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提纲.doc_第1页
人体解剖提纲.doc_第2页
人体解剖提纲.doc_第3页
人体解剖提纲.doc_第4页
人体解剖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考试提纲一1、解剖生理学从哪三个水平进行研究。P3答:生理学研究分为以下三个水平:1.细胞分子水平;2.器官系统水平;3.整体水平。2、描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特点。P51 答:过程:神经冲动电压门控式钙通道开放Ca2+内流囊泡前移胞吐Ach与Ach-N通道蛋白结合通道开放,Na+内流为主-引起终板膜去极化,即形成终板电位动作电位特点:单向性传递时间延搁易受环境变化影响3、简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P77答:1.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活性,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及一些坏死的组织碎片等。2.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3.嗜碱性粒细胞:细胞的颗粒内含有组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组胺可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过敏性慢反应物质是一种脂类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缩,与机体发生过敏性反应有关。4.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由骨髓生成,进入血液时仍是未成熟细胞,进入肝、脾、淋巴组织等转变为巨噬细胞。其作用:灭细胞内致病微生物,多种细胞毒、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 参与机体防卫机制,生促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因子5.淋巴细胞:也称免疫细胞,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根据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细胞表面标志和功能差异,将其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4、简述凝血的基本过程、纤溶系统的成分及纤溶的基本过程。P82答:在血液凝固过程中,一系列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生成凝血酶,最终由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生成3个基本步骤。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的形成 P85纤溶系统的成分为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简称纤溶酶原,又称血浆素原;纤溶酶,又称血浆素;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剂。纤溶的基本过程为:在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而后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上,使其降解为纤维蛋白原降解物。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纤溶的基本过程(分两个阶段):纤溶酶原的被激活 纤维蛋白的降解 5、简述交叉配血试验及其结果分析。P82 答: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指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做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若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若主侧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只能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少量、缓慢输血,并注意密切观察,如果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结论: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为原则,否则,只能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少量、缓慢输血。6、简述支配心脏、血管的神经类型及其功能特点。P125答: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心迷走神经:节前纤维乙酰胆碱N受体节后纤维乙酰胆碱M受体(心脏)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乙酰胆碱N 受体节后纤维去甲肾上腺素1肾上腺素能受体(心脏)正性变时、变传导、变力作用 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前纤维乙酰胆碱 N受体节后纤维去甲肾上腺素受体(血管)血管收缩7、简述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P130答:1.血管紧张素可直接使全身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也可使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2.血管紧张素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后者可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并使细胞外液量增加。3.血管紧张素可作用于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上的接头前血管紧张素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增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些神经元的血管紧张素受体,使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加强;使血管升压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加。8、名词解释: 内环境及其稳态: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02分压、C02分压、渗透压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P4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通过耗能的过程,使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P32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其特点是外正内负。P40兴奋:活细胞因受刺激而产生冲动。指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P49兴奋性: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P49兴奋收缩耦联:在细胞电兴奋与其后的机械收缩活动之间有一个中间过程将两者联系起来,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P56血沉: 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单位时间红细胞在血沉管中沉降的距离)P7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一分钟射出的血液量。P114二1、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有何特点?答:(1)结合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反应进行方向取决于PO2高低。(2)以氧合形式结合,Fe2+的离子价不变,Fe2+ 被氧化为Fe3+时,失去与氧结合能力。(3)HbO2 与 Hb对通过的不同光谱的吸收能力不同。血液的颜色与Hb总量多少和性质有关2、简述胆汁和小肠液的消化作用。答:胆汁的作用:乳化脂肪而促进其消化 促脂肪及其分解产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胆盐能促胆汁自身分泌(利胆作用)小肠液的主要作用: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胃酸侵袭 稀释消化产物,降低肠内容物渗透压以利于水和营养物的吸收 肠激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3、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答:1.