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明清县志.doc_第1页
山东潍坊明清县志.doc_第2页
山东潍坊明清县志.doc_第3页
山东潍坊明清县志.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辑 元、明、清时期 元 元统一全国之后,在中央和地方政权之间首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政权机构的行省时期。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全国置11个行省和京都近畿的中书省,185路、33府、359州、1127县。以1330年(至顺元年)的政区为准,今市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元初置,1309年(元至大二年)将益都、济南、般阳3 路及宁海1州隶属宣慰司,此后治所移至益都路。1341年(元至正元年) 改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益都路,设总管府,府治益都。辖录事司、6县(直属)、8州,其中益都、寿光、临朐3县(直属),潍、胶、密3州在今市境内。 潍州,州治北海。元初辖北海、昌邑、昌乐3县。1337年(元至元三年), 省昌乐入北海县。 胶州,州治胶西。金为胶西县,属密州。元太祖于县置胶州,辖3县, 其中高密县在今市境内。 密州,州治诸城。辖诸城、安丘2县。此外,莒州仍辖今五莲县地。 明 明朝建立后,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机构中废除行中书省的建制,在全国先后设京师、南京两直隶和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3级。全国为2直隶、13布政使司,分统140府、193州、1138县。以1582年(明万历十年)的行政设置为准,今市境置青州、莱州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青州府,府治益都,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置。1736年(明洪武九年)领1 州、13县,其中益都、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6县在今市境内。 莒州东北部为今五莲县地。 莱州府,府治掖县。1368年(明洪武元年)置。领平度、胶州2州,5县。平度州,州治平度,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改胶水县置,领潍、昌邑2县。 胶州,州治今胶州市。今高密县属之。 清 清统一全国后,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不仅中央机构重叠、官僚队伍庞大,而且地方政权机构也形成层层统辖的严密统治网。地方行政设置实行省( 特别区与之平行)、府(省属厅、州与之平行)、县(府属厅、州与之平行)三级制。同时,在省、府之间还分设诸道。道原为监察区,从乾隆时开始专设“守道” (在固定辖区)和“巡道”(分巡某区或专管刑狱)。清朝前期,全国划为18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内蒙古旗盟。清末,全国划为22个省,辖1700余府、州、县。 以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的政区为准,今市境为青州、莱州、沂州3府所辖, 属山东省。 青州府, 府治益都。领11县。其中益都、寿光、临朐、安丘、昌乐、诸城6县在今市境内。 莱州府,府治掖县。领平度州及掖、潍、昌邑3县,其中潍、昌邑2县在今市境内。 沂州府,府治兰山(今山东临沂市),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升沂州置。今五莲县属之。此外,胶州直隶州所辖之高密县在今市境内。第五辑 中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政区 国民政府行政建置初沿清制,1913年(民国2年)废府、州,实行省、道、 县三级制。今市境内当时的潍县、昌邑、高密、益都、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9县属胶东道(驻烟台)。 1925年(民国14年)改划莱胶道、淄青道。今市境内当时的潍县、昌邑、高密、安丘、诸城、昌乐6县属莱胶道;寿光、益都、临朐3县为淄青道所辖。 1927年(民国16年)裁道,以省领县,今市境各县(市、区)均直属山东省。 1938年(民国27年)山东省设3个行署。1945年改为6个政府办事处,下设17个行政督察区。此间,潍县、安丘、昌乐、益都、临朐5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寿光县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高密、昌邑、诸城3县属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昌邑县) 1947年起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直到1948年昌潍全境解放。 民主政府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1月市境被日军侵占。 在抗日的烽火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相继建立,诸胶边、益寿临广边、胶高等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形成所辖政区。 