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QC07制程稽核作业重点.doc_第1页
IPQC07制程稽核作业重点.doc_第2页
IPQC07制程稽核作业重点.doc_第3页
IPQC07制程稽核作业重点.doc_第4页
IPQC07制程稽核作业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程檢驗及稽核作業重點 IPQC01項次管制項目判定標準檢測方法儀器設備適用組別1)工令通知單確認文件管理審核正式生產時必須依工令通知單生產,重工品則需依成品驗退單或矯正與預防處理單作業.產品制程規範之料號必須與工令通知單相符。工令通知單成品檢驗驗退單矯正與預防處理單產品制程規范全部2)訂審資料的確認方式及資料錯誤的處理流程文件管制審查使用之制程規范是否經過文管中心發行?(文件發行章及禁止影印章。)版本是否最新版本?內容與目錄版本應一致。舊版不得在生產現場。 0.1 零點几代表非正式版本1或2則代表正式版本非正式版必須經過特采方可投入生產。訂審資料是否齊全? (訂審資料包括訂審資料一覽表美工圖客戶圖紙產品制程規范樣品復合片)。 訂審資料版本是否一致? 首次量產的產品品管人員需仔細核對全檢網版客戶圖紙美工圖復合片文案字體內容是否一致? 確認首件時認真合對訂審資料是否有錯誤之處? 訂審資料現批手改后下批生產時應改為電子檔經文管發行?確認實際操作與產品制程規范要求一致?生產時發現產品制程規范有錯誤地方時IPQC需通知現場生技工程人員及生管當場確認改正生產負責開立制造領班及IPQC簽核后給予生管簽收。(IPQC人員需開立異常矯正及預防處理單)發給責任單位)。對于之前有提出修改的地方再次生產時品管人員需跟進生技是否及時修改并發放新的產品制程規范至車間目視 產品制程規范全部3)成品檢驗規範確認任何料件經品管檢驗時都必須有相應之檢驗規范無檢驗規范應及時上報?是否有相應料號之成品檢驗規范? 版本是否為最新?生產時是否依成品檢驗規范進行自主檢驗選用之等級是否正確?(依產品制程規范要求)檢驗規范是否經過文管中心發行?(有文件發行章)成品檢驗規范目視全部4)環境稽核溫濕度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并依規定每日進行點檢并記錄。)無塵室是否依規定進行定期檢測與作記錄?無塵室等級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是否依規定進行照度點檢?(品管需每日稽核是否點檢及結果是否符合要求并簽名)半網5S工作每天三次?溫濕度點檢記錄表照度點檢記錄表目視全部5)設備保養稽核制造人員是否依設備保養點檢表進行日周月保養?應依點檢表抽查確認其是否確實落實執行?設備保養點檢表全部6)無塵室管制稽核進入無塵室是否依規定進行風淋?是否穿著規定之拖鞋或戴鞋套?是否脫掉襪子?拉鏈是否完全拉好?頭發不得外露?是否有外來推車棧板等工具進入無塵室(無塵室應為專用工具)無塵室之濾網是否定期更換點檢?(查核履歷表)落塵量是否定期檢測?定點檢測?(測量結果合格)拿產品時必須戴手套?(未確實執行)無塵室是否有不合無塵室管制之物品?(如紙箱紙管等)無塵室管制條例目視全網半網7)區域及顏色管理稽核待驗區地面標示白色 產品白色欄子合格品區地面標示藍色 綠色欄子不合格品區地面標示紅色 紅色欄子(必須有)GP不合格品區地面標示紅色 紅色欄子(必須有)品質不良品是否置于不合格品區?GP不良品是否置于GP不合格品區現象?(兩者不可混放。如一個產品同時具GP不合格及品質不合格則需置于GP不合格品區。)待檢品合格品不合格品是否放在相應 的區域及產品放置的欄子是否正確。