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铁路优化培训案例交流1_第1页
企业培训_铁路优化培训案例交流1_第2页
企业培训_铁路优化培训案例交流1_第3页
企业培训_铁路优化培训案例交流1_第4页
企业培训_铁路优化培训案例交流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分析破解铁路覆盖难题 全面提升网络优化水平案例交流 武广高铁覆盖及优化 2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地理特点 组网特点 网络规模 3 下面分别从地理位置和地理特性上来分析武广高速铁路正线全长995公里 其中湖北省境内长173公里 湖南省境内长518公里 广东省境内长304公里 湖南位于湖北和广东之间 正线长度占到52 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代表性湖南段全线共有隧道144个 隧道全长约79 878公里 占线路长度的15 4 最长的浏阳河隧道长达10 115公里 共有桥梁327座 总长度234公里 在地理特性上具有代表性 高铁网络简介 地理特点 4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地理特点 组网特点 网络规模 5 专网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 采用多载波联合组网方式 沿线采取中兴华为BBU RRU设备 高铁沿线由专网覆盖 专网不与大网发生切换 也不覆盖到公网 专网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在高铁覆盖中 通过将相邻的几个RRU采用相同的频率及参数设置 在逻辑上设置为同一小区 列车穿过同一小区的不同RRU时不发生切换 只有跨小区的RRU之间才发生切换 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覆盖方案中切换过于频繁 导致切换成功率低的问题 多载波联合组网方式 高铁网络简介 组网特点 6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地理特点 组网特点 网络规模 7 全省武广专网共计安装91个BBU 556个RRU 每RRU容量配置为6载频 同BBU下RRU站距在2 2 8KM之间 采用RRU天线背靠背方式 所以每RRU覆盖间距约为1 1 4公里 不同BBU下RRU之间 需考虑8秒的切换时间 站距在1 8 2 2KM 不同MSC下的RRU之间 需考虑12秒的切换时间 站距在1 2 1 6KM之间 隧道内使用13 8 阻燃聚乙烯辐射型泄漏电缆 采用双边覆盖的方式 隧道内1000米使用一个RRU设备 全省BBU RRU基站规模表 高铁网络简介 网络规模 8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中兴华为设备对比 选点与天线位置 泄露电缆的使用 9 高铁专网建设 中兴华为设备对比 华为RRU共小区典型组网 BBU配置了6个CPRI接口 每个CPRI接口最大支持3级RRU级联 单模块最大拉远距离40km 1个BBU下的多个subsite物理上分布在不同的站址 校正AFC算法 快速切换算法 链型小区算法 中兴BBU RRU分布式基站组网 BBU RRU目前支持星型 链型及混合型组网 最大可以配置12个RRU为同一个逻辑小区 中兴华为都可实现多个RRU为一个逻辑小区的功能 不同RRU采用相同的载波数 频点 信道配置等小区参数在逻辑上设置为同一小区 10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中兴华为设备对比 选点与天线位置 泄露电缆的使用 11 高铁专网建设 基站选点与天线位置 高铁沿线采取BBU RRU拉远方式 设塔覆盖 BBU可以采用与原有基站共机房的方式 RRU在铁路边 隧道口等采用多种方式 RRU近天线安装 可以节省馈线损耗 天线采用高增益天线 在隧道外应至少高于路面 桥面25米 12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中兴华为设备对比 选点与天线位置 泄露电缆的使用 13 高铁专网建设 泄露电缆的使用 资源优化 泄漏电缆应用原则 隧道内应采用低耦合损耗 低衰减的泄漏电缆 敷设高度应在 2 0米 3 0米 间 一般建议与高速铁路列车窗口中部齐高 为了能够更好的覆盖隧道等区域 一般都使用长度衰耗更小的13 8英寸的馈线 泄漏电缆有几项关键性的指标 其中有耦合损耗 50 95 每千米馈线衰耗和信号稳定性等比较关键 需要选择每百米馈线衰耗和耦合损耗 50 95 低的正规厂家的泄漏电缆 