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补偿讲》PPT课件.ppt_第1页
《并联补偿讲》PPT课件.ppt_第2页
《并联补偿讲》PPT课件.ppt_第3页
《并联补偿讲》PPT课件.ppt_第4页
《并联补偿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化铁道并联综合补偿及其应用 马庆安 1什么是无功补偿 为什么要无功补偿 输电线路功率损耗及电压损失 有功功率损耗 以作为参考相量 则 电压损失 若在负荷端加无功补偿设备 设补偿容量为 则从负荷节点向负荷看去的负荷功率为 这样 线路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失分别为 在实际使用时 为降低电容器组投入瞬间的冲击电流以及为防止和系统阻抗在谐波下发生谐振 电容器组要串联一个电抗器 其大小一般为电容器组电抗的 0 12左右考虑滤除3次谐波0 04 0 05考虑滤波5次谐波 因此 补偿设备还有滤除谐波的作用 2补偿的必要性 1 功率因数低的不良影响额外占有供 变电设备 主要是变压器和输电线 的容量增大了电能损失额外增加了用户用电点的电压损失 2 谐波的危害可能使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产生误动和拒动使各种电气设备产生附加损耗和发热 使电机产生机械振动和噪声谐波电流在电网中流动 作为能量 最终要消耗在线路及各种电气设备上 从而增加损耗对周围的通信系统产生干扰大大增加了电网中发生谐波谐振的可能 3 三相电压不平衡也会造成许多危害电机承受三相不平衡电压时 定子 转子铜耗和转子铁耗会增加 使电机产生附加发热 并引起二倍频的附加振动力矩三相电压不平衡将引起以负序分量为启动元件的多种保护发生误动作电压不平衡使换流设备产生附加的谐波电流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不仅使负荷较大的一相线圈因绝缘过热导致寿命缩短 3基本的无功补偿元件 具有饱和电抗特性的无功补偿装置 SR 分为自饱和电抗器和可控饱和电抗器两种 具有自饱和电抗器的无功补偿装置是依靠电抗器自身固有的能力来稳定电压 它利用铁心的饱和特性来控制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的大小 可控饱和电抗器通过改变控制绕组中的工作电流来控制铁心的饱和程度 从而改变工作绕组的感抗 进一步控制无功电流的大小 2 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 FC 图1 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原理图 3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 TCR 通过调整触发角的大小就可以改变补偿器所吸收的无功分量 达到调整无功功率的效果 图1 1TCR补偿器原理图 4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TSC 分组投入 通过改变投入的组数来改变补偿设备吸收的无功功率 图4 TSC电路原理图 5 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 ASVG 通过改变其吸收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实现无功补偿 图1 2电压型ASVG补偿器原理图 4现阶段的具体补偿措施 1 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 FC 图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原理图 2 固定滤波器 FC 晶闸管调节电抗器 TCR 图TCR FC电路原理图 3 固定滤波器 FC 可控饱和电抗器 4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TSC 图4TSC电路原理图 7 有源补偿器补偿灵活 调节速度快 不会与系统发生谐振 但因电力电子设备价格昂贵 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8 无源补偿器 有源补偿器 APF与PPF串联后与系统并联的混合滤波器 5牵引负荷特性 1 随机波动性 2 谐波含量丰富 牵引负荷电流近似波形 3 单相独立性 即两臂的电流有独立性 4 数字特征 T Tg T0 全日时分 带电时分 空载时分 带电概率空载概率 全日平均电流带电平均电流 平均值反映负荷的平均水平 日平均有效电流带电平均有效电流 平均有效值主要用来计算发热 日有效系数带电有效系数 6牵引变电所 1 YNd11接线 图3 43YNd11牵引变压器原理电路图 