(含試車品)目視全部8)印刷顏色檢驗方法色卡/色樣確認如有顏色部分必須依據色卡承認書或PANTONE色卡號生產如生技在產品制程規范中注明依承認樣除外現場使用之色卡承認書必須經過文管發行?色卡承認書內容是否填寫完整應有色差允收范圍?顏色為目視判定者色卡承認書上應有顏色上限與下限樣? 需過UV烘烤的產品在調色對色時必需先過UV烤箱烘烤后才可對色(例如一色是特別色為烤箱烘烤二色為UV烘烤那印一色時調油墨人員對色時必需過UV烘烤后再進行對色必免印二色時跑色造成色差不良)。制程規范首頁是否有注明以何種標准去檢驗顏色 如產品制程規范上要求以B級檢驗標准檢驗而印刷以特別色印的字體及小的文案調墨人員調墨時一般以PANTONE色卡調色(產品制程規范上應有注明 顏色色號) 品管人員則以樣品嚴格比對顏色 (除客戶不特別要求外若A級檢驗標准會有所不同生產時需注意)。 印刷滿版底色顏色為特別色時顏色相對來說管控較嚴生產時一般以色卡承認書來調色對色及檢驗 (除客戶有特別要求外)品管人員以打色差及目視重點檢驗差色值記錄于制程巡檢記錄報表上(目視需在D65標准光源下進行檢驗判定顏色)產品制程規范色卡承認書PANTONE色卡色差機目視全網半網 9)原物料油墨及相關溶濟確認(合格品及GP管制)合格品確認是否經IQC檢驗合格(IQC合格章及GP標示標示應與實物相符)是否在保質期限內?(保質期限日期標示清楚)倉儲備料進入車間時應包裝完好?外觀清潔無臟污。合格正確性確認確認生產使用材料材質/規格/厚度與產品制程規範要求相符?在生產新的產品時有用不同材質時有無及時制作材質樣本?(以便下次生產確認材質可以進行核對防材質用錯全網半網車間特別注意落實執行)。使用油墨之製造編號及種類是否與產品制程規範相符?及是否貼易燃品標簽?開封后油墨是否有注明開封日期?物料標示是否清楚?(不應有無標示之物料)生產用剩下的物料生產需重新填寫進料標簽并經IPQC抽檢確認材料是否為良品及簽名或蓋章確認。鋼尺目視 產品制程規范全部10)原料特采品管制若原物料有特采品,則需在首件檢驗表及巡檢表上記錄原料為特采品流入下制程之制程卡上也需注明原物料特采(如有半成品有多種原物料組成需注明哪個材料為特采品)特采依據根據IQC貼示之特采標簽及IQC人員簽名或蓋章。目視 特采品標簽全部11)生產工序確認依產品制程規範作業工序是否正確?是否有遺漏工序?(特別注意背膠及印刷)產品制程規範目視全部12)網版確認網版編號是否正確?(核對標簽)張力是否合格?(張力計量測)網目是否正確?(核對標簽)與復合片比對印刷內容是否正確?查核印刷履歷是否在有效印刷車次內?原則上制造生產人員不得對網版進行修改動作。(編號修改貼版等動作。如有修改品管需確認后再生產。)產品制程規范目視全網半網13)印刷方式確認印刷(正反印)是否正確?光面或咬花面印刷確認?產品制程規范承認樣品全網半網14)設備參數設定(半網印刷機)印刷速度覆墨速度覆墨角度刮刀角度是否在訂審參數設定范圍內?網版與被印物的距離是否在訂審參數制定表的范圍內?不同機台印同一機種其印刷位置應相同?產品制程規范放大鏡軟尺半網15)HP產品的檢驗方法及管控方法是否依色序別規定頻率進行洗版與調墨(在巡檢過程中注意管控)? 第一色透明油在抽檢過程中注意有無油墨不均現象。(注意檢驗方式)一色油墨不均會造成三色時會產生異色痕及油墨不均現象)。第二色洗版頻率是否正確?自主檢查頻率?(應為20車一次)第三色洗版頻率是否正確?自主檢查頻率?(應為10車一次)第二色定位孔偏移檢查?(允收標准0.2mm) 印刷字色檢驗時應在下方墊黑色PC或放光桌上檢驗是否有漏墨現象。 油墨附著力每三及最后一色均需作測試(每批工單需測試三次以上)鉛筆硬度測成品即可 如現場有異常狀況需代用網版時品管人員需注意確認是否可以代用。確認首件認真核對產品制程規范產品尺寸不同時不可代用網版(在巡檢過程中所發現的所有異常狀況都需備注在制程巡檢報表上)。 (此項針對所有產品) 在制程巡檢過程中品管員特別注意跟進生產人員是否對巡檢發現的不良及時落實區分?