14 龙彭岭隧道漏缆先前馈线接错 连接正常后 高铁周边打点测试由原来外网的信号重选到了武广邮电仓库信号 信号强度 48dbm 龙彭岭隧道泄露电缆使用案例 高铁专网建设 泄露电缆的使用 15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网络规划 参数优化 覆盖优化 16 多普勒频移的影响 基于武广高铁350km h的速度 多普勒频移将导致基站和手机的相干解调性能降低 直接影响小区重选 上行RxQuality与切换等性能 对手机 考虑一倍频偏 而对基站 则应考虑两倍频偏 DCS1800是GSM900的两倍 频偏校正功能引入 中兴公司在SDR设备中设计了频偏校正功能 SDR的基带处理板利用接收的IQ数据进行频偏估计及校正 提升高铁场景下的接受质量和性能 华为公司多普勒频移校正AFC算法 通过快速测算基站与终端无线链路的比特流 自动校正两者之间的频率偏差 从而高效地补偿高速移动下产生的多谱勒效应 频偏校正后 频偏校正后 频偏校正后 高铁专网优化 网络规划 17 高铁带来的噪音 周期性噪声 主要来源于高铁发动机 轴承等周期性运转的机械 脉冲噪声 主要来源于高铁车厢 与铁轨的撞击等 宽带噪声 是最主要的背景噪声 主要来源于风扇 电机 热噪声 气流及各种随机噪声源 同声道语音干扰 车厢内人多音杂 噪声干扰抑制 针对该问题 中兴开发出了噪声抑制功能 通过在A口接口单板上增加具备噪声抑制功能的EC子卡 消弱通话过程中的背景噪声 从而提升用户通话感受度 前期测试反映高铁覆盖路段语音主观感受度略低 据此在10月28日0点 更换了衡阳高铁BSC的A接口单板 将原SDTB单板更换为附带噪声抑制EC子卡的SDTB单板 打开噪声抑制功能 更换后的SDTB单板配置如下图 高铁专网优化 网络规划 18 LAC区规划 对于专网 覆盖车站候车室与出口处的小区采用与相邻公网一致的LAC 站台微蜂窝采用专网LAC 控制站台专网小区和候车室 出站小区的覆盖范围 保证车站处的位置更新只发生在两处 1 旅客进站时 从候车室小区到站台专网小区 2 旅客出站时 从站台专网小区到出站覆盖小区 高铁沿线的专网小区尽量采用相同的LAC 并独立于公网 考虑在春节等节假日的时候 高铁列车在增加车厢和MS用户增加的情况下 LAC重选会占用很大的资源 需要考虑位置区的寻呼容量和SDCCH数量 高铁专网优化 网络规划 19 邻区规划 高铁的专网与公网相对独立 仅在列车停靠车站与公网配置邻区关系 具体为 1 站台和候车室微蜂窝小区作为专网与公网的过渡和隔离小区 相互设置邻区 2 列车行进中专网小区与公网之间不设置为邻区 只在专网小区之间设置邻区关系 确保列车行进中手机保持在专网 仅配置与该小区前后相邻的两个小区作为邻区 减少邻区数量 高铁专网优化 网络规划 20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网络规划 参数优化 覆盖优化 21 专网小区BCCH使用与公网BCCH相同范围内 这样会存在大网用户在专网附近开机 可能会误选至专网小区上 导致专网小区负荷过大 专网小区目前使用的低端频率中 与GSM R系统使用的E GSM频段间隔近 可能会存在相互干扰 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公网的频率调整 需要结合专网进行规划 需要做到公网与专网的数据共享 专网范围宏站的频率规划 在专网小区运行后 会吸收公网的部分用户 频率问题 频率优化 专网BCCH频率使用中段频点 结合附近公网频率情况进行调整 尽量保证频点不在公网的BCCH使用范围内 同时与E GSM频段保持较大的隔离 专网TCH频率使用中段频点 避免与公网BCCH冲突 结合附近公网TCH频率情况 进行优化调整 保证获得较好的载干比 尽量减少对专网附近公网基站的频率调整 降低彼此之间的频率干扰问题 并每周能及时提供公网的频率数据进行核查 排除网内的频率干扰 为了降低专网频点规划的难度 建议对专网周围的宏站做减容的操作 同时开启减容后小区的半速率来弥补TCH信道的减少 频率优化 高铁专网优化 参数优化 22 湘潭分公司在此次武广高铁网络优化工作中对于武广高铁的频率复用采用了BCCH频点3 1复用 TCH频点2 1复用模式来配置武广高铁专用频点 据统计 此次武广高铁湘潭段的频率优化工作共涉及到高铁专网小区48个频点 沿线公网小区56个频点优化 通过频率优化工作的实施 湘潭境内的高铁频率干扰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极大的提升了高铁网络运行质量 频率优化案例 高铁专网优化 参数优化 23 资源优化 切换参数优化 对于高铁速度快的特点 通过切换参数优化 确保专网切换快速 准确 从而起到降低掉话 提升网络质量的目的 1 切换的最小时间间隔参数优化 为适应高铁信号变化快的特点 应尽量减少该参数 以保证快速进行 2 SDCCH允许切换 