特点1原边中性点可以大电流接地2可为变电所提供自用电3容量利用率为75 2 纯单相接线 纯单相接线原理 特点1原边中性点不能接地2不能为变电所提供自用电3容量利用率为100 3 V V接线 特点1原边中性点不能接地2能为变电所提供自用电3容量利用率为100 4 三相 两相平衡接线 特点1原边中性点不能接地2不能为变电所提供自用电 Scott接线 V V接线原理 5 三相 两相平衡接线 续 特点1原边中性点能接地2能为变电所提供自用电 变形Wood Bridge接线 1 直接供电方式 特点1牵引网回路结构最简单 成本和维修量小 2钢轨电位较高 3对通讯线路干扰最严重 直接供电方式 基本型 7牵引供电系统供电方式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特点1使钢轨中的回流尽可能地由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2牵引网阻抗能进一步降低 3能部分抵消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 图3 2直接供电方式 带负馈线 2 BT供电方式 特点1使钢轨中的回流尽可能地由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2牵引网的阻抗比直接供电方式约大50 3对邻近的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绝大部分被抵消 图3 3BT供电方式 BT 回流线方式 特点主要通过钢轨回流 其他和BT 回流线方式相近 图BT供电方式 BT 钢轨方式 3 AT供电方式 特点1牵引网的供电电压提高一倍 2牵引网阻抗很小 3对邻近的通信线路干扰很小 4 CC供电方式 特点1接触网阻抗牵引网阻抗很小 2对邻近的通信线路几乎无干扰 3造价高 图3 6CC供电方式 第2章并联补偿的一般分析方法 1无功和负序的一般表达式 图2 1系统划分 设电力系统电压三相对称 并取为参考向量 则设变比为 则端口p的接线角为滞后的角度当取端口p的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为 牵引侧任一端口单独运行时都不在三相电力系统侧产生零序电流再从功率守恒原理取共轭由负荷电流在高压侧造成的三相电流与其共线 因为 代入 故 可解得 如果其他端口还有负荷 则 将其进行分解可得 用乘以各序电流的共轭复数 可得正序功率负序功率分析 结论1牵引负荷和无功补偿装置通过三相系统的正序功率可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其量值仅取决于端口负荷的性质 容性 感性等 及其大小的代数和 与牵引变压器的接线方式无关 也与负荷 p 1 2 n 在各端口的分布方式无关 结论2对PRC端口 要么 要么 p 1 2 n 那么PRC占有系统的正序容量仅表现为无功功率 不论它们在端口上如何分布 其中并联电容器与并联电抗器的无功功率总是相互削弱 结论3各端口负荷在三相系统造成的负序功率不仅与各端口负荷的功率因数 负荷性质 有关 而且还因端口的不同而不同 自然与负荷在各端口上的分布方式及牵引变压器的接线方式有关 但负序电流 或功率 却与其端口电压的标向无关 结论4负荷占有三相系统的总容量将因 正序 无功功率和负序功率的存在而增大 同时 负序功率的存在还使总功率的瞬时值随时间而脉动 使三相系统的设备容量利用率下降 推论由上述可知 1 降低无功功率的方法仅在于设置一定性质 容性或感性 的适当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 2 降低负序功率则应同时考虑牵引变压器的接线方式 端口引出方式及PRC装置的性质 容量及在各端口上的适当分布 牵引变电所的负序特性 1 纯单相负荷单独作用时的负序特性结论5当端口的 单相 负荷功率给定时 不论牵引变压器接线方式如何 不论如何变换所选端口 均产生相同模值的负序功率 换言之 为降低纯单相负荷产生的负序功率 或负序电流 而选择牵引变压器的接线方式是徒劳无效的 2 两个单相负荷同时作用时的负序特性牵引供电系统通常有两个相异相位的单相牵引端口 且端口电压模值相等 从负序电流角度分析 显然 当时 的任何选择 均不能使上式成立 结论6当两牵引臂负荷大小不等时 无论采用何种接线方式的牵引变压器均不能自行彻底消除负序 电流或负序功率 即此时恒有剩余负序电流存在 若满足则剩余负序电流为零 负序电流能自行彻底消除 但只要满足则剩余负序电流恒有相互削弱的趋势 并达到了无PRC时的最佳状态 若不考虑两臂负荷功率因数的差异 即则剩余负序电流为 全正序相量图 将在相量图中相加即得牵引变电所从高压侧吸收的正序电流可以更直观地分析 研究牵引负荷的有功分量 无功分量以及PRC对无功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与效果 全负序相量图定义 单位负序电压 用途 