1941年,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划全省为6个行政区。1943 年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6个行政区为5个主任公署、 1个直属专员公署,辖18个专署区。今市境内当时的高密县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署区;临东、临朐、安丘、淮安4 县属鲁中行政区沂山专署区;益都县属鲁中行政区鲁山专署区;昌邑、寿光2 县及寿潍直属区属清河行政区清东专署区;藏马县属滨海区滨中行署区(相当专署),诸莒边属滨海区滨北行署区;益寿临广四边办事处直属主任公署。 1943年底,各行政主任公署改称行政公署。1944年初,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行政公署。1945年4月,滨海专署改为滨海行署,原辖的3个行署均改为专署。 1945年8月,山东省政府成立,辖5个行政公署、21个专员公署。今市境内当时的潍北、潍南、昌北、昌南4县属胶东行署西海专署区; 胶高县属胶东行署南海专署区;临东、临朐、安丘、淮安4县属鲁中行署沂山专署区; 益都县属鲁中行署鲁山专署区; 潍县、寿光2县及益寿临广四边属渤海行署第五专署;高密、诸城2县属滨海行署第一专署(滨北);藏马县属滨海行署第二专署。 1946年春,山东解放区行政区划又有变动。今市境内当时的昌邑、潍县、潍南、 昌南4县属胶东行署西海专区,胶高县仍属南海专区;临朐、淮安、安丘、昌乐、益都5县属鲁中行署第三专署(沂山区);寿光、益寿2县及羊角沟市属渤海行署第三专署(清河区);诸城、藏马、高密3县属滨海行署第一专署(滨北区)。 1947年5月12日五莲县建立,属胶东行署滨北专署。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4月29日潍坊特别市(省直辖)建立,市政府驻潍城,以潍城、 坊子之简称命名, 辖潍县城、 东关、南关、北关、坊子、望留6个区(1948年7月,望留区划归昌潍专区,1949年4月二十里堡区由潍县划入)。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 1948年6月,昌潍专区建立,驻昌乐。辖昌乐、潍县、安丘、寿南、益临5县。1948年12月,省直辖之益都县划归昌潍专区。次年7月专区机关迁驻益都。 附:日伪政府政区 1938年初, 山东大部地区被日军侵占,3月建立日伪政权“山东省公署”,下设道领县。今市境当时的诸城、高密2县属鲁东道;安丘、潍县、昌邑、昌乐、临朐、益都、寿光7县属鲁南道。1940年全省改4道为10道。潍县、高密、安丘、昌乐、昌邑5县属莱潍道(驻潍县);益都、临朐、寿光3县属青州道(驻益都);诸城县属沂州道。至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政权告终。第六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过多次调整。全国地方政区基本稳定于省、地(市)、县3级。现潍坊市域1949年到1988年, 地专级行政建置主要为昌潍专区、 昌潍地区、 潍坊地区、 潍坊市, 以下领县。1949 年到1958年1月前,县下设区乡;1958年1月至3月,撤区并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1983年,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改革行政机构,实行市管县的新体制。县下撤公社设乡镇。建国后本市行政建置记述如下。 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1年又重建潍坊市,为县级市,属昌潍专署。 1949年6月,鲁中南三专署所辖之淮安、丘南、临朐3县划归昌潍专区。昌潍专区时辖:昌乐、潍县、安丘、丘南、淮安、寿南、益临、益都、临朐9县。 1950年5月25日昌潍专区驻地由益都迁至潍坊, 原胶东区西海专署所辖之昌邑、昌南、潍北3县,及渤海区清河专署所辖之寿光、益寿2县划归昌潍专区。昌潍专区时辖:潍坊市(县级),昌乐、潍县、潍北、昌邑、昌南、安丘、丘南、淮安( 后改名潍安)、寿光、寿南、益临、益都、益寿、临朐14县。 1952年7月,撤销益临、益寿、潍安3县。1953年7月24 日原淄博专区所辖之临淄县划归昌潍专区。 同时撤销潍北、丘南、寿南3县。昌潍专区时辖:潍坊市(县级),昌乐、潍县、昌邑、昌南、安丘、寿光、益都、临朐、临淄9县, 及羊角沟直属区。 1955年3月,博山县由淄博市划入昌潍专区。 同年撤销羊角沟直属区并入寿光县,昌潍专区时辖:潍坊市(县级),昌邑、潍县、昌南、寿光、昌乐、益都、临朐、安丘、临淄、博山10县。 1956年, 胶州专区撤销。其所辖之胶县、胶南、藏马、五莲、诸城、高密6县及莱阳专区的平度县一并划入昌潍专区。同年,藏马县撤销,昌南并入昌邑县。昌潍专区时辖:潍坊市(县级)和潍县、益都、昌邑、寿光、昌乐、临淄、临朐、安丘、诸城、高密、五莲、博山、胶南、平度、胶县15县。 1958年10月,潍县并入潍坊市(县级),博山划归淄博专区,临淄并入益都县,胶南、胶县划入青岛市。昌潍专区时辖:潍坊市(县级),益都、昌邑、高密、安丘、诸城、五莲、寿光、昌乐、临朐、平度10县。 1961年,胶南、胶县复归昌潍专区。临淄、潍县恢复原建制,仍属昌潍专区。 1967年3月13日,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辖潍坊市(县级) 和益都、昌邑、高密、诸城、昌乐、临朐、寿光、安丘、潍县、五莲、平度、胶县、胶南、临淄14县。 1969年12月,临淄县划归淄博市。1977年增设黄岛区,属昌潍地区。1978年胶南、胶县及黄岛区划归青岛市。昌潍地区时辖:潍坊市(县级)和益都、昌乐、安丘、临朐、潍县、寿光、昌邑、高密、诸城、五莲、平度11县。 