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格力电器郑州家用电器建设项目-总装、两器厂房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3第二章 工程概况42.1设计概况42.2高支模区域识别42.3高支模体系设计82.4工程难点142.4.1管理方面难点142.4.2技术方面难点15第三章 施工准备163.1技术准备163.2机具准备163.3材料准备16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184.1梁板模板及支撑体系选择184.1.1柱模板选型184.1.2梁板模板选型184.1.3立柱及其他杆件194.3模板设计224.3.1柱模板设计224.3.2梁、板模板设计254.3.3楼梯模板设计294.3.4特殊部位模板设计30第五章 模板施工工艺325.1模板的现场制作与加工325.1.1对制作与加工的要求325.1.2对制作与加工的管理和验收的具体要求325.2模板支设325.2.1柱模板支设325.2.2梁板模板支设335.3模板的拆除335.3.1拆除的顺序335.3.2模板拆除的要求345.4模板的维护与修理345.4.1模板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345.4.2模板的维护35第六章 高支模施工方法366.1 支撑系统安装366.1.1碗扣式钢管支撑系统安装366.1.2高支撑体系的构造要求376.2搭设及使用要求396.3高支模施工注意问题406.4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406.5高支模拆除41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44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46第九章 计算书499.1梁模板计算499.1.1最大梁截面499.2柱模板计算579.2.1荷载组合579.2.2面板验算589.2.3小梁验算599.2.4柱箍验算619.2.5 对拉螺杆验算649.3板模板计算659.3.1.1荷载设计659.3.2.主梁验算709.3.3立柱验算729.3.4可调托座验算:729.3.5立柱地基基础验算:739.3.6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73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73第一章 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格力电器郑州家用空调建设项目-总装、两器厂房工程施工图纸/2格力电器郑州家用空调建设项目-总装、两器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08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8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9国家及河南省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等/10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第二章 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格力电器郑州家用空调建设项目内容包含物资库、战略库、注塑车间、钣金喷涂车间、压缩机冲压压铸车间、压缩机装配车间、两器管路车间、总装车间、成品库等配套设施。占地面积约757127 m2,建筑面积约994774 m2。项目位于郑州高新区西四环以西、须水河路以东、枫香街以北、金菊街以南,二标段工程是位于场地中部的总装和两器管路厂房工程。根据建设部颁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相关规定:凡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 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 m2及以上,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凡层高大于8m或施工面荷载大于15kN/ m2、线荷载大于20kN/m的结构,其模板施工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高大支模施工,需要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合格后方可施工。根据分析,两器管路三混凝土结构部分一层层高10.5m,二层层高为5.5m6.14m,夹层层高为6.0m,结构总高度为16.64m。总装车间一层层高为10.5m,夹层层高6.7m,二层层高为6.5m7.5m。均为高大模板。2.2高支模区域识别 高支模区域轴线范围标高范围(m)主梁截面(mm)次梁截面(mm)板厚(m)搭设高度(m)(1)两器管路车间三1轴18轴及F轴H轴(夹层)0.000+6.0001轴18轴:250800 及300800F轴H轴:250800 及3008001轴18轴:2505001轴18轴:2505001205.88(2)两器管路车间三19轴27轴及F轴H轴0.000+6.00019轴27轴:250800F轴H轴:25080019轴27轴:250500及250600F轴H轴:2505001205.88(3)两器管路车间三19轴27轴及A轴F轴0.000+10.50019轴27轴:300900A轴F轴:350100019轴27轴:250900A轴F轴:无12010.38(4)两器管路车间三19轴27轴及A轴F轴+10.500(+16.000+16.640)19轴27轴:300900A轴F轴:35090019轴27轴250800A轴F轴:无1205.386.02(5)总装车间1轴12轴及H轴N轴(夹层)0.000+6.7001轴12轴:4001000H轴N轴:50011001轴12轴:4001000H轴N轴:无1206.58(6)总装车间1轴12轴及A轴G轴, 12轴36轴及F轴G轴(夹层)0.000+6.7001轴12轴:4001000A轴G轴:500110012轴36轴:4001000F轴G轴:40011001轴12轴: 4001000A轴G轴: 无12轴36轴:400900F轴G轴:2404001206.58(7)总装车间12轴45轴及A轴F轴(H轴N轴), 37轴45轴及F轴H轴0.000+10.50012轴45轴: 4001000A轴F轴(H轴N轴):5001100F轴H轴:500110012轴45轴: 4001000A轴F轴(H轴N轴):无F轴H轴:无12010.38(8)总装车间1轴45轴及H轴N轴+10.500(+17.000+17.850)1轴45轴: 400900H轴N轴: 40010001轴45轴: 400900H轴N轴:无1106.57.35(9)总装车间37轴45轴及F轴H轴+10.500+17.00037轴45轴:400900F轴H轴:400100037轴45轴:400900F轴H轴:无1106.5(10)总装车间1轴45轴及A轴G轴+10.500(+17.000+18.000)1轴45轴: 400900A轴G轴: 40010001轴45轴: 400900A轴G轴:无1106.57.5详见下图:高支模区域(1)(3)平面示意图高支模区域(4)平面示意图高支模区域(5)(7)平面示意图高支模区域(8)(10)平面示意图2.3高支模体系设计(1)支撑体系支模高度楼板模板支撑规划构造要求538m7.5m立杆双向间距0.9m0.6m,步距1.2m。