1 分析各种接线方式牵引变电所合成负序电流 或负序功率 平均负序电流 静态法有效负序电流 动态法 2 研究负序电流在电网中的分布 3 导出实用的全负序相量图 4 分析PRC系统对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电流 或功率 的补偿作用 2牵引变电所负序补偿特性 为了使PRC系统补偿负序功率的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必须对其补偿作用规定一个限额 这就是负序补偿度 补偿前 补偿后 为取得好的补偿效果 通常取实数且 对应无PRC情形对应完全补偿负序情形 设各PRC端口均装并联电容 若某端口为感性补偿 可令相应的补偿容量为负 从而该端口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吸收的无功功率为负 表示发出感性无功功率 即该端口的补偿为感性 将方程化为两个实数方程 方程的解最多是二维的 即最多能唯一确定两个端口的PRC值 设在端口k l补偿 为使方程有解 须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即 结论对补偿负序而言 任意两个接线角相异且不垂直的端口安装PRC都能达到相同的和任意好的负序补偿效果 换言之 两接线角相异且互不垂直的端口的PRC对补偿负序是完备的 仅用一个或两相互垂直接线角的端口PRC补偿负序也能达到所要求的效果 但此时端口接线角已不能独立于牵引负荷而自行选择 这从全负序相量图可以看出 下面我们以YNd11接线变压器为例分析PRC的负序补偿特性 超前相牵引负荷滞后相牵引负荷自由相无负荷同时设三个端口PRC电流为 且分别在 A B C 三相上由于端电压大小相同 则用端口电流分析与端口功率分析一样方便 1 超前相 滞后相加PRC 取 滞后 绘出关于的曲线 2 超前相和自由相加PRC 3 滞后相 自由相上加PRC 由此可知 随着牵相负荷的变化 可能使 在 0 内取值 为了保证预定不变的负序补偿度 上面我们取KN 1 则须任意指定的两端口并联补偿随时跟踪变化 并且可能要求由容性区调到感性区 或者相反 故此时除需要一般的并联电容器外 还需要并联电感 电抗器 这种在同一牵引变电所内既要求有并联电容器补偿 PCC 又同时需要并联电抗器补偿的补偿方式即为并联无功补偿 PRC 对于不可调PRC 上述补偿特性也成立 只是此时臂负荷比 应为两臂平均负荷之比 即由于不可调PRC不能根据负荷情况调整其无功功率 即使按平均值设计使得负序电流为零 由于牵引负荷的随机波动性 仍有剩余负序电流存在 比较图2 9至图2 11所示的三组曲线 1 尽管这三种PRC方式对负序补偿是等效的 但对无功的补偿效果明显存在很大差异 2 三种分布对PRC设备提出的容量要求也有较大差异 因此 如何在满足负序补偿要求的同时 通过选择实用的端口接线角使无功补偿得以满足并使PRC设备容量达到最小 是我们研究的目标 表2 3PRC分布特性综合 PCC补偿 当并联无功补偿 PRC 仅限于容性区内时 即为PCC PCC的负序补偿特性曲线可从PRC负序补偿特性中抹去感性区曲线部分而得到 结论在YNd11牵引变电所内 为尽可能好地补偿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电流 PCC应满足如下分布 1 1即超前相负荷远小于滞后相对 应在滞后相和自由相上加PCC 3无功和负序综合补偿计算模型 定义无功补偿度 补偿前吸收无功 补偿后吸收无功 1常规接线PRC模型 计算模型1 实际上 常常由原功率因数和补偿后要求达到的功率因数确定 同前 假设各补偿端口均为容性容性补偿 最多只能有三个端口的补偿容量可唯一确定 两端同左乘 只要这三个端口的接线角满足系数矩阵行列式不等于零 PRC对无功和负序的补偿是完备的 对YNd11变压器接线形式超前相牵引负荷滞后相牵引负荷自由相无负荷同时设三个端口PRC电流为 且分别在 A B C 三相上 总结 1 对于可调PRC 只要各端口补偿装置随着牵引负荷的变化按上式调整其无功出力 则能同时使无功补偿和负序补偿达到要求 且 可独立选择而不互相影响 2 对于不可调PRC 则牵引负荷应以平均容量 馈线平均电流和母线电压之积 计入 当无功补偿 负序补偿要求给定时 由上式确定各端口补偿装置的计算容量 此时 也可独立地加以选择 2最小PRC容量模型 计算模型2 无功补偿只与PRC系统出力总和 代数和 有关 而与接线角 端口 无关 但负序补偿则不然 与PRC系统的出力及特性 接线角 端品 均密切相关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路 在对无功 负序的补偿中 为使PRC系统设备容量最小 应从取得对负序补偿的最佳利用入手 再兼顾无功补偿 要求每个端口的PRC装置产生的负序补偿分量均与牵引负荷产生的合成负序共线且反向 同时追加无功补偿度KC的约束 即得 最多只能得到一个两维唯一确定的解 故只要选择任意两个端口 如端口k和端口l 