手机起呼后首先占用SDCCH进行呼叫相关的信令交互 一般占用的时间3 10秒不等 与呼叫类型 鉴权相关 高铁在这段时间信号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 为了保证呼叫能正常完成 应允许在信令交互期间的切换 即SDCCH的切换 3 切换判决策略 为适应高速列车的信号变化快的特点 应选择响应较快的切换判决 并且设置较小的平均值窗口 以及判决的N P值 高铁专网优化 参数优化 24 资源优化 SDCCH资源优化 TCH资源优化 尽量优先配置足够的SDCCH信道 满足日常话务高峰的需要 防止SDCCH信道不足而导致手机接入失败 特别是在位置区附近 一旦位置更新请求被拒绝 极易造成手机脱离专网 同时 需开启动态SDCCH配置功能 以应付突发的话务高峰 尽量不设置静态半速率信道 优先使用动态半速率功能 结合话务情况设置合适的半速率门限 高铁专网优化 参数优化 25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网络规划 参数优化 覆盖优化 26 密集城区覆盖和优化原则 这里只对覆盖做描述 其它LAC 邻区 频率 参数 资源等优化方案依前所述 不采用现网宏基站覆盖 可采用BBU共机房 RRU拉远 补充建站等方式 实现对弱 盲区的良好覆盖 因城区基站较密 需合理选择和控制基站对高速铁路沿线的覆盖 现有站点优化调整和新增站点选址 选型时应防止过多基站对高铁同时覆盖 高铁专网优化 覆盖优化 27 密集城区覆盖和案例 圭塘 共1个BBU 与宏站共机房 4个RRU 4面天线 1个逻辑小区 BBU与宏站共机房 RRU1天线 RRU2天线 RRU3天线 RRU4天线 高铁专网优化 覆盖优化 28 丁家冲功分器损坏案例 高铁专网优化 覆盖优化 丁家冲北有功分器进水的问题 更换了出故障的功分器后 丁家冲路段的信号强度较以前有明显提升 目前全部在 57dbm以上 29 资源优化 桥梁覆盖和优化原则 这里只对覆盖做描述 其它LAC 邻区 频率 参数 资源等优化方案依前所述 无线信号阻挡严重 多数为无线网络覆盖弱区 盲区 该类场景的高速铁路的覆盖方式建议采用RRU拉远 通过高增益 窄波束的板状天线覆盖高速铁路 对于长距离的覆盖弱 盲区 沿线宜采用BBU 多个同设置的RRU 通过线性布放RRU设备和天馈系统 对高速铁路沿线进行线性覆盖 高铁专网优化 覆盖优化 30 上图为凌家冲天线调整示意图 调整原因为该基站小区天线方向偏离高铁 而且俯仰角设置不合理 凌家冲小区覆盖调整案例 高铁专网优化 覆盖优化 31 从图上明显可以看出从水桶坝到凌家冲之间的路段信号强度较以前有明显提升 目前全部在 57dbm以上 凌家冲小区覆盖调整案例 高铁专网优化 覆盖优化 32 资源优化 长隧道覆盖和优化原则 这里只对覆盖做描述 其它LAC 邻区 频率 参数 资源等优化方案依前所述 采用BBU RRU或者泄露电缆等设备 通过线性布放RRU 泄露电缆等设备 实现对隧道及隧道外延伸区域的覆盖 选择每千米馈线衰耗和耦合损耗 50 95 低的正规厂家的13 8泄漏电缆 两边隧道口采用窄波束 高增益的天线 引用隧道内信号覆盖 对隧道外高速铁路沿线进行延伸覆盖 天线高度 天线方向角 下倾角依据覆盖位置合理设置 高铁专网优化 覆盖优化 33 资源优化 短隧道群覆盖和优化原则 这里只对覆盖做描述 其它LAC 邻区 频率 参数 资源等优化方案依前所述 对于单独的短隧道区域 建议采用RRU设备 通过拉远方式 实现对隧道及隧道外延伸区域的覆盖 短隧道群与单独短隧道覆盖方式类似 增加背靠背和级联的方式 高铁专网优化 覆盖优化 34 资源优化 长隧道 短隧道群与桥梁的覆盖和优化案例 狮子石长隧道 黄家湾大桥 黄家坡 炉家冲短隧道群 狮子石隧道内2个RRU 2 5km长泄露电缆 隧道外也有RRU做为覆盖承接 黄家湾大桥全长2 3km 2个RRU 黄家坡 炉家冲短隧道群3个短隧道 隧道内3个RRU 隧道外也有RRU做为覆盖承接 该场景统一为1个BBU 一个逻辑小区 RRU RRU RRU RRU RRU RRU RRU 泄露电缆 泄露电缆 高铁专网优化 覆盖优化 35 目录 高铁专网优化 高铁网络简介 高铁专网建设 高铁优化难点 1 2 3 4 建设和维护难点 日常优化工作 原因分析 问题二 动环监控手段缺乏 问题三 基站设备容易出现休眠 问题一 隧道内故障难处理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RRU无停电告警监控和门禁监控 停电后 只能等电池电力放光后才能知道RRU掉电 门禁监控也无法安装 基站存在被盗风险 华为BBU和RRU容易出现休眠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BBU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