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学考点整理.doc_第1页
国外社会学考点整理.doc_第2页
国外社会学考点整理.doc_第3页
国外社会学考点整理.doc_第4页
国外社会学考点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第一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一、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1. 社会事实(1)含义: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一切切行为方式。(2)该含义包含的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或心理)现象的突出特征:首先,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具有客观性;其次,社会事实对个人具有约束力,当个人把社会事实内化为自己意愿时,人们不会感到这种强制性,一旦个人不愿接受社会事实的引导而严重的违反它,强制性就会表现出来。第三,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来自于它的集体性。二、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一) 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涂尔干认为以前自然和社会科学将有关现象的观念而非现象存在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他强调事实先于观念、存在先于本质,对现象的观察应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干扰,直接透入现象本身,把社会事实当做客观存在的“物”来研究。(二) 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涂尔干认为社会社会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为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是必要的中间环节。只有弄清常态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才能更清楚地认识病态现象,社会学也才能成为一门对人类实践有用的科学。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例如,犯罪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它在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三) 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判断一种社会现象是常态还是病态,需在一定的社会类型(“社会种”)里进行考察,社会学应该有一个分支来研究社会种的构成及其划分,他称之为社会形态学。他提出的社会分类原则是社会结构的简单或复杂程度。(四) 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1. 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即用关联论的观点来解释社会事实。反对根据个别现象解释社会事实。2. 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第二节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论一、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划分机械团结社会和有机团结社会的标准: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比较:比较维度 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存在时期 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和现代的传统农村社区 现代发达社会和城市社区存在条件 社会分工程度较低 发达的社会分工成员性质 个人的相似性和同质性 个人具有异质性集体意识 社会成员具有同样的生 抽象、一般、模糊的思维、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 价值和情感;各种职业群体准则和宗教信仰 内部共同的职业道德相互依赖性 低 高法律特征 压制性制裁 恢复性法律二、 集体意识涂认为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他将其定义为“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在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里,集体意识几乎笼罩着全部的的个人意识,驾驭着大部分个人,表现出强大的社会控制力;在复杂的现代社会里,集体意识不是表现为具体规范上的统一,而是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即更一般、更模糊的思维、价值和情感所构成。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特殊群体里(如教会),集体意识也以一种被限定的形式存在着;在现代社会的各种职业群体里可能存在着共同的集体意识,共同的职业活动和利益会导致一种群体内部的同质性。三、 社会分工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分工的推动了社会结构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涂尔干在对社会分工进行功能分析时,区分了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并具体分析了三种变态分工: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不协调的分工。(1)失范的分工会导致社会对个人的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的约束,对分工产生的新角色的规范模糊而不详尽 ,结果是社会成员丧失了指导他们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从而导致社会失范和有机团结的形成。(2)强制的分工是一种不平等的分工,往往会造成偏离有机团结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社会冲突,从而威胁社会秩序。(3)不协调的分工是由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所产生的。涂尔干不仅强调了正常分工对社会团结的贡献,同时也承认病态分工对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就是正常分工所带来的异质性和个人主义也会削弱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威胁有机团结。第三节自杀论一、 自杀和社会自杀率涂把自杀定义为:任何一桩直接和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所研究的典型的自杀率由自愿死亡的总数与各个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人口之比来衡量。