且k l k l 4 5 n 的PRC装置便可 其余端口的PRC只能重复指定端口k lPRC装置的功能 为使sk和sl唯一确定 要求 两个端口一个并入电容器 另一个并入电抗器 若选择 则并联电容器容量 并联电抗器容量可求得为 用相反的选择 以上结果不变 Kc的约束使容性PRC容量sC增加的同时 感性PRC容量sL等量减少 结合上述结果的导出过程可知 补偿负序和无功的PRC设备容量利用同时达到最佳 并能总结出如下结论 结论如果牵引变压器端口接线满足则只要设置一个并联电容器端口和一个并联电抗器端口 其接线角超前电容端口接线角900 这样两个端口就能同时完备地补偿无功和负序 并且所需PRC设备功率 即时容量或不可调时的平均容量 Sc SL 为最小 对于稳恒负荷 Sp p 1 2 3 SNL及 NL在运行中保持常值 两PRC端口电压相位 接线角 及PRC装置功率均固定不变 不需调整 即为不可调补偿 相对便于实现 对于像牵引供电系统这样波动剧烈的负荷 接线角 C L应随 NL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因此为实现对波动 不对称负荷产生的无功 负序功率综合跟踪补偿 即时补偿 不仅要即时调整PRC设备的容量 输出功率 还要调整牵引变压器PRC端口接线角 极不便于工程实现 当使用不可调PRC时 情况会变得简单 即此时牵引负荷以及与其相关的SNL NL等均按平均值 论及T上的期望值 计入 则PRC的设备似恒稳负荷情形 相对易实现 但补偿效果 技术指标 自然不及可调补偿 1 不等边Scott接线这种对称变换系统由日本学者提出 与普通的三相 两相平衡Scott接线相比较 次边两绕组输出电压相位垂直但大小不等 补偿装置在任何时候的总投入容量都不会超过牵引负荷容量 考虑到牵引负荷功率因数的波动性 若要使瞬时负序功率总为零 上式中的 值应可调 这时应使一个绕组的匝数可调 实际中 可由平均功率因数确定 值 而不去调整绕组 以减少技术难度 由于通常单相牵引负荷的负序功率总大于无功功率 这种只保留并联电容器的变换方式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等量地补偿了牵引负荷的负序功率 2 不等边Vv接线不等边Vv接线是利用两个不同变比的单相变压器组成三相 单相对称补偿系统 因此 从上述可知 仅当 滞后 即当牵引负荷时 不等边Vv接线能使无功和负序得到综合完备补偿 其他情况下 对负序的补偿是不完备的 但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问题1 最小补偿容量模式及常规接线模式的比较 常规接线模型 最小补偿容量模型 常规接线模式下总补偿容量和臂负荷比的关系 1 3195 问题2 三相 两相阻抗匹配平衡接线变压器补偿分析 属于常规接线模式 负荷在端口 在三个端口都设有补偿 端口接线角分别为 代入公式 可得 HarmonicsinPowerSystem ByWalterA Maslowski SubstitutionforChapter4 1HARMONICANALYSIS 1 Continuoustimetocontinuousfrequency sometimeknownastheFourierTransformation 2 Continuoustimetodiscretefrequency sometimesknownastheFourierSeries 3 Discretetimetocontinuousfrequency 4 Discretetimetodiscretefrequency sometimesknownastheDiscreteFourierTransformorDFT Where T continuoustime sec T fundamentalperiod sec Ts Sampledtimeinterval sec Fundamentalangularfrequency Radians sec N NumberofsamplesattimeintervalTsinonefundamentalperiodT m Theharmonicnumber n thetotalnumberoftimesamples Harmonicnumbergenerallymeaning m theharmonicsfrequenciesmeaning m andtheharmoniccomponentsgenerallymeaning cm intheFourierseriesinthefollowingequations 2WAVEFORMANALYSISAwaveformshowinglinecurrentthatisdrawnbyasixpulseconverteratratedconditionsisshowninFigure1 Figure1LineCurrentofaSixPulseConverterforaDCDrive Figure2TheAmplitudeSpectraandTHCDoftheWaveformofFigure1 