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总结2007年,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在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坚持以学校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让每一个人都成功”为工作原则,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为工作指导,以强化服务意识、水平为工作手段,以提高生源质量和“好就业,就好业”为工作目标,全面展开招生、就业等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第一部分整体工作情况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包括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招生工作和就业工作。招生就业工作是学校的入口,就业工作是学校的出口,它们既是一个学校的“兴奋点”,同时也是一个学校的“关键点”。这两项工作有所不同,但又有着千丝感情万缕的联系。生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就业,而就业的优劣又会直接影响到新一年的招生工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工作中我们努力地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1、招生与就业机构的有机结合。(加:机构设置情况,举例突出分工不分家)2、招生与就业对教学水平反馈的有机结合。(加:招生与就业都是教学水平的“睛雨表”,举例突出招生对教学的影响,教学对就业的影响,就业对招生的影响)3、招生与就业宣传的有机结合。(加:在宣传统一打大连大学这张牌,举例突出优秀大学文化)第二部分招生工作总结中心招生办公室认真贯彻教育部以及辽宁省招生办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精神,以让考生满意、让家长安心、领导放心为工作要求,以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为目标,圆满地完成了2007本(专)科生招生工作。2007年我校面向全国30个省份,招生招生计划数3680人,未报到人数289人,截至2007年11月30日,取消新生入学资格24人(本人申请退学),保留入学资格3人,延长新生复查期1人。门诊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对新生进行了体检复查;保卫处按照落户政策对新生的户口迁移证进行了审查并进行新生落户工作。各项复查工作进展顺利。各学院对新生整体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复查与总结。一、招生工作思路突出两点:一是分析当前生源之争,以及专业发展的预测,做好可持续发展。二是突出招生工作的严谨、有序的开展。二、招生的工作实施1、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学科优势以及大学文化,加大招生宣传。加:大连,综合性大学、高考奖学金、每个人都成功。2、以市场需求和办学条件为基础,以学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制定合理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是招生工作的起始点,从源头上科学合理的规划招生人数,合理的生源地域分布以及各省的专业设置可以为提升生源质量创造条件。招生计划的确定分为研讨、拟定、修改、审批、报送、核对等步骤,每个步骤都要经过仔细的推敲、认真的研讨、及时的落实,从每年11月份到计划正式面向考生公布的5月份,均历时6个多月,其间经过与各学院的研讨、学校党委的论证、多次的调整,最终形成2007年招生计划。2007年我校招生总计划3680人,其中辽宁省180人,大连市1530人,辽宁(朝阳)100人,外省1870人;本科3300人,专科380人。跟以往相比,2007年的招生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招生计划总数比去年增加了80人,增加专业均为专科专业。(2)外省计划数占招生总数的51%,比去年50.2%的比例又有所提高,外省的招生计划比例为历年来最高;(3)根据学校党委的指导方针,辽宁省专科招生计划由历年来的只在大连市招生调整为面向全省招生;(4)招生地域为30个省份,增加了北京、上海、重庆、四川。3、严肃高考纪律,明确录取程序,确保录取工作顺利开展。寻取进行了哪些准备、教育。4、规范录取的后续工作。、录取数据的整理为录取的三千余名考生编排学号和财务编号,并完成全部考生录取通知书的打印和通讯地址的打印工作;将整理好的录取考生数据库分别以电子和纸质的形式报送财务处、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宿舍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并分学院分专业的将数据库抽取成17个小库报送17个学院。、新生报到情况统计与核实 录取结束之后,需要准确掌握新生报到情况,计算出分省、分专业的未报到率。2007级未报到新生289人,将未报到新生的基本信息情况在9月15日之前已经报送给学生处、财务处、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编辑2007年新生分班名册 招生办每年都会在新生报到之后,将包含学号、姓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出生日期、外语语种、生源地等详细情况的分学院新生名单下发给各学院,最终形成包含有126个班级的2007年新生名册,发放给每一个需要新生基本情况名单的部门,为各部门提供了翔实的新生基本情况名单。、收取、整理、核查各省录取新生审批表各省招生办在每年的9月-10月期间,会将录取新生录取审批表陆续的邮寄到我校招生办。截止2007年12月,完成了对30个省市自治区新生名册的核对与整理,全部进行了复印留存,并已送交档案馆备案。、高考优秀新生奖学金的发放2007级共有36人获得了高考优秀新生奖学金,奖励金额为5000元/生,获奖者均为各省文理科第一名。招生办进行了奖学金的发放工作,全部通知本人亲自来领取。5、新生复查工作2007年新生报到日为8月30日,新生复查期为3个月,到11月30日为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提出了具体的复查要求并向各学院下发了新生复查通知,各学院对新生进行了复查。基本情况详见下表:省份招生计划未报到人数未报到率退学保留入学资格延长复查期实际注册人数30个3680人289人7.8%24人3人1人3348人本科202人专科87人本科6%专科2%本科3042人专科306人三、招生工作的成绩2007年录取工作从6月底开始8月中旬结束,各项录取指标在大连大学2007年招生资料汇编中有详细的数据作为参考。1、2007年生源数量稳中有升。2007年我校共计录取3680人,其中本科生3300人,专科生380人。加:增加的学生数量。2、招生地域首次覆盖全国,实现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招生。2006年我校面向26个省份招生,2007年增加了北京、上海、四川、重庆四个省市,是招生地域覆盖面最为广泛的一年。3、生源质量历经几年的提升,逐步进入稳定期,并继续保持良好态势。2007年,外省普通类招生计划1426人,其中有560人超过各省一本线;各省录取分数平均高出各省二本线43分。2007年,辽宁省高考录取政策进行了改革,在辽宁省内实行二次补报二次录取。我校在辽宁省生源充足,未实行二次补报二次录取,在辽宁省的录取情况在同层次二本院校中处于前列。专科生源质量优异,录取分数大幅超过专科线。2007年,我校专科在辽宁、河北、广东、湖南四个省份招生,生源质量优异,录取分数远远超过各省专科线,其中辽宁文理录取最低分分别比辽宁省三本线高出4、9分,比专科线分别高出48、61分;河北省录取最低分均高出本科线;湖南省录取最低分均高出专科线191分,录取平均分达到二本线;广东省专科录取分数与去年相比也有所提高。四、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学校招生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1、良好生源质量依赖于大连的地域优势过大。近些年,我校在外省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究其原因,大连的地域优势占了比较大的比重。为了保持这种招生的良好势头,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提高学校的学科势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2、招生工作的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全校师生参与招生宣传的热情还不高,学校在社会中、在考生中的声誉还需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还需要加强。因为,招生工作的时效性很强,有的工作需要在录取的同时同步处理,过期之后则无法实现。3、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政策的研究、运用存在不足。比如,继续实施中澳合作专业调整程序审查和备案。再如,第二学位招生考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进行。第三部分就业工作总结高校加强就业工作,开拓就业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就业环境,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一、就业工作思路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的目标: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就业的指导原则:(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1、毕业生数量以及年终就业率2007年我校共有毕业生 人就业或升学,其中研究生 人,本科 人,专科 人,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 ,本科生就业率为 ,专科生就业率为 。 