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一、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危机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快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1全球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多年梦想。近3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环境恶化的速度,然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已出现危机:中国的SO2和CO2排放量,尽管人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排放总量却十分显著;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物种数量减少,有些物种濒临灭绝。2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界的资源匮乏和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11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3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环境与发展问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4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接受。我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1994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以此文件来指导我国社会经济未来的发展。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使人类改变了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否定了人与自然的完全对立,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源于环境保护,是人们对以往所持有的传统发展观及发展模式的扬弃。它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谁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要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富裕的国家,必须协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才能促进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思想面对当前的环境危机,站在全球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既适合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为当前人类乃至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才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得到全球广泛的承认和接受,但是各国如何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实际目标、计划、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明白:只有必须坚持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一)政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加强环境的立法管理。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制定更加有效、明确的环境保护法,从法律和制度的源头上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保护法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各地方、各部门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绝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随着世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先后出台了许多法规条例,使环保工作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托和保障。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生态保护工作,如进行了治沙治水、植树造林,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然而,有些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将迫切需要我们政府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制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环保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用;二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的力度。虽然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提倡可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依然存在“经济第一,环境第二”的观念,他们往往受眼前利益的驱使和诱惑,而不顾长远的、全社会的整体利益。例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即将可能变成为一条干涸的小溪。这很大程度是人为造成的,是由于人们大肆砍伐森林、过度浪费水源、大量开垦湿地等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我们应加大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在各自辖区内应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权责明细、各司其职,将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绝不姑息手软;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让更多的违法环境行为和不良环境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三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持续性与人口的数量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人口增长的数量与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才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的过度增长将导致森林消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耕地不足以及粮食短缺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整个国家就会形成“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严格12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少生、优生。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教育人人有环保意识,使人人关注全球危机的大问题,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这对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极有裨益的。(二)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加强自身建设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到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方式上来。在过去的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成本换来的,这使本来有限的资金、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同时还产生了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环境危机等一系列十分严重的后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就必须要改变观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应当开发和节约并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环境危机的解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应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做到清洁生产,如果不彻底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将难以继续。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对人类传统的片面地追求产量、产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企业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创新和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同时,企业应该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谁利用谁补偿”原则,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反对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开发与节流并重,合理使用有限资源。企业应当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设备,坚决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对污染严重而又缺乏有效治理措施的厂家,坚决实行关闭停运的政策。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耗低效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高效低耗集约式增长;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保护。否则,总有一天我们的资源将会消耗殆尽,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面临沉重的灾难。(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环境危机的解决有赖于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保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人类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自然就将会反作用地报复人类。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环保意识缺乏,他们往往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罪魁祸首。甚至一些地方领导依然思想僵化,没有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味片面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快速增长,只重视眼前利益,而没看到长远利益,经常做出一些有损于环境的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解决环境危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人类与自然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如果再不转变原有对自然和环境的观念,就必将自食其果;宣传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宣传破坏环境必将最终导致人类自身毁灭的道理;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坚持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些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决策者的环境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提高综合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各级决策者和企业负责人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越早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环境,认识到消除环境污染和防治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就越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我们还要继续在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启蒙、环境知识灌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和校外活动,使他们正确认识环境及环境问题,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6结语环境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只有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才能做到可持续。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宁可暂时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不应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决不能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程度,任何为所欲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因此,我们在对待生态环境问题的态度上,应当做到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注重其质量和效益。总之,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