(不應該把發現的不良流入下制程(此項針對所有產品)產品制程規范帶刻度放大鏡百格測試作業指導書鉛筆硬度測試作業指導書半網16)設備參數設定(SPS)印刷速度是否正確?流水線速度是否正確?烘干溫度是否正確?產品制程規范半網17)流水線烤箱設定IR 或 UV烘烤設定是否正確?烘烤溫度是否正確?UV強度設定是否正確?速度設定是否正確?產品制程規範半網18)立式烤箱設定溫度設定是否正確?烘烤時間設定是否正確?未烘烤與已烘烤產品應明確區分標示?產品制程規範半網19)收料注意事項 (含除塵搬運過程)不得將產品疊放或混放?標示與實物應相符周轉箱交應蓋上PC或紙板防落塵。是否有收料拿料方式不正確導致產品有指紋刮傷折痕現象?收料時自主檢查是否落實放料是否有狀態標示。搬運物料時是否自檢材料的色序及料號避免混料。檢查與產品面接觸的工具或設備應保持干淨。目視半網20)靜電除塵及除塵注意事項是否依規定進行擦滾筒?(200張/次)手動除塵輪是否依規定撕粘塵紙?(50張/次)手工除塵面應涵蓋到整個印刷面?目視半網21)背膠機參數設定及檢驗重點气壓是否正確?正反背是否正確?背膠用料規格是否正確?(品名厚度寬度規格)是否背膠偏移折皺不良現象?確認背膠位置是否正確針對明確標示或注明有背膠線的產品嚴格按照背膠線進行背膠。首件背膠后應作離型檢查離型后不得有殘膠及氣泡現象?背膠復膜及上光后產品不得有卷曲現象?背膠確認首件及抽檢過程中停機注意檢查產品表面有無在背膠過程中造成刮傷不良現象(未膠背前要對印刷段所轉出的半成品進行外觀全檢確認)。菲林尺目視 產品制程規範半網全網加工22)全自動網版印刷機參數確認及產品檢驗方式刮刀角度是否正確?印刷速度是否正確?UV強度是否正確?烘干溫度是否正確?印刷車距是否正確?(注意確認產品制程規范如印刷模數不等于軋型模數時印刷一車但需分為兩次軋型時軋型車距乘以2應等于印刷車距印刷時并需依軋型時復合片交叉核對方案內容重點是拼模與軋型時是否會有車距不良問題?)為必免在抽檢過程中檢驗疏忽漏檢不良使不良流入下制程品管人員在每次抽檢時需針對1-5PCS產品進行外觀全檢。(全網印刷抽檢頻率平均10-15分抽檢一次)。如現場有異常狀況需代用網版時品管人員需注意確認是否可以代用。確認首件時認真核對訂產品制程規范產品尺寸不同時不可代用網版(在巡檢過程中發生所有的異常狀況都需備注在制程巡檢報表上)在制程巡檢過程中品管員特別注意跟進生產人員是否對巡檢發現的不良及時落實區分?(不應該把發現的不良流入下制程)產品制程規范全網23)刀模確認刀模編號是否與正確?是否在合格車次範圍內?與復合片比對刀線內容是否正確? 注意不可有變型現象刀模卡是否有經品管檢驗且合格? 產品制程規范全網加工商標24)卷對卷軋型確認軋型方向(正反)是否正確? 全半斷是否正確?軋型內容與尺寸是否合格?軋型每PCS之間的間距是否正確及相同?(特別是軋空白待碳帶打印之成卷包裝產品比對復合片時需錯開交叉比對間距一般為3mm)在制程巡檢過程中品管員特別注意跟進生產人員是否對巡檢發現的不良及時落實區分?(不應該把發現的不良流入下制程)產品制程規范美工圖面菲林尺/游標卡尺全網商標加工25)切張機設定裁切位置是否正確?每張模數是否正確?是否有划傷壓傷與油污等不良現象?作業時必須戴手套或指套同時必須把印刷時標示之不良品選別。產品制程規范目視全網商標26)分條機分條之料號與材質是否正確?分條寬度規格是否正確?成品分條邊距是否正確?是否有刮傷現象?是否有蛇形現象?是否有毛邊現象?產品制程規范菲林尺直尺全網商標27)半成品確認上工序之產品是否有流程卡標示?半成品是否經過上工序之品管檢驗且合格?實物與標示是否相符是否混料現象?上工序之產品(良品)是否有不良品?流轉工序是否正確?(之前是否有未完成工序)品管人員對接收到的半成品需做外觀全網確認及落實核對訂審資料(軋型裁張背膠需特別注意落實執行)半成品產品流程 卡全部28)裁紙機確認裁切位置是否正確?