THCD 0 312 ThedataisrecoveredandaDiscreteFourierTransformationisperformedonthedata TheresultingcomplexnumbersaretheFourieramplitudespectraandtheabsolute normalizedvaluesofthesenumbersareplottedinFigure2alongwiththeTHCDcalculatedfromthefirst50components Figure3 FourierSeriesRepresentationofthewaveforminFigure1 AreconstructionofthecontinuoustimewaveformiscompletedusingthereverseFourierSeriesTransformation summeduptothe50thharmonic andisshowninFigure3 ComparingthewaveformsofFigures1and3 the50thharmonicisclearlyvisibleinFigure3 Iftheseriesweretobesummedtothe100thharmonic thedifferencewouldnotbenoticeable Figure4 LineCurrentofaSixPulseConverterforanACDrive ThelinecurrentwaveformofaPWMVoltageSourceACDrivewascapturedandisshowninFigure4 Figure5 TheAmplitudeSpectraandTHCDoftheWaveforminFigure4 Figure5showstheresultsoftheapplicationofaDFTonthedataforthewaveforminFigure4 andplotstheabsolute nonmalizedvaluesofthosecomplexnumbers alongwiththeTHCD 3POWERSYSTEMANALYSIS Figure6 SinglePhaseCircuitwith6PulseConverter Figure6representsa6pulseconverterconnectedtoa277Volttransformer linetoneutralvoltagefora480Voltsystem ratedat750kVA witha0 05pusourceimpedance Wewillfurtherassumethattheconverteristheonlyloadonthetransformer ThesystemratingsinbasequantitiesarePb 250 x103wattsVb 277 128volts rmsIb 902 11amps rmsZb 0 307ohmsZs jm Rs jm LsohmsRs 0 003ohmsLs 39 95x10 6henrysIc jm arethecurrentamplitudespectraTheconceptistocalculatetheterminalvoltage Vt foreveryharmoniccurrent withtheknowledgethatthesourcevoltageisharmonicfreeandconsistsofonlythefundamentalvoltage ThenalltheharmonicvoltagesaresummedintheFourierSeriestorepresentthecontinuoustimefunction Henceform 1 wehave Andformgeaterthan1 wehave Calculatingtheterminalvoltageoffigure6withthecurrentwaveforminFigure1 DCDrive wehavefortheLinetoNeutralterminalvoltage thewaveforminFigure7 Figure7L NVoltageforDCDrive Forthiscase thefundamentallinecurrentofFigure1isabout191amps rms Thisisabout21 ofthefundamentalcurrentratingofthe750kVAtransformer andtheTHVDis0 04 whichisapproachingtheIEEE519recommendedlimitsof0 05foranindustrialpowerdistributionsystem Calculatingthecircuit butwithvoltageforthesamethecurrentwaveforminFigure4 