扫地杆距基面200mm;外围设竖向连续剪力撑,中间纵横每隔9m设置5m宽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和扫地杆处设水平剪刀撑。10.38m立杆双向间距0.9m0.6m,步距1.2m。扫地杆距基面200mm;外围设竖向连续剪力撑,中间纵横每隔9m设置5m宽竖向连续剪刀撑,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间和扫地杆处设水平剪刀撑,且相临两竖向剪刀撑之间设连续式剪刀撑;架体与结构柱有效连接。(2)立杆布置本工程高支模区域(3)(两器管路车间三)与高支模区域(7)(总装车间),首层支模高度为10.38m,板厚120mm,区域面积大(约为55800m2),为本工程高支模控制重点。从其中选取边缘部分和中间部分楼板及主次梁进行立杆布置如下:高支模区域(3)立杆布置高支模区域(7)立杆布置(3)模板选型梁底模板采用18mm厚硬质双面覆膜多层木胶合板。板模板采用18mm厚硬质双面覆膜多层木模板。(4)支撑体系搭设型式截面尺寸(B*H)mm梁底立杆数(根)梁底立杆间距(mm)梁跨立杆间距(mm)梁底主次龙骨梁侧加固备注3509001600900梁底主龙骨方木采用100100mm ,次龙骨方木采用50100mm,根数为4根。主龙骨竖向采用双根48普通钢管450mm,水平采用双48普通钢管,梁中加一道M14对拉螺杆,纵向间距450mm,间距为1/2梁高,与双48普通钢管连接,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150mm。高支模区域(3)35010001600900梁底主龙骨方木采用100100mm ,次龙骨方木采用50100mm,根数为4根。主龙骨竖向采用双根48普通450mm,水平采用双48普通钢管,梁中加两道M14对拉螺杆,纵向间距450mm,间距为1/3梁高,与双48普通钢管连接,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150mm。高支模区域(3)40010001600900梁底主龙骨方木采用100100mm ,次龙骨方木采用50100mm,根数为4根。主龙骨竖向采用双根48普通450mm,水平采用双48普通钢管,梁中加一道M14对拉螺杆,纵向间距450mm,间距为1/2梁高,与双48普通钢管连接,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150mm。高支模区域(3)50011001600900梁底主龙骨方木采用100100mm ,次龙骨方木采用50100mm,根数为4根。主龙骨竖向采用双根48普通450mm,水平采用双48普通钢管,梁中加两道M14对拉螺杆,纵向间距450mm,间距为1/3梁高,与双48普通钢管连接,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150mm。高支模区域(7)高支模区域(3)梁板模板支撑示意图高支模区域(7)梁板模板支撑示意图梁底支模大样图2.4工程难点2.4.1管理方面难点本工程总装车间单层面积约73000平方米,模板及架体配置一层,工期紧,需要在8个月内完成主体施工,材料周转管理难度大。现场必须严格按照施工部署进行施工,重点控制模板周转时间,保证总体工期。2.4.2技术方面难点本工程总装车间夹层层高为6.7m,二层层高为6.5m-7.5m,一层层高达10.5m,层高高、变化大;梁截面尺寸达5001100mm,对于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及后浇带的模板设计尤为重要。支撑体系选择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通过软件计算,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后浇带两侧各预留23排脚手架模板均不拆除,保证后浇带支撑的稳固。第三章 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由技术部牵头,组织工程部、质安部、物资部等相关部门,详细审阅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设计洽商,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请设计给予确认、提出合理建议,解决并办理相关手续,尽量将问题在施工前解决。根据施工图纸、质量目标、总进度网络计划,选择合理的模板体系和确定需要投入的材料数量。对工程中重点部位采取详细的技术措施,并对工人作好技术交底。3.2机具准备机具名称机具型号机具数量机具功率进场时间压刨MQ423B642011年1月1日平刨MT500642011年1月1日圆盘锯MB104-1642011年1月1日砂轮切断机632011年1月1日3.3材料准备材料名称材料规格材料数量进场时间模板15mm厚172000m22011年2月25日模板18mm厚8600 m22011年2月25日木枋50100mm4090m32010年3月1日碗扣立杆172.4万米2010年3月1日碗扣横杆0.9m103.78万根2010年3月21日碗扣横杆0.6m50.6万根2010年3月21日顶托600mm长22.2万个2010年3月1日对拉螺杆1415000根1.2m2010年3月20日7800根0.9m2010年3月20日182016根1.9m2010年3月10日336根2.3m2010年3月10日木跳板400020050mm1200m32010年3月1日槽钢126132m2010年3月6日103046m2010年3月6日水平安全网(满堂架)15006000mm112500m22010年3月15日水平安全网(外架)9000 m22010年3月20日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4.1梁板模板及支撑体系选择按照总体施工部署、流水段划分及考虑现场施工进度安排,地上结构梁板采用普通胶合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采用碗扣脚手架搭设时,需在回填素土上浇筑120厚C15混凝土垫层,脚手架立在混凝土垫层上;后浇带模板不拆除,待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完成并达到强度后再拆除。4.1.1柱模板选型柱截面尺寸次龙骨主龙骨对拉螺杆截面边长小于或等于900mm柱四边各设1道M18对拉螺栓,间距随柱箍。柱子支撑水平和纵向各三道用钢管配合U托进行支撑。4.1.2梁板模板选型梁截面尺寸梁模板板模板梁底模梁侧模350900(1) 次龙骨为50100木枋,水平间距150mm。