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浅谈古今中外历史贯通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高考历史 浅谈古今中外历史贯通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高考历史 浅谈古今中外历史贯通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古今中外历史贯通能力的培养仔细翻检近年来高考试卷,就会发现非选择题部分的命制有一个趋势:考查学生古今中外贯通能力。这是因为历史教育的终极价值不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史实,更重要的是服务人生、服务现实。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但是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和发展,历史与现实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历史研究对现实的指导价值,因而作为历史教育的关键环节的高考命题就自然而然地要体现“古今贯通”这一理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是实现我国科学发展的关键,因而“中外关联”能力就成为教学与高考关注的重点问题。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历史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古今中外贯通的命题思路客观上要求学生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历史史实,更重要的是了解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思考历史发展之于现实的价值,探究世界发展史对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借鉴作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下来我们以2010年福建卷38题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古今中外贯通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国际意识。一、考题呈现(福建卷2010年38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年 份日英美法德192119293017439471193019379927073903摘自任文侠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8分)(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12分)(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5分)参考答案:38(37分)(1)a段:中西大致保持一致,走势相对平稳,中国略高于西欧。b段:中国稳定不前,西欧超过中国并持续上升。c段:中国总体下降,西欧加速上升。(2)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主思想发展。(3)特点: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原因:近代中国工业产值基数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小;落后的社会制度;动荡的社会环境;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制。(4)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合作,顺应全球化潮流;重视科技创新、理论创新;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 二、考查特点仔细研读考题,可以发现该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1古今贯通,时间跨度长。从公元400年到现在,共1600多年。从文明发展史角度来看,包括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阶段。从中国史角度看,涵盖古代社会、民国时期和改革开放;从西欧发展史角度看,涵盖古代西欧、新航路开辟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2中外关联,视野宏大。该题通过中国和西欧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种发展模式不同的深层次原因,同中求异把握不同文明发展的特点,异中求同把握不同文明发展的规律性。3关注现实,服务现实。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该题通过中西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影响工业发展原因的复杂性,如政治环境、科学技术、思想观念、贸易政策、发展道路的选择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利于形成综合性思维,避免思维的简单化倾向。4注重能力考查的综合性。四则材料从呈现方式来看,有折线图、表格和文字,呈现方式多样,不同的材料形式要求不同的能力要求。材料一和问题设计要求学生能够充分提取变化曲线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考查读图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材料二、三、四和问题设计除过上面三项能力以外,还涉及到知识的准确再现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最后一问则要求学生异中求同,联系相关史实,总结中国和西欧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这既是对历史知识的深度挖掘,也发挥了历史教育对我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指导。三、备考启示知识整合关注现实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总体趋向,高考命题出于公平、公正的原因,往往要反猜题,因此命题往往采用隐性介入热点问题的方法。例如今年浙江卷非选择题37题考查了政治环境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隐性介入目前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热点;38题则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这与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关系密切,我国目前政治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行政权力过大,缺乏有效制约,以发挥美国政治体制改革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借鉴作用。如何复习才能使得历史与现实、中国史与世界史巧妙沟通,从而真正有效地契合当前的命题趋势?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说来,要以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中长效热点问题为指向,以古今中外历史知识为载体,构建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下来我们试举一例,略作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但是从整体而论,计划经济的痕迹依然明显,市场机制仍需完善和加强。我们可以以“市场”为关键词构建一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只是网络。具体思路如下:(1)中国古代“市”的发展;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与西方的重商主义。纵向理清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横向比较中外统治者对待商业发展的态度以及产生的不同影响。(2)近代时期外国的经济侵略与中国工业发展。从市场发育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拓展、初步形成和最终确立;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3)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美国的“新经济”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印度的发展模式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深刻认识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优化组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我国改革开放之说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初步实现了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化组合。而且我国当前经济要实现进一步科学发展,必须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要进行适度调整,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这种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贯通,既能对“市场”发展史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