ACDrive wehaveinFigure8 Figure8 L NTerminalVoltageforACDrive Forthiscase thefundamentallinecurrentofFigure4is191amps rms thesameasfortheDCDrivecurrentwaveform NoteforthiscurrentwaveformthattheTHUDis0 034 whichisbetterthanthatforthecurrentoftheDCDrive 4HARMONICMITIGATION Methods 1 InsertinganAClinereactorinserieswiththeACinputlinesofaconverter suchasthatshowninFigure9 Figure9 SingleLinediagramforanACLineReactor ThiswillreduceboththelinenotchingandtheTHUDofthelinevoltages AdramaticinstanceistheL LvoltagewaveformofapowerdistributionsystemwhenaDCDriveiscommandedtoconduct2 6pucurrentoverload NotetheseverelinenotchinginFigure10 Figure10 L LTerminalVoltageforDCDriveinOverload Aftera0 03pu basedondrivekVA ACLineReactorwasconnectedinserieswiththeDCDrive thefollowingwaveformwasobtainedattheL LterminalsandisshowninFigure11 AlthoughtheTHUDof0 071forthisparticularcaseisstillhigh theresultsarestilldramaticinthattherewasa4timesreductionoftheTHUD Figure11 L LTerminalVoltageofaDCDriveat2 6puOverloadwithACReactor 2 ThesecondmethodofusingtunedfiltersshowninFigure12willreducecurrentharmonicsandcanprovidereactivepowercompensation Figure12 SingleLineDiagramwithaTunedFilter Figure14 SourceCurrentafterApplicationofFifthHarmonicFilter Figure13 SourceCurrentbeforeApplicationofFifthHarmonicFilter 5PROBLEMSGENERATEDBYHARMONICS Theseexitfourpotentialproblemsthatcanoccurasaresultofharmoniccurrentsandvoltages 1Eddycurrentpowerlossesinlaminatedferromagneticcores2Skineffectphenomenainelectricalconductors3Currentoverloadinpowerfactorcapacitors4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EMI 6StandardsonHarmonicsUnitedStatesIEEE519 1982 avoluntarystandard recentlyupdatedtothe1992version Acontroversyexits notinthelimitsthemselves butatthepointofmeasuerment ThestandarddefinesthepointofmeasurementasthePointofCommonCoupling PCC andgoesontoimplyatonepointthatPCCisbetweencustomerandutility andatanotherpointinthestandardthatthePCCisatthechoiceofthecustomer Thecontroversyisthatatanyonepointinthepowerdistributionsystem theTHCDmayexceedthelimits Whileattheutility customerPCC theTHCDmaybemet UnitedKingdomTheUKhasasetofharmoniclimitsinEngineeringRecommendationG5 