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最新考纲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微专题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2)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深度思考1分析下面图示,总结说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答案(1)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即2个气压带之间为1个风带;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也是相间分布的。(2)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对称分布。2有同学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简单记忆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对不对?为什么?答案不完全对。因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如果就南半球而言则相反。地球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低纬环流(030)(2)中纬环流(3060)(3)高纬环流(6090)3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考向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如图中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a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中纬西风带西南风2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b华北平原正值麦收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d济南昼开始短于夜答案1.d2.d解析第1题,气温高,气流上升;根据风向的偏转情况判断该图示意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情况,故处信风带为东北风;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于动力原因(堆积下沉);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第2题,结合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特点知此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四个选择项中,只有d项可能发生。(2010江苏地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第3题。3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不可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由此可排除选项a、c;又因冰岛位于大西洋,处于欧洲西侧,使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流不可能是东北风,故可排除选项d,选b。考向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读下图,回答第4题。4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答案d解析s市位于30n40n太平洋东岸,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微专题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1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2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气压带或风带关键信息点对降水的影响典例气压带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赤道低气压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西风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信风影响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西风带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信风带深度思考所有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都是干燥的。以上判断对吗?试说明理由。答案不对。并非所有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都是干燥的,在大陆的东岸的信风迎风地带,信风来自海洋,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侧、澳大利亚东北侧和中美洲等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和信风关系密切。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成因气候类型受单一气压带影响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受单一风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带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北半球):考向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014四川文综)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问题。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答案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解析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微专题三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季风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c东南风南亚季风b东北风d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关联图说明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2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考向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分布读“某区域某季节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12题。1甲处可能的气压值和所属大洲分别是()a1 020、亚洲 b1 016、亚洲c1 008、北美洲 d1 005、北美洲2在图示季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值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b南美洲热带草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南亚地区盛行西南风d罗马正值炎热干燥季节答案1.d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为4 hpa,结合气压值的变化趋势可推算出甲处的气压介于1 004 hpa和1 008 hpa之间;依据甲处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甲处位于北美洲西部。第2题,读图可知,此季节北半球陆地上形成低压中心,高压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则可判断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而北半球夏季时,南极地区正处于极夜期,不适合进行科学考察。练出高分基础落实练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a b c d2大陆西岸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a b c d答案1.c2.d解析第1题,空气运动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读图,根据图中的风向箭头判断,是高气压带,是低气压带。第2题,结合图示风带风向与地转偏向力的关系知其位于北半球,是信风带,一般是干燥的,在大陆西岸形成沙漠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以干燥气候为主。是极地高气压带,受其影响地区降水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极锋,降水多。是盛行西风带,在大陆西岸降水多。读图,回答34题。3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dq地位于信风带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bq地盛行东北风c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答案3.a4.c解析第3题,低纬环流圈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气压带,则可以判断图示环流位于南半球。第4题,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相对方向可以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所以可以判断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湿润,q地盛行西南风。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56题。5对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风带1为东北信风带c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d风带2为极地东风带6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b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d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答案5.a6.d解析第5题,图示风带1和风带2方向不同,排除极地高气压带,确定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则风带l和风带2分别是东南信风带和西风带。第6题,a、b、c三选项都为北半球情况,直接排除。新西兰地处南半球西风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能力提升练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8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答案7.d8.b解析结合图示知,甲图所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应为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乙图所示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应为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甲图中020主要盛行东北信风;2030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40盛行西南风。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910题。9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 bc d10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9.c10.d解析第9题,图中的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1113题。1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12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 bc d13下列地点与图中数码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a惠灵顿 b巴黎c威尼斯 d开普敦答案11.b12.b13.c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地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它们都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地和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会形成地中海气候;地全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这五地最可能分属于三种气候类型。第12题,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第13题,惠灵顿、巴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对应或;威尼斯的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的时间较长,对应。14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局部剖面图”,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甲中表示纬度为30、60的点的字母分别是_、_。(2)写出图甲中b处风带的名称_,它与图乙中_(a或b)风带风向相一致。(3)写出图甲中c处气压带和d处风带的名称,判断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4)分别分析n、e两气压带的形成原因。(5)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_。答案(1)ce(2)东北信风带a(3)c副热带高气压带,d西风带。地中海气候。炎热干燥。(4)极地地区终年寒冷,气流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n)。寒冷的极地东风与较暖的西风相遇,暖湿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形成上升气流,使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e)。(5)高温多雨解析第(1)题,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c、e分别为30和60纬线。第(2)题,图甲中b处风带为东北信风带,根据图乙中风向右偏可知图乙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由此可知,b处风带的风向与图乙中a处风向一致。第(3)题,图甲中c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处为西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根据图乙中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可知图乙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炎热干燥。第(4)题,n为极地高气压带,它的成因是:极地地区气温低,气流下沉,空气在近地面积聚形成高压。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它的成因是:北上的西风带与南下的极地东风带在此相遇,暖湿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形成低气压。第(5)题,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b处位于东亚,此时盛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15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比较图中两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地地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2)地常年盛行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填字母)。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血压的诊断分级及护理
-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第四章 圆与方程4.3 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
- 安全监管培训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了解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网络改变世界教案
- 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设计
- 餐饮盘点流程培训
- 2024中国移动河北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利用周长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工作票签发人培训
- 材料设备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
- 论汉语言文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
- 四年级艺术测评美术素养考试试题
-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 器官移植专科护士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老师水缸破了》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分数乘法第2课时 简便运算
- 是谁杀死了周日
- 碧螺春的主要制作工艺
- S-71200自动混合液体机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