(2) 主龙骨采用483.0钢管,纵向间距600mm,顺梁方向设两道100100木枋作梁底支撑,间距500。(3) 梁底立杆顺梁方向间距900。(1)次龙骨为50100木枋,水平间距150mm。(2)主龙骨采用483.0双钢管,水平间距600mm。(3) 梁侧用14mm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横向间距600mm,梁内设两道对拉螺杆,梁底设一道。(1)次龙骨采用50100木枋,竖向间距150mm;(2)主龙骨采用双钢管加固间距随立杆;(3)立杆间距 900900mm,步距1200mm。4001000(1) 次龙骨为50100木枋,水平间距150mm。(2) 主龙骨采用483.0钢管,纵向间距600mm,顺梁方向设两道100100木枋作梁底支撑,间距500。(3) 梁底立杆顺梁方向间距600。(1)次龙骨为50100木枋,水平间距150mm。(2)主龙骨采用483.0双钢管,水平间距600mm。(3) 梁侧用14mm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横向间距600mm,梁内设一道对拉螺杆,梁底锁口一道。300900(1) 次龙骨为50100木枋,水平间距150mm。(2) 主龙骨采用483.0钢管,纵向间距500mm,顺梁方向设两道100100木枋作梁底支撑,间距500。(3) 梁底立杆顺梁方向间距900。(1)次龙骨为50100木枋,水平间距150mm。(2)主龙骨采用483.0双钢管,水平间距600mm。(3) 梁侧用14mm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横向间距600mm,梁内设两道对拉螺杆,梁底设一道。250900(1) 次龙骨为50100木枋,水平间距150mm。(2) 主龙骨采用483.0钢管,纵向间距600mm,顺梁方向设一道100100木枋作梁底支撑。(3) 梁底立杆顺梁方向间距900。 (1) 次龙骨为50100木枋,水平间距150mm。(2)主龙骨采用483.0双钢管,水平间距600mm。(3) 梁侧用14mm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横向间距600mm,梁内设一道对拉螺杆,梁底锁口螺杆一道。4.1.3立柱及其他杆件1、 立柱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 立柱需接长时,支架首层立柱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等于200mm,严禁施工中拆除扫地杆,立柱应配置可调底座或固定支座,如下图:首层立柱布置示意3 、立柱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4、水平拉杆(1) 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2) 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 当层高小于8m时,水平拉杆如下图示意:5、周边拉结1) 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2) 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3) 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4.3模板设计4.3.1柱模板设计柱模板采用15mm厚硬质双面覆膜多层木模板,背楞采用100mm100mm木枋,间距250mm,抱箍采用双槽钢抱箍,4m以下采用12#槽钢间距为450mm,4m以上采用10#槽钢间距为600mm,并采用18对拉螺杆沿柱模四周拉结。柱模板加固采用钢管带U托斜撑,斜撑沿柱高设置三道,柱宽1000mm,斜撑水平方向设置三道。1)柱模板支设及加固图柱模倒角示意图2)柱模板支设及加固图柱高度超过8m时,分两次进行施工,柱板支模方式如下:高柱模板支设图为了保证高柱第二节施工接缝处不错台,施工时在柱中部预埋M18对拉螺栓,上部模板安装时下跨300mm,用预埋的对拉螺栓及柱箍将下口模板锁紧,高柱接长做法见下图:4.3.2梁、板模板设计4.3.2.1梁、板模板设计板底采用18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200mm,主龙骨采用双钢管1200mm。支撑体系采用碗扣满堂支撑体系,立杆间距900 x 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跨度大于4米的梁、板,其底模跨中必须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碗扣支撑上部悬挑段不得大于300mm。梁模板采用面板为15mm厚硬质双面覆膜多层木模板,梁底模铺在50100mm的木枋上,木枋间距150mm,梁侧模外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150mm。木枋表面刨平以保证与模板接合面平整。梁侧模采用483.0双钢管做背楞,间距600mm。梁高1.4m、1.5m中间设两道14600对拉螺杆,梁高小于或等于1.0m、大于0.6m的梁,中间设一道14600对拉螺杆,梁高小于或等于0.6m的梁中间不布置对拉螺杆,梁底均设置14600锁扣螺杆一道。梁底模采用483.0单钢管做主龙骨,间距600mm,采用50100mm木枋做次龙骨,间距150,沿梁长方向布置。 高支模区域(3)梁板模板支撑示意图高支模区域(7)梁板模板支撑示意图4.3.2.2满堂架布置选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板底立杆间距为900x900,水平杆步距1200mm,底部垫50mm垫板,顶部采用U托调节,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150mm,主龙骨采用双钢管、间距1200mm,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梁高600的梁底设置1道48普通钢管作为承重钢管,居中设置,间距600mm; 剪刀撑1) 当立柱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应设置通高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专用斜杆钢管剪刀撑2) 当立柱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3) 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4) 当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4.8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示意图同上。4.3.3楼梯模板设计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侧板,底模板超出侧模2-3cm。