吸收面积大:200m2,小肠粘膜具备吸收能力。 2.绒毛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丰富,绒毛的收缩具有唧筒作用。 3.食糜停留时间长:3-8h 4.内容物消化完全4、机体散热的形式有哪些?产热和散热主要由什么器官完成?答:主要的散热方式:辐射散热 传导和对流散热 蒸发散热主要产热器官:脑和内脏器官(安静状态) 骨骼肌(运动或劳动时)主要散热器官:皮肤5、简述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过程。答:体内外温度变动体温变化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传入途径(三条途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整合传出途径:自主神经系统(支配汗腺、皮肤血管)、躯体神经(支配骨骼肌等)、内分泌腺(分泌肾上腺素等)产热或散热体温恢复原来水平6、简述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及其生理意义。答:调节方式:1.自身调节:指的是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条件下,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保持不变,进而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相对恒定。意义:在安静状态下,保证肾泌尿活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动脉血压变动的影响,维持相对恒定2.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肾血管收缩、血流量体液因素: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等肾血管收缩、血流量意义:一般情况下,肾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很低,特殊情况下 (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环境温度升高、大失血、休克、缺氧等) 通过减少肾血流量,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7、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和多尿的原因。答:糖尿病或实验中注射高渗透浓度的葡萄糖,引起血糖增高,超过肾糖阀后,肾小管不能将葡萄糖完全重吸收回血,导致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妨碍了水和Nacl的重吸收,产生渗透性利尿,而出现多尿、尿糖等现象。8、试述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答:主要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促进K+的分泌,Cl-和水的重吸收。(保钠、保水、排钾)分泌的调节: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 肾素分泌的调节: 肾内感受器: 入球小动脉内的牵张感受器,致密斑Na+感受器 肾交感神经:兴奋肾素分泌 2. 血K+与血Na+浓度 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血K+与血Na+醛固酮肾对Na+重吸收,对K+排泄血K+与血Na+,情况相反。9、测定血浆清除率有何意义? 答:1.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2. 测定肾血浆流量 ;3. 判断肾功能 10、名词解释: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时间肺活量:也称时间肺活量,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肺牵张反射:指肺扩张或缩小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慢波电位: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的去极化和复极化电位波动成为慢波电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减多少,近端小管的重吸收量始终占滤过量的6570%。渗透性利尿:在小管液中溶质导致渗透压升高,使水的重吸收下降,导致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三1、简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答: 1.中枢部位:T1-L3侧角脑干、S2、3、4侧角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椎旁节、椎前节器官旁、内节3.节前、节后神经元1个节前神经元与许多节后神经元联系1个节前神经元与1个节后神经元联系4.节前、节后神经纤维长、短节前短、节后长节前长、节后短5.分布范围广泛不广泛6.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相互拮抗2、简述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其意义?答:1.单线式联系:可产生高分辨能力的传递效果2.辐散式联系: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兴奋或抑制,从而扩大了反应的空间范围3.聚合式联系:可使许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同一神经元发生总和4.链锁式联系:兴奋冲动通过链锁式联系,在空间上扩大了反应范围。5.环式联系:环式联系是构成神经系统活动反馈调节回路的基础。3、简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及主要生理作用。答:合成过程:1.腺泡聚碘 2.I-的活化 3.酪氨酸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生理作用:1.产热效应:增加组织耗氧量和产热量(脑、肺、性腺、脾、淋巴结、皮肤等除外) 2.对三大营养素代谢的影响:糖代谢:小肠对葡萄糖吸收肝糖原分解血糖生糖作用 外周组织糖的利用血糖蛋白质代谢:生理浓度,蛋白质合成分泌过多,则蛋白质分解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既促进胆固醇合成,又促进胆固醇分解,但降解快于合成3.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出生后4个月内作用最为明显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兴奋心血管系统4、机体参与应激反应的激素主要有哪些?答:ACDH(促甲状腺激素)、 糖皮质激素、 儿茶酚胺、 GH(同化激素)、 ADH(促利尿激素)、醛固酮5、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答:1.甲状旁腺激素:(1)促进骨钙入血,包括两个时相: (2)促进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3)激活肾1-羟化酶,活化vitD3,促进钙吸收 2.降钙素:(1)抑制原始骨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 ,抑制破骨细胞活动,成骨细胞活动血钙 (2):抑制钙、磷、钠、氯的重吸收,使这些离子 排出,血钙、血磷 维生素D3:(1)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的吸收(2)调节骨钙的沉积和释放(3)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尿中钙、磷排出6、简述机体内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激素的调节血糖作用机制。答:1.胰岛素: 提高了 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糖原的合成,促使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降低了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的速度,最后使血糖降低。2.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及糖异生,促进脂肪分解, 脂肪酸氧化,生成大量酮体,使血糖上升,提供机体所需能源。3.糖皮质激素:肝内糖异生,肝糖原 外周组织糖利用血糖升高。4.甲状腺激素: 小肠对葡萄糖吸收肝糖原分解血糖生糖作用外周组织糖的利用血糖7、名词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