二、 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在涂尔干看来,自杀倾向取决于社会因素,他对家庭状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职业种类、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自杀形成的实际社会原因。分析原因时陷入矛盾:自杀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类型,适当地区分这些类型是寻找自杀具体原因的前提,然而预先确定自杀的原因和条件又成了划分自杀类型的前提。解决这一矛盾:理解作为分类前提的原因和作为分类研究结果所得出的实际原因的本质差别。前者只是为了便于研究分类而用,不能代替实际原因的探讨。涂尔干将由社会原因所导致的自杀分为四类: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动乱型自杀、宿命型自杀。利己型自杀的社会原因是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膨胀。利他型自杀在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动乱型自杀是由社会失范导致的自杀,除了社会失序外,个人生活秩序的破坏也会导致动乱型自杀。宿命型自杀是集团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最后,涂尔干概括了自杀的一般原因,及自杀为社会整合和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所决定,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当社会整合度较低时,利己型和失范型自杀率就高;当社会整合度过高时,在某些条件下,利他型和宿命型自杀率就高。涂指出,自杀现象和稳定的自杀率是社会的正常状态,只有迅速多变的自杀率才是社会反常状态的反映。(肖老师观点:衡量社会稳定与否的不是自杀率是否稳定,而是自杀率的高低)第四节宗教和知识社会学一、 宗教的本质和含义宗教区分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实际上规定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宗教的神圣性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社会力量的体现。宗教意识产生的真正根源是社会环境。涂独创性地将宗教看做一种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以超现实的神圣世界为象征,反映世俗世界的理论和规范,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并对人类思维和个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二、 宗教的功能1. 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宗教能将人们的活动置于一种神圣的意义体系中,把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之中,使人们感受到对社会规范的服从是自愿自觉的,从而加强了集体意识的社会整合功能。;惩罚越轨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规范;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建立幸福的愉快感。2. 宗教意识的形成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宗教通过对神圣世界的想象和神秘教义的理解,提供了抽象思维萌发的可能。三、 知识社会学1. 知识依赖并反映他的社会基础,知识中的概念、分类甚至科学理论也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不是来源于个体的经验,而是来源于人类的集体生活,并且反映社会的结构。2. 其基本理论预设是:相对于个人,社会处于优先地位。3. 思想缺陷:虽然他强调宗教的作用是为了以此来显示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社会集体力量的重要性,但过分夸大宗教的作用,具有历史唯心论的嫌疑,过分强调宗教对社会团结的正功能,忽视了宗教产生的社会冲突。将宗教与社会等同起来,结果模糊了神圣宗教与社会现实的差别。四、 本章总结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主义”。具体而言,这一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方法上的实证主义。2. 研究重点上的社会结构分析。3. 研究倾向上的社会秩序情节。缺陷表现在:1.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上:分析集体意识时难以实行;忽视研究对象的生成性和主观性,研究效度将会受到质疑。2.理论完全忽视微观层次即个人心理层次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心理特殊性。3.功能分析过于偏重社会秩序、社会整合以及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作用,往往忽略由经济因素所导致的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及由此带来的阶级冲突和斗争,因此他对社会变迁及其机制的论述显得非常单薄且缺乏说服力。第三章 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第一节 理解问题的起源:古典解释学第二节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理解”方法第三节 李凯尔特论历史的文化科学第四章 西美尔的社会学理论概述:西美尔通过提出并回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确立了将社会交往形式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思想,对社会互动的形式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尝试将量化的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群体规模大小对群体互动性的影响;通过对主观文化、客观文化和社会分化问题,尤其是货币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深刻揭示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的内在“文化悲剧”。第一节社会学的对象与问题领域一、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 反对把社会学看做一切社会科学的总和,把社会学置于一切学科之上,把整个社会作为研究对象,这不利于社会学地位的确立;要确立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否则与其他学科无界限。他强调社会学是一种类似于归纳法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这种视角能透视整体社会现象。2. 他提出“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在逻辑上分析社会构成的形式条件,解释人们的互动过程是如何产生统一和谐的秩序的。通过将社会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区分,西美尔认为社会学应该集中考察社会互动的形式。3. 