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1306班 学 号:3131903624 姓 名:赵胤璋 指导老师:陈庆强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ii摘 要摘要:在近、现代历史上,信息技术的每一项进步,都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是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各国对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与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其技术发展极快的特点,使原来可望而不可及的手段或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变得可能了。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象人们想像的那么乐观,这是因为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一新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究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未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步骤,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还有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典型应用校园网等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兴趣;主动性;校园网 AbstractIn the emerging electronic environment, the creation of customer-centered websit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paper reports two exploratory studies on user perceptions of using web sites. We first use Kanos Model of Quality to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of quality features in the web environment. An independently conducted study later expands the first study by addressing several limitations. The results of both studies suggest that (1) the Kano quality model can be used as a framework to control for website quality in terms of three quality types and the time transition of the quality nature; (2) not every feature is regarded as equally important within a web domain; (3) different domains have different rankings of important features, although there are certain features that are regarded as highly important among domains studied. These studies provide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on user perceptions of website quality features and lead to further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目 录摘 要i第一章 现代教育的概念与特点1第二章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 应用的必要性22.1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2.2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32.3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把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3第三章 校园网在现代教育中的必要性53.1校园网采用的网络方案53.1.1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网(FDDI)53.1.2异步传输模式(ATM)53.1.3交换式集线器以太网(LAN Switch HUB)63.1.4快速Ethernet63.2.1信息传递。63.2.2资源共享。73.2.3方便教学。7第四章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4.1存在问题84.1.1教学中使用过多的多媒体展示,教学中心发生偏移84.1.2使用多媒体课件,易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94.2对策104.2.1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遵循辅助性原则,不能喧宾夺主104.2.2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目的明确,讲究实效10第五章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发展12结束语13参考文献14第1章 现代教育的概念与特点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重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属性;教育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的教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着自己的内涵。15第2章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 应用的必要性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2.1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首先把人类登月的历程,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过程通过画面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2.2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践证明,教具或者实物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灵活地采用直观教学手段,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了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叙述故事,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语文学科的学习,很重视课文的朗读,教师虽然可以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学生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但如果更多点通过现代的计算机多媒体运用音像把语言文字中描写的情景再现,可以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听过多媒体示范朗读后,学生自然受到感染、熏陶,并很容易理解、接受课文内容。2.3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把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以及把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概念、法则、基本原理的目的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 ,又要保证学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开的,课堂上老师主要讲授理论 ,学生难以通过直观的实验及时消化理论知识。多媒体技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学习、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实验,使学生既能学习到“必需”的操作技能,得到省时“够用”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实践操作本领。以上是我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认识,虽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对现代教育必定会注入新的活力。第3章 校园网在现代教育中的必要性校园网是在学校内部建立的计算机网络,它一般是建立一个主干网,下联多个有线子网和无线子网,使全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够在网上运行。此外,校园网还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能够和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以及Internet相连接,以充分共享网络资源,并能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扩展。目前,我国的大专院校及部分中学已普遍建立了校园网,在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1校园网采用的网络方案3.1.1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网(FDDI) FDDI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高速网络,它广泛用于连接服务器的主干网,并可以和高速桌面设备相连接。FDDI采用了双环结构,可以提供快速的系统恢复功能,并具有快速、结构灵活、易扩充以及开放性能好等优点,适合于构筑校园网的主干网。3.1.2异步传输模式(ATM) ATM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递模式,他在数字交换过程中采用了统计复用技术,即不将时隙固定分配给某一个呼叫,只要隙空时闲,任何一个允许接入的呼叫都可以占用空闲时隙。ATM以光纤作为信息传输介质。由于光纤系统具有高速、宽带、分组交换时间短等优点,能够在网上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适合于多媒体应用。3.1.3交换式集线器以太网(LAN Switch HUB) 交换式网的一台交换机(又称为交换式集线器)把收发器、网桥、路由器的功能集中在一起,并由交换机吧多台工作站、多个网段或多个LAN连接起来,实现网络通信。