每張模數是否正確?是否有划傷及壓傷現象?(最下面一張為重點)(APLLEM42產品產品放移轉箱需蓋一層保護模以防產品上面會落灰塵)產品制程規范目視加工29)打孔確認孔徑是否正確? 孔數是否正確?打孔位置是否正確?是否有漏打孔現象?是否有孔打偏現象?產品制程規范菲林尺加工30)油壓沖床軋型確認軋型方向(正反軋)是否正確?尺寸是否合格?木刀需進行全尺寸量測?尺寸是否合格?蝕刻刀需進行重點尺寸量測?是否依定位孔進行軋型?半斷是否有底紙軋破/殘膠現象?是否有壓傷現象?軋型是否有缺口現象?是否有刀模變型現象?(查看成品)刀模接口是否明顯?(木刀及塑膠刀)邊緣是否有毛屑現象?產品制程規范模具管理卡復合片加工31)鋼模軋形確認軋型方向(正反軋)是否正確?(注意不要有軋倒現象)是否依定位孔進行軋型?是否有壓傷(墊傷)現象?是否有毛邊現象?是否有白邊現象?作業人員手套是否干淨無油漬臟污破損現象?針對有保護膜的產品軋型時應撕起保護檢驗有無壓傷現象產品制程規范菲林尺/游標卡尺目視加工全網軋型32)HP產品軋型確認是否依規定刀模編號進行軋型?(工令單模具編號對照表)尺寸依模具編號別需每日測試一次?(品質允收公差正負0.15mm)工令通知單加工33) 熱熱壓成型確認上下模溫設定是否正確?熱壓方向是否正確?成型后高度是否正確?有無壓傷現象?深度是否正確?產品制程規范加工34)制程檢驗尺寸樣品貼樣方法制程首件尺寸樣品貼于首件檢驗表上巡檢過程中尺寸量測樣品貼于制程巡檢表背面并需注明時間料號尺寸尺寸+ - 公差要求小于0.2mm則需送實驗室量測樣品及參數不需記錄于巡檢記錄表上但需將檢測報告附件制程巡檢表后面首件暨自主檢驗記錄 表制程巡檢記錄表制程尺寸量測報告全部35)制程檢驗油墨附著力樣品貼樣方法制程首件油墨附著力樣品貼于首件檢驗表上巡檢過程中油墨附著力檢驗樣品貼于制程巡檢表背面并需注明時間料號檢驗結果數值(注意包含百格測試酒精測試3M膠帶測試)首件暨自主檢驗檢驗表制程巡檢記錄表半網全網商標36)首件確認內容是否填寫完整?(製造批號及原料批號等)是否將首件色塊貼于首件及自主檢驗表上?是否經過作業人員制造課長品管IPQC確認后生產?是否依成品檢驗規範要求進行檢驗?首件經品管檢驗不良則需要求生產改善并作教育訓練?(未檢驗/生產人員不具備檢驗的能力)應根據以前發生過的重工的不良現象新人作業時需作重點檢驗。(品管人員必需重視及落實及時確認首件首件前試車不良品需備注在制程巡檢報表上)首件確認時所需確認項目合格后才能簽首件。首件及自主檢驗記錄表成品檢驗規範全部37)制程巡檢頻率數量及報表填寫要求1) 制程檢驗1小時/次制程參數確認及制程稽核2小時/次2) 檢驗數量定額張 30張/次片 30片/次卷 30車/次3) 需以機台號別做每張報表記錄(全半網分條背膠則不需)4) 手工區以報表上機台位置寫手工報表中制造工序則寫實際作業工序如剝孔貼膠打孔撕邊等作業工序5) 成檢區以報表上機台位置寫成檢報表中制工序則寫成檢檢驗則需以人員別作檢驗檢驗頻率及檢驗數量規定要求則以第1點與第2點要求以上要求為最基本的要求如制程發生異常曾發生異常或其它原因時都應加嚴檢驗。制程巡檢記錄表全部38)自主檢查稽核生產作業人員是否依規定(定量或定時)執行自主檢驗動作?品管抽查時應在IPQC欄簽名以確認有做抽查動作之前曾發生過不良或新人作業時應作重點檢查?首件及自主檢驗記錄表全部39)卷式包裝產品檢驗重點拼模方式是否正確?出標方向是否正確?面材向內向外是否正確?每PCS之間跳距是否正確? 如需再打印一般為3mm。邊距是否正確?(一般均為3mm)是否軋型斜現象?(成品車與車軋型邊線應為直線)不良品補貼需依軋型刀模線補貼?是否有底紙軋斷現象?(如需再打印或自動貼標不得有軋斷現象)每卷數量是否正確?序號產品:號碼區間是否正確?