先在侧板内侧弹出楼梯筏板厚度线和侧板位置线,侧模、踢步模板和踏步模板按图加工成型,现场组装。为了保证踏步板一次成型,踢步模板下口背枋倒45度角,便于铁抹子收光。为确保踏步线条尺寸的准确,踏步板的高度必须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样时,须预留出装修面层的厚度。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加快拆头斜撑,中间设横向拉杆一道,侧模固定采用50100的木枋固定。楼梯模板示意图楼梯模板支设图4.3.4特殊部位模板设计4.3.4.1梁柱接头模板设计梁柱接头模板采用四块木模板配制的带梁豁的柱模板组合制成定型模板。面板采用15mm木模板,背肋采用50100mm木枋,木枋与木模板接触面必须过刨。根据梁的尺寸在模板上留出梁豁,豁口周边加50100mm木枋。梁豁以下的柱模长度应不小于100mm长。详见下图。梁柱接头模板由专人进行制作,以确保梁柱接头模板的尺寸准确性。梁、柱模板接头处理示意图4.3.4.2后浇带模板设计在梁板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梁板模板拆除时,后浇带两侧各预留23排脚手架及模板不拆除,用以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拆模要求时拆除。楼板后浇带模板和支撑单独配置,在浇筑该处混凝土之前,两侧楼板的模板和每边各留两跨支撑不拆,后浇带靠近次梁的方向时,次梁支撑架与次梁外一跨支撑架及模板均不拆除。分隔采用快易收口网支挡。第五章 模板施工工艺5.1模板的现场制作与加工5.1.1对制作与加工的要求模板制作应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棱角平直光洁,面层平整,拼缝平严,不大于2mm。柱模板的高度比柱结构尺寸的净高高30mm,即模板高度=层高-梁高+30mm。5.1.2对制作与加工的管理和验收的具体要求模板制作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抽查模板制作质量,主要检查模板制作规格、数量、尺寸是否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的标准制作。模板制作完成后,必须经过工长、质检验收通过才能现场安装。5.2模板支设5.2.1柱模板支设1)工艺流程安装前准备一侧柱模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清扫柱内杂物安装就位对面模板安装斜撑安装另一方向模板调整模板位置紧固对拉螺栓斜撑加固预检。2)施工方法支设前,将木模板按尺寸拼装成型,并在指定模板边角上,用强力胶将成品PVC倒角条粘贴于木模板内侧。安装前,检查柱体模板编号,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及预埋件是否安装到位。模板底部板面应平整,沿柱边线向外3-5mm贴好海绵条,检查柱模板编号,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预埋件是否安装到位。用塔吊将模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调整至模板与楼面呈75,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并进行临时固定。安装柱模前,要对柱接茬处凿毛,清除柱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柱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柱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或接茬处边缘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柱螺栓的安装质量。5.2.2梁板模板支设1)工艺流程弹1m线 搭设满堂脚手架(一层底部垫脚手板,二、三、四层底部垫木枋) 调整梁底钢管标高 安装梁底模 安装顶撑并调平 安装梁侧模 墙边木枋(贴密封条)就位 摆设主次龙骨 铺设楼板模板 支撑架加固2)施工方法楼板模板施工前应先弹1m线,根据1m线搭设满堂脚手架;一层钢管架立杆下垫好脚手板,二、三、四层钢管架立杆下垫好木枋,放好梁位置线,采用吊线坠的方式将位置线引至钢管架上。调整梁底钢管标高,调平后,铺设梁底模,梁底模两侧用扣件锁紧,防止梁底模跑位。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封梁侧模,梁侧模应落在梁底模上,同时安装快拆头,调整板底钢管架高度以满足层高要求。铺设主次龙骨,按配置方案将模板摆放好,模板拼缝要严密,用钉子把模板固定。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上。将主龙骨放在U托上,主龙骨上铺次龙骨,次龙骨接长时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不少于500mm。梁模板采用15mm厚硬质双面覆膜多层木模板,采用板模压侧模,侧模包底模的方法。梁底模与侧模采用企口缝,侧模包底模的做法。梁模企口节点示意图5.3模板的拆除5.3.1拆除的顺序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板模拆除方法为:将旋转可调支撑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禁止敲击模板。模板在撬松后,未吊运走前,必须用锁具锁住,以防模板倒塌。5.3.2模板拆除的要求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项目工长和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送监理审批方可生效执行。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1)构件跨度大于8m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构件跨度小于8m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楼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2)上层顶板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方可拆除本层顶板梁支撑。待二层结构混凝土浇注后方可拆除一层满堂架。预应力部分满堂架待张拉完毕后方可拆除。后浇带单跨内模板及支撑体系不拆除,待主体结构封顶60天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方可拆除后浇带模板及支撑体系。