2、叫响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高度关注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大事来抓。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动员全体就业工作者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开展就业工作。学校已形成了“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动、机关部门配合、基层学院落实”的学校就业工作一条龙运行机制,为就业工作提供了管理体制上的保证。3、重视就业指导在就业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就业指导在转变学生、提高其择业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1)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培训工作。 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并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测评活动;开展创业就业培训以及教师资格认证培训;举办“关注就业”系列讲座;就业政策讲解说明会。(2)加大就业宣传工作力度。2007年编辑招生就业指导专刊7期,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简报16期,设计招生就业指导专栏10期,编辑毕业生就业指南、毕业生信息册,每月编辑招聘信息等宣传材料,为毕业生提供了详尽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动态、政策咨询、招聘信息等有关资讯。(3)定期对学院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进行毕业生就业政策、程序知识培训。从基层学院开始加强就业政策、程序的宣传。4、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随着就业环境的严峻,本着“以学生为本”、“让每个人都成功”的大学文化理念,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下大气力为迎接毕业生积极有效地寻找就业途径,搭建就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选择,通过与用人单位联系,多渠道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说明会或供需见面会。2007年我们共接待用人单位的来访577家,来电13439个,接收传真1313件,发送传真776件,在招聘信息宣传栏上发布招聘信息807条,就业网上发布就业信息807条。2007年我们共举办2007、2008届毕业生供需见面双选会117场。其中大型招聘会2次,其他类型专场招聘会115次。累计参会单位数量463家,较往年新增加参会单位10家。提供就业岗位将近8000个。我校2007、2008届毕业生供需见面双选会累计需求人数总量7650人。通过对春秋大型招聘会的回访,我们看出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日语专业的需求岗位名列招聘会的前五名。结合两次洽谈会的有关数据来看,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专业的需求一直持续稳定,仍占上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这两个专业此次需求岗位比以往大量增多。从中还可以看出,法学、历史学(城市环境文化)、中医治疗(高职专科)、中药学少有需求岗位。5、重视调查反馈工作,不断促进就业工作的发展从十月份开始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分别到大连地区大型国企、三资企业、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表现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为我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以及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6、加大对自主创业的宣传。“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用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毕业的选择,更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体现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实践。 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多渠道收集我校自主创业的优秀学子的事迹,共采访81人,并整理出版大连大学自主创业学子风采录。积极推动学生工作室向自主创业孵化器转变,中心提供一切便利条件,鼓励学生工作室研发新项目,发挥学生积极性,使工作室成为学生创业的开始。(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各基层学院在具体管理和运作中主动性不够,主要领导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不同,没有采取适当的手段抓就业,导致就业率无法保证。2、就业工作保障条件包括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场所配备、资金投入和配套制度规范等不健全,使学校就业工作的市场开拓、信息化建设、就业培训等工作不能深入开展。3、就业指导工作是我校就业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就业指导工作有待于全面提高。三、其他工作(一)、深刻领会“让每一个人都成功”的办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1、2007年正值大连大学建校20周年,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全面梳理大连大学建校20周年来在招生领域取得的成绩完成了招生20年材料的整理,积累了有价值的材料。出版了飞扬的青春十佳创新大学生事迹画册、志愿者风采录等宣传册,为大连大学20华诞献礼。2、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设立的学生作品展示也不断在学生中广泛收集作品,展现我校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3、以创新团队建设为牵动,带动就业在学生中开展。招生就业中心在2007年年底成立学生就业团队,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通过参加创新团队的活动了解就业、了解社会。通过团队活动锻炼自己,从而达到 “人人都成功”。(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态度,尽心为学生做好服务。1、认真落实辽宁省“关于实施辽宁省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的意见”的指示精神,做好我校2007届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在就业援助工作中能及时地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用运输机械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大型圆钢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移动式空气调节器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电力参数综合测量装置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成形铣床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纤维增强塑料电缆保护管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农用水泵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主跟成型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羊毛簇绒地毯、挂毯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农机用冷轧薄板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 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四)语文试题及答案
- 社会认知力测试题及答案
- 肉鸡供需合同协议网页
- 旅游合同签署委托协议
- “条令条例学习月”主题授课课件
-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全面剖析
- 2024年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防性侵教育男生篇课件
- 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