社会由透过互动而结合在一起的个体所组成,社会的存在就表现在这些互动关系上。(社会唯名论) 个人之间有意义的互动关系所包含的社会形式,构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 社会产生于人与人的之间的互动之中,但社会一经产生便超越了个人,在构成社会的个体集合之上产生一个新总体,使社会学研究超越个体心理学层面。5. 着眼于个体及其互动研究社会;个体及其互动产生了个体所不具备的性质,这构成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若仅局限于个体及其互动,则把社会学仅理解为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主张以个体及其互动为起点来整合和统一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注重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双重性。二、 社会学的问题领域社会学的问题领域划分为抽象层次不同的三个独立领域:1. 一般社会学或普通社会学:研究经由社会而形成的全部人类历史生活。2. 纯粹社会学或形式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3. 哲学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论研究和形而上学研究。认识论为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各种概念、假设和前提,使零碎的知识整合成为一幅完整的图景;而形而上学则让我们超越日常经验的有限性,使不连续的个别事件呈现出完整的意义。第二节形式社会学一、 社会互动和交往的形式社会交往形式:所谓社会交往形式即是指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通过或者说在这种方式中,交往构成为社会现实。社会交往形式的四种类型:合作竞争联合秘密等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国家、教会、家庭、军事组织等作为体制化结构的形式;社交、体育活动、游戏等自主的游戏形式;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社会本身的一般形式。 二、 社会类型穷人:指那些被别人援助或有权得到别人援助的人。西美尔对穷人采取了一种相对主义的看法,穷人并非必然是社会的最下阶层,每一个阶层中都有贫困现象。陌生人:不是今天来明天走的流浪者,而是指今天来并且要停留到明天的漫游者。是距离群体既不太远也不太近的人,如果距离集体太远,他将失去与集体的联系,因而对于群体毫无关系,也就不是什么陌生人,如果距离集体太近,也就成为了自己人,不再是陌生人。三、 社会几何学第三节文化社会学一、 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主观文化(西有时称“个体文化”):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客观文化: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科学、工具、技术、艺术、伦理、组织、团体、制度等。文化悲剧:客观文化一经产生便具有了内在生命力,不再受创造者的控制,而是凭借其自身的生命力发挥作用并继续发展。虽然人们保持着创造和更新客观文化的能力,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压倒性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对主观文化产生压制作用。尤其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知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急速成长和扩展,但主观文化及其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却只有低速成长。文化悲剧的实质在于我们的个人能力无法跟上客观文化扩展的步伐,我们注定越来越不了解我们创造的这个世界,而且会越来越被我们所创造的世界所控制。造成文化悲剧的原因在于:社会分工的无限性与个体应对社会分工挑战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后果是:今天,传统意义上“知识分子”越来越少,专家型的人物却越来越多;精细的劳动分工使人们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工作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劳作,没有激情,没有创造;个人情感与每天必须面对的客观文化相比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生活如同一潭死水。二、 社会分化社会分化的程度是体现现代社会复杂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西美尔研究社会分化的特定角度是:群体的类型或形式。就群体形式而言,社会分化引起互动形式的两个根本性变化。首先,群体的组成原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有机的标准”转向“理性的标准”。有机的标准是说人们是否属于一个群体并非出自自身选择,而是有出生决定的。所谓理性,指的是推理与逻辑。人们是否属于一个群体,纯粹根据个人的目的、利益、喜好。其次,社会分化导致社会群体数量的增加。群体构成的这些变化有深刻的影响。负面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群体以理性为基础,人们加入了大量的群体,每一群体中的成员身份,都要求其在群体中承担相应的角色,这就导致了角色之间产生冲突的可能性。正面影响:社会分化导致的诸多变化,使人们具有了更多个性。角色冲突也具有某种积极意义,他在迫使人们做出选择的同时,促进了人们创造能力的发展。三、 货币哲学1. 西美尔将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文化矛盾分析的重点放在了经济交换关系,特别是货币关系上,因为他认为,正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导致了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日渐分离,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客体化。2. 货币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距离越来越远,加速了社会分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分化的原因和动力。3. 事物的价值存在于我们之间的相对距离之中。4. 人们在创造事物的过程中创造了价值,这一创造又使自己与事物相分离,然后再寻求克服这一距离和摆脱困难的手段。货币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扮演者双重角色,既增加了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又提供了克服这种距离的途径。(肖世英老师如是说:人与物之间的距离是由有价值的物品的稀缺性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造成的,非货币造成的,齐美尔掩盖了事实真想)5. 货币的广泛使用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使得人们能更抽象地对目的作思考;其次,推动了社会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社会对量的计算的要求超过了质的因素;再次,改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了社会的可预期性。