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5.4模板的维护与修理5.4.1模板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柱模板及梁侧、梁底模板等预先制作的模板,应进行编号管理,模板宜分类堆放,以便于使用。模板安装及拆除时,信号工到场指挥,起钩或落钩应轻起轻放,不准碰撞,不得使劲敲砸模板,以免模板变形。加工好的模板不得随意在上面开洞,如确需开洞必须经过主管工长同意。木模板根据尺寸不同分类堆放,需用何种模板直接拿取,不得将大张模板锯成小块模板使用。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水平结构模板支设后刷水溶性脱模剂。竖向结构采用覆膜胶合板模板时,使用前应刷水溶性脱模剂。吊装柱模板时,采取在柱模板龙骨上穿16钢筋,吊点设置在钢筋上。5.4.2模板的维护木模板应放在室内或干燥通风处,露天堆放时要加以覆盖,模板底层应设垫木,使空气流通,防止受潮。拆除后的多层木模板应将模板面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将留在上面的钉子起出,并分类堆码整齐。第六章 高支模施工方法6.1 支撑系统安装6.1.1碗扣式钢管支撑系统安装(1)工艺流程安放垫木竖立杆、安放扫地杆安装底层(第一步)横杆安装斜杆接头销紧铺放脚手板安装上层立杆紧立杆连接销安装横杆设置连墙件设置剪刀撑挂安全网。碗扣脚节点连接示意图(2)竖立杆、安放扫地杆1)脚手架地基基础必须按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按地基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地基高低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起伏不平土壤地基上的立杆,必须采用可调底座。2)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部横杆(扫地杆)严禁拆除, 立杆应配置可调底座。(3)安放底层横杆根据步高的要求将横杆接头插入立杆的下碗扣内,然后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扣下,并顺时针旋转,将横杆与立杆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4)平放在横杆上的脚手板,必须与脚手架连接牢靠,可适当加设横杆,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小于150mm。(5)接立杆接头是立杆同横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组装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安装碗扣式脚手架时,立柱和纵、横向水平杆的安装必须同步进行,接头必须锁紧。(6)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时,应检查立杆与横杆是否垂直,相邻的两下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填充等;如是装配原因,则应调整后锁紧;如是杆件本身原因,则应拆除,并送修。6.1.2高支撑体系的构造要求(1) 模板安装应顺序进行拼装。钢管与碗扣支架立柱不得混用。且立杆接头应错开布置,严禁将接头布置在同一水平高度。(2)支撑架立杆下应垫设50100木枋。当支撑架立杆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应首先进行基土平整夯实,夯实系数需大于0.90,并在立杆下铺设502004000的通长脚手板,以满足立杆支模强度的要求。本工程在搭设满堂架前预先浇筑120mm厚地坪,以满足立杆支模强度要求。(3)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4)可调U托的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5) 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6)模板支撑架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每隔4排立杆,设一道纵横向,由底到顶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模板外侧周圈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4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如下图:四周设连续式垂直剪刀撑支撑架内4根立杆设竖向连续剪刀撑 (7)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混凝土柱的部位抱结,以确保稳定。所有连墙件使用的扣件均采用双扣件连接。连墙件符合以下规定:1)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脚手架的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抱柱连墙件做法2)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并应尽量设置在立杆及主节点附近,控制距立杆距离不得大于300mm,连墙件通过双直角扣件与纵向横杆连接,若可以与立杆连接时应直接与立杆连接。 (8) 钢管架支承在下层梁、板上,支撑梁外侧模板的斜撑从钢管架上斜挑出来,严禁从结构外脚手架上搭设支承架。6.2搭设及使用要求(1)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交底且具备脚手架操作证;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应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严禁在架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2)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3)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4)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可开始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以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5)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6)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6.3高支模施工注意问题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领导班子,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高支模支撑体系,首层局部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支模完毕,经班组、项目部自检合格,公司技术部及质保部复检合格,报监理、安监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4)高支模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内爬下,应从外排架进出工作面。 (5)高支模搭设、拆除和砼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6)混凝土浇筑时,专职安全员观察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6.4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1)支模完毕,经班组、项目部自检合格,公司技术部及安全部复检合格,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邦扎钢筋、浇筑混凝土。(2)高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3)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主要质量记录:1) 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2)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 拆模申请报告。(4)脚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规定:1) 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文件: 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的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2)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螺纹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3) 脚手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首段以高度为6m进行第一阶段(撂底阶段)的检查与验收。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的特殊情况的检查。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4)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保证架体几何不变形的斜杆、连墙件、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其中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扭力矩达到8m100板2m502m、8m758m100悬臂结构2m1002m100注:“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指与设计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3)高支模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5)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6)拆除平台、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7)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8)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9)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10)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高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11)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12)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脚手架。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13)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1)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2)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3)通长水平杆,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立杆时方可拆除。4)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5)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交叉支撑应先传递至周边楼层或地面,并周转到室外。6)拆下的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人工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7.1 质量标准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如下表模板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移柱、墙、梁3尺量2底模上表面标高3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截面尺寸基 础5尺量柱、墙、梁34层高垂直度层高不大于5m3经纬仪或吊尺、尺量大于5m5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6表面平整度2靠尺、塞尺7阴阳角方正2方尺、塞尺顺直2线尺8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2拉尺、尺量9预埋管、螺栓方正2拉尺、尺量顺直210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2拉尺、尺量螺栓外露长度+5、-011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3拉尺、尺量宽、高5对角线612插筋中心线位移5尺量外露长度+10、07.2控制措施7.2.1模板安装控制措施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隔离剂。