或借用房屋面积(平方米)1.4房屋租金(万元/年)六、装备情况1.车辆1.1本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车辆序号指标名称数量(台)使用5年以下使用510年使用10年以上1急救指挥车2通讯指挥车3抢救(监护)型救护车4普通(转运)型救护车5越野(四驱)型救护车6负压救护车7群体伤员转运车8物资供应车9生活保障车2. 本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设备序号指标名称数量1便携式呼吸机(台)2简易呼吸球囊(个)3心脏除颤仪(台)4心电监护仪(台)5心电图机(台)6气管插管镜(套)7喉罩(个)8环甲膜穿刺针(个)9心脏泵(个)10吸痰器(个)11血氧饱和度测试仪(个)12输液泵(个)13微量注射泵(个)14血糖仪(个)15氧气瓶(个)16车载担架(个)17铲式担架(个)18轮椅担架(个)3.本急救(分)中心、基层急救站应急物资储备3.1应急药品 (人份)3.2应急外伤材料 (人份)3.3帐篷 (个)3.4应急生活包 (个)3.5生物防护服 (件) 3.6生化防护服 (件)3.7防护口罩 (个)3.8防护眼罩 (个)3.9电源逆变器 (个)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