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所辖县(市)不变。 1983年10月,撤销潍坊地区建制,改建省辖(地专级)市,沿用原潍坊名称,实行市管县体制。同时,平度县划归青岛市,原潍坊市(县级)和潍县析置为潍城、寒亭、坊子3个区。潍坊市时辖:潍城、寒亭、坊子3区,益都、寿光、昌乐、临朐、昌邑、高密、安丘、诸城、五莲9县。 1986年3月1日,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县级),归潍坊市代管。 1987年7月,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县级),归潍坊市代管。 1988年潍坊市辖:潍城、寒亭、坊子3区,青州、诸城2市,寿光、临朐、昌乐、安丘、昌邑、高密、五莲7县。诸城市概况 诸城市位于潍坊市南部。总面积2186平方公里,占潍坊市总面积的12.63 。耕地面积161万亩。1990年,全市总人口为1026662人,其中农业人口958464人,非农业人口68198人。 有汉族、回族、藏族、壮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等民族,汉族为多。辖15镇、12乡,1313个村。 建国前,诸城经济发展缓慢,产业萧条,最好年景的1936年,工农业总产值仅4324.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20万元,占7.4,农业总产值4004.5万元,占92.6。 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4184.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2万元,占5.31, 农业总产值3962.2万元,占94.69 。 建国后, 经济建设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景象。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8748.7万元,比1949年增长1.09倍。其中工业总产值780万元, 比1949年增长2.51倍,农业总产值7968.7万元,比1949年增长1.01 倍。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9904.8万元。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迅速增长到35334.5万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19665万元,占55.66,农业总产值15669.5万元,占44.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47404万元, 比1978年翻了3番多,年均增长速度为15.6,其中工业总产值228701万元,占65.83,农业总产值118703万元,占34.17;社会总产值392738万元,比1978年增长7.84倍。 建国前,境内只有纺织、土陶、砖瓦、编织等个体手工业。建国后,经济建设发展较快,至1957年,全县有工业企业48个,年产值780万元。1958年, 工业企业猛增至543个, 年产值1899万元。到1965年,工业总产值又增至1687万元;1970 ,工业企业发展到58个,年产值增至4091万元。此后,工业规模迅速扩大,1975年,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达1.06亿元。1978年,境内有工矿企业 155 个,产年值达19665万元,是1949年的7.9倍。至1988年,全市拥有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化工、食品、饲料、建材等8大行业,339个工业企业,其中市直78个、乡镇261 个。1990年,全市工业有全民所有制企业44个,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1280个,个体和联合体所有制企业4296个。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依次为31.8、57、11.2。主要工业产品有纱、布、服装、布鞋、席梦思床垫、水泥、纺织机械、晶体管零件、摩托车、饮料酒、混合饲料等330多种。有33 种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和部优质产品。市优质产品率达17.2,有14大类90多个品种打入国际市场,销往联邦德国、英、日、泰、马和港、澳等17个国家和地区。 1949年,粮食亩产仅50多公斤,1978年,上升到146.5公斤。1958年始, 大兴水利,先后几次大规模治理了潍河、百尺河、涓河等境内主要河流,共建大小水库109座、塘坝727个,能浇地万亩以上的扬水站10个(有效灌溉面积达98.88万亩) , 彻底改造涝洼地26万亩,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1.52万千瓦,机耕面积97.2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78。1990年,全市拥有耕地面积161万亩,其中机耕面积123.12 万亩,占83.7,有效灌溉面积113.7万亩,农机总动力34.64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16.69万吨, 每亩平均施用105公斤。粮食总产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