墙模校正时拉杆与地面夹角为450。质量不合格材料,模板变形未修复的,严禁使用。在模板支设标高通拉小白线,及采取水准仪控制模板的支设标高。模板根据构件设计尺寸通过计算确定纵横龙骨的尺寸及间距。防止浇筑后混凝土厚薄不一致,截面尺寸不准确。模板成型班组自验,实行“三检制”,合格后报工长检验,然后依次报工程技术部长、质量部长、总工程师进行核定。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报验单,对于模板成型过程中要点真实记载,由质量部向监理报验。每个环节检查出现质量问题,视性质轻重等查处上一环节并由上一环节承担责任,同时由上一环节负责人负责改正问题。吊装应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材料分布均匀,不要集中堆载造成超过支撑设计荷载。每验收批模板拆模后应由质量部召集质量分析会,采取提高或改进质量措施。7.2.2相邻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注意点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修复。砼吊斗不得冲击模板。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8.1 文明施工措施8.1.1对现场堆场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和储存,并挂牌标示,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并设专人管理。8.1.2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8.1.3使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锯片送速不能过快。8.1.4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8.1.5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8.1.6支模和拆模后,及时清理,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8.2 安全措施8.2.1必须严格执行项目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负其责,各工序施工前各专业工长及时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8.2.2坚持周一安全教育活动,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对本周的工作安排,应有针对性的教育,并认真记录。8.2.3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8.2.4从事2m以上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8.2.5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不准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8.2.6拆模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模板拆除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8.2.7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精神集中,站在安全的工作面进行工作,并注意各洞口及临边的防护,酒后不可上班。8.2.8做好现场胶合板及其它易燃品的堆放管理,堆放场地内必须配备灭火器材。8.2.9工作中,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且不得让非本工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8.2.10模板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声波定位仪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箭筒套体育器材项目营销计划书
- 便携式婴儿摇床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书籍装订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放大设备摄影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画框挂杆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坚果钳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化妆粉产品供应链分析
- 咖啡杯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玩具滑板车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HJ1188-2021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
- 【新教材】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地球 学情评估试卷(含答案)
- 《快乐的一天》(教案)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一年级上册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一般危险源LEC法风险评价赋分表(指南)》
- 2024-2030年中国3-甲基吡啶市场深度评估及未来供需格局分析研究报告
- 大国崛起之中国高铁课件讲解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三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 房屋租赁纠纷投诉书范文
- 摆摊分成合同范本写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降低脑卒中患者睡眠节律紊乱发生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