3thathasbeeninplacesince1976 Thisstandardhasthreesectionsorstages Stage1limitsthemaximumconverterpowerafacilitymayuse Stage2limitsthemaximumlevelsofharmoniccurrentforafacility andStage3limitstheTHVDatanyPCCofafacility 1单调谐滤波器 图5 1单调谐滤波器及其在系统的位置示意图 5综合优化补偿与滤波设计 2谐波放大若滤波支路对n次谐波呈容性 假设在负荷处加谐波电压源 由向量图 滤波效果比没有滤波器时还差 可以说 由于滤波支路对呈容性而引起了谐波放大 为避免谐波放大 须使滤波支路对n次谐波呈感性 即 电力系统在运行时电网频率在额定频率附近波动 且电抗器 电容器参数在运行时也要发生变化 如果在初始投入时在额定频率下使 则在运行时有可能因电网频率和元件参数的变化而使滤波支路对谐波呈容性从而引起谐波放大 故设计时须满足并留有一定的裕度 在实际设计时一般把电网频率和元件参数的变化都折合成电网频率的变化 即等效成元件参数不变而电网频率发生变化 一般取等效频率波动取 若在额定频率下满足则 恒满足 若在频率最低时满足则 恒满足 不一定满足 故设计时应满足在频率最低时对滤波支路仍呈感性 代入 得 定义则 代入最低频率 得 滤波支路滤波率 由于得 若滤波支路对n次谐波呈感性 端口k相对无功补偿量 滤波支路的基波阻抗为 若取 代入得 分析 滤波支路n次谐波阻抗 对低次谐波近似成立 的大小能直接反映滤波器的滤波效果 由于单调谐滤波器不可能处于理想调谐状态即 故通常 换句话说 经滤波后通常还有一定的剩余谐波进入系统 3滤波支路设备容量计算在滤波支路设备容量计算中 要考虑最大谐波值 设最大牵引负荷与计算负荷之比为牵引负荷系数 1 负荷中n次谐波含有率 则 基波电气量分别为 电容器组的总有效电流 电压和容量分别为 其中 两相供电方式超前相 两相供电方式超前相 单相供电方式 相当于 同理可得串联电抗器的技术参数 考虑到系统的随机因素很多 应取得保守一些 在电容器核和电抗器的选择过程中 除了考虑投切的暂态影响外 还有必要用支路的基波电流 电压与有关谐波分量最大值的算术和再进行校验 即为稳态运行校验 以使电容器的电流 电压都在规定的允许值之内 安全校核为保证电容器组的正常运行 须满足 可调补偿可取得小些不可调补偿可取得大些 电容器容量增大率 电抗器容量增大率 模型1不改变总基波容性补偿功率时取得投资最小设分别为电容器组和串联电抗器的单位容量价格 元 kvar 并取n次滤波支路基波容性无功分配系数为 则n次单调谐补偿支路的投资为 4不同次单调谐滤波支路设备容量的最佳分布及其算法为满足滤波要求 一般要安装多串多次滤波支路 为达到要求 则应在满足一定的滤波要求的前提下 将基波无功补偿容量合理安排到各补偿支路中去 并力求补偿总容量最小或设备总投资最小 目标 这是一个带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问题 为方便 这里给出一工程上许可的近似解析式 约束 并满足 从而得到所要求解的问题 结论5 1不改变总基波容性补偿功率且使补偿滤波装置总投资为最小时 各次滤波支路的基波 容性 无功分配系数 除与串联电抗器 电容器组单位价格比有关外 主要取决于各滤波支路的滤波率和调谐系数 模型2不改变总基波容性补偿功率时取得设备容量最小此时 等效地 只要令模型1中的基波无功功率比例系数中的单价比为1 即得 结论5 2不改变总基波容性补偿功率且使补偿滤波装置总容量为最小时 各次滤波支路的基波 容性 无功分配系数主要取决于各滤波支路的滤波率和调谐系数 结论5 3当把某次单调谐滤波器支路分成组以进行分级调节补偿时 则由式看出 不论取得总投资最小还是总容量最小均应使各组容量相同 即 无功分配系数计算出以后 可直接应用以下公式计算单调谐滤波支路的技术参数 5多串多次滤波支路最佳分布 在设计过程中 其他次的单调谐滤波支路的存在使得等效的系统阻抗发生变化 也引起滤波率发生变化 为防止在某次谐波下与系统发生并联谐振 须反复调节各单调谐滤波支路的滤波率 故补偿设计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 算法1给定预想滤波率 通常n 7 确定最佳技术方案 步骤1输入已知数据及给定预想滤波率 求 步骤2由电力系统与补偿滤波支路组成的网络确定实际滤波率 步骤3 转至步骤4 用加速收敛法增大支路调谐系数 转步骤2 用加速收敛法减小支路调谐系数 转步骤2 步骤4按确定的 等计算有关技术参数 步骤5实际电容器组和串联电抗器选择 步骤6必要的技术校验 步骤7输出有关参数及与滤波效果有关的技术指标 算法2按电力系统与滤波支路组成的网络确定安全 上限 滤波率 从而确定综合最佳技术方案 步骤1设定 输入已知数据 赋初值 步骤2按式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