交换机分为工作组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和ATM交换机三种类型。其优点是:延迟低、端口密度高、通信通道多、吞吐量大、以及便于进行低速网与高速网之间的转换等。交换以太网是将交换机置于路由器和传统的以太网集线器之间,可以将LAN或分小后的网段接入交换机、而路由器则提供与广域网的连接。3.1.4快速Ethernet Ethernet是一种总线结构的LAN,其中总线是Ethernet传输信息的媒体,早期的总线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体,近来已可以使用屏蔽双绞线或光缆作为总线,在总线上可以连接多个站点。3.2 校园网的功能3.2.1信息传递。 这是校园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来实现电脑与电脑之间传递各种信息,使分散在校园内不同地点的电脑用户可以进行集中的控制管理。在校务部门建立网络服务器,可以为整个校园网络提供各类教学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管理。3.2.2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接入DDN或ISDN,很容易将校园网连接到Internet,这样,网络内的各电脑终端不但可以互通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享受网络服务器上的相关数据Internet网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信息资源,校园网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也将成倍地增强。硬件资源共享 网络中各台电脑可以彼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电脑出现故障,它的任务就由网络中其他电脑代而为之,当网络中的某台电脑负担过重时,网络又可将新的任务转交给网络中较空闲的电脑完成。3.2.3方便教学。 网络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取代语言实验室进行更生动的语言教学,也可以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校园网络不但可以在校内进行网络教学,还很容易同外界大型网络连结,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第四章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信息技术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学校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但是,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着对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应用中的理解及操作层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使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在应用中存在的误区及克服对策方面,根据我的实践及他人的经验,我的见解如下。4.1存在问题4.1.1教学中使用过多的多媒体展示,教学中心发生偏移在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认为在在新课改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是教学中万能的技术,在课上从头至尾都使用多媒体,而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代替黑板与挂图和实验,其追现代化的意思固然不错,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物体具体化,微观物体宏观化,对教师讲授重点和难点是有一定帮助的,但过多的多媒体展示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在实验课中以多媒体课件实验为主,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过分的意境表达,会剥夺学生的想像力和对优美文字的整体感情能力;数理教学过分形象化,将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以多媒体为中心,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放映者,无法发挥主导作用,也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都被禁锢于课件、多媒体、设备操作中,这种做法未免本末倒置。4.1.2使用多媒体课件,易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多媒体效果,过多地使用声音、图片、动画来展示教学内容,结果弄巧成拙,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知识传递的主题。还有的教师不管学科和所传授知识的特殊性,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公式推导、例题演算的过程一下子显示出来,这样既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也无法实现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一般我们上课时用的课件都是事先根据教学要求而设计确定的,而现在多数课件的开发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单纯追求直观和生动,忘记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的主动性。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照这样的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软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很容易会进入一种“人灌+机灌”的新的课堂教学误区。而教师也受到定型情节的课件影响,完全围绕着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把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4.2对策4.2.1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遵循辅助性原则,不能喧宾夺主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必须明确:运用一切教学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上好语文课,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培养能力,一切的手段都为这个目的而服务。总而言之,恰当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4.2.2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目的明确,讲究实效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粉 笔与黑板亦不能全然抛弃。有的老师认为用PowerPoint做幻灯片,可以输入大量的文字,有动画效果、音响效果,好!同时也不用板书了,还真方便。其实这种想法很不正确,教师的板书自有其独到之处,是其他手段无法取代的,运用时应因文而异、因课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选择运用。训练朗读能力,可选用声学媒体。如让学生听优秀播音员和演员的朗读录音,也可录取教师或学生的范读播放。这样,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纠正朗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教读文学作品,适当地放映有关影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认识。总之,使用任何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目的都要非常明确,要讲究实效,科学使用,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起不了应有的作用。总而言之,恰当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第五章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发展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不再直接控制教学过程,但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教学干预: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督导和评价学生的主动学习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没有把教师置身事外,而且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反馈的信息,把握教学干预的时机和力度,适时、适度地实施教学调控,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模拟教学的实践,我们体会到现代教学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结合各门学科之间的特点,紧紧围绕建构新型教学结构来进行创建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注意运用学与教并重的教育理念来设计教学,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网络的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建议书的撰写技巧与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复习备考的独特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作答规范试题及答案
- 心态调整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计划试题及答案
- 适应环境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核心课程课题申报书
- 微生物检验技术的教育培训体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职业发展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心理调适策略试题及答案
- 蜡笔小新跳舞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三查四定表完整版本
- 中国晕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4 )
- 长途大客车总布置设计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T∕CAAA 002-2018 燕麦 干草质量分级
- 方格网计算步骤及方法
- 课题评分表(共1页)
- 六年级趣味数学(课堂PPT)
- 询价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