还改变了政府行为的景观。货币还导致了社会关系的非人格化,与我们直接相关的只是他人的社会角色,而不是活生生的人。许多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一些人愤世嫉俗,一些人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6. 西美尔一方面不否认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又对这一发展抱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西美尔的理论缺陷:其社会学理论基本上是一系列哲理式论述,经验的、实证的理论与方法与同时代的涂尔干的实证社会学说相比显得欠缺与不足。第五章 马克思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第一节 社会学的方法论一、 理解与理解的社会学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含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的社会行动。社会学的两大任务: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什么是理解:从确定性角度看:一、理性的方法,即对各种行动因素在其有意向的意义中获得完全清晰和理智的把握。二、重新体验的方法“再现你中之我”。从操作类型看:一、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即通过对社会行动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二、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韦伯认为对于社会行动,仅有理解是不够的,它终究只是一种主观形式,还应该和因果分析结合起来。二、 因果多元论主观恰当性:对具体社会行动过程和动机的理解的恰当性程度,表示对行动者主观精神状态及其特定目的的认识程度。因果恰当性:从主观观点出发所做的理解结果与从客观观点出发所做的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统计规律上的相符。只有具有了主观恰当性之后才有因果恰当性。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蕴含着文化价值,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社会科学中没有规律可言,只有具体的因果关系,规律具有必然性,具体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可能性”。因果恰当性是客观可能性中的因果恰当性,二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是同一的。韦伯在建立其方法论体系时,既考虑到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主观性,又考虑到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对客观性、确定性的追求。他提倡认识论上的因果多元论,使会科学摆脱线性单义的因果关系框架,强调理解的同时,为社会学的科学地位设了一道“确定性防线”,反映了韦伯理解学中的实证倾向和科学信念。三、 价值中立韦伯的价值中立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而不是学术本身的一种构成原则。价值中立不是要求学者没有或不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是要他们弄清在什么地方要诉诸于分析的理解,在什么地方要诉诸于情感,告诫他们不要把关于事实的科学分析与关于事实的评论相混淆。提出价值中立的学术规范后,韦伯面临两个实际的问题:一是怎样选择社会科学的研究题目;二是怎样确定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补充: 韦伯认为,在研究的不同阶段,研究者要遵循不同的原则。(1)价值相关性是指研究这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所便显出来的主观目的、价值判断、个人兴趣等;这种价值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兴趣;研究得出结论之后,研究得出结论以后,应用这些结论的过程中所便显出来的主观目的性。(2)价值中立性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所便表现出来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这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四、 理想类型理想类型:社会学建构一套精确而严谨的概念体系来增强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研究者借助于这种概念体系作为衡量现实的标准,审视现实与概念之间的差距,并对这种差距作出因果解释。这个概念体系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理解和说明世界而建构起来的一个精确而有效的概念体系。“理想”是说现实中不存在的,不是指最好的或人们希望的。因为理想类型在现实中不存在,是超越感觉和远离现实的,因而免受人主观好恶的影响,这种价值中立性保证了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效性。理想类型的构建必须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违反经验的因果关系。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解释,理想类型也许不止一个,但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对社会现象的成功理解和准确归因。第二节社会行动与理性化过程一、 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社会行动本质上是以他人的举止为取向的个人的行动,社会行动具有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只有具有主观意愿的社会行动才是可理解的,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根据是否合理以及合理性程度,韦伯把社会行动分为4类。目的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传统行动。目的合理性行动(工具合理性):不惜牺牲一切来实现目的。(具有最高程度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行动: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举止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情感行动:即由现时的情绪或情感状况决定的行动。传统行动: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行动。在论述社会行动的基础上,韦伯建立了两种社会结构:“共同体化”的社会结构,“社会化”的社会结构。