(注意大號為在內圈還是在外圈)是否為格拉辛底紙?(如需打印則為應格拉辛底紙。)產品制程規范菲林尺目視全網加工商標40)送實驗室檢測事宜及報告歸檔方法送測時是否至實驗室之登記表上作登記?取報告時是否確認報告與送測料號正確并簽收確認?檢驗報告應及時依料號與日期別歸于制程巡檢驗記錄表資料夾內(現改為附于每日制程巡檢驗記錄表上)實驗室送測登記表全部41)手工(撕邊剝孔打孔貼膠等)作業區檢驗重點手工作業區中不良品應及時放于紅色不良品框中。手工貼背膠時應依背膠框貼付(背膠為間隔膠者)目視全網加工42)成檢檢驗重點1) 是否有新進人員或其它單位支援人員?(如有則需作加嚴抽檢及稽核)2) 抽問成檢人員是否知悉檢驗規范和檢驗方式要求?(不熟悉則需要求現場領班訓練后才可作業)3) 良品抽驗抽驗成檢檢驗為良品的產品如有不良則需加嚴對此檢驗人員的產品抽查如不良率較高則需對此檢驗人員檢驗之產品作全部重工作業并需對此檢驗作訓練識別該不良現象。4) 不良品抽驗抽驗成檢檢驗為不良品的產品以確認其是否誤判現象達到一定的良品比例時則需要求成檢人員對此不良作重檢.5) 良品與不良品區分不良品需及時放于不良品框內不得直接放于工作台上6) 不良品確認是否有品質標准太嚴現象?是否把可判為良品丟棄的現象?不良現象分布狀況及其比例狀況?當某一不良現象連續發生產品同一位置發生相同不良現象或某一不良現象比率較高時需及時反饋至相應制造工序作改善?產品制程規范成品檢驗規范制程巡檢記錄表成檢43)包裝檢驗重點檢驗合格品是否依照制程規范(包裝要求)作業?合格標簽填寫方式是否正確?包裝人員的點數方式是否正確?(一張一張點互檢有無缺片現象)?包數每包數量及尾數是否進行抽檢核對?形狀及內容近似之產品需分開包裝防止混料現象?現場不合格品不得放于包裝區?產品制程規范目視成檢44)現場重工檢查巡檢過程抽檢到的誤判產品OQC判退品客戶退貨產品或其它產品是否落實重工?(對重工品IPQC應加嚴抽檢。)針對重工的不良現象在重工前生產領班應對檢驗人員做訓練?成品檢驗驗退單目視全部45)不良品移轉入庫檢查是否對入庫不良品進行抽檢確認?(需填寫不良品確認記錄表)不良品應置于不合格品區?如不良品中抽出的良品是否落實重工?(應作巡檢抽查)不良品入庫單需經品管課級以上主管簽名才可入庫?不良品檢驗確認記錄表全部46)試車品區分方法(半網課)1) 使用廢料試車2) 試車后生產成品全檢35張不良品用油性筆畫掉(如整車不良測注明”車”字樣如為個別模不良則在不良模用”X”或”O”標示區分)3) 制造全檢后的試車品必須經過品管確認后才可放至良品中 簽首件之前生產之產品為試車品。產品制程規范1) 油性筆半網47)試車品區分方法(全網課商標課)1) 卷印產品試車品用油性筆划掉(划材料中間以防分條后看不出)2) 卷 如需挑選試車品則需全檢才可流至下制程(品管至少應確認制造全檢后產品數量之40%)3) 張 試車料放至試車品框中作區分4) 張 如需挑選試車品則需全檢才可流至下制程(品管至少應確認制造全檢后產品數量之40%)5) 制造全檢后的試車品必須經過品管確認后才可放至良品中 簽首件之前生產之產品為試車品。油性筆 產品制程規范全網商標48)試車品區分方法(加工課)1) 試車料放至試車品框中作區分2) 如需挑選試車品則需全檢才可流至下制程(品管至少應確認制造全檢后產品數量之40%)3) 制造全檢后的試車品必須經過品管確認后才可放至良品中 簽首件之前生產之產品為試車品。油性筆 產品制程規范加工49)復合片使用使用前確認1) 是否有折痕及嚴重刮傷現象?(不可有)(使用頻率高有時會有)2) 品名料號版本是否與產品圖面一致?(應一致)3) 注意色序是否正確?(不可有漏工序現象)4) 確認是否貼校驗標簽與GP標簽(注意不可過有效期)檢驗內容與方法1) 將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