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1页
高三语文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2页
高三语文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3页
高三语文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4页
高三语文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10月份百题精练(1)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文质论陶东风“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有删节)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孔子对理想人格“君子”的发论。b孔子所说的“文”是指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c孔子提倡“文质彬彬”,中国古代自汉至清也都强调文质的对等地位。d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就构成中外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后世论者早就认为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相同,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c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迎来了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文质论受孔子影响,强调文质统一,文与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b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c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其中代表人物有方苞、章学诚等。d中国古代“文质”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采派”与“本色派”仍将长存于文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 按:追究,查办b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遣:发配c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 偿:偿还d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 至:周到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鼎做官“强直不可挠”的一项是( )(3分) 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 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b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 c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 d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二)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签署 眼睑 收敛 水光潋滟 b泡桐 炮烙 鲍鱼 越俎代庖c炭疽 狙击 崩殂 含英咀华 d忏悔 纤夫 蹁跹 纤细无遗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交警部门提示:两节期间,交通繁忙,骑摩托车和电动车出行的市民一定要带好安全帽。 b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虚伪的政治家们,所谓的国家利益仅管很重要,但并不是 至高无上的,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 c为谋相位向保守派献媚,日本最大在野党自民党党首安倍晋三17日下午参拜了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此举引发了亚洲的愤怒和国际社会的担忧。 d有的人闻过则喜,久而久之,自有长进;有的人却闻过饰非,讳疾忌医,长此以往,退路自断。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特殊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使他在从取材炼意乃至细节描写诸方面都获得了高度自由,在创作的“自由王国”里如鱼得水,几近达到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境界。 b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因为时间关系,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对卷面不以为然。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c在久居大陆的人的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d当今传媒界,炒作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主动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如果一味的升级南海问题并付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 b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c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近日一语惊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此语甫出,引起了网民的争议如潮。 d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间,中国的省市县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拔尖的人才。 5下列句子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 a我这纯粹是一孔之见,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不吝赐教。 b经常光顾其他系的自习室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的爱好。 c虽然我是这个团队中最年轻的,但是我有激情、有智慧,凡事都会一马当先,率先垂范,经常博得大家的夸奖。 d这段时间你屈就我们车间主任,带来的效果就是我们车间生产效率提上去了。 6下列五句话,填入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群山无一主,乱云愁归处。 其实这只是我的错觉。 即使错了,乱一点又何妨呢? 连云都找不到自己的宿主,可见那些山实在是乱得糊涂。 一座山长在那里,那是造物主精心安排的,想必不会错。 就像我的书房,“书似青山常乱叠”,乱自有乱的理由和情趣。 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说钓 清 吴敏树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月,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注释: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7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蚤食后出门 蚤:通“早” 其得鱼与午前比 比:比较c更诣别塘求钓处 诣:到,去 逮暮乃归 逮:到,等到8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蹲而视其浮子 位尊而无功b乃收竿持鱼以归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c无何,浮子寂然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d吾将唯鱼之求 寡人之于国也9文中加水波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b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c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