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优质课件-古诗诵读 望天门山-鄂教版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优质课件-古诗诵读 望天门山-鄂教版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优质课件-古诗诵读 望天门山-鄂教版_第3页
三年级上册语优质课件-古诗诵读 望天门山-鄂教版_第4页
三年级上册语优质课件-古诗诵读 望天门山-鄂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文导入 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 怎么样 作者简介 李白 701 762 唐代诗人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 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 反映人民疾苦和愿望 抒发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他的诗歌风格雄奇豪放 想象力丰富 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 诗仙 天门山介绍 天门山 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 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 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 三国吴永安六年 公元263年 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 玄朗如门 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 天门洞 天门洞南北对穿 门高131 5米 宽57米 深60米 拔地依天 宛若一道通天的门户 从此而得名天门山 诗文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 中断 楚江开 碧水 东流 至此回 两岸 青山 相对出 孤帆 一片 日边来 字词解释 中断 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开 劈开 断开 至此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 回漩 回转 两岸青山 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 突出 出现 诗意理解 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 成为东西两山 碧绿的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在这里激荡回旋 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当孤帆顺流而下 远处的天门山一下子扑进眼帘 诗句赏析 天门中断楚江开 首句以天门山与长江的关系 反衬天门山气势的雄峻险要 诗人采用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 渲染长江洪流的湍急与威力 进而反衬出天门山的壮丽奇观 诗句赏析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水 写出了长江流水之澄清 回 字力度很强 极富动态美 既写出了长江到天门山处江水曲折回荡 漩涡丛生的奇险和壮美 又突现了天门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转变 诗句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 相对 二字 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天门山隔江兀立 崖峭如削 对峙如门 巧夺天工的雄姿 给人以只可仰观的高峻感 一个 出 字 出神入化 化静为动 令人感到郁郁葱葱的天门山生机盎然 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 诗句赏析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一片 以背景的单纯突现 孤帆 之高大 日边 写出了长江远景浩瀚迷茫 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而一个 来 字 又给远景注入了活泼新鲜的色彩和血液 使画面顿显活跃 具有不断变幻的美感 精读诗文 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 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 明确 天门 楚江 碧水 青山 孤帆 日 诗人为这些山川景物抹上了怎样的色彩 明确 青 山 绿 水 红 日 白 帆 生自由作画 精读诗文 诗人在描绘这幅画时 是以什么景物为主体的 其他景物起什么作用 这些景物衬托了天门山怎样的景象 诗人以天门山为主体 其他景物起衬托作用 这些景物衬托了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象 课文总结 望天门山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天门山时看到天门山的壮观美景而诗兴大发 即兴所作 这首诗主要写所见 融情于景 抒发赞美之情 头两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描述山川的气势 后两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写行船的感触感染 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气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