前者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的调节建立在主观感觉到参加者们的共同属性(情绪和感情,或一定的传统)上,后者指社会调节建立在以理性为动机的利益平衡或者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结合之上。二、 社会行动的合理化前述社会行动可分为理性行动(包括目的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合理性行动)与非理性行动。在研究经济问题时,韦伯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把经济行动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和实质合理性行动。实质合理性: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其合理性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形式合理性行动的唯一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任何可导向这一目标的、可量化的行动都是有效的。形式合理性是价值中立的。第三节合法统治与科层制二、 政治统治的理想类型及其应用前面说过,统治的本质是一种合法性基础上的权威,然后,根据统治的合法性的来源不同,韦伯把统治划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一)传统型统治1统治的行动基础:传统性行动2统治的合法性来源:风俗习惯和道德伦理基础上的忠诚关系3统治的特点:4统治的存在范围: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道德伦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社会秩序,这个社会秩序凭借一种神秘的力量使统治具有合法性,被统治者对统治者产生了忠诚心理。老人统治、家长制、世袭制、封建制;(二)魅力型统治1统治的行动基础:情感性行动2统治的合法性来源: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赖3统治的特点:4统治的存在范围:打破传统、破坏现存秩序的革命时期;领袖人物具有非凡的、超人的特征,使他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追随者拥戴和服从领袖人物,甚至对领袖人物产生狂热崇拜和盲目服从,这种统治依赖于领袖人物的存在,因此具有暂时性。(三)法理型统治1统治的行动基础: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2统治的合法性来源:根据合理性制定出来的正式的规则,如法律等。3统治的特点4统治的存在范围:遵循理性原则,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家形成了同意基础上的规则,人们的行为不是受情感和传统的统治,而是自愿地按照规则办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统治关系。三、科层制及其限制1科层制的性质:科层制事发理性统治的一种特殊的、最典型的、最纯粹的形式,是建立在目的合理性行动基础上统治类型,这种统治中,传统、情感和信仰的作用逐渐淡化。2科层制的内容3科层制的范围:科层制实际上就是伴随西方社会理性化趋势所出现的资本主义过的组织和管理形式,而且这种组织形式逐渐渗透到了各种组织行为当中,如教会、军队、政党、企业、利益集团、协会等等,代表着资本主义统治形式的发展方向。4科层制的限制(1)科层制的优点:纯粹科层制的、文牍式的管理,在精确性、稳固性、纪律性、严谨性和可信性上都达到了技术上的完善程度。在这种组织中,作为客观的服务和管理机构,排除了一切人格化的因素,仅仅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因此功能方面是严格合理的,这里既没有人情世故,也没有良心问题,既排除贪赃枉法,有不介入党派之争。(2)科层制的限制:但是由于科层制追求特定的利益和目的,奉行的是形式合理性原则,把技术和效益放在首位,却忽视了任何技术以外的目的和价值,这就使得社会组织成了一个没有人情味的、运转良好的机器,人只是机器上的齿轮,因此人淡化了情感和信仰,生活变得单调乏味。第四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六章 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第一节曼海姆的生平、著述及其学术思想概论第二节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兴起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构建知识社会学的思想起点曼海姆借助于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析,完成了将知识考查置于社会情境分析之中的社会学的首要任务。即知识社会学的社会性或社会情境性。其结论有:1.马克思试图揭露“编制的谎言”、“神秘化的”和虚构的东西,只把他反对的东西纳入意识形态的范畴;而知识社会学不怎么关心有意欺骗造成的歪曲,而是关心客体在不同背景下,以何种不同的方式把自己呈献给主体。2.在知识社会学的领域里,尽量避免用“意识形态”一词,我们用这个术语指的是主体构想事物的整个模式受到其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制约。3.知识社会学的前提是“视角的获得”,获得不具有意识形态的视角,他实际是在从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知识、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二、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一)曼海姆强调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用因果链将知识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认识就其发生学意义而言,不仅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及阶级利益,而且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类型。(二)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论点1知识以两种主要形式出现:第一种,政治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是“受存在制约的”,也就是说,它“依赖于境遇”,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知识,它由知识持有者的生存条件决定。但这并未贬低知识为“仅仅是相对的”知识。他提倡关联主义。按照关联主义,有些真理只能理解为是与某一种观点相连的。2.根据知识社会学对认识论加以彻底改造。一方面,认识论要使其自身摆脱个体主义;另一方面,认识论必须克服他现在坚持一种“静态的真理观状态”。3.区分特殊意识形态与整体意识形态。前者是受阶级局限的,具有欺骗性。后者受一定文化知识等的影响,即使有谬误亦非故意。4.知识社会学与意识形态的异同:相同点:着眼于人们的社会存在来理解人们的社会主张。不同点:意识形态把社会主张仅仅看成是一种欺骗,认为主张的提出受阶级利益的驱使;知识社会学把社会主张不仅仅看成是一种欺骗,它不否定意识形态,但从更复杂的社会背景来分析主张,并不认为主张的欺骗性是故意为之。(三)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方法论取向曼海姆并未把应然和实然区分